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安之亂彝族稱為阿哲起兵[1],在貴州又稱安酋之亂,是指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到崇禎三年(1630年)間彝族抗明的起事。由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彥四川永寧及貴州水西一帶起事,波及黔川全省,最終由朱燮元平定。

奢安之亂
日期1621年–1630年
地點
結果 明軍勝利
參戰方

四川、貴州一帶的土司

大明
指揮官與領導者
奢崇明 
安邦彥 
安位 投降
宋萬化 處決
宋嗣殷 處決
朱燮元
王三善 處決
兵力
30萬 45萬

經過 編輯

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明廷因與後金戰爭吃緊,命令水西、永寧二土司徵兵赴遼東作戰。永寧宣撫司奢崇明調集兵馬2萬至重慶,但明廷拒不發放軍餉軍糧,並扣除餉銀。四川巡撫徐可求又指責奢崇明所調之兵大都老弱病殘,毫無戰鬥力,要求遣回永寧重新徵調。九月十七日,奢崇明遂舉兵反叛明朝,率領麾下永寧軍攻佔重慶,殺徐可求,李繼周駱日升及其它官員相繼被害,總兵黃守魁王守忠殉職,後叛軍又分兵攻佔合江、納溪,遵義等重鎮[2],建國號「大梁」,設丞相、五府等官。

之後,奢崇明、奢寅率軍數萬分道向成都進發,先後攻陷富順、內江、資陽、簡州(今四川簡陽)、新都、龍泉(今四川成都東南附近)。十月十八日,叛軍包圍成都。時成都守兵只有2000人,四川布政使朱燮元急調石柱宣慰司(治所在今重慶石柱)、龍安府(治所在今四川平武)等地明軍入援,同巡按御史薛溥政等分門固守。明廷升朱燮元為四川巡撫,調派楊愈茂為四川總兵官,入川平叛。石柱宣慰使秦良玉遣弟民屏,侄翼明等率士卒4000人進駐南坪關(今四川南川西南),扼住叛軍歸路,又分兵守忠州(今重慶忠縣)。秦良玉自統精兵6000沿江西上。貴州巡撫李標派總兵張彥芳、都司許成名、黃運清等援救四川。從十月至十二月,大小百餘戰,明軍消滅叛軍1萬餘,先後收復遵義、綏陽、湄潭、桐梓、烏江(今均屬貴州)等地。此時水西土司安堯臣死,其子安位年幼,由安位寡母奢社輝(奢崇明之妹)攝政。安位的族叔安邦彥得知奢崇明起事,便佔據了水西,舉兵響應,之後發兵佔領了畢節、安順、霑益等地。一時間西南地區土司紛紛響應。水東土司宋萬化亦起事自稱「羅甸王」,佔據龍里[3]。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二十九日,朱燮元以叛軍將領羅乾象為內應,又遣部將設伏詐降,誘崇明至城下,再敗叛軍,成都解圍。明軍乘勝追擊,先後收復資陽、內江、簡州、瀘州等40餘州縣,奢崇明父子退往永寧。二月,安宋兩氏為主的10萬叛軍圍攻貴陽,巡撫李橒堅守,圍城逾十月,城中軍民男女數萬,餓死幾盡,40萬人最後僅存2萬餘人[1]。三月,降將羅乾象率明軍收復江安,四月,秦良玉譚大孝等率明軍擊敗1萬餘叛軍於牛頭鎮,遂克新都,叛軍退守重慶[4][1]。五月二十三日,明軍進逼重慶,秦良玉與秦民屏奪取二郎關,總兵杜文煥破佛圖關。川東兵備副使徐如珂亦擊退奢寅所遣周鼎援軍數萬,殲敵1萬餘。二十八日,明軍收復重慶,殺死樊龍和張彤。此後,雙方屢戰於建武、長寧、珙縣、宜賓、遵義一帶,互有勝負。天啟三年(1623年)春,貴州巡撫王三善率明軍解貴陽之圍,安邦彥率部撤回水西,與奢崇明的永寧軍合流,兩軍藉助川黔邊界地形,屢屢取勝,並使明軍王三善與與有西南第一武將之稱的總兵魯欽雙雙戰死[1]。之後朱燮元吸取了「我以分,賊以合」因而未能徹底平叛的教訓,決定集中兵力,直搗永寧。明軍設疑兵於納溪,佯為進攻,而暗中集中主力於長寧,進兵永寧,明軍與石柱土兵連戰皆捷。四月,明軍攻克永寧。五月,明軍攻克藺州(今四川古藺)。崇明父子率餘部敗退水西龍場(位於四川敘永東南,今屬貴州),聯合安邦彥,分兵再犯永寧、遵義,被四川明軍擊退。四川總兵官李維新、監軍副使李仙品、僉事監軍劉可訓等,統率各將,分5路進兵龍場,擒獲奢崇明妻安氏、弟奢崇輝及叛軍大學士、經略、丞相、總督等文官武將多人,斬首1000餘人(一說1萬餘人),奢崇明父子俱受傷而逃,明廷令廢永寧宣撫司,設道府治理其地。至此,明軍共擊斃叛軍2.79萬餘人,俘獲1.26萬餘人,招降頭目134名。明軍陣亡2688人,傷者194人。其後,崇明父子長期客居水西,依附於安邦彥。

天啟六年(1626年),奢寅被部下殺死。崇禎元年(1628年),明廷啟用在成都保衛戰中立下首功的朱燮元,總督貴、湖、雲、川、廣五省軍務[5]。朱燮元令雲南明軍下烏撤,遏烏撤安效良援奢安之兵。四川明軍出永寧、畢節,扼其交通四裔之路。朱燮元親率明軍主力駐陸廣,逼大方[6]。崇禎二年(1629年)四月,明軍將領許成名收復赤水衛。八月,奢崇明號「大梁王」,安邦彥號「四裔大長老」,合兵10餘萬進攻赤水和永寧。朱燮元偵知,令守將佯敗,誘敵深入。估計叛軍已抵達永寧後,明軍分林兆鼎從三岔入,王國楨從陸廣入,劉養鯤從遵義入。安邦彥欲先破永寧,再回師迎擊林兆鼎等軍。四川總兵侯良柱、兵備副使劉可訓由水寧出擊安邦彥失利,退入城中,安邦彥佔據五峰山桃紅壩。侯良柱、劉可訓出擊桃紅壩,大敗叛軍,斬殺1萬餘人,安邦彥奔據山巔,據險固守。侯良柱,許成名等出敵不意,乘霧進搗其寨,安邦彥倉皇接戰,敗逃鵝項嶺,又被侯良柱追敗,死數萬人。其後明軍李仕奇部奉朱燮元令,伏擊叛軍於簸籮所紅土川,明軍趁機將其包圍,大破叛軍,奢崇明、安邦彥被殺,叛軍頭目被明軍擊斃143人。此時,叛軍只剩安位依然盤踞水西。朱燮元認為叛軍已基本剿滅,不願再用兵,但安位年幼被人挾持,叛軍依然負險頑擾[7]。崇禎三年(1630年),朱燮元因水西山深林密,深入難出,乃扼其要害,四面迭攻,使其乏糧坐困。於是明軍封鎖水西周圍100餘里,或斬樵牧,或焚積聚,100餘天後,安位感到難以支撐,乞降,至此奢安之亂終於平定[8]

崇禎十年(1637年),安位死,朱燮元建議「分水西之壤,授諸渠長及有功漢人,咸俾世守」,至此,「西南遂底定焉」。

影響 編輯

平息奢安之亂的的軍費開支對於已疲於應付北方戰事及各地農民起義的明廷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僅天啟六年一年,明廷不得不將遼東戰事的支出由770萬兩減少到680萬兩,而平定西南奢安之亂的軍費支出則由400萬兩增加到500萬兩[1]。此外,由於滇南阿迷州彝族土司普名聲在從征奢安之亂後實力大增,因此又為崇禎四年(1631年)爆發的沙定洲之亂[9]埋下了伏筆。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大明帝国最后一块落井石——西南奢安之乱. [2012-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2.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69):「時以邊事急,徵四方兵,崇明遂上疏請提兵三萬赴援,遣其將樊龍、樊虎以兵至重慶。四川巡撫徐可求點核,汰其老弱發餉,餉復弗繼,龍等遂鼓眾反。龍走馬舞槊,直刺可求,可求死,遂一擁而上,道臣孫好古、駱日升、李繼周,知府章文炳,同知王世科、熊嗣先,推官王三宅,知縣段高選,總兵黃守魁、王守忠,參將萬金、王登爵等皆死之。原任鞏昌同知董盡倫聞變,帥眾入城殺賊,遇伏死。募兵科臣明時舉、臺臣李達、通判王天運俱負傷踰牆遁。時土兵數千,列江岸,城內礮震,城外應之。賊遂據重慶,分兵一扼夔州水口,一踞綦江、遵義,一踞瀘州,一截川西棧道,全蜀震動。」
  3.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69):「貴州水西土目安邦彥叛。邦彥,安堯臣別枝也。安堯臣冒隴姓,並隴地,受撫,得襲兄強臣世職。堯臣死,妻奢社輝、子安位幼,邦彥挾之反。時四十八馬頭與頭目安邦俊、魯連、安若山、陳其愚、陳萬典等,蠭起和之。」
  4.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69):「三月,羅乾象復江安。」
  5.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69):「懷宗崇禎元年秋九月,詔起朱燮元仍總督貴、湖、雲、川、廣五省軍務。」
  6.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69):「二年夏六月初,大方東倚播,北倚藺,相為犄角。後播、藺既平,賊惟恃烏撒為援,而畢節為四裔交通處。先是,王三善由貴陽陸廣入大方。陸廣至大方,百七十里,皆玀鬼巢窟,前可衝我,後可包我,左右可衝擊我,三善卒以失地利陷。天啟間,燮元建議滇兵出霑益,遏安效良應援,而別布天生橋、尋甸等,以絕其走。蜀兵臨畢節,扼其交通四裔之路,而別出龍場巖後,以奪其險。黔兵由普定渡思臘河,逕趨彥巢,而陸廣、鴨池搗其虛,粵西出泗城,分兵策應,然後帥大軍由遵義鼓行而前。尋以憂去,未及用。總督閔夢得繼之,亦以貴州抵大方路險,而賊惟恃畢節一路外通,用兵宜從永寧始。自永寧而普市,而摩泥,而赤水,百五十里皆坦途。赤水有城郭可憑而守,宜結營於此。漸進漸逼四十里為白巖,六十里為層臺,又六十里為畢節。畢節至大方不及六十里,賊必並力來御,須以重兵扼之,斷其四走之路。然後遵義、貴陽剋期並進,亦不果用。至是,燮元再蒞黔,乃激滇兵下烏撒,蜀兵出永寧、畢節,扼各路要害,而親帥大軍駐陸廣,逼大方。」
  7.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69):「八月,奢崇明號大梁王,安邦彥號四裔大長老,歹費、小阿、烏繼、阿鮓怯等各號元帥,悉力趨永寧,先犯赤水,諜知之。燮元授意守將許成名佯北,誘賊深入,度賊已抵永寧,分遣林兆鼎從三岔入,王國禎從陸廣入,劉養鯤從遵義入,邦彥分兵四應,力不支,羅乾象復以奇兵繞出其背,急擊之,賊大驚潰。崇明、邦彥等皆被創,漢兵斬其首獻,燮元不欲窮兵,乃移檄安位赦其罪,許其歸附。而位豎子不能自決,其群下復謀合潰兵拒我。」
  8.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69):「燮元乃大會諸將曰:『水西多山險,叢箐篁,蠻煙棘雨,莫辨晝夜,深入難出,以此多敗。當與諸君扼其要害,四面迭攻,漸次蕩除,使賊乏糧,將自斃。』於是焚蒙翳,剔巖穴,截溪流,發勁卒,馳騁百餘里,或斬樵牧,或焚積聚,暮還歸屯。賊益不能測,凡百餘日,所得首功萬餘級,生口數萬。每得嚮導,輒發窖粟就食,而賊饑甚。劉養鯤遣其客入大方,燒其宮室,懸榜而出。安位大恐,乞降。」
  9. ^ 清初吴三桂西南改土归流原因新探. [2012-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