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條約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3年8月24日) |
《虎門條約》,又稱《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原稱《善後事宜清冊附粘和約》,是清朝政府與英國在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簽定的不平等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
善後事宜清冊附粘和約 | |
---|---|
類型 | 不平等條約 |
簽署日 | 1843年10月8日 |
簽署地點 | 大清廣東虎門 |
簽署者 | 清朝:耆英、程矞采 陸軍少將璞鼎查 |
締約方 | 大清帝國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
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英國勝利、中英雙方簽定《南京條約》而結束。但《南京條約》條款僅為綱領,故英國為求明確,在1843年7月由欽差大臣耆英與璞鼎查為雙方代表,在香港與中國換約,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同年10月8日,耆英偕同廣東巡撫程矞采與璞鼎查在虎門談判並簽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又稱《虎門條約》,是《南京條約》的補充。先前公布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為此條約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主要內容
編輯條約共十六款,另附《小船定例》三款。主要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