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泰(500年—537年2月12日),字寧世[1]太安郡捍殊縣(今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人,本姓紇豆陵,北魏、東魏官員。

生平 編輯

竇泰弓馬嫻熟,智勇兼備,有將帥之才。竇泰的父親和兄長都戰死在軍鎮,於是他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爾朱榮,跟隨討伐邢杲,出任輔國將軍驍騎將軍,封廣阿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1]高歡出任晉州刺史時,請竇泰出任鎮城都督,參謀軍事。竇泰跟隨高歡在信都起兵,封廣阿縣伯,在韓陵之戰擊敗爾朱氏聯軍。等到高歡進入洛陽,竇泰因為參與謀劃,出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孝武帝元修登基,竇泰進爵為廣阿縣開國公[1]爾朱兆戰敗後退守秀容,分兵防守險要之地。高歡每次聲言要去討伐爾朱兆,出兵後又停止,如此至少四次。高歡揣摩爾朱兆必定在新年的第一天聚會飲酒,派遣竇泰率領精銳騎兵作為前鋒,一日一夜奔襲五百里。爾朱兆的將士因為飲酒而鬆懈,忽然見到竇泰的軍隊,所有人都是挫傷銳氣[2]。高歡軍襲破爾朱兆於秀榮城,爾朱兆僅率張亮等數騎逃至赤谼嶺,命張亮及侍衛陳山提斬己首投降,左右不忍。遂殺所乘白馬,自縊於樹,張亮伏屍痛哭,餘部降高歡。

東魏天平三年十二月,高歡伐宇文泰,兵分三路,大都督竇泰攻潼關,以司徒高敖曹領兵攻上洛(今商州),高歡親領兵自晉陽蒲坂(今山西永濟西南)。天平四年(537年)正月,高歡率領的東魏軍在黃河造浮橋。正月十七日宇文泰以輕銳潛出小關(今陝西潼關南禁谷),竇泰得知西魏軍突然逼近,急忙領兵自風陵渡(今陝西潼關對岸渡口)渡過黃河,此時西魏軍已進至馬牧澤(今陝西潼關北),未及停息,即向竇泰軍發起猛攻,大敗之,竇泰於天平四年正月十七日(537年2月12日)在弘農自殺,虛歲三十八[1],東魏朝廷贈予使持節、侍中、太師、大司馬、太尉公、錄尚書事、都督冀定並恆瀛五州諸軍事、定州刺史,開國公如故,諡號武貞。同年十月,西魏將竇泰的首級還給東魏[3]。北齊建國後,齊文宣帝高洋於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詔令,已故御史中尉竇泰等人輔佐先帝,協助治理皇室基業,有的不幸早年去世,有的以身殉職,可以派遣使者到墓地進行祭奠,並安撫慰問他們的妻子兒女,安慰兼及活着或死去的人[4][5]。北齊天保六年歲在乙亥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555年3月17日)改葬於鄴城西二十里[1]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齊孝昭帝高演詔令將竇泰等十二人合祭於高歡的宗廟之中[6][7]

家庭 編輯

祖父 編輯

  • 竇羅,北魏統萬鎮將

父親 編輯

  • 竇樂,北魏追贈司徒

夫人 編輯

  • 婁黑女,北魏平北將軍婁提孫女,司徒、太原王婁內干之女,封頓丘郡君,加封頓丘郡長君,天保五年三月丁亥朔二十四日庚戌(554年5月11日)去世,虛歲五十九,天保六年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555年3月17日)與武貞公竇泰合葬[1]

子女 編輯

  • 竇某某,長子,早亡[8]
  • 竇孝敬,字孝敬,次子,北齊儀同三司、□兗州刺史、廣阿縣公[8],娶河南陸氏,中書監、開府、東郡文宣公陸子彰之女[1]
  • 竇奉高,名孝山,字奉高,第三子,北齊使持節、都督、征西將軍、幽州諸軍事、儀同三司、幽州刺史、太府卿[8]
  • 竇孝淵,字周陁,員外散騎侍郎[8]
  • 竇毗□□,長女,孀居
  • 竇康□,次女
  • 竇鍾□,三女,嫁河南宇文昌
  • 竇文殊,四女

延伸閱讀 編輯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北齊書·卷15》,出自李百藥北齊書
 北史·卷054》,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毛遠明校注.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 第8册》. 北京: 線裝書局. 2008年12月: 350–356. ISBN 7-80106-947-1 (中文(繁體)). 
  2. ^ 《北齊書校勘記·卷十五·列傳第七·二》:參謀軍事 通志卷一五二此下有:「從起義信都,封廣阿伯,從破四胡。及神武入洛,以預謀定策,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為公。爾朱兆敗保秀容,分兵守嶮。神武每揚聲雲欲討之,師出復止,如是數四。神武揣兆歲首必應會飲,使泰率精騎先驅,一日一夜五百里。兆軍人因宴休惰,忽見泰軍,莫不奪氣,神武因而克之」,凡一百十一字不見此傳和北史卷五四本傳。按通志北齊諸傳,凡溢出北史字句,大抵出於北齊書(原文),如斛律金父子、段榮父子傳都是這情況。今以此卷竇泰等六人傳和通志核對,通志都有多少不等的溢出字句。疑南宋時北齊書此卷原文,還沒有完全絕跡,鄭樵偶得見之,得以用來補上一些文句。如此段所說竇泰從高歡起兵後,加官進爵,和竇泰墓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圖版二〇五)基本符合,又如下文竇泰死後贈官,通志多「定州刺史」,也和墓誌相同。鄭樵不見墓誌,所增卻與之相合,也可推知所據為較原始的材料,當即北齊書原文。其進攻爾朱兆一事今見本書卷一和北史卷六的神武紀,或李延壽截取傳中語入紀。由竇泰傳所增之情況看來,則以下五人傳中通志溢出北史字句也可能是北齊書佚文。但這些多半是歷官和其他無關重要語句,今不一一列舉。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八》:冬,十月,魏歸高敖曹、竇泰、莫多婁貸文之首於東魏。
  4. ^ 《北齊書·卷四·帝紀第四》:詔故太傅孫騰、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馬婁昭、故司徒高昂、故尚書左僕射慕容紹宗、故領軍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榮、故御史中尉劉貴、故御史中尉竇泰、故殷州刺史劉豐、故濟州刺史蔡俊等並左右先帝,經贊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殞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並撫問妻子,慰逮存亡。
  5. ^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壬午,詔故太傅孫騰、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馬婁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書左僕射慕容紹宗、故領軍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榮、故御史中尉劉貴、故御史中尉竇泰、故殷州刺史劉豐、故濟州刺史蔡俊等,並左右先帝,經贊皇基,或不幸早殂,或隕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並撫問妻子。
  6. ^ 《北齊書·卷六·帝紀第六》:庚申,詔以故太師尉景、故太師竇泰、故太師太原王婁昭、故太宰章武王厙狄干、故太尉段榮、故太師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師高乾、故司徒莫多婁貸文、故太保劉貴、故太保封祖裔、故廣州刺史王懷十二人配饗太祖廟庭,故太師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韓軌、故太宰扶風王可朱渾道元、故太師高昂、故大司馬劉豐、故太師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紹宗七人配饗世宗廟庭,故太尉河東王潘相樂、故司空薛脩義、故太傅破六韓常三人配饗顯祖廟庭。
  7. ^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庚申,詔以故太師尉景、故太師竇泰、故太師太原王婁昭、故太宰章武王庫狄干、故太尉段榮、故太師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師高乾、故司徒莫多婁貸文、故太保劉貴、故太保封祖裔、故廣州刺史王懷十二人配饗太祖廟庭;故太師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韓軌、故太宰扶風王可朱渾道元、故太師高昂、故大司馬劉豐、故太師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紹宗十一人配饗世宗廟庭;故太尉河東王潘相樂、故司空薛修義、故太傅破六韓常三人配饗高祖廟庭。
  8. ^ 8.0 8.1 8.2 8.3 羅振玉著;羅繼祖主編.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 第9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12月: 474–475. ISBN 7-5325-5691-3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