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廣義是指中國五嶺之南的地區和越南北部,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全境,以及湖南福建江西貴州雲南的小部分地區和越南海雲關以北地區。狹義是單指中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由於越南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因此現在不包括越南北部地區。最狹義單指兩廣、海南和港澳,其中大部分地區屬於漢地的最南部。

南越國領域
南越國最盛時期最南端的領土延伸到現今的越南富安省
越南紅河地區

嶺南又稱嶺外、嶺表。所謂「表」也就是「外」的意思。這是站在中原地區的地理位置來看嶺南。歷史上,唐朝嶺南道也曾包括福建省的全境,以及曾經屬於中國皇朝統治的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開元之世,原屬嶺南道的福建劃歸為江南東道,由此福建被排除在了嶺南的定義之外。在宋代以後,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嶺南之概念也逐漸將越南排除在外。嶺南是中國一個特定的環境區域,這些地區不僅氣候地理環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習慣也有很多相同之處。

由於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現在提及到嶺南一詞,通常特指廣東、廣西和海南三地,江西和湖南部分位於五嶺以南的縣市則不包括在內。

歷史 編輯

嶺南古為百越之地,是百越部落居住的地方,同時也分屬京族、壯族、瑤族的聚居地以及漢族的漢族地區一部分。初,它是南越國的轄地。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之南。(五嶺越城嶺都龐嶺(一說揭陽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佈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

秦以前,對嶺南一帶,有多種稱謂。《元和郡縣誌》「嶺南道」下記:「廣州春秋百越之地。」春秋時泛稱百越,戰國時稱「揚越」,《史記·南越列傳》載:「秦時已併天下,略定揚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張晏「揚越」下注云:「揚州南越也。」又「索隱」引《戰國策》云:「吳起為楚收揚越」。戰國時的「揚越」,大致包括今兩廣兩湖江西部分地方。而嶺南交通不便,地廣人稀,並未成為楚國的勢力範圍。秦時又稱嶺南「陸梁」,《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三十三年。……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正義」註:「嶺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稱陸梁」。「揚越」為較古之名,地域較廣;「陸梁」之名後起,專指嶺南。

晉書·地理志下》將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稱為「嶺南三郡」,明確了嶺南的區域範圍。嶺南北靠五嶺,南臨南海,西連雲貴,北鄰福建,範圍包括了今廣東廣西海南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代以後,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

自然條件 編輯

氣候特徵 編輯

嶺南屬東亞季風氣候區南部,具有熱帶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特點,嶺南的大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雷州半島一帶,海南島南海諸島熱帶氣候北回歸線橫穿嶺南中部,高溫多雨為主要氣候特徵。大部分地區夏長冬短,終年不見霜雪。太陽輻射量較多,日照時間較長,以廣東省為例,全省各地的平均日照時數載1450小時-2300小時之間。嶺南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區,風向隨季節交替變更。夏季以南至東南風為主,風速較小;冬季大部分地區以北至東北風為主,風速較大;春秋季為交替季節,風向不如冬季穩定。因全年氣溫較高,加上雨水充沛,所以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百花爭艷,各種果實終年不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森林植物也為動物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嶺南動物種類較多,是全國動物最繁盛的地區之一。

地理面貌 編輯

嶺南地貌因在歷次地殼運動中,受褶皺斷裂岩漿活動的影響,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錯,且山地較多,岩石性質差別較大,地貌類型複雜多樣的特點。嶺南河流眾多,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少,汛期長,徑流量豐富等特點,這些河流絕大多數源自西北部、北部和東部的崇山峻岭中。嶺南最大的河流珠江,是中國第五長河,流量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

自然風光 編輯

嶺南自然風光婀娜多姿,既有氣勢磅礴的山巒,也有水網縱橫的平原;既有岩溶洞穴,也有川峽險灘的奇景,更有海天一色的港灣風光。廣東名山中,明末清初的嶺南著名詩人屈大均最為欣賞的是羅浮山,曾在隱居處大書「南嶽草堂」。

社會環境 編輯

嶺南文化 編輯

嶺南文化指的是定型於嶺南地區所有文化的統稱,但這些文化並非均起源自嶺南。現在,由於香港和廣東以及海外廣東移民在經濟上的強勢地位,嶺南文化在多數人的認知里一般指的是發源於廣東和海南地區的文化。嶺南地區的漢族文化如廣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瓊雷文化、桂柳文化具有地方特色,嶺南地區亦存在其他民族的文化,如京族文化、壯族文化等。

商貿經濟 編輯

古代嶺南,由於山高嶺峻的阻隔,與中原溝通困難而開發的較晚。但正是「山高皇帝遠」,較少受到中原政治風波的影響,經濟發展一直較為平穩。與中原地區「以農為本」的模式相同,農作物為五穀,尤以水稻為首,而且種植歷史相當悠久。除水稻以外,嶺南水網縱橫,氣候溫和,養魚、種果、種桑、育蠶,重視經濟作物與多種經營。嶺南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較早開放的港口,海上對外貿易無時無刻不在刺激着商品經濟和商品意識,因此,嶺南成就出不少「粵商」。明代中期,是古代嶺南最繁榮的時期,廣州長時間成為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也是當時最大的商業城市之一。清朝珠江商貿航運更加繁忙。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廣州建立粵海關和在十三行建立洋行制度,乾隆年間開始,准許外國人在十三行一帶開設「夷館」,方便經商和生活居住。

嶺外文化影響 編輯

商周以後,嶺南與中原長江流域已存在着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往來。戰國時,嶺北漢人因經商、逃亡或隨軍征戰等原因,逐漸南來。但大規模的南來,則是在秦代統一嶺南後才開始的。唐代開元年間,張九齡主持擴建大庾嶺新道,使其成為連同嶺南嶺北的主要通道。「茲路既開,然後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中原之聲教日進矣,遐陬之風俗日變矣。[1]」歷史上歷次漢人的大舉南遷,加快了嶺南的開發,以北方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影響了越族人。另外,歷代流人貶官的流放促進了中原漢文化與嶺南各地文化的交流。唐代流貶廣東有史可考者,流人將近300,降官近200。其中名人士大夫更起到促進的作用,如劉禹錫寇準秦觀湯顯祖柳宗元韓愈等。北宋時有大批大臣貶至嶺南,如蔡確蘇軾等。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