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奧合併

历史事件

德奧合併德語Anschluss ,意指聯合或政治聯盟,也稱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樣指德奧合併),是1938年3月13日德意志國合併奧地利聯邦國,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德奧合併期間沒有發生衝突,一個歷史淵源是,奧地利和德國實際上同為日耳曼民族為主體組建的兩個國家,且主體曾經同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因此當時的「統一」(合併)思潮能較容易地得到德奧兩國公民的響應。

奧地利公民聚集在維也納英雄廣場聆聽德國元首希特拉宣告德奧合併
併入德國的奧地利(1938年3月12日後)

德奧合併(奧地利和德國統一,形成「大德國」)的想法始於1871年德意志統一,這次統一將奧地利和德意志奧地利人排除在普魯士統治的德意志帝國之外,而奧地利德意志人則和匈牙利人一起領導多民族的奧匈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爭後奧匈帝國的垮台,1918年,新成立的德奧共和國試圖與德國結盟,但《聖日耳曼條約》(1919年9月10日)和《凡爾賽條約》(1919年6月28日) 禁止德奧聯盟和繼續使用「德意志奧地利」(Deutschösterreich)這個名稱,同時剝奪了奧地利的部分領土,例如蘇台德地區

在德奧合併之前,奧地利和德國都強烈支持兩國的統一。哈布斯堡王朝遜位後不久,奧地利成為一個破碎的殘餘,被剝奪了幾個世紀以來它統治的大部分領土,並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與德國統一的想法似乎對許多公民也很有吸引力 政治左派和中間派。 例如著名的社會民主黨領袖奧托·鮑爾在戰後立即擔任奧地利外交部長,他強烈支持奧地利與德國的聯盟。 對與德國統一的支持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主要來自於這樣的信念:奧地利被剝奪了帝國的土地,在經濟上無法生存。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民眾對統一的支持逐漸消失,儘管它仍然是當代奧地利政治話語中的一個概念。

但1933年之後,當阿道夫·希特拉在德國掌權後,統一的願望可以與納粹等同,對納粹來說,統一是納粹回歸帝國概念的一個組成部分,該概念試圖將儘可能多的德意志民族(Volksdeutsche)納入其中,儘可能成為「大德意志」。納粹德國的特工在奧地利培養了支持統一的傾向,並試圖破壞由奧地利法西斯祖國陣線控制的奧地利政府。 1934年的一次未遂政變中,奧地利總理恩格爾伯特·多爾弗斯被奧地利納粹暗殺。政變的失敗促使許多奧地利納粹頭目流亡德國,在那裏他們繼續為兩國的統一而努力。

1938年初,迫於支持統一的活動人士越來越大的壓力,奧地利總理庫爾特·許士尼格宣佈將於3月13日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與德國結盟還是維持奧地利主權。 希特拉將此描述為違背奧地利和德國民眾的意願,威脅入侵並秘密施壓舒士尼格辭職。3月12日,在計劃舉行的公投前一天,德國人在沒有遭到奧地利軍隊抵抗的情況下越過邊境進入奧地利。 4月10日舉行公民投票,投票不保密,並通過威脅和脅迫手段操縱投票,結果最終德奧合併的支持率為99.7%。

歷史背景 編輯

德意志統一 編輯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人們一直為建立一個統一德國之建議爭論不休。奧地利想要一個大德意志方案(Großdeutsche Lösung),德國各州將在德意志奧地利人(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導下團結起來。 該解決方案將包括所有德國國家(包括奧地利的非德國地區),但普魯士將不得不接受次要角色。 這場被稱為德奧二元的爭論主導了 19 世紀中葉的普魯士-奧地利外交和德國各邦的政治。

1866 年,奧普戰爭期間,對立終於結束,普魯士人擊敗了奧地利人,從而將奧地利帝國和德意志奧地利人排除在德國之外。 普魯士政治家奧托·馮·俾斯麥組建了北德意志聯邦,除德意志聚居地西南部的少數幾個州外,其餘大部分德意志邦國都包括在內,進一步擴大了普魯士王國的勢力。 俾斯麥利用普法戰爭(1870-1871 年)作為說服德國西南部各州(包括巴伐利亞王國)站在普魯士一邊反對法蘭西第二帝國的一種方式。 由於普魯士的快速勝利,爭論得以解決,1871 年,基於俾斯麥和普魯士領導的小德意志(Kleindeutsch)——德意志帝國形成——而這將奧地利排除在外。 除了確保普魯士統治統一的德國之外,將奧地利排除在外還確保了德國將擁有大量新教徒。

1867 年的奧匈妥協,規定了雙重主權,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領導下。這個多元化帝國的奧匈帝國統治包括各種不同的種族群體,包括匈牙利人,斯拉夫民族 克羅地亞人、捷克人、波蘭人、俄羅斯人、塞爾維亞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亞人和烏克蘭人,以及由少數德國人統治的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 帝國造成了各族群之間的緊張關係。 許多奧地利泛日耳曼人效忠於俾斯麥,並且只效忠於德國,佩戴奧地利學校暫時禁止的標誌,並主張解散帝國以允許奧地利重新加入德國,就像 1815 年德意志邦聯期間那樣。 儘管許多奧地利人支持泛日耳曼主義,但其他許多人仍然效忠於哈布斯堡君主制,並希望奧地利保持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與奧匈帝國雙雙失敗,並在1918年11月成立新的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不過即便如此,奧地利的精英群體和民眾都贊成與德國結成某種形式的聯盟。諸如蒂羅爾薩爾茨堡等地區的公投結果也顯示當地人幾乎全部贊成與德國統一。不過聖日耳曼-萊昂條約明確禁止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即便該條約實際上違反了威爾遜所提出的民族自決原則。在同意捷克波蘭等國家獨立的同時,協約國卻反對德國跟奧地利的民族自決,顯然處於自身利益考慮,英法等國非常畏懼合併之後新德國的力量。

德國元帥和一戰中的實權人物埃里希·魯登道夫於 1918 年 10 月 14 日寫信給聯邦外交部,談到與奧匈帝國的德國地區進行合併的可能性,因為它的解散消除了該國眾多民族的問題。 國務卿威廉索爾夫反對該提議,稱它「將為協約國提供要求領土補償的理由」。 在巴黎和會期間,法國人試圖禁止奧地利和德國結盟,法國外交部長斯蒂芬·皮尚表示,他們「必須看到德國沒有機會通過利用留在國外的奧地利人口來重建實力 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南斯拉夫」。 達成妥協,《凡爾賽條約》第八十條規定:「德國承認並將嚴格尊重奧地利的獨立,在該國與主要同盟國和相關國之間的條約可能確定的邊界內;她同意 這種獨立性是不可剝奪的,除非得到國際聯盟理事會的同意。」

1918 年之後殘存的德奧共和國的精英和大眾輿論在很大程度上贊成與德國建立某種聯盟。 [15] 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起草了臨時憲法,規定「德意志奧地利是民主共和國」(第 1 條)和「德意志奧地利是德意志共和國的組成部分」(第 2 條)。 後來在德國邊境省份蒂羅爾和薩爾茨堡舉行的公民投票中,分別以 98% 和 99% 的多數票支持與威瑪共和國統一。 然後禁止進一步的公民投票。 然而,埃里希·別爾卡 (Erich Bielka) 指出,公民投票受到選舉舞弊和選民操縱的損害,因此沒有反映當時奧地利的普遍觀點:

除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和不可忽視的德意志帝國影響之外,「Ja」(是)選票被預先印製並在投票站提供,選票將交給選舉官員,這破壞了選民的機密性。 此外,選民資格規則是自由構想的,因此容易被濫用。 不僅那些登記參加 1920 年 10 月 選舉的人被允許投票,而且那些在 1921 年 4 月之前登記自己居住在蒂羅爾州的人也被允許投票,也就是說,在投票前不到兩周,就像所有那些居住在蒂羅爾州的蒂羅爾人一樣 在州外; 甚至從巴伐利亞租了一列火車來減輕「回家」旅行的經濟負擔。

在禁止合併後,奧地利和德國的德國人都指出民族自決原則存在矛盾,因為條約未能賦予德國以外的德意志人(如德國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國人)自決權 德意志帝國德國魏瑪憲法的起草者雨果普魯斯批評了防止德奧合併的努力; 他認為這一禁令與威爾遜的人民自決原則相矛盾。

威瑪共和國和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的憲法都包含了統一的政治目標,得到了各方的廣泛支持。 在 1930 年代初期,奧地利政府希望在 1931 年與德意志共和國建立關稅同盟。然而,最終地方愛國主義比泛德國情緒更強烈。在奧地利帝國,每個克朗領[1]都有自己的職能政府,並享有維也納相當程度的自治權,「每個克朗領都在尋找自己的首都」。根據喬迪·曼寧的說法,1919 年與德國統一的想法在奧地利人口中並沒有受到壓倒性的歡迎,這也是為什麼沒有舉行全國公投的原因之一,甚至在協約國禁止公投之前:

儘管最初的統計數據令人信服,但總體而言,合格的大多數奧地利人是否會支持與德國合併似乎值得懷疑。 從現有的稀少證據來看,支持德奧合併的運動似乎只能希望在全民投票中獲得微弱多數,而不是必要的 75%,而且德奧合併的支持者在 1919 年的人數不超過 50 人口的百分比。 甚至社會民主黨領袖奧托·鮑爾也不得不承認,資產階級和農民都希望「一個獨立的奧地利完全能夠過自己的民族生活」。 更有說服力的是鮑爾承認,由於保守派對德奧合併的強烈反對,以及大多數人投票反對德奧合併的真實可能性,社會黨不敢在 1919 年舉行公投。

1927 年,法國人試圖通過將奧地利納入多瑙河聯邦來阻止德奧合併。德國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反對,因為他認為這是重建奧匈帝國的嘗試,並提出與奧地利建立關稅同盟。 然而,德奧合併的反對者奧地利總理伊格納茲塞佩爾拒絕了這一提議。 1929 年,約翰內斯·舒博取代塞佩爾,後者奉行親德政策,並試圖組建關稅同盟。 然而,一場政治危機導致肖伯爾失去權力,塞佩爾以外交部長的身份重返政府。 談判在奧托·安德成為總理後重新開始,並於 1931 年 3 月 5 日與德國外交部長朱利葉斯·庫爾蒂烏斯敲定,然後於 3 月 18 日獲得德國批准。 法國反對關稅同盟,稱這違反了《聖日耳曼昂萊條約》第 88 條。

 
奧匈帝國的分裂:灰色線是帝國邊界;黑色線是1914年各國邊界;紅色線是1920年各國邊界
  1914年的奧地利帝國
(奧匈時期的奧地利稱內萊塔尼亞
  1914年的匈牙利王國
(奧匈時期的匈牙利稱外萊塔尼亞 (奧匈共管)

希特拉掌權 編輯

希特拉出生時是奧地利籍德意志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他的德國民族主義思想。 在滲透德國工人黨 (DAP) 期間,希特拉捲入了與來訪者鮑曼教授的激烈政治爭論,鮑曼教授提議巴伐利亞脫離普魯士,與奧地利建立一個新的南德意志國家。 在激烈地攻擊這個人的論點時,他用他的演講技巧給其他黨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希特拉說,「教授」離開大廳時承認了明確的失敗。安東德雷克斯勒對希特拉印象深刻,邀請他加入民主行動黨。 希特拉於 1919 年 9 月 12 日接受,成為該黨的第 55 位成員。在成為 DAP 的領導人後,希特拉於 1920 年 2 月 24 日向人群發表講話,為了吸引更廣泛的德國民眾,DAP 更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 (NSDAP)。

1920 年國家社會主義綱領的第一個要點是:「我們要求在人民自決權的基礎上統一大德國的所有德國人。」 希特拉在 1921 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德意志帝國的唯一任務是「將一千萬德國-奧地利人納入帝國並推翻哈布斯堡王朝,這是有史以來最悲慘的王朝。」[30] 納粹旨在重新統一 所有出生在德意志帝國或居住在德意志帝國之外的德國人,以創建一個「全德意志帝國」。 希特拉在《我的奮鬥》 (1925) 中寫道,他將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在他的出生國奧地利和德國之間建立聯盟。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從 1920 年代末開始由基督教社會黨 (CS) 主導,其經濟政策基於教皇通諭《新事》。 第一共和國在 1933 年逐漸解體,當時議會被解散,權力集中在總理辦公室,總理有權通過法令進行統治。 包括奧地利國家社會主義者在內的敵對政黨被取締,政府演變成一個結合了 CS 和準軍事組織 Heimwehr 的社團主義的一黨政府。 它控制勞資關係和新聞界。 (見奧地利法西斯主義和愛國陣線)。新政權強調奧地利民族認同的天主教元素,並堅決反對與納粹德國聯合。

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和他的繼任者 庫爾特·許士尼格向貝尼托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尋求靈感和支持。 墨索里尼支持奧地利獨立,主要是因為他擔心希特拉最終會要求歸還曾經由奧地利統治的意大利領土。 然而,墨索里尼在埃塞俄比亞需要德國的支持(見第二次意大利-阿比西尼亞戰爭)。 在得到希特拉個人保證德國不會向意大利尋求領土讓步後,墨索里尼與柏林建立了合作關係,這始於 1937 年柏林-羅馬軸心的形成

阿道夫·希特拉在德國掌權之後,奧地利政府取消了德奧之間的經濟聯繫。與德國一樣,奧地利也要經歷大蕭條所產生的嚴重經濟動盪,以及極高的失業率。同時奧地利豐富的原材料市場和勞動力也是德國人非常感興趣的目標。希特拉在1925年撰寫的《我的奮鬥》中也明確指出,他準備通過任何可能的方式把自己的出生國奧地利和德國之間整合起來。20年代後期,奧地利共和國政治由基督教社會黨主導,經濟政策遵循天主教教皇利奧十三頒佈的《新事》(拉丁語Rerum novarum)。1933年之後,奧地利議會解散,包括奧地利納粹黨在內的反對黨被禁止,政府形成一個社團主義一黨政府,即「保安團」英語Heimwehr(德語:Heimwehr)。這個政權着重強調奧地利的天主教元素,並反對與納粹德國聯合。奧地利政權的形式與意大利法西斯有一定的近似,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因此希望得到墨索里尼的支持,墨索里尼一開始確實支持奧地利,但是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陷入戰爭後,墨索里尼必須強化與德國的關係,因此疏遠了奧地利。

從1930年開始,奧地利納粹黨英語Austrian Nazism在希特拉支持下勢力不斷上揚。1933年3月,德國允許奧地利公民參加投票,不少群眾前往德奧邊境的帕紹黨衛軍還舉行了歡迎儀式。隨後奧地利納粹黨開始執行恐怖主義政策,直接暗殺了總理陶爾斐斯。此事直接導致奧地利取締納粹黨,並有眾多納粹黨分子逃亡到德國。留在奧地利的納粹分子繼續進行恐怖襲擊,導致800多人死亡。繼任的總理許士尼格繼續鎮壓納粹的政策,他麾下警察將納粹黨和社會民主黨等反對派全部關押到拘留營中。許士尼格也宣稱「奧地利是一個更好的德語國家」並努力保持奧地利的獨立狀態。為了安撫強硬的許士尼格,希特拉講話稱「德國無意干涉奧地利的內政或者吞併奧地利」。

通牒與公投 編輯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1938年3月11日前)

1936年,希特拉啟動了四年計劃,即在四年中大幅度增加軍費開支,並使德國有能力在1940年應付一場世界大戰。1937年開始,赫爾曼·戈林開始主導奧地利問題的解決,雖然戈林不像希特拉那樣追求「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間」(德語:Lebensraum),但是他追求的「更大的經濟空間」(德語:Grossraumwirtschaft)中奧地利同樣是關鍵。戈林因此公開呼籲與奧地利的統一(德語:Anschluss)。1937年年中,希特拉明確了「武力」拿下奧地利的計劃。

1938年2月,希特拉在貝希特斯加登會見了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許士尼格力圖避免德國接管奧地利,希特拉以此要挾許士尼格同意他開出的條件,包括任命奧地利納粹黨要員當任政府職務,以及由納粹的長期支持者賽斯·英夸特擔任公共安全部長,即完全無限制地控制奧地利所有的警察。在希特拉的威逼之下,許士尼格不得不全盤同意這些要求。

1938年3月,奧地利國內局勢不見好轉,許士尼格決定在3月13日進行全民公決。為此,希特拉威脅將於公投開始前2天入侵奧地利,要求許士尼格立即辭職並由英夸特取而代之。他的目標就是讓英夸特主動向德國求援恢復秩序,這樣的話德國的入侵將變得有合法性。作為緩兵之計,許士尼格通知英夸特,稱公投將取消。同時許士尼格放棄了一黨專制,將社會民主黨工會重新合法化,以此來抵消納粹的影響。

入侵開始 編輯

3月11日,希特拉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許士尼格將所有權力轉交給奧地利納粹黨,沒有得到回應。希特拉簽署命令在下午1點正式入侵,但高層和軍隊仍然在等待最後的消息。當天晚間,許士尼格宣佈辭職。但總統威廉·米克拉斯並沒有立刻任命英夸特為總理。3月12日黎明,德軍正式進入奧地利境內,稍後,英夸特也被任命為總理,這樣可以使德國的入侵更加「合理」和「和平」。

德國國防軍第8軍團在3月12日上午越過德奧邊境之後,受到了奧地利人的極大歡迎。由於事先準備倉促,因此各個單位之間協調性很差,不過奧地利政府已經宣佈軍隊不會進行抵抗了。下午,希特拉和4000名衛士越過德奧邊境,旁晚時分到達林茨。對希特拉來說,民眾如此盛大歡迎他們也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原本希特拉有意讓奧地利成為一個衛星國,不過看到民眾如此的反響讓他決定直接將奧地利併入納粹德國之中[來源請求]

3月13日上午,奧地利總統米克拉斯辭職,賽斯英夸特成為奧地利代理總統。隨後,他簽署法律,宣佈奧地利併入德國。下午,希特拉簽署法律,宣佈英夸特簽署的法律成為德國法律,奧地利正式併入德國,這也使英夸特成為史上在職時間最短的國家元首之一。

3月15日,希特拉抵達維也納,大概有20萬人聚集在英雄廣場周圍,聆聽希特拉的演說。希特拉說「作為德意志民族和國家的領袖和總理,我向德國歷史宣佈,現在我的祖國加入了德意志國」[2]「在我穿越以前的邊境後,在那裏我遇到了從未體驗過的愛之流,我們不是暴君,而是解放者」。希特拉在合併奧地利之後,聲望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峰,因為他確實完成了眾人期待已久的「大德意志」

受歡迎程度 編輯

 
1938年3月15日,希特拉在維也納英雄廣場發表演說

希特拉的軍隊鎮壓了所有反對派。 在第一位德國士兵越過邊界之前,海因里希·希姆萊和幾名黨衛軍軍官在維也納登陸,逮捕了第一共和國的重要代表,如理查德·施密茨、利奧波德·菲格爾、弗里德里希·希勒蓋斯特和弗朗茨·奧拉。 在德奧合併和公民投票之間的幾周內,當局圍捕了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其他潛在的持不同政見者和奧地利猶太人,並將他們監禁或送往集中營。 在 3 月 12 日之後的幾天內,已有 70,000 人被捕。 廢棄的維也納西北火車站被改造成臨時集中營。 美國歷史學家 Evan Burr Bukey 警告說,公民投票的結果需要「非常謹慎」。公民投票受到納粹的大規模宣傳,並取消了大約 360,000 人(占合格投票人口的 8%)的投票權,這些人主要是政敵,例如左翼政黨的前成員和奧地利猶太人或 吉普賽血統。

奧地利人對德奧合併的支持是矛盾的。 但是,由於奧地利社會民主黨領袖卡爾·倫納和奧地利羅馬天主教會最高代表紅衣主教西奧多·因尼策都支持德奧合併,因此可以指望大約三分之二的奧地利人投票支持。 公民投票的結果對奧地利人意味着什麼永遠是一個猜測的問題。 然而,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不能僅用機會主義或社會經濟學的願望來解釋,它代表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地利真正的德國民族主義情緒。此外,奧地利普遍的反猶太主義共識意味着大量奧地利人已經準備好在「大德意志帝國」中「履行他們的職責」。 有多少奧地利人閉門反對德奧合併仍然不得而知,但當德國人進軍奧地利時,只有一張奧地利人在公開場合「不高興的臉」。 根據蓋世太保的一些報道,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維也納奧地利選民支持德奧合併。在大多數農村地區,尤其是蒂羅爾州,對德奧合併的支持率更低。根據 Evan Burr Bukey 的說法,在納粹德國存在期間,不超過三分之一的奧地利人完全支持納粹主義。 根據奧地利政府的估計,如果投票年齡為 24 歲,大約 70% 的奧地利人會投票支持維護奧地利的獨立。據估計,大約四分之一的奧地利人支持納粹黨。

新上任的納粹分子在兩天內將權力移交給德國,國防軍部隊進入奧地利實施德奧合併。 納粹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在整個帝國舉行了一次有控制的公民投票(Volksabstimmung),要求人民認可既成事實,並聲稱奧地利 99.7561% 的選票是贊成的。

不過蓋世太保的一些報告中,指出維也納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居民支持合併。英夸特上任之後的頭等大事就是把政權轉交給德國。雖然德奧合併明顯違反了凡爾賽條約,但是西方國家的反應都是相對溫和的,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一度支持奧地利獨立的意大利。反而是墨西哥向德國提出了嚴正的抗議

排猶運動 編輯

 
1938年3月維也納街頭的慶祝

德奧合併後,針對猶太人的運動立即開始。 他們被驅趕穿過維也納的街道,他們的家和商店被洗劫一空。 從3月12日開始的幾天內,大概有70000人被捕,其中包括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政治異議人士以及猶太人。他們被關押在由廢棄的維也納西北火車站改造的集中營中。由於公投最終沒有舉行,因此公投的結果也無從得知。不少奧地利高層人士如社會民主黨領袖卡爾·倫納等人都表態支持。奧地利各地普遍存在的反猶主義情緒也顯著增加了與納粹的親近感。

德奧合併之後,猶太人的命運一落千丈,房屋和商店被洗劫一空。1938年11月9日到10日的水晶之夜中,維也納和薩爾茨堡的所有猶太教堂和祈禱室全部被摧毀。猶太商店被打砸搶,6000名猶太人被逮捕,並被送到達豪集中營。1941年9月開始,猶太人被徹底剝奪自由,幾乎無法從事任何職業,無法進入學校學習,被迫佩戴黃色徽章。納粹解散了猶太人的組織和機構,希望迫使猶太人移民。

他們的計劃成功了——到1941年底,130000多名猶太人離開維也納,其中30000人前往美國。他們雖可以帶走自己的財產,但需要向納粹當局繳納一大筆飛行稅。一些人得到了國際援助組織的財政支持,因此他們可以繳納這筆稅款。

留下的猶太人命運更加悲慘,在集中營中的65000名維也納猶太人,最終只有不到2000人倖存下來。大多數留在維也納的猶太人最終成為大屠殺的受害者。

影響 編輯

Anschluss的意思 編輯

這次事件被大英百科全書微軟Encarta稱為「吞併」,不少中文網頁亦然。但在德語,Anschluss 按照字面應該被理解為「連接」、「合併」、「合一」或是「政治聯盟」。德語中只有 Annektierung 直接表示「軍事佔領」。奧地利在1938年3月的事件,無論在德國、奧地利或其他西方國家,通常都被稱為 Anschluss。在1996年德語正字法改革生效前,Anschluss 在德語是寫成 Anschluß ,請參看ß。Anschluss 之性質,非常視乎奧地利如何看待她的歷史及其對歷史的責任。

納粹德國的奧地利軍政人物 編輯

中歐的變化 編輯

德意志合併是奧地利出生的希特拉希望建立一個大德意志帝國的第一步,其中包括所有德意志民族以及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失去的所有土地和領土。 儘管奧地利在種族上主要是德意志人,並且在 1806 年解散之前一直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奧普戰爭失敗後一直是德意志邦聯的一部分,直到 1866 年,但它從未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奧托·馮·俾斯麥帶來的德國統一於 1871 年創建了普魯士主導的實體,而普魯士爭奪德意志各邦統治地位的競爭對手奧地利被明確排除在外。

在 1938 年吞併奧地利之前,納粹德國已將萊茵蘭地區重新軍事化,薩爾地區在佔領 15 年後通過公民投票回歸德國。 德奧合併 之後,希特拉將目標鎖定在捷克斯洛伐克,引發了一場國際危機,導致 1938 年 9 月達成慕尼黑協定,讓納粹德國控制了工業化的蘇台德地區,該地區以德裔人口為主。 1939 年 3 月,希特拉隨後通過承認斯洛伐克的獨立並使該國其他地區成為保護國,從而瓦解了捷克斯洛伐克。 同年梅梅蘭從立陶宛收回。

隨着德奧合併,奧地利共和國不再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保守派、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於 1945 年 4 月 27 日成立了由卡爾·倫納領導的奧地利臨時政府(當時維也納已被紅軍佔領)。 它在同一天取消了德奧合併,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得到了盟軍的合法承認。 1955 年奧地利國家條約使奧地利重新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終結 編輯

奧地利自此不再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直到二戰末期。蘇聯紅軍解放維也納之後,1945年4月27日,在卡爾·倫納領導下的臨時政府(由奧地利人民黨(原基督教社會黨的繼承者)、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組成)成立,並立刻從法律上面廢除了合併。奧地利的獨立得到了盟軍的法律承認,到1955年,奧地利國家條約簽署之後,確立了奧地利重新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德語原文:Kronland, 王室(或諸侯)世襲領地。
  2. ^ 德語原文: "Als Führer und Kanzler der deutschen Nation und des Reiches melde ich vor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nunmehr den Eintritt meiner Heimat in das Deutsche Re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