沂蒙山小調》前身是《反對黃沙會》,於1940年6月,由駐紮在山東省費縣白石屋村、八路軍抗大一分校文工團的兩位年輕團員李林[a]和阮若珊[b]創作。1940年代初,經過初次改編的歌曲通過口頭傳唱即在魯中南地區流行,傳遍山東[2]:94。日後有多次改編,並形成多個版本,至1980年前後方才定稿[1]:78

創作過程 編輯

歌曲初名《反對黃沙會》(或《打黃沙會》[2]:93)。歌曲在初期未正式出版,日後亦長期被定義為「山東民歌」。曲作者李林[a]、詞作者阮若琳[b]對這種情況,「從不露名,也不干預《沂蒙山小調》在歌名,歌詞和曲譜方面的各種變化」[1]:78。《反對黃沙會》歌詞為控訴黃沙會的罪行,揭露黃沙會的陰謀;曲調是他們根據逃荒到東北山東賣唱人所唱的曲調,加工整理而成的。

1953年秋,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李銳雲[c]、李廣宗[d]、王印泉[e],因應本團演出工作的需要,將一首他們搜集的民間傳唱的無名民歌,重新修改記譜,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美好家鄉的主題,後面又續加了兩段歌詞,定名為《沂蒙山小調》,從此傳遍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調正式版本誕生。此歌首唱人是彭麗媛的老師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在山東引起了轟動。

影響 編輯

此歌首唱人是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1953年在山東演出引起了轟動。1964年,歌唱家韋友琴在上海舉辦的「華東地區民歌調演」上演唱的《沂蒙山小調》,受到了陳毅等首長的稱頌,後被錄製成唱片,在全國發行。從此,這首歌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群眾盛讚「南有《茉莉花》北有《沂蒙山小調》」,這首歌成了久唱不衰的紅色經典歌曲[2]:93

備註 編輯

  1. ^ 1.0 1.1 曲作者李林於1998年6月在上海逝世,享年81歲,曾任上海歌劇院顧問[1]:78
  2. ^ 2.0 2.1 詞作者阮若珊於2001年11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1]:78
  3. ^ 李銳雲時任音樂隊長
  4. ^ 李廣宗曾任南京軍區文化部長
  5. ^ 王印泉曾任山東音協副主席,和李廣宗等著有《山東民歌集》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若屏. 《〈沂蒙山小调〉和它的作者》. 歌曲 (北京市: 中國音樂家協會). 2003, (2003年第10期): 78—79 [2021-04-15]. ISSN 045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簡體中文). 
  2. ^ 2.0 2.1 2.2 苗晶. 《〈沂蒙山小调〉释疑》. 音樂研究 (北京市: 人民音樂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0, (1980年03期): 93—98 [2021-04-15]. ISSN 0512-79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