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昭公
晉昭公(?—前526年),姬姓,名夷,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晉平公之子,戴子雍之兄。
晉昭公 | |
---|---|
前531年-前526年 | |
政權 | 晉國 |
帝王 | 晉昭公夷 |
歷時 | 6年 |
![]() | |
晉昭公在位年在《春秋》經時代的位置 |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昭公為恢復霸業,與齊國爭奪霸主之位,召開平丘之會,會見劉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等十多國代表,史稱平丘會盟。會中齊、晉二國有衝突,齊國宰相晏嬰提出「盟無常主,惟有德者居焉」。晉將羊舌肸說:「德雖不足,而眾可用也。」晉昭公時,趙簡子為正卿中軍將,《史記》記載扁鵲為趙簡子看過病[1]。
參考文獻
編輯- ^ 《史記·晉世家》:二十六年,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昭公六年卒。六卿彊,○索隱 韓、趙、魏、范,中行及智氏為六卿。後韓、趙、魏為三卿,而分晉政,故曰三晉。公室卑。子頃公去疾立。
前任: 父晉平公 |
晉國君主 前531年—前526年 |
繼任: 子晉頃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