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恂
侯恂(1590年—1659年),字大真,號若谷。河南商丘縣(今商丘市睢陽區)人。明末政治人物。
侯恂 | |
---|---|
大明戶部尚書 | |
籍貫 | 河南商丘縣 |
字號 | 字大真,號若谷 |
出生 | 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 |
逝世 |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 |
出身 | |
|
生平
編輯先世為開封人。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三甲第31名。天啟時,授山西道御史,因魏忠賢專權罷歸。崇禎元年(1628年)任河南道御史,次年轉太僕少卿。任戶部尚書,因得罪首輔溫體仁而下獄。崇禎九年(1636年)李自成攻陷開封,以按兵不救之罪入獄。十五年(1642年)三月,李自成軍在河南東部連克十餘城,四月二十四日起第三次圍攻開封。明廷起用侯恂為兵部侍郎,負責山東、河南、湖北軍務,侯恂發帑五十萬犒賞左良玉,陝西總督孫傳庭增援河南,左良玉與李自成會戰於朱仙鎮,李自成部於戰前挖堀戰壕,左良玉大敗,退至襄陽,史稱「朱仙鎮之戰」;九月十五日黃河決口,十六日洪水入城,第三次開封之戰結束。明亡後,歸家隱居。
家族
編輯伯祖父侯瑀,字君佩,號繼洲。在弟弟侯璣亡故後收養侄子侯執蒲。
祖父侯璣(?年-1576年)。祖母李氏。
堂伯父侯執躬,號澹軒。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萬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 曾任湖廣荊南道副使,四川布政使,官至光祿寺正卿。
父親侯執蒲(1569年-1641年),字以康,號碧塘。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曾任甯津縣令,監察御史,官至太常寺卿。母親田氏。
大弟侯恪(1592年-1634年),字若木、若樸,號木庵、遂園。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二甲第47名。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2]。著有《遂園詩集》二十卷。二弟侯汴,初名侯勰,字輔之。三弟侯恕(字推之,廩生),亡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兵亂。四弟侯慮(字安之,庠生),亦亡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兵亂。長子侯方來、次子侯方夏(字赤杜)、三子侯方域、四子侯方任、五子侯方策,均先亡。侄侯方鎮(字長華,號曼翁)、侯方嶽(字仲衡)、侯方岩(字叔岱)、侯方聞、侯方隆、侯方新等。
註釋
編輯參考
編輯- 高陽:《明末四公子》
官銜 | ||
---|---|---|
前任: 楊文岳 |
明朝保定總督 崇禎十五年(1642年) |
繼任: 呂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