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學舊址

金陵大學舊址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22號(近紫峰大廈),現為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北園東邊部分。金陵大學以中國北方官式建築風格為基調,主要建築沿南北向的一條主軸線布置,在建築物之間安排幾何規則式的綠地、廣場,與美國大學校園的特點相似。其建築群至今保存良好,2006年被中國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金陵大學舊址

北大樓(金陵大學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江蘇省南京市
分類近代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6-933
登錄2006年
子項
匯文書院鐘樓

歷史 編輯

 
1920年代在鼓樓新落成的金陵大學校園,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1910年學校合併改名金陵大學後,在鼓樓西南購地建造新校舍,同時中國政府以金大教授裴義理主持華洋義賑有功贈地百畝,1913年由紐約建築師克爾考里完成校園規劃,美國建築師司斐羅、芝加哥珀金斯費洛斯與漢密爾頓(Perkins, Fellows & Hamilton)建築師事務所的測繪師莫爾負責建造,1921年建成後作為大學部。

這些建築物一律都是青磚牆面,歇山頂,上覆灰色筒瓦,建築造型嚴謹對稱,進深較大,窗戶較小,顯得封閉穩重,體現了中國北方官式建築的特徵。

金陵大學建築群是最早期融入西方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群,以塔樓(北大樓)為中心形成不完全對稱的布局,建築造型和裝飾為中式,材料和構架為西式,許多建築材料由美國進口。1952年後金大校園成為南京大學校園的一部分。

歷史 編輯

金陵大學初創,上課在匯文書院。校長包文認為,「大學初創,課室宿舍儀器圖書簡陋缺乏不可用,……而經濟困窘,人或以為憂,先生笑曰,吾已有成算矣」。隨即在紐約州立案的時候,「又置基地成立預算」。就在包文為新大學謀劃的同時,「我政府以教授裴義理主持華洋義賑有功,贈千陸百畝,……學校之規模於是乎具。乃從事於全部校舍之興建。」[2]

1912年,由美籍理化總教員馬丁設計的科學館(東大樓)首先落成,費銀30000餘墨西哥銀圓[3]1913年,金大以40000元購得被視為凶宅的清朝某大吏余某的別墅小陶園,作為小學和師範專修科校舍,此地「花木池沼,風景頗雅」。[4]

1913年,紐約建築師凱蒂·X·克爾考里(Cady.X.Crecory)完成了金大的建築規劃。然而因為捐助者麥考米克夫人的要求更換了建築師[5],實際實施的校園規劃是由芝加哥帕金斯建築事務在1914年完成的金陵大學總體規劃。[6]規劃中的金大南北布局,分為A到J共10個區,有名字的建築就達42處。整個校區縱向分為3部分。西側為農林實驗場,中部和東部作大學教學和生活區,並用橫向道路劃為5塊。其貫穿南北的軸線,從湖和橋開始,先以較為狹長的綠化帶來強調縱深感,然後穿過校本部建築周圍的開闊草坪,直達最北端的北大樓壯麗的塔樓十字屋脊,並與南京古老的鼓樓呼應。從圖形上看,東西向的細長湖泊過渡到南北向的長方形狹長草坪,再到方形大草坪,視覺對比明顯;從空間上看,從低於平面的湖泊到漸次升高的綠地,最後到嵯峨的文學院北大樓、東大樓和西大樓,層層遞進,凸顯一個高等學府的壯麗和非凡。

金大在校區布置上,着眼於「大學社區」氣氛的營造,北、東、西3座大樓呈三合院布局,中為如茵的綠地,適合師生課餘露天交誼,增進感情;40餘處建築周邊,均為園林化的廣場、花壇、樹木、草坪,精緻而適合於大學師生之徜徉、流連,極易勾起金大畢業校友的懷念之情;住宅區呈水滴狀,被農林實驗場的田園風光和校舍區綠樹掩映中的漂亮屋頂、連綿的公共綠地所包圍。計劃修建的住宅均為獨立式。

金大的高標準規劃和建設,與當時的國立大學相比,有很大的區別。早期的國立大學,往往命運多舛,校舍多臨時拼湊。而金大則不然。

規劃之後,包文從美國請來芝加哥Peking&Fellows建築事務所的測繪師莫爾(Mr.Nipps)和建築師司斐羅(Mr.H.Serverance),負責建設金大新校園。司斐羅在金大工作10年,不僅負責學校的整體設計,而且細緻到校園小路、學生宿舍衛生設備和教員住宅的分配修整。設計完成後,「全部工程由美國芝加哥一家公司設計承包。建築材料除屋頂的琉璃瓦和基建土木外,都從國外進口。……建成後的金陵大學校舍,中西合璧,美輪美奐,十分宏偉,基地面積達133.4公頃,與鼓樓巍然並峙,為當時南京最大之建築。」[7]

主要建築 編輯

 
南京大學北大樓
 
南京大學東大樓
 
南京大學大禮堂
 
南京大學小禮堂

匯文書院鐘樓 編輯

北塔樓 編輯

金陵大學舊址北塔樓,現名北大樓,在校園中軸線的最北端,是金陵大學的主樓,當時稱「行政樓」。始建於1917年,1919年竣工,由美國建築師司邁爾(A. G. Small)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建築面積3473平方米。大樓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磚木結構,採用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設計,同時又糅合了西方的建築布局。大樓為歇山頂,筒瓦屋面。在大樓南立面的中部,建有一座高五層的正方形塔樓,將大樓分隔成對稱的東西兩半,塔樓頂部又冠以十字形脊頂,實際上是西洋式鐘樓的一種變形。大樓牆壁用明朝城牆磚砌築,清水勾縫。牆面布滿了爬藤植物。這幢大樓現在是南京大學的標誌性建築。[8]

東大樓 編輯

在北大樓的東南側,當時稱「科學館」。1912年竣工[9],由齊兆昌建築師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建築面積3905平方米。平面為長方形,內廊式布局。大樓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磚木結構。大樓設計採用中國北方建築形式,歇山頂,筒瓦屋面,屋頂脊中加脊,中部高聳,外牆採用青磚砌築,素灰勾縫。大樓入口處建有突出的門套。大樓在50年代因火災燒毀屋頂,1958年修復。

西大樓 編輯

在北大樓的西南側,當時為紀念農科創辦人、美國人裴義理而命名為「裴義理樓」。建於1925年,由齊兆昌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建築面積3604平方米。平面為長方形,內廊式布局。大樓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磚木結構。歇山頂,筒瓦量面。大樓底部為明代城牆磚砌築,上部為煙色粘土磚砌築。勒腳部位和門窗過梁採用斬毛青石。

東北大樓 編輯

東北大樓建於1935年,位於東大樓南面,由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建築面積1726.4平方米。

禮拜堂 編輯

禮拜堂,現稱大禮堂,建於1917年,1918年完工建成,由美國珀金斯建築事務所設計。在西大樓的南面,現為南京大學大禮堂。由美國芝加哥帕金斯建築事務所(Perkins&Fellows,Architects)於1917年3月28日完成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1918年竣工,建築面積1680平方公尺。它是金陵大學現存最早的建築物之一。建築造型仿照中國古代的廟宇。地上二層,磚木結構,屋頂主跨為歇山頂,附跨為硬山頂,筒瓦屋面。外牆用明代城牆磚砌築,城磚上仍留有銘文印記。設計者試圖讓中國人在自己熟悉的傳統空間中接受完全不同的西方基督教的教育。1958年在大門入口處加築了一座門廳。

圖書館 編輯

在北大樓的正南方,現為南京大學校史博物館。它與北大樓共同構成金陵大學校園的中軸線,其他的建築物基本上都分列在這條中軸線的兩側。圖書館建於1936年,由基泰工程司建築師楊廷寶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建築面積2626平方米。地上二層,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歇山頂,青筒瓦量面,青磚牆面。建築平面為十字形。一層中部為主要入口,面朝北,兩側為圖書採編等業務辦公用房以及小閱覽室:二層中部為借書處,兩側各有一個大閱覽室。圖書館的外部處理與其他幾幢建築物風格相近。圖書館建成後,有人為紀念在1927年3月24日被攻克南京的北伐軍士兵打死的金陵大學副校長、美國人文懷恩,主張命名為「文懷恩圖書館」,並在館前建立銅像,後來考慮到金陵大學學生的反帝愛國情緒,這個提案不了了之。

小禮堂 編輯

小禮拜堂,或稱小禮堂,建於1923年,由中國建築師齊兆昌、美國芝加哥珀金斯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建築面積90平方米。

學生宿舍 編輯

學生宿舍位於校園北邊,共有四幢,分別稱為甲乙樓、丙丁樓、戊己庚樓和辛壬樓,均建於1925年。目前為外語學院辦公、教學樓。甲乙樓與丙丁樓,建築面積均為755平方米;戊己庚樓與辛壬樓,建築面積均為1685平方米。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国家文物局2006年发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014-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2. ^ 《包文先生傳》,《金陵大學史料集》,第14頁。
  3. ^ 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編《南京大學大事記1902~1988》,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194頁。
  4. ^ 《金陵光》,1913年4月,第1期。
  5. ^ 孫邦碩. 帕金斯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在近代中国的教会大学设计研究. 華南理工大學. 2020: 58–60 [2021-04-22]. doi:10.27151/d.cnki.ghnlu.2020.0015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6. ^ 張複合. 中国近代建筑硏究与保护: 2002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491 [2021-04-22]. ISBN 97873020819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中文(中國大陸)). 
  7. ^ 陳裕光《回憶金陵大學》,《金陵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冊》,第9頁。
  8. ^ 北大楼. 南京大學. 2016-09-29 [2021-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9. ^ 廣州大學學報編輯部. Guangzhou da xue xue bao: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he hui ke xue ban.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 8 卷,第 7-12 期. 廣州大學. 2009: 89 [2021-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