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米底亞的尤西比烏斯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尼科米底亞的尤西比烏斯(?—341年)是為君士坦丁大帝洗禮的主教。他也是腓尼基地區貝里圖斯(今貝魯特)的主教。其隨後成為尼科米底亞——當時宮廷所在地——的主教,自338年起,他居住於君士坦丁堡,直至去世。

尼科米底亞的尤西比烏斯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就任339年
卸任341年
個人資料
教派基督教阿里烏教派

影響力 編輯

作為君士坦丁皇室家族的遠親,他從地位普通的黎凡特主教一路升遷,直到掌管最為重要的主教座。事實上,他在宮廷之時,東方教會的主要職位以及東方宮廷都由阿里烏教派的人或其支持者們把持[1]。一直以來他都備受君士坦丁大帝及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信任,只有一小段時間除外。他還成為後來皇帝尤利安的導師。由於其家庭與皇帝的關係,337年5月22日,君士坦丁大帝的洗禮由他進行[2]。同樣是他在宮廷中的時候,阿里烏教派在皇家中變得更受歡迎[3]。可以推測尤西比烏斯是君士坦丁家族接受阿里烏教派的重要推手。該教派的影響力發展的如此強大,直到君士坦丁王朝終結,狄奧多西一世即位後才在帝國中失去了影響力[4]

李錫尼擔任皇帝期間,尤西比烏斯與之關係密切,以至於險些遭到迫害。

與阿利烏的關係 編輯

阿利烏相同,他也是安提阿的魯西安英語Lucian of Antioch的學生,可能在一開始,其觀點就和阿利烏一致。他可能也是阿利烏最狂熱的支持者之一[5]。正是因為兩人的關係,321年阿利烏在被教宗亞歷山大一世逐出亞歷山大之時,第一個聯繫的人就是尤西比烏斯[6]。兩人的關係顯然很密切,因尤西比烏斯的權勢,阿利烏得以將其神學理論記載下來[7]。後者後來稍微改變了自己的思想,或許只是屈從於環境的壓力;不過無論如何,他都是阿里烏教派的導師與領導者。

根據古代的資料,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中,在漫長而絕望的反對之後,尤西比烏斯不情願地簽署了《尼西亞信經[8]。這對阿里烏教派來說是個重大打擊,因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的參加者中,阿里烏派和非阿里烏派最終分裂[9]。他對阿利烏的袒護激怒了皇帝,會議幾個月之後,因與阿利烏及其追隨者頻繁接觸,尤西比烏斯遭到流放[10]。三年之後,他說服君士坦丁,稱阿利烏的觀點並未與尼西亞信經衝突,重新獲得了皇帝的恩惠[11]。329年重新返回之後,他動用國家機器,將其觀點加於基督教之上。

政治與宗教生涯 編輯

尤西比烏斯在返回後,重新獲得了失去的土地,他和其他的團體,如米利都派英語Melitians成為盟友,並驅逐了許多反對者。

他被現代的歷史學家形容為「野心勃勃的陰謀者」[12]以及「完美的政治玩家」[1]。根據古代的來源,他被描述為一個專橫的人,在交易中也是咄咄逼人[13],他還會利用盟友來監視反對者。

其另一事跡是驅逐了君士坦丁堡的保羅一世英語Paul I of Constantinople,成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但在其死後,保羅恢復原職。

在帝國之外,尤西比烏斯也有着巨大的影響力,他派遣烏爾菲拉前往哥特人的地區傳播阿里烏教派的基督教。

337年5月22日,他為即將去世的君士坦丁大帝進行了洗禮。

逝世及死後 編輯

341年,在其權勢如日中天的時候,尤西比烏斯去世[14]。在其死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甚至依照其建議,想要通過建立阿里烏教會及正式教義的方式,讓羅馬帝國改信阿里烏教派[15]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1.0 1.1 Drake, "Constantine and the Bishops", pp.395.
  2. ^ Eusebius of Nicomedia. Catholic Encyclopedia. [2007-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8). 
  3. ^ Ellingsen, "Reclaiming Our Roots: An Inclusive Introduction to Church History, Vol. I, The Late First Century to the Eve of the Reformation", pp.121.
  4. ^ Young, "From Nicaea to Chalcedon", pp.92.
  5. ^ Jones, "Constantine and the Conversion of Europe", pp.121.
  6. ^ Young, "From Nicaea to Chalcedon", pp.59.
  7. ^ Young, "From Nicaea to Chalcedon", pp.61.
  8. ^ Amidon, "The Church History of Rufinus of Aquileia: Books 10 and 11", 10.5.
  9. ^ Lim, "Public Disputation, power, and social order in late antiquity", pp.183.
  10. ^ Drake, "Constantine and the Bishops", pp.259.
  11. ^ Roldanus, "The Church in the Age of Constantine: the Theological Challenges", pp.82.
  12. ^ Roldanus, "The Church in the Age of Constantine: The Theological Challenges", pp.78.
  13. ^ Amidon, "The Church History of Rufinus of Aquileia: Books 10 and 11", 10.12.
  14. ^ CATHOLIC ENCYCLOPEDIA: Eusebius of Nicomedia. www.newadvent.org. [2019-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9). 
  15. ^ Guitton, "Great Heresies and Church Councils", pp.86.

書籍 編輯

  • Amidon, Philip R. The Church History of Rufinus of Aquileia: Books 10 and 1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Bright, William. The Age of the Fathers. New York: AMS Press. 1970. 
  • Chadwick, Henry. The Church in Ancient Society: From Galilee to Gregory the Grea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Chadwick, Henry. The Early Church.. London: Penguin Group. 1993. 
  • Drake, H.A. Constantine and the Bishops: The Politics of intoleranc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0. 
  • Ellingsen, Mark. Reclaiming Our Roots: An Inclusive Introduction to Church History, Vol. I, The Late First Century to the Eve of the Reformation. Pennsylvani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9. 
  • Guitton, Jean. Great Heresies and Church councils.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3. 
  • Jones, A.H.M. Constantine and the Conversion of Europ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8. 
  • Lim, Richard. Public Disputation, power, and social order in late antiqu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 Roldanus, Johannes. The Church in the Age of Constantine: the Theological Challenges.. Oxfordshire: Routledge. 2006. 
  • Young, Frances. From Nicaea to Chalced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3. 

外部連結 編輯

基督教會頭銜
前任者:
保羅一世英語Paul I of Constantinople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339–341
繼任者:
保羅一世英語Paul I of Constantin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