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器 (明朝)

明末官员

呂大器(1586年—1649年),儼若先自東川遂寧縣北壩人。晚明重臣。

生平

編輯

呂大器生於萬曆十四年(1586年),崇禎元年(1628年)成進士,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崇禎十年(1637年),告假居家,張獻忠分兵襲攻遂寧,大器協助縣令任賓臣抵抗之,並鼓勵民勇學習弓弩火砲,被朝廷嘉獎而增秩一等[1][2]。崇禎十一年,出任陜西關南道參議,明年轉任固原副使,期間響應時任陝西巡撫丁啓睿剿滅劇盜。[3]

崇禎十四年(1641年)調湖廣驛傳道參政,不久又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任內揭露總兵柴時華的不法行為,柴時華被去職,竟引烏斯藏蕃軍來犯。大器令王世寵征討,柴時華戰敗,自焚而死,西陲略定。崇禎帝聽聞呂大器迅速平定亂事後大起,提拔了呂大器擔任兵部左侍郎。崇禎十五年,轉任保定總督。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呂大器奔南京,與錢謙益等主張擁立潞王朱常淓未果,累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為彈劾馬士英而罷官,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明隆武帝召大器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汀州失守,大器奔廣東。後與廣西巡撫瞿式耜等擁立永明王(桂王)朱由榔,即位於廣東肇慶,盡督西南諸軍。順治五年(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以大學士督師征討朱容藩,行至思南(今貴州省)得疾,於都勻病逝。諡文肅,呂潛是其長子。著有《東川文集》、《撫甘督楚疏稿》。《明史》卷二七九有傳。

延伸閱讀

編輯

[]

 明史卷二百七十九》,出自《明史

參考文獻

編輯
  • 《明史》卷二百七十九
官銜
前任:
侯恂
明朝保定總督
1643年
繼任:
徐標
  1. ^ 《小腆紀傳》:「呂大器字儼若,四川遂寧人。崇禎戊辰(一六二八)進士,授行人。擢吏部主事,乞假歸。以邑城庳惡,倡率修築。工甫完而賊至,佐有司拒守,城獲全;增秩一等。」
  2. ^ 《東林列傳》:「張獻忠自楚流入蜀,大器以邑城庳,倡士民修築。賊過天星等經遂寧,見城堅不可攻,引去。大器慮賊復至,募土著習弓弩火砲。撫按上其事,詔加一級。」
  3. ^ 《東林列傳》:「十一年,例轉陜西關南道參議。明年,陞固原副使。西安有劇盜穴長武山中,巡撫丁啓睿檄大器馳剿。大器用穴地火攻法,盡殱其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