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邦

印度北部的一级行政区

北方邦印地語उत्तर प्रदेश羅馬化:Uttar Pradesh)處於印度北部,和尼泊爾接壤,毗鄰國內的北阿坎德邦喜馬偕爾邦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邦中央邦以及比哈爾邦。人口2億,是印度人口最多的,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級行政區。北方邦成立於1937年4月1日,當時是英治期間的阿格拉和烏德聯合省,並於1950年更名為北方邦。該州分為18個分區和70個縣,首府為勒克瑙印地語烏爾都語是北方邦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也是該州的官方語言。北方邦面積243,290平方公里,佔印度的7.34%,面積上是印度第四大邦。

北方邦
उत्तर प्रदेश
印度的邦
從南面看泰姬陵
從南面看泰姬陵
北方邦徽章
徽章
北方邦在印度的位置
北方邦在印度的位置
北方邦地圖
北方邦地圖
坐標 (勒克瑙):26°50′49″N 80°56′49″E / 26.847°N 80.947°E / 26.847; 80.947座標26°50′49″N 80°56′49″E / 26.847°N 80.947°E / 26.847; 80.947
國家 印度
建立時間現代:1805年(作為割讓和佔領的省)
歷史
摘要
  • 1805年:割讓和佔領的省
  • 1834年11月14日:阿格拉管區
  • 1836年1月1日:西北省
  • 1858年4月3日:阿約提亞被英國控制,德里從西北省分里出來,併入英屬旁遮普省
  • 1871年4月1日:阿傑梅爾, Merwara和凱克里作為獨立專區
  • 1877年2月15日:阿約提亞併入西北省
  • 1902年3月22日:更名為阿格拉和阿約提亞聯合省
  • 1921年1月3日:更名為英屬印度聯合省
  • 1937年4月1日:更名為聯合省
  • 1946年4月1日:授予自治地位
  • 1947年8月15日:成為獨立印度的一部分
  • 1950年1月16日:更名為北方邦
  • 2009年11月9日:北安查爾邦從北方邦析出,現在叫做北阿坎德邦
首府勒克瑙
75 [1]
政府
 • 行政機構印度政府,北方邦政府
 • 邦長阿南迪本·帕特爾英語Anandiben Patel(2019年上任)
 • 首席部長約吉·阿迪亞納斯英語Yogi Adityanath印度人民黨,2017年上任)
 • 立法機關兩院制(404 + 108席)
 • 人民院選區80
 • 高等法院安拉阿巴德高等法院
面積
 • 總計243,286 平方公里(93,933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第4位
人口(2011年)[1]
 • 總計199,581,477人
 • 排名第1位
 • 密度820人/平方公里(2,125人/平方英里)
居民稱謂Uttarpradeshi
時區ISTUTC+05:30
UN/LOCODEIN-UP
ISO 3166碼IN-UP
車輛號牌UP 01—XX
HDI 0.596(low
HDI rank第35位(2018年)
識字率67.68%
77.28%(男性)
57.18%(女性)
官方語言印地語
英語
烏爾都語
網站upgov.nic.in
地圖

地理 編輯

北方邦境內有數條河流和運河,南部邊界多山,但大部分土地為低窪的沖積平原。土地的灌溉主要依靠雨水、地下水、水井及河流的堰堤。氣候溫和,一年兩收,主要收成有小麥蔗糖大米小米黃麻煙草棉花等。建築用石及玻璃工業用的高質量沙石產量充足。鐵路公路四通八達,亦有多所大學。官方語言為印地語烏爾都語

歷史 編輯

北方邦於1833年稱孟加拉管區,不久分為亞格拉省及阿瓦德省兩省。1877年處於統一治理之下。1902年稱亞格拉與阿瓦德省,1935年時改名聯合省,1950年改現名。

人口 編輯

北方邦人口眾多,人口增長率高。從1991年到2001年,人口增長26%以上。[2]北方邦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邦,2011年即已接近2億人,[3]佔印度人口的16.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28人,也是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4]北方邦擁有印度最大的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5][6]

2011年的性別比例為912名女性對1000名男性,低於全國943的數字。[7]該州2001-2011年的十年人口增長率為20.1%,高於全國的17.64%。[8][9]人口中有許多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10]根據世界銀行2016年文件,該州的減貧步伐慢於全國其他地區。[11]印度儲備銀行發佈的2011-12年度估計顯示,北方邦有5900萬人處於貧困線以下,為全印度最多。[10][12]尤其是中部和東部地區的貧困比例非常高。根據印度政府計劃執行部的統計報告(2020年1月7日發佈),該州人均收入低於每年8,000盧比(110美元)。[13]

20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人數最多的邦。[14]宗教劃分,2011年印度教徒佔79.7%,穆斯林佔19.3%,錫克教徒佔0.3%,基督宗教 徒佔0.2%,耆那教徒佔0.1%,佛教徒佔0.1%,其他佔0.3%。[15]國家統計局(NSO)調查報告顯示,北方邦的識字率為73%,低於77.7%的全國平均水平。該州農村地區男性識字率為80.5%,女性為60.4%,而城市地區男性識字率為86.8%,女性為74.9%。[16]

印地語是北方邦的官方語言,大多數人口(80.16%)都使用印地語[17]但大多數人用地方語言。其中包括在北方邦中部的阿瓦德說的阿瓦德語,在北方邦東部的普萬查爾說的博傑普里語,以及在北方邦西部的布拉吉地區說的布拉吉巴沙語。烏爾都語被賦予第二官方語言的地位,有5.4%的人口使用。[17][18]該州其他語言包括旁遮普語(0.3%)和孟加拉語(0.1%)。[18]

政治 編輯

議會 編輯

邦議會為兩院制:上院100席,下院403席。

行政區劃 編輯

北方邦分為18個專區,轄有70個縣。首府是勒克瑙

北方邦專區 編輯

 


北方邦的縣 編輯

 

經濟 編輯

北方邦經濟以農業為主,北方邦為印度最大的糧食產地。工業集中於蔗糖和棉花加工業,產有紙張、化學品、紡織品、食用油、皮革、手工針織品及糖。礦產有葉臘石磷灰鹽石灰石矽石鋁礬土

經濟近況 編輯

主要經濟走向 編輯

下表是表示北方邦邦內生產總值 估計由印度統計和計劃部門所公佈的資料,單位為百萬印度盧比

年份 北方邦邦內生產總值
1980年 155,540[1]
1985年 277,480[2]
1990年 555,060[3]
1995年 1,062,490
2000年 1,730,680

^ 包括北阿坎德邦,於2000年脫離北方邦,成為印度第27邦。

名勝古蹟 編輯

北方邦有許多名勝古蹟,如印度教薩帕塔普里(七聖城)之首瓦臘納西泰姬陵等。

北方邦有三處世界遺產:阿格拉堡泰姬陵法塔赫布爾西格里

桑伽施佛教八大聖地之一,相傳為佛陀由忉利天返回之處,西部法魯卡巴德地區的卡瑙季(Kanauj),《大唐西域記》稱之為曲女城戒日王曾於曲女城為玄奘舉辦無遮大會確立了「真唯識量」,還記載了與無著世親論師有關的古城阿約提亞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Statistics of Uttar Pradesh. Census of India 2011. UP Government. 1 March 2011 [31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4月26日). 
  2. ^ "The density of population in U.P." Environment and Related Issues Department U.P.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23 July 2012.
  3. ^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PDF). Census of India 2011.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7 February 2013. Retrieved 23 July 2012.
  4. ^ "Statistics of Uttar Pradesh". up.gov.in. Government of Uttar Prades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2 April 2017. Retrieved 12 April 2017.
  5. ^ "Scheduled castes and scheduled tribes".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Retrieved 12 June 2020.
  6. ^ Kaul, Sudesh. "Indigenous Peoples Policy Framework" (PDF). World Bank. Retrieved 12 June 2020.
  7. ^ "Census 2011 (Final Data) – Demographic details, Literate Population (Total, Rural & Urban)" (PDF). planningcommission.gov.in. Planning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Indi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7 January 2018. Retrieved 3 October 2018.
  8. ^ "Decennil growth of population by census" (PDF). Census of India (201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10 April 2009. Retrieved 5 October 2011.
  9. ^ "Decennial growth rate and density for 2011 at a glance for Uttar Pradesh and the districts: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paper 1 of 2011". Census of India(201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7 October 2011. Retrieved 5 October 2011.
  10. ^ 10.0 10.1 "The state with large no. of peoples living below poverty line". Government of India.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8 February 2013. Retrieved 5 October 2012.
  11. ^ "Uttar Pradesh Poverty, Growth & Inequality" (PDF). World Bank.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16 November 2017. Retrieved 23 May 2020.
  12. ^ "Press Note on Poverty Estimates, 2011–12" (PDF). Planning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Indi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8 June 2014. Retrieved 11 August 2014.
  13. ^ Singh, Hemant (7 April 2020). "Per Capita Income of Indian States 2019–20". Dainik Jagran. Jagran Josh. Jagran Prakashan Limited.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6 August 2019. Retrieved 23 May 2020.
  14. ^ "Muslim population grew faster: Censu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August 2015.
  15. ^ "C1 – Population by religious community, Uttar Pradesh". Census India 201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September 2015. Retrieved 10 September 2011.
  16. ^ "UP literacy rate poor than national average: Report". Hindustan Times. HT Media Ltd. 8 September 2020. Retrieved 20 June 2021.
  17. ^ 17.0 17.1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 for linguistic minorities: 52nd report (July 2014 to June 2015)" (PDF). Commissioner for Linguistic Minorities, Ministry of Minority Affairs, Government of India. pp. 49–53.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15 November 2016. Retrieved 16 February 2016.
  18. ^ 18.0 18.1 "Language – India, States and Union Territories" (PDF). Census of India 2011.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pp. 13–14.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November 2018. Retrieved 21 Novembe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