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農業在羅馬文化獲得高度重視。 許多評論家稱讚簡單的農村生活,和賦予它古羅馬美德的光環。其中著名的有維吉爾的《農事詩》。西塞羅認為耕作是所有羅馬職業中最好的。

卡托路美拉瓦羅帕拉丟斯著有羅馬的耕作方法手冊。卡托的《論農業》(De Agricultura)提供有關公元前二世紀農業的資料。卡托在《論農業》寫道:最好的農場是葡萄園,其次是得到灌溉的花園、柳樹園、橄欖園、草地、糧食園、林木園,最後是橡樹木材園[1]

到公元前5世紀,希臘已開始使用作物輪耕的方法,而且建立大莊園農場;而在羅馬,則仍然是家庭作業式的小型農田。在公元前3至2世紀,羅馬與迦太基、希臘,希臘化的中東的接觸,令羅馬得以改善農業方法。羅馬農業的生產力和效率,在晚期共和國和早期帝國達到頂峰[2]

羅馬農場

編輯

農場在羅馬依大小,可分為三類:

  • 小型:18-88尤格(iugera,1尤格約等於0.65英畝);
  • 中型:80-500尤格;
  • 大型(稱為latifundia):超過500尤格[3]

在共和國的後期,大型農場愈來愈普遍。從公元前二世紀開始,由於布匿戰爭,農民參加戰鬥時間較以前長;因此農民無法維持他們的田地,導致羅馬的精英階層能夠從農民手上購買土地[4]

奶牛提供牛奶,牛和騾子負責繁重的農場工作。綿羊和山羊生產奶酪,但羊毛更珍貴。馬對於羅馬的農民並不重要,大多數的馬,是由富人飼養來作賽車或戰爭之用。食糖以養蜂業生產為主。有一些羅馬人飼養蝸牛作為奢侈品[3]

羅馬人有四種不同的農場管理系統:

  1. 農場主人和他的家人直接務農
  2. 經理監督奴隸工作
  3. 地主和佃農分享農地的收成
  4. 農場出租給農戶[3]

羅馬各省之間有龐大的貿易,所以令到國內各個地區互相依賴。根據土壤類型,一些省份專門從事糧食生產、一些生產葡萄酒、一些生產橄欖油。

羅馬農場種植:小麥、大麥、穀子、豌豆、蠶豆、扁豆、胡麻、芝麻、鷹嘴豆、大麻、蘿蔔、橄欖、梨、蘋果、無花果、和梅花。

註釋

編輯
  1. ^ Cato the Censor, Columbia University Records of Civilization: On Farming, translated by Ernest Brehau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 ^ Howatson, M.C. (1989),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lassical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 17-19
  3. ^ 3.0 3.1 3.2 White, KD (1970), Roman Farming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4. ^ Cornell, Tim (1982), Atlas of the Roman World (Facts on File) pg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