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蓮·迪安

加拿大歌手(1968年出生)

莎蓮·瑪麗·克勞德特·迪安(法語: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魁北克法語:[- d͡zjɔ̃];英語:Celine Dion英語發音:/seɪˌliːn diˈɒn/[2]英國英語發音:/- ˈdiːɒn/;1968年3月30日),法裔加拿大歌手。有「流行天后[3]、「成人抒情女王」(Queen of Adult Contemporary)[4]、「拉斯維加斯女王」(Queen of Las Vegas)[5]之稱。莎蓮·迪安獲得過1988年歐洲歌唱大賽冠軍、5次葛萊美獎、12次世界音樂獎、7次美國音樂獎、8次美國告示牌、20次朱諾獎及43次菲利克斯獎等音樂獎項。莎蓮·迪安在全球的專輯銷量已超過了兩億張[6][7],當中創下連續兩張專輯售出超過三千萬張的紀錄,被眾多媒體譽為全球最暢銷的女歌手[8]

Céline Dion
莎蓮·迪安

CC OQ ChLD
莎蓮於2017年
出生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
莎蓮·瑪麗·克勞德特·迪安

(1968-03-30) 1968年3月30日55歲)
 加拿大魁北克省查理曼英語Charlemagne, Quebec
居住地 美國內華達州亨德森
國籍 加拿大
職業歌手
活躍時期1982年–2022年(中斷)
淨資產6.3億美元[1]
配偶勒內·安熱利爾英語René Angélil
1994年結婚—2016年喪偶)
兒女3
父母
音樂生涯
音樂類型
演奏樂器人聲
唱片公司
網站celinedion.com
各地用詞差異
中國大陸席琳·迪翁
臺灣席琳·狄翁
莎蓮·迪安
新加坡塞利娜·迪翁
馬來西亞席琳·狄翁

莎蓮·迪安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於1980年步入法語樂壇,1981年發行第一首個人法語單曲《這只是一個夢》(Ce n'était qu'un rêve),來自莎蓮媽媽的親筆之作。1990年莎蓮開始踏入英語樂壇,發行個人第一張英語專輯《水乳交融》Unison;1995年發行法語顛峰之作《他們》D'eux,成為了法國及全球史上最高銷量的法語專輯[9];1996年緊接着推出英語顛峰之作《真愛》,斬獲了格林美獎四項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專輯[10];1997年為電影《鐵達尼號》演唱主題曲《我心永恆》,亦斬獲了格林美獎四項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製作[11],迎來英語事業中的第二個顛峰;1999年末,因丈夫Rene被驗出咽喉癌,而在音樂事業顛峰時期隱退,並發行了其90年代最後一張及個人第一張英語精選專輯《天長地久》All the Way .. A Decade of Song作為與歌迷告別的禮物;2002年鑑於丈夫情況良好,決定復出樂壇,推出新專輯《新的一天》A New Day Has Come),並於2003年3月至2005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了《新的一天...》駐唱演唱會,歷時3年,其後多延長2年至2007年12月,總計723場,獲4億美金票房收入[12],為演唱會界及歌手後期發展模式打開全新一頁,並極為成功地影響後續不少前輩、平輩及後輩仿效進駐,如艾頓·莊雪兒貝蒂·蜜勒仙妮亞·唐恩布蘭妮·斯皮雅斯[13]瑪麗·嘉兒等歌手追隨着莎蓮留下的腳步;基於拉斯維加斯的經濟層面不景氣,莎蓮成為了挽救拉斯維加斯的武器之一[14],於是答應在2011年3月15日重返拉斯維加斯展開全新一輪的駐唱,簡單命名為「莎蓮秀」(Celine Show),演唱會純粹音樂方面的展現與華麗的背景配合,與以往《新的一天...》音樂及舞蹈混合的駐唱模式完全不同,駐唱合約至2019年完結[15]

人生歷程和事業發展 編輯

童年以及早期生涯 編輯

 
莎蓮·迪安年輕時期

莎蓮·瑪麗·克勞德特·迪安(法語: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她是家庭14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莎蓮是被一個貧窮的羅馬天主教徒所撫養的,但是在她認為她出生在一個快樂的家庭里。音樂是她們家庭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她出生的前兩年,一位法國歌手Hugues Aufray英語Hugues Aufray演唱了一首名為《Céline》的歌曲,這就是莎蓮名字的由來)。莎蓮小時候在她父母所開的鋼琴酒吧里和她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唱歌。莎蓮在小時候就有一個成為表演者的夢想。在1994年的《人物》雜誌對莎蓮進行訪問的時候,她說:「我想念我的家人,我不後悔我擁有一個並不完整的童年,因為我有一個夢想:我想成為一名歌手。」[來源請求]

12歲時,莎蓮在她媽媽和哥哥Jacques的幫助下,打造了第一首歌曲《這只是一個夢》("Ce n'était qu'un rêve"),另一位哥哥Michel將這首歌送給了音樂經理人René Angélil,這個名字是Michel在一個Ginette Reno的專輯背面上找到的。[16] René Angéli聽了這首歌以後,被莎蓮的聲音所感動,決定將莎蓮打造成為一個明星。為了莎蓮的第一張專輯(La voix du bon Dieu,1981年),René Angélil將自己的房子抵押以籌集資金。很快,這張專輯裏的歌曲("The Voice of God/The Way of God",1981年)成為了當地的冠軍歌曲,莎蓮成為了魁北克當地的明星。1982年她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Yamaha世界音樂節的比賽,她以《我多麼地愛你》("Tellement j'ai d'amour pour toi")贏得了最佳歌曲的獎項以及最佳表演者的獎項之後,莎蓮的影響力和流行度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提高。

1983年,莎蓮以單曲《有關愛與友情》("D'amour ou d'amitié")成為第一位在法國獲得金獎的加拿大藝人,除此之外,莎蓮還贏得了菲利克斯獎的「最佳女表演者」和「年度新星」。

1988年,莎蓮以歌曲《請別拋下我一人英語Ne partez pas sans moi》代表瑞士參加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辦的《第33屆歐洲歌唱大賽》。這場比賽也是《歐歌賽》歷史上最劇戲劇性結局的賽事之一。莎蓮在各國依次給出評分的後期一直落後於英國歌手Scott Fitzgerald英語Scott Fitzgerald (singer),比分相差約接近20分,而輪到最後3個國家一個一個給出評分時才逐漸扭轉了勝負。最後一個國家南斯拉夫給了瑞士6分,而連1分也沒有給先前信心滿懷的英國。莎蓮由此才以僅高出英國1分的輕微差距贏得了該屆比賽的冠軍。憑藉這場比賽,莎蓮在歐洲、亞洲、澳洲獲得了更大程度的成功。[17]然而,因為莎蓮當時是一位只講法語的歌手,所以她還沒有在美洲取得成功。[18]

18歲時,莎蓮看了米高·積遜的演出後,她告訴Angélil她想成為想米高·積遜那樣的明星。儘管Angélil對莎蓮的天賦充滿自信,但是對於全球的市場來說,他意識到莎蓮的形象需要改變。因此莎蓮決定在公眾目光中消失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莎蓮進行了牙科的手術,來改善她的形象。她也在1989年被送去貝立茲英語Berlitz Corporation以提高自己的英文程度,這也開啟莎蓮的英語音樂事業。

1990至1992年:事業突破 編輯

莎蓮在學習一年的英語後,1990年以首張英語專輯《水乳交融》進軍英語市場。她也和許多有名氣的音樂人合作,如Vito Luprano、加拿大籍金牌製作人大衛·沃爾特·霍士特等。很快地,《水乳交融》以其輕搖滾風格再配以成人抒情為主的風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水乳交融》相當準確地抓住了《娛樂周刊》評論員吉姆·法貝爾(Jim Faber)的口味,他說:「莎蓮擁有樸實無華的聲音。她不去嘗試演繹那些不屬於她的音樂風格。」 [19]Allmusic網站的評論家Stephen Erlewine說:「在美國,這是一次成功且成熟的首次亮相。」這張專輯中發行了總共四張單曲,包括《(如果還有)其它選擇英語(If There Was) Any Other Way》、《未曾知曉英語The Last to Know》、同名單曲《水乳交融》及《芳心何在英語Where Does My Heart Beat Now》。《芳心何在》成為了莎蓮第一首美國告示牌熱門歌曲前一百中的前十,最好成績達到了第四位。這張專輯確立了莎蓮成為美國的一位新星,同時也在亞洲和歐洲取得成功。

1991年,莎蓮成為了稱讚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戰鬥合唱歌曲《Voices That Care英語Voices That Care》的主音歌手之一。但莎蓮音樂事業真正的突破是在她與皮博·布賴森一起合唱迪士尼卡通電影《美女與野獸》的同名主題歌《美女與野獸英語Beauty and the Beast (Disney song)》。這首歌確立了莎蓮接下來的音樂風格--古典風的流行樂。這首歌曲大受好評,成為莎蓮音樂事業上第二首登上美國告示牌前十的單曲,並獲得了格林美的《最佳流行合唱音樂獎》。[20]《美女與野獸》被收錄於莎蓮1992年發行的的同名專輯《莎蓮·迪安》中。這張專輯和她的第一張專輯同樣受到了搖滾風格的影響,同時包含了古典和靈魂樂的元素。由於首發單曲的成功以及莎蓮與大衛·沃爾特·霍士特和Diane Warren的合作,這張專輯得到了與《水乳交融》一樣的好評。在該專輯中也有其他較為成功的單曲,如在美國告示牌熱門歌曲前一百中最好成績達到第四的《若你要讓我去英語If You Asked Me To》,具有福音風格的《愛可以撼動山嶺英語Love Can Move Mountains》,以及《唯有心碎英語Nothing Broken but My Heart》,這張專輯充滿了對愛的表達。在這段期間,莎蓮發佈了她的新法語專輯《Dion chante Plamondon》,這張專輯包含四首新歌曲,分別是《Des mots qui sonnent》、《Je danse dans ma tête》、《Quelqu'un que j'aime》、《quelqu'un qui m'aime》及《L'amour existe encore》。在1991年至1992年期間,這張專輯僅僅在加拿大和法國兩地發行,後來於1994年,《Dion chante Plamondon》開始在世界範圍內發行。根據數據記錄,這張專輯在世界範圍的發行量達一百五十萬張。

水乳交融》和《莎蓮·迪安》這兩張專輯已將莎蓮在北美的名聲推向高峰,莎蓮已經達到了她的數個目標之一:在英語市場發表作品以及取得名氣。正當莎蓮沉浸在她所取得的成功時,她的加拿大歌迷指責她只顧英語市場而忘記了他們。[21]在莎蓮獲得了《費利克斯獎》頒發的《年度英語藝人獎》時,為了贏回歌迷的支持,莎蓮公開表示拒絕接受獎項。此後莎蓮宣稱:自己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一名法語藝人,而並不是一位英語藝人。[22]莎蓮的生活除了在商業上有所改變以外,她的個人感情生活也有所轉變,莎蓮的經理人René Angélil從經理人的角色轉為她的戀人。但是這段關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為人所知,因為他們害怕公眾無法接受他們之間巨大的年齡差距。

1993至1995年:迅速崛起 編輯

莎蓮在1993年的第三張英語專輯《愛的色彩》(The Color Of My Love)當中的感謝詞表示她和她的經理人Angélil已經確立了戀愛關係,出乎他們的意料,大眾並沒有指責他們的年齡差距,而是祝福這對情侶。很快他們便訂婚了,並於1994年12月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加拿大的電視台對莎蓮和Angélil的婚禮進行了現場直播。莎蓮嫁給Angélil,正好體現了莎蓮這張專輯的主題——愛和浪漫,這讓《愛的色彩》也成為了莎蓮最成功的專輯之一,銷量在各地區分別達到700萬(美國),200萬(加拿大),1000萬(其他地區),在全球銷售約為2000萬張。翻唱自珍妮佛·羅許1985年的熱門歌曲《愛的力量》成為了莎蓮在美國的第一首冠軍單曲,這也是她的成名曲之一,莎蓮的肺活量在此歌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她富有張力的聲音如春雷般震顫人耳。此歌因此也成為莎蓮的經典曲目之一,深深刻上了莎蓮的烙印,在告示板排行榜上蟬聯四周第一位。之後的幾首單曲如與Clive Griffin合唱的《當我墜入愛河》("When I Fall in Love"),和《誤導》("Misled")雖然都沒能夠在美國的唱片排行榜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但在加拿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愛的色彩》同時是莎蓮首張在歐洲和英國真正流行的專輯,這張專輯和單曲《三思而行》("Think Twice")同時連續五周佔領了英國專輯榜和單曲榜的冠軍,其中《三思而行》更一度連續佔據單曲榜第一位的位置長達七周之久。最後,這首《三思而行》成為英國史上第四首銷量達100萬的女藝人作品,亦是莎蓮在英國首支獲得百萬銷量以上的單曲。

莎蓮依舊保留着她法語的根底,她每次發行新專輯時,都會在英語專輯之間發佈一張法語專輯。自然地,這些法語專輯比英語專輯贏得了更多法語歌迷的愛戴。於1994年,莎蓮發佈了《在奧林匹亞》(À l'Olympia),這是她在法國巴黎奧林匹亞劇場演唱會的現場錄音專輯,這張專輯還附贈一首現場版的《呼喚你》("Calling You")。在1995年,莎蓮發佈了新的法語專輯《他們》(D'eux),這是法國及全球有史以來最高銷量的法語專輯。這張專輯的作品大都由讓·雅克·高德曼製作,而裏面的兩首單曲《為了讓你一直愛着我英語Pour que tu m'aimes encore》及《我不知道》("Je sais pas")為莎蓮累聚了巨大的成功。《為了讓你一直愛着我》還成功登上了英國單曲榜的第七名,專輯《他們》在英國專輯榜中亦是獲得同樣的第七名成績,這對於法語歌曲及專輯來說是十分罕見的,所以莎蓮是第一位亦是唯一一位能夠把法語音樂帶上英國專輯榜及單曲榜前十名的歌手。於法國榜單中,《為了讓你一直愛着我》及《我不知道》雙雙登上了法國單曲榜的第一名;專輯《他們》亦取下紀錄性的成績,於法國專輯榜中拿下總共四十四周冠軍位置的紀錄,至今仍無人能夠打破。《他們》專輯中的兩首單曲還改編成英文版本,收錄在莎蓮隨後於1996年發行的英語專輯《真愛》當中。

1995年莎蓮為日本電視連續劇《戀人啊》演唱旋律優美動人的抒情主題曲《愛不完》。由美國金牌製作人David Foster譜寫製作,並由著名日本小提琴家葉加瀨太郎伴奏,在日本於1995年10月23日發行單曲。由於《戀人よ》收視率頗佳,《愛不完》在電視劇的推波助瀾下也大受歡迎,成為繼1983年艾瑞尼·卡拉英語Irene Cara的《勁舞英語Flashdance... What a Feeling》後,12年來第一首登上日本Oricon單曲榜冠軍的外語單曲,並蟬聯5周冠軍,銷量超過124萬張,是日本僅有的三首銷量超過百萬的國際藝人歌曲,也是日本第二首外語冠軍單曲和銷量第二的外語藝人單曲。在日本不僅獲得了商業上的極大成功,亦獲得了業界的極大肯定,為莎蓮贏得日本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中的年度最佳單曲(Best Single of the Year)。台灣歌手辛曉琪曾翻唱此歌並發行中文版《戀人啊》,張宇的《回心轉意》配樂亦曾取樣該歌曲旋律。而在美國方面原先並沒有把《愛不完》發行成單曲,直至1997年,《愛不完》才被收錄在莎蓮第五張英語專輯《說愛》(Let's Talk About Love)的美國版中,是專輯中的第三首單曲,但當時並沒有發售實體單曲,只有針對電台發行用的宣傳單曲,所以在美國廣播界大受歡迎。由於宣傳版單曲都會經過剪接,所以歌曲小提琴的部分多半都不見了。不過《愛不完》還是在美國成人抒情榜奪下連續八周的冠軍,也成為莎蓮迪安幾乎每場演唱會都不可或缺的重要曲目之一。

在90年代中期,莎蓮的音樂風格開始轉變,她開始從搖滾風格慢慢轉向流行靈魂樂的風格(儘管電子結他仍然還在她音樂的風格中佔一部分元素)。她的歌曲是由柔和的配樂開始,然後慢慢推至高潮,這種唱法使莎蓮的聲音特色很好地展現出來。但是這令評論家們有所不滿,《娛樂周刊》的評論員Arion Berger指責莎蓮只注重聲音技巧而沒在歌曲內涵上下工夫,令歌曲流於俗套,成為只取悅大眾口味的歌曲。這也引發了媒體經常惡意地拿莎蓮與瑪麗·嘉兒以及雲妮·侯斯頓比較。

1996至2003年:成為巨星 編輯

1996年,莎蓮發行的第四張英語專輯《真愛》讓她站上了流行樂壇的一個新高度。與David Foster、Diane Warren及Aldo Nova等人合作,展現了莎蓮在音樂上的成熟感。這是一張試圖取得更多聽眾接受的專輯,它加入了眾多的音樂元素:華麗的管弦樂配器到非洲的船歌取樣,並且採用了如西班牙結他、長號、巴西小結他英語cavaquinho、薩克斯等樂器來製造出新的聲音來。專輯中的歌曲涵蓋了許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類型,包括流行舞曲福音音樂抒情搖滾及民謠等曲風。《山高水深》("River Deep Mountains High")(翻唱自蒂娜·透娜作品)運用了多種敲擊樂器。《過往的回憶一切都回來了》("It's All Coming Back To Me Now")(翻唱自Jim Stainman作品)和《獨自一人》("All By Myself")(翻唱自Eric Carmen作品)都保留住了原作品的輕搖滾味道,又加入了古典的鋼琴來烘托氣氛。由Diane Warren執筆的作品《因為你愛過我》("Because You Loved Me")在加拿大獲得了兩周冠軍,在美國則在冠軍位置上停留了六周之久。此專輯成為當年最暢銷專輯,在十四個國家的排行榜上登頂。首周登上美國專輯榜中的第二名,其後於第二十八周奪冠,總共拿下三周冠軍位置(非連續),之後一直保持着每周十萬張以上的銷售水平,並在前十名中停留了六十一周之久,前一百名中停留了一百一十三周。最終在美國獲得十一次白金唱片認證,在美國總共賣出了一千二百萬張,在全球賣出約三千二百萬張。委員會宣佈,1996年裏頭,莎蓮的音樂作品總共售出了二十五億美元的銷售額,這也是這位女歌手連續第二年在全球獲得二千萬的唱片銷量。《真愛》在1997年的第39屆格林美獎上贏得了通類大獎之一中的《年度專輯》以及《年度最佳流行專輯》(Best Pop Vocal Album)兩項大獎。亦在1997年4月17日舉辦的世界音樂獎上成為最大贏家,贏得了《最暢銷的加拿大女歌手》、《最暢銷藝人(通類)》以及《最暢銷流行藝術家》等三項大獎;在頒獎典禮上,莎蓮與三十名歌手組成的福音唱詩班的合作,演唱了專輯中的歌曲《呼叫神》("Call The Man")。莎蓮也因這張專輯將朱諾獎菲利克斯獎、NARM、南非音樂獎及BMI獎等等一併收入囊中。《真愛》發行後,莎蓮隨即展開專輯同名的「真愛巡迴演唱會」(Falling Into You Tour)。

同年莎蓮被邀請在亞特蘭大奧運會閉幕式上獻唱《夢想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Dream"),在十萬名現場觀眾以及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電視觀眾前演唱了這首激情澎湃的歌曲。莎蓮將演出的酬勞捐獻給了加拿大代表團作為比賽和訓練的基金。作曲者大衛·霍士特是莎蓮的金牌製作人,他很清楚莎蓮的高亢激昂的嗓音正適合於演唱像奧運會這樣題材的歌曲,於是他為莎蓮量身訂造了這首《夢想的力量》。這對黃金組合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驚喜,歌曲憑着自身的魅力和莎蓮優異的演唱技巧和表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歌曲告訴了人們,只要敢去想,那就是成功的開始,更打破了以往奧運主題歌都是合唱的形式,由此使莎蓮成為了奧運會史上第一位獨自演唱主題歌的歌手。

1997年發行第五張英語專輯《說愛》(Let's Talk About Love),莎蓮將這張專輯定義為《真愛》的結局篇。專輯主要在倫敦、紐約及洛杉磯錄製,合作隊伍由一支龐大的星光夢之隊組成:樂壇長青樹芭芭拉·史翠珊Bee Gees、貴為「三大男高音」之一的盧奇亞諾·帕華洛帝、被譽為「第五位披頭四」的金牌製作人喬治·馬丁、加拿大天王布萊恩·亞當斯、以及牙買家歌手Diana King。Diana為《對待她像個淑女》("Treat her like a lady")帶入了一股暢快的雷鬼樂之風。專輯中的歌曲《愛在何方》("Where Is The Love")和同名歌曲《說愛》("Let's Talk About Love")則將「愛」的內涵提升到了「普世之愛」的層面。在專輯正式發行前,索尼音樂美國總部便接到了全世界接近一千一百萬張的預售訂單,《說愛》毫無爭議地成為了1997年全球最被期待的唱片之一,類似的盛況僅在流行樂天王米高·積遜1991年的專輯《危險之旅》出現過(當時他這張專輯的預售訂單也超過了千萬)。《說愛》一發行即橫掃全世界各大榜單,節節刷新銷售紀錄。這張專輯還創造了一項當時的記錄:從發行過後連續23周都沒有掉出過前5名。僅僅在正式發行後的前四個月內,《說愛》便在美國售出六百二十四萬張,在全球的銷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二千萬萬張。在加拿大,《說愛》首周以超過二十三萬張的銷量空降冠軍,成為加拿大史上首周銷量最高的專輯。短短三周後就被認證為鑽石唱片,累計銷量超過二百一十萬張,並贏得朱諾獎的《年度專輯》(Album Of The Year)和《年度最暢銷專輯》(Best Selling Album Of The Year)兩項大獎。《說愛》在歐洲多國登頂,獲得白金或多白金唱片認證,並被IFPI認證十個白金唱片,是音樂史上第一張認證十個白金唱片的專輯,也是認證最高的專輯(後來也僅有愛黛兒的專輯《21》認證了十個白金唱片)。《說愛》也在南非奪得冠軍寶座,並且獲得南非音樂獎的《年度最暢銷國際專輯》一項大獎。為推廣專輯而展開的「說愛巡迴演唱會」(Let's Talk About Love Tour),票房斬獲約一億三千萬美金。至今在美國賣出一千一百萬張,在全球賣出約三千一百萬張。

同年莎蓮一首為電影《鐵達尼號》演唱的主題曲《我心永恆》再次轟動全球。此曲由荷里活主流電影著名作曲家占士·霍納一手製作,具有濃烈民族韻味的愛爾蘭錫哨在他的精巧編排下,盡顯悠揚婉轉而又悽美動人。歌曲的旋律從最初的平緩到激昂,再到纏綿悱惻的高潮,一直到最後盪氣迴腸的悲劇尾聲,短短四分鐘的歌曲實際上是整部影片的濃縮版本。在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澳洲、丹麥、瑞士等多個國家非常受歡迎,全球銷量超過一千八百萬,是世界上最暢銷的單曲之一,也是每場演唱會的必唱壓軸歌曲。歌手登頂歐洲單曲榜十七周,瑞士單曲榜十五周、法國及德國單曲榜十三周、荷蘭及瑞典單曲榜十一周、丹麥、意大利、挪威及比利時(瓦羅尼亞)單曲榜十周、比利時(法蘭德斯斯)單曲榜七周、愛爾蘭單曲榜六周、澳大利亞及奧地利單曲榜四周、英國及西班牙單曲榜兩周、芬蘭單曲榜一周。在英國、加拿大,法國和台灣等均已銷售超過百萬張之多,在德國銷售兩百萬之多。在美國,《我心永恆》在告示板空降並獨佔穩居兩周冠軍。由於單曲在美國受到限制發行,最多只能賣六十九萬張實體單曲,使得《我心永恆》只能在告示板上停留兩周冠軍,並在美國認證金唱片銷量。除此之外,單曲數碼下載量早已超過一百萬,還封頂告示板之《電台百強放送榜》十周,《百強單曲銷售榜》(Hot 100 Singles Sales)兩周。在1998年舉辦的第70屆奧斯卡獎上,《我心永恆》獲得《最佳電影歌曲》大獎。在1999年舉辦的第41屆格林美獎上,《我心永恆》的詞曲作者韋爾·傑寧斯英語Will Jennings占士·霍納以及莎蓮贏得四項大獎:包括《年度歌曲》、《年度製作》兩項通類大獎,另外亦得到了《最佳流行女歌手》(Best Female Pop Vocal Performance)及《最佳影視媒體作品歌曲》(Best Song Written for a Motion Picture, Television or Other Visual Media)。

1998年,莎蓮發行的第六張英語專輯也是首張英語聖誕專輯《特別的時刻》(These Are Special Times)在全球發行超過一千二百萬張。這張專輯也是她受古典音樂影響最深的一張專輯,所有的歌曲幾乎都是用了大型的管弦樂來伴奏。與勞·凱利對唱的《我是你的天使》("I'm Your Angel")成為了莎蓮第四首奪得美國告示板冠軍的歌曲,並穩居榜首六周,也成為了世界熱門歌曲。評論界對於莎蓮的聲音技巧仍舊是大加讚賞,稱其為「聲音技術上的奇蹟」。早期作品裏表現出來那種樸實的聲音已經基本上沒有了,評論家Steve Dollar在評論同名歌曲《特別的時刻》時寫道:「莎蓮的聲音如此卓然,如果她是一座山,那麼世間幾乎已經沒有更高的山能超過她了。」

1999年,莎蓮推出了第一張英語精選專輯《天長地久》(All the Way... A Decade of Song),專輯彙集了莎蓮90年代最成功的單曲以及七首全新錄製的歌曲,首發單曲《本應如此》("That's The Way It Is")榮獲加拿大及美國成人抒情榜雙料冠軍單曲。專輯還收錄了翻唱自Roberta Flack的名曲《第一次我看到你的臉》("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和美國天王法蘭·仙納杜拉時空對唱的同名曲《天長地久》("All The Way")。鄉村樂天后仙妮亞·唐恩也出現在這張專輯裏頭,她為單曲《如果牆能說話》("If Walls Could Talk")擔任了和音的工作。這張專輯在十七個國家登頂,美國銷量達九百萬、日本獲得雙鑽石認證、加拿大獲得鑽石認證(這也是莎蓮在加拿大連續締造的第六張鑽石專輯),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都獲得白金或多白金認證,全球銷量超過二千二百萬張,為當時美國精選輯銷售量第二的精選專輯。到90年代末為止,莎蓮已經在全世界賣出超過一億張專輯的成就。莎蓮說道,她已經經歷了很多的事情,她覺得自己應該退後一步來更好的享受生活。此外,丈夫Angélil被檢查出有咽喉癌的這件事更促使她想要引退,因此這張精選專輯成為了莎蓮給歌迷暫別的禮物。

2002年,基於丈夫情況良好,莎蓮再次復出歌壇,發行第七張英語專輯《新的一天來到》(A New Day Has Come)。莎蓮說:「我的靈魂想表達自己,我的心想歌唱」。唱片封面上的莎蓮和兩年以前的她不太一樣了,少了那種對音樂的傲氣,而是更多了媽媽的味道。專輯的主題是「全新的開始」,儘管專輯裏沒有呈現出太多的音樂風格,但一些流行舞曲風格的歌曲如《我還活着》("I'm Alive")及《對不起你的錯愛》("Sorry For Love")出現了在專輯裏,其他的則基本上是成人抒情風格的歌曲。同名歌曲《新的一天來到》("A New Day Has Come")、《大自然男孩》("Nature Boy")及《再見是最傷心的字眼》("Goodbye's (The Saddest Word)" )呈現出莎蓮更為成熟的一面,這種改變源自於莎蓮當上了母親的責任和自己親新的體會,莎蓮親身也說了,「成為母親的人才會真正的長大」。這張專輯中還有一首不得不提及的歌曲《我投降》("I Surrender"),雖然這首歌沒有作為單曲發行,但直至到現在,幾乎所有美國的甚至世界各地的選秀節目都會有參賽者選擇這首歌作為參賽曲目,這其中包括美國偶像中的凱莉·克萊森、Anthony Fedorov及莉·隆斯。英國歌手Nicki French在2004年發行了這首歌的舞曲版。波蘭歌手艾迪塔·歌娳婭也翻唱這首歌的波蘭語版本,取名《List》。台灣歌手林志炫也翻唱了中文版本《沒離開過》。這首歌也理所當然地出現在莎蓮後來的駐唱當中。《新的一天來到》再現了她在商業上的成功,專輯在超過二十三個國家排行榜上登頂(其中首周以五十五萬八千的銷量空降告示板排行榜冠軍),全球銷售量為約1200萬張。然而,評論界依然對這張專輯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認為這張專輯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歌詞也顯得空洞毫無生氣。這張專輯也暗示了莎蓮沒有能力超越她曾經創造出來的輝煌之牆,如「老套」、「毫無新意」這樣的詞語也頻頻出現在即使最寬容的評論里。

在2003年2月全美音樂獎之成人抒情(Adult Contemporary)類別當中,莎蓮獲得「最喜愛的藝術家」(Favorite Artist)獎項。同年3月25號莎蓮發行第8張英語專輯《一顆心》(One Heart),濃縮了她對於生命中的快樂的欣賞和感激之情。大量的流行舞曲類歌曲構成了《一顆心》的主體部分,與她以前曾經被廣泛接受的令人感動的成人抒情歌曲完全不一樣。《一顆心》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在全球銷售超過八百萬張,成為全球年度前十名。翻唱自羅伊·奧比森的首支單曲《我開了一整夜的車》("I Drove All Night")(女歌手辛蒂·羅波亦在1989年翻唱過)開始了莎蓮與Chrysler汽車公司的商業合作,成為新車款代言的電視廣告曲。這首歌融合了流行舞曲、搖滾風格、流行速度感及帶電的新世代口味,莎蓮唱出了專屬於她的個人風格,曲風更加強勁有力,是專輯中最為出彩的作品。

儘管《一顆心》仍取得商業成功,但莎蓮連續兩張專輯在評論界的不太成功,以致這種延續商業成功的趨勢逐漸有緩慢下來的跡象。莎蓮後期的作品在電台上的點播越來越少,這是因為莎蓮的歌曲主題和內容都只適合在成人抒情電台上播放,及受到了年齡增長的潛規則限制,也就只能獲得很少的點播。電台對於莎蓮這樣的流行歌手的支持度越來越少了,它們的播放熱點是那些快節奏歌曲。

1996年至2003年這段期間是莎蓮最為成功的時候,其中在2000年莎蓮與瑪麗·嘉兒雲妮·侯斯頓被《滾石》雜誌評為美國90年代最重要的三位歌手。

2003至2007年:駐唱時期 編輯

 
歌手莎蓮·迪安於加拿大蒙特利爾演唱會演出。

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莎蓮在拉斯維加斯展開了為期五年的駐唱演唱會,命名為「新的一天...」(A New Day),五年間的場次總數為七百三十二場,票房斬獲近四億美元,載譽全球,成為史上最高票房女子演唱會的第二名。流行樂天王米高·積遜也觀看了莎蓮的演出,莎蓮亦表示當晚只看到米高一人在台下觀看着她的表演[23]。儘管門票非常的昂貴,演唱會也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好評。自從2003年開始演出以來,幾乎每晚的票都全部售罄。根據專業報紙《The Pollstar》的報道,莎蓮在2005年上半年賣出了三十二萬二千張票,票房收入總計達到四千三百九十萬美元,在告示板半年總結的票房排行榜上,莎蓮排名第二位。直到2005年6月為止,總共三百八十四場演出中有三百一十五場的票是全部售罄。基於演唱會的巨大成功,莎蓮的駐唱合約由2005年完結延長至2007年,莎蓮創造了超過七百場座無虛席的表演,具體的酬勞並沒有公佈。莎蓮的駐唱表演的錄音也匯編成了一張現場專輯作了商業發行,同樣取得巨大成功。另外,莎蓮的駐唱演唱會於開幕前被眾多媒體名為《音樂界史上最大的賭注》,這是基於以往並沒有任何一位歌手像莎蓮那樣相當冒險地在同一個地點舉辦極為龐大數目的演唱會,所有媒體都不太看好這次的演唱會,因為是需要到歌迷親自從世界各地流入拉斯維加斯中看演唱會,而並不是歌手本身飛往世界各地開辦演唱會,最終這「賭注」成為了非常成功的開創先河的實驗,為後續不少前輩、平輩及後輩歌手的發展模式留下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2004年10月,莎蓮發行第九張英語專輯《奇蹟》(Miracle),莎蓮的音樂開始轉向更加具有母性色彩。《奇蹟》是莎蓮聯同攝影家Anne Geddes跨媒體合作的專輯,合作的中心主題是表現嬰兒和母親。這張專輯由一些搖籃曲和散發着母性光芒的歌曲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翻唱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的名曲《如此美妙的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以及《美麗的男孩》(Beautiful Boy)。這張專輯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反應,這是基於這張專輯屬於非主流的音樂。告示板雜誌的Chuck Taylor撰文稱單曲《美麗的男孩》是「一個意料之外的珍品」,並表示莎蓮是「經典且全能的藝術家」;而《Entertainment Weekly》的Nancy Miller則評論道:「地球媽媽的整個表演都只是機會主義者的行為體現」。另一方面,同年莎蓮從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米高·德格拉斯(Michael Douglas)的手中獲得了《世界音樂獎》的鑽石獎,並得到《史上最暢銷女藝人》(The Best-selling Female Artist of All Time)的表彰[24]

2007至2009年:大規模巡演時期 編輯

2007年,莎蓮發行她的第十張專輯《把握機會》(Taking Chances),這張專輯引起全球熱銷,在至少十三個國家打進前十二名,成為告示板之歐洲音樂排行榜的第一名,席林重回天后地位,這張專輯全球銷量已經超過三百萬張。在此不久之前,莎蓮亦發行了一張名為《芳心之歌》的法語專輯,專輯在加拿大及法國登上第一名成績,全球銷量已超過一百萬張。

2008至2009年,因應宣傳兩張新專輯,莎蓮於是決定舉辦一次全球大型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把握機會》(Taking Chances)世界巡迴演唱會在2月14日從南非約翰內斯堡起跑,這是莎蓮八年來第一次巡迴演出,並且首次涉足中國(包括澳門及上海),範圍涵蓋世界四十二座城市,北美五十五座城市,共九十七座城市。最終票房成績驚人,共斬獲兩億八千萬美金票房,列為全球女歌手票房第三名的巡迴演唱會。2008年5月22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在總統府愛麗舍宮舉行儀式,授予莎蓮迪安榮譽騎士勳章[25]。當天,莎蓮·迪安在母親、丈夫兼經理人、兒子等眾多親友的陪伴下來到愛麗舍宮,她表示十分榮幸能夠被授予騎士勳章。

2008年莎蓮發行一張精選輯《極上完美》(Complete Best),此精選集只在日本發行,另外亦發行了一張新歌加精選專輯《吾愛:終極精選集》(My Love: Ultimate Essential Collection),《極上完美》是一張成功的精選輯,在日本銷售超過20萬張;而《吾愛:終極精選集》這張專輯也在全球銷售超過200萬張。

結束了世界巡迴演出後,莎蓮開始休息了起來,在這段期間裏,莎蓮產下了雙胞胎過着家庭生活,甚少接觸工作。

2011年至2019年:二次駐唱時期 編輯

2011年,莎蓮回歸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進行簡單名為「莎蓮秀」(Celine)的長期演出,演出合共長達四年,後期再續約延長至2019年。此次駐唱模式與上次駐唱大不同,純為樂隊、舞台效果及歌手三方面的演出,少了以往加入舞者以戲劇性的表演演出。駐唱直至2014年7月29日為止,已吸引超過八十七萬人次觀看,暫時斬獲超過一億三千萬美金的票房收入,剛好平了莎蓮於1998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票房的紀錄,成為莎蓮個人名下第三高票房的演唱會。

2012年11月,莎蓮發表她的全新法語專輯《放手去愛》(Sans attendre),在法國首周空降冠軍,銷量達到九萬六千張,最終拿下2012年年度專輯亞軍(2012年年度法語專輯冠軍)。在加拿大更是打破記錄,成為Nielsen Soundscan自1995年統計以來首周銷量最高的法語專輯,並且發行兩個月銷量超過二十萬,成為加拿大2012年僅有的銷量超過二十萬的五張專輯之一。專輯亦獲加拿大朱諾獎數項提名。《放手去愛》還奪下比利時冠軍寶座,更是創造了近年來法語專輯的又一奇蹟:時隔十多年年再次登上英國專輯榜。同時也是2012年全球最暢銷法語專輯,在法國總共售出80萬張,獲認證為鑽石唱片,此專輯是自1998年以來第一張鑽石唱片,是莎蓮個人第五張在法國的鑽石唱片,為女歌手中歷史第二名,在全球亦售出超過一百五十萬張。

2013年,莎蓮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受邀演出。在高曉松指導下,用音標註音的幫助,莎蓮花費五個小時學會中文歌曲《茉莉花》。當晚莎蓮身着Dolce & Gabbana 2012秋季系列的金色亮片裙亮相,以靈歌唱法與宋祖英合作演唱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獨唱了個人代表作《我心永恆》,獲得好評。

同年,全新英文大碟《為愛重生》(Loved Me Back To Life)同名首張單曲於7月27日在魁北克演唱會首唱,各大媒體以「醉人」(Fascinating)、「了不起」(Great)、「現代感」(Modern)等形容詞給與高度評價,更評以4.9分的高分(5分為滿分)。《為愛重生》(Loved Me Back To Life)專輯正式於2013年11月1日發行,專輯在加拿大首周銷量為十萬六千張,成功打入加拿大歷史中首周銷量紀錄第九名,使莎蓮在歷史首周銷量榜有三張專輯入榜,為全部歌手中之最,專輯亦在加拿大獲四白金銷量認證。其他地區如英國獲白金唱片認證,法國獲雙白金唱片認證,比利時、南非、波蘭、瑞士等國家亦獲金唱片認證,美國售出約為二十八萬張,總計下來全球銷量約為一百五十萬張。

2014年6月29日,莎蓮發表了一段影片為2014年年底的亞洲巡迴演唱會打開序幕,率先公佈了日本的四場資料,分別於名古屋巨蛋大阪巨蛋東京巨蛋舉行四場演唱會,其中東京巨蛋將會舉行兩場,預計最多吸納總人數為約十八萬人次。2014年8月13日,莎蓮官方發表了一份聲明,鑑於丈夫雷尼癌症情況復發及莎蓮喉嚨發炎情況並未完全康復,莎蓮將會取消是次亞洲巡迴演唱會及暫時全面停止在拉斯維加斯的駐唱,直至另行通知。莎蓮將會暫時休息並把重心再一次放在家庭之中,不得不把手中兩個演唱會項目取消及延後,基於亞洲巡迴演唱會中的日本站及菲律賓站已開售,大約十多萬張票將會進行退票工作,莎蓮亦向全球歌迷致歉,希望能體諒莎蓮目前家庭及健康的情況,亦答謝歌迷一直以來的愛戴及支持。

2015年3月25日,莎蓮接受了《早安美國》的獨家訪問,內容談及丈夫雷尼的癌症情況及復出細節,莎蓮在采訪中不禁流淚談道丈夫必須依靠餵食管幫助進行吞食,自己每天重複地親身照顧癌症復發的丈夫及現年四歲的雙胞胎;莎蓮另一方面亦宣佈基於丈夫情況已變好,將於今年8月27日重返凱撒官繼續進行駐唱表演,屆時將會有重大改變,包括歌曲及演出細節。

2016年2月23日,莎蓮收拾心情重返拉斯維加斯舞台。當晚莎蓮狀態維持原本一貫的水準,但當演唱至《獨自一人》(All By Myself)的後半段的時候,莎蓮控制不住情緒憶起剛離世的丈夫,完成不了完整的表演,全場觀眾站起來為莎蓮鼓掌以示支持及鼓勵[26]。同年5月22日,莎蓮獲《告示牌》(Billboard Music Awards)頒發《時代標誌終生成就獎》(Icon Award)以認可莎蓮在文化層面上的影響力及其在創造力上和娛樂文化上具有偉大傑出及歷久不衰的表現[27],莎蓮在音樂典禮上表演了皇后樂隊的《定必堅持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28],旨在獻給剛離世的丈夫,並藉着告訴他莎蓮繼續會撐下去。《告示牌》給予莎蓮一個特別的驚喜,遨請了莎蓮的長子查爾斯作為特別嘉賓為莎蓮頒發獎項,莎蓮看到兒子上台的一刻,激動得流下了淚,並表示自己不想在兒子面前哭,想在三個孩子面前擔當成一個堅強的母親,在講辭的最後,莎蓮舉起獎項,向離世的丈夫大喊道:The Show Must Go On!(我會繼續堅持下去!)[29]。二天後,於同年5月24日,莎蓮發表了新法語單曲《再一個夜晚》(Encore Un Soir),內容講述時間及歌曲是獻給離世的丈夫,單曲是由法國傳奇音樂家讓-雅克·高德曼曲詞包辦,該單曲以三天的成績在法國空降冠軍,並連續取得兩周單曲榜的冠軍位置,成為莎蓮在法國的第六支冠軍單曲,同時也打破了法國個人最多在榜冠軍曲的紀錄,總冠軍周數為38周。同年6月20日起,莎蓮將會舉行法語巡迴演唱會,主要涉足北美洲及歐洲,總場數暫為28場且已完全售罄,這將會是莎蓮個人法語巡迴演唱會生涯中,票房為最高的一次。

2017年1月20日,莎蓮在官方臉書公佈將會為電影《美女與野獸真人版》的原聲帶獻唱,莎蓮表示相當榮幸可以再一次為這電影演唱一首全新的歌曲,名為《將瞬間變成永恆》(How Does A Moment Last Forever)。而莎蓮個人於1991年為動畫版演唱的《美女與野獸》同名主題曲亦被收入當中,但歌曲將會被艾尼安娜·格蘭德約翰·傳奇攜手翻唱。1月25日,莎蓮發表了視頻正式宣佈將舉行2017夏季歐洲巡迴演唱會,演唱會將會涉足英國、荷蘭、法國、瑞士、德國、丹麥、瑞典等國家,總數為16場的演唱會。基於反應熱烈,英國及法國將會追加總數為7場的演出,總場數暫為23場。1月27日,莎蓮與關·史蒂芬妮共同參與了《今日秀》(Today Show)的訪談,內容談及了莎蓮將成為史蒂芬妮2017年的美國《好聲音》(The Voice)隊的助教,以協助隊上的參賽者在比賽上給予指點及意見。5月21日,為慶祝電影鐵達尼號20周年紀念,莎蓮出席美國2017年告示牌頒獎典禮(Billboard Music Awards)並擔任表演嘉賓,穿上一身高貴典雅全白色高級訂製禮服演唱其主題曲《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全場觀眾亦跟着莎蓮一起高唱及在表演結束時給予站立掌聲以示尊敬。告示牌亦表揚莎蓮的表演為當晚全場最佳的表演,讚嘆莎蓮歌聲的全面性以及歌曲的影響力會像歌曲名字一樣永恆[30]。其他眾多媒體也對莎蓮的表演讚不絕口,其中滾石雜誌將宏偉及莊嚴的形容詞套用在莎蓮的表現上,亦評鑑整個表演從頭到尾都是相當出色,並讚嘆莎蓮再一次展示其優秀的音域及其對歌曲收尾的即興哼唱部分發揮得相當的優美[31]。7月21日,莎蓮的唱片公司發行了一張法國限定的精選專輯《只有些少》(Un peu de nous),專輯純粹為近期巡迴演唱會的副產品,在零宣傳的情況下,專輯亦輕鬆登上了法國專輯榜連續三周冠軍位置,成為了莎蓮個人的第18張法國冠軍專輯。8月5日,莎蓮在蘇格蘭進行最後一場的夏季巡迴演唱會,正式宣告為歐洲巡迴演唱會拉下序幕以及即將回歸至拉斯維加斯進行剩下9月份以後的場次,25場的小型巡迴演唱會最終斬獲超過6300萬美金的票房。

2018年1月12日,莎蓮在官方臉書公佈將會於本年度夏季將會舉行一場小型巡迴演唱會,將會涉足亞洲及大洋洲作為本次巡迴演唱會的主要演出地方,包括東京、澳門、台北、新加玻、雅加達、曼谷、馬尼拉、悉尼、布里斯班、珀斯、墨爾本及奧克蘭,總數為22場,最終演唱會斬獲5738萬美金。其中台北場次打破了海外歌手的票房紀錄及場次紀錄,獲得總數3億台幣紀錄以及連開三場的紀錄。同年5月3日,莎蓮發行了新單曲及新音樂錄像《浴火重生》(Ashes),此曲是為《死侍2》(Deadpool 2)獻唱主題曲。9月24日,莎蓮正式宣佈其駐唱演唱會將於2019年6月8日完滿結束,歷時8年時間,連同著之前首輪駐唱時間已經歷了15年之久的時間,代表着拉斯維加斯一個娛樂時代的終結,莎蓮亦表示不會再續簽於拉斯維加斯的合約。AEG Presents / Concerts West的聯合首席執行官約翰梅格倫(John Meglen)告訴ET雜誌說道:「莎蓮當年用了很大的信心於拉斯維加斯做出如此大的賭注--《新的一天...》,看看她如何改變了現時拉斯維加斯的娛樂格局。她當年開始的是一個對常人來說是非常瘋狂的理念,但現時已經成為了常態,現在每個歌手都想在拉斯維加斯演唱。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感謝莎蓮讓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娛樂之都。[32]

2019年至今:二次大規模巡演時期 編輯

2019年4月3日,莎蓮於美國洛杉磯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發佈會,宣佈今年將舉辦一場大型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暫時只公佈了66場的北美地區的場地,9月18日將於魁北克為起點出發。同時,莎蓮亦宣佈了11月亦會推出一張新專輯,名為《勇氣》(Courage),莎蓮只透露了其專輯有與希雅再度合作,亦錄了48首歌曲去分配在新專輯中。2019年6月8日,拉斯維加斯秀正式完美落幕,結束總歷時16年的駐唱長跑,莎蓮同時演唱了新專輯中的單曲《獨自飛翔》(Flying On My Own)並上載至官方Youtube頻道作為離開拉斯維加斯的告別曲及其編寫事業新一頁的歌曲,寓意莎蓮就算失去了老公同行也能獨自面對及決定自己未來的事業路。9月18日,莎蓮同時間發表了三首新單曲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曲,分別為專輯同名單曲《勇氣》(Courage)、《不完美》(Imperfections) 及《承受》(Lying Down)。11月15日,新專輯《勇氣》正式發行,在全球Itunes銷量榜名列第一名長達一周,在Billboard 200空降第一名,成為繼2002年專輯《新的一天》(A New Day Has Come)後再拿下冠軍位置,拿下個人名下第5張美國冠軍專輯,亦成為繼芭芭拉·史翠珊(6個10年)及珍納·積遜(4個10年)後,與雲妮·侯斯頓(3個10年)、布蘭妮·斯皮雅斯(3個10年)及麥當娜(3個10年)並列第3名在3個10年內都有冠軍專輯紀錄的女歌手。新專輯在各媒體拿下正面的評價,當中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將新專輯評定為3星半[33],形容莎蓮的新專輯推出的時間點相當完美及專輯風格令人驚喜,像當年雪兒的專輯《相信》(Believe)一樣,值得年青一輩再次欣賞及認可這位跟得上時代腳步的天后,亦稱莎蓮的音樂事業從不需要所謂的捲土重來,因莎蓮的流行音樂使我們一直需要她。

 
莎蓮·迪安在紐約長島演唱"River Deep Mountain High"
 
莎蓮·迪安現場演唱
 
莎蓮·迪安演唱"I'm Alive"

個人生活 編輯

2001年莎蓮成為母親,誕下第一位長子。

2005年卡特琳娜颶風襲擊美國後,平時很少提及政治話題的莎蓮在《賴瑞金現場》節目中抨擊了小布殊政府在救助災民時的反應和動員速度簡直慢得出奇:「還有那麼多人在等待救援。(政府拖沓的作為)在我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為什麼(美國政府)往其它國家派飛機瞬間塗炭掉萬千生靈就那麼容易呢?我們本應(在危難時刻積極)為自己的國家效力。」[34]訪談過後,她還表示「我在和賴瑞金或者其他人上熱播節目時,我們就是公眾矚目的焦點,這一點很重要。我當然有自己的觀點(想要表達),但我是一個歌手,不是一個政客。」[35]

2010年12月,莎蓮產下雙胞胎兒子。

2015年3月25日,莎蓮接受了《早安美國》的獨家訪問,內容談及丈夫René的癌症情況及復出細節,莎蓮在采訪中不禁流淚談道丈夫必須依靠餵食管幫助進行吞食,自己每天重複地親身照顧癌症復發的丈夫及現年四歲的雙胞胎;莎蓮另一方面亦宣佈基於丈夫情況已變好,將於今年8月27日重返凱撒官繼續進行駐唱表演。

2016年1月14日,莎蓮的丈夫雷內於拉斯維加斯的家中因不敵癌症而逝世,終年73歲。莎蓮的丈夫早於1999年被發現患上癌症,其後治療成功,後在2014年後期發現癌症復發,正面並積極地對抗病情長達一年多,可惜最終依然不敵病情離開世界。雷內的葬禮將會以國葬的形式進行,並且選址在當年1994年與莎蓮結婚的地方蒙特利爾聖母聖殿(Notre-Dame Basilica)中舉辦。另外相當不幸地,莎蓮的哥哥丹尼爾亦於雷內離世不到一天的時候也離開了這個世界,亦是因為癌症而帶走丹尼爾的生命。

莎蓮認識了在荷里活工作的當紅造型師Law Roach,亦因此把她的衣着潮流提升。而於2018年7月,莎蓮不時把西裝打扮放上社交網站,引起粉絲們的討論[36]

2022年,莎蓮在個人Instagram上揭露自己罹患罕見神經系統疾病「僵人綜合症」(SPS),這種疾病影響她走路、唱歌,她也為此取消一系列在歐洲的巡迴演出。[37]

藝術特點 編輯

莎蓮的音樂受流行搖滾福音R&B靈魂等多種風格影響。她的歌詞內容則多以「對貧困和飢餓的關注」、「在心靈與精神層面的探尋」以及「對愛與浪漫的詮釋」為主題。[38][39]在第1個孩子出生後,莎蓮逐漸增加有關了「母愛」這一新主題的作品數量。[40][41][42][43]

所受影響 編輯

莎蓮從小至今視不少巨星為偶像,如安瑪莉芭芭拉·史翠珊米高·積遜艾瑞莎·弗蘭克林卡洛爾·金Bee Gees等人,這些人都是曾經相互以不同形式合作過的。另一方面,莎蓮還欣賞不少前輩,如雪兒蒂娜·特娜伊特·珍等。除此之外,莎蓮還相當欣賞及愛慕於與她同時代的一位女歌手雲妮·侯斯頓,縱使媒體經常拿她們兩位作唱功上的比較,但莎蓮依然在不少媒體中對惠妮的音樂及聲音讚口不絕。

個人風格 編輯

有不少評論批評莎蓮作品中的煽情元素過於泛濫,甚至使之為流行音樂和靈魂樂的一個退步(retreat)[44][45]《Rolling Stone》雜誌的Keith Harris說「莎蓮(作品中過多)的煽情元素是空洞無物的,讓人感覺有些輕浮於表面,而非絕那種(本該有的)靦腆與羞澀之感... (她)處於艾瑞莎 - 惠特妮 - 瑪麗亞這一系列人物所走過軌跡的最後一環。不但沒有發生(與剛才所列軌跡相比的)偏差,莎蓮還實實在在地成為了流行音樂中特定的一類煽情風格的活廣告——(煽情程度)多多益善,天花亂墜都嫌不夠,情感越成熟就代表越真實。」[46]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她的法語作品。她的法語作品比英語作品風格更多變,意味也更深沉(指情感的表達不會停留於表面)。正因為這樣,她的法語專輯獲得了很高的褒獎。[21][47]

曾有評論因莎蓮很少參與歌曲製作,認為這樣會導致其作品顯得泛而不精[47],缺少來自歌手本人的情感共鳴[21]。莎蓮在音樂環境中長大,姐妹都是音樂人。她自己涉獵過鋼琴、結他等多種樂器。在專輯《Falling into You》的錄製過程中,她也親自演奏了Fender Stratocaster。雖然參與得不多,但莎蓮確實參與過一些歌曲的創作。其中還包括一些寫給其他歌手(如Marc Dupre)的歌曲。伴隨事業發展,她在各音樂製作環節中的參與度也在逐漸增加。在製作第1張英語專輯時,她表達過一些對製作的不滿。如果當時她積極參與到製作過程中去,也許這些到製作後期才出現的爭論就可以更早避免。另外,當時她對英語的掌握還未達到很熟悉的程度,在參與交流的時候有些意思可能不能表達到恰到好處。[21]在第2張專輯《莎蓮·迪安》製作時,她對各環節增加了更多的監督,希望能打消掉先前評論家們對上一張專輯中某些不足之處的指指點點。她認為宣佈這張專輯的完成又將是一個令人憂慮的選擇,因為仍不可能會令其他人100%滿意,但已經算是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了。[21]除在早期幾張法語專輯中有親自寫過一些歌曲外,莎蓮還在《Let's Talk About Love》和《These Are Special Times》中寫過幾首歌。[48]

莎蓮經常會在各種媒體節目中被拿出來說事,比如開一些小的玩笑[49]或者被人故意模仿取樂。搞怪模仿的對象多是她的口音和各種習慣性手勢。其中對她的搞怪頻率比較高的節目有《MADtv》、《周六夜現場》、《衰仔樂園》、《Royal Canadian Air Farce》和《This Hour Has 22 Minutes》等。不過,莎蓮曾表示自己對此並不在意,而且覺得能有不少人樂意花時間去模仿自己是一件足以津津樂道的事情。[50]她還邀請過曾經在《周六夜現場》中模仿過自己的Ana Gasteyer在自己的紐約演唱會上現場表演。2015年,在第55屆《瑞典旋律節》中,主持人桑娜·尼爾森就模仿莎蓮·迪安唱了一段她當年奪冠的歌曲《Ne partez pas sans moi》。

聲音特色 編輯

莎蓮的聲音被視為流行音樂界最有影響力的聲音之一[44][21][51]。美國版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於1996年稱莎蓮為流行天后(The Divas of Pop)並獨佔雜誌封面[52]。Linda Lister在《Divafication: The Deification of Modern Female Pop Stars》中將對90年代唱片業有巨大影響的莎蓮、惠特尼·休斯頓瑪麗·嘉兒等女藝人稱為「流行樂女王」(Queen of Pop)[53]《Blender》雜誌曾將莎蓮列為「22位最偉大的歌手」(22 Greatest Voices in Music)中的第9名。而《Cove》雜誌則將她列在「100位傑出流行歌唱藝人」(The 100 Outstanding Pop Vocalists)中的第5名。[54][55][56]人們常拿莎蓮的歌唱風格與瑪麗·嘉兒及惠特尼·休斯頓作比較,也常拿莎蓮的嗓音與她本人的偶像芭芭拉·史翠珊作比較。[57]

不少資料認為,莎蓮擁有橫跨5個八度音域[58][59][60]但可以肯定的是,莎蓮至少擁有從B2Eb6共跨越3個八度的音域。[61][62]莎蓮曾自認為是一個次女高音(mezzo-soprano)[63]不過,古典的音域分類方式如何應用於新形勢的音樂演唱本身就是一個存在一些爭議的問題。[64]音樂指揮家長野健曾經表示自己很想聽一聽莎蓮唱歌劇是什麼效果。他聽完莎蓮演唱《卡門》中的2段獨唱後,未對音域進行詳細分類,只是評論說「你唱的是女高音」。[63]人們用「細而略帶鼻音」(thin, slightly nasal)[65]、帶有「急促的稍低音」(a raspy lower register)和「玻璃鈴鐺一樣清脆的高調」(bell glass-like high notes)[66]等詞描述她的音質。

莎蓮的唱功常受到評論褒獎。[67]《The Buffalo News》的Jim Santella曾描述「莎蓮·迪安的聲音像鐵拳藏在鵝絨手套中一般(剛柔相濟),其力量隱蔽在柔滑的顫音之中,透露出其在唱功方面的強大造詣。」[68]《The Buffalo News》的另一評論員Jeff Miers說:「她的聲音超越到了人類的極致。她(能)全力衝上高音,同時自如地收發顫音,還能完美地把握好音調(的微妙變化)。整個過程就像是她在乾淨利落地將一束玉米剝皮。」[69]《The New York Times》編輯Stephen Holden說莎蓮的「各方面功夫都很齊全。她可以對各種花唱英語melismas技巧信手拈來,演繹出攝人心魄的歌唱表現,能在穩住音調細微波動的同時長時間地飈出高音。而在二人合唱中... 能看出她是個(配合程度)很靠得住的和音。(即指她的配合水平高,與別人總能很快默契配合。)」[65][70]長野健說「(莎蓮是一個)有敏銳聽覺、良好資質以及完美境界的音樂人,令人羨慕嫉妒」。[63][71]《時代》編輯Charles Alexander說「(她的)聲音能從輕聲的低語毫不費力地滑移到極高的音調,仿佛一種融力量感與優雅於一體的甜蜜的樂笛聲。」[18][72][73]

對於經常演唱的法語曲目,莎蓮將自己的唱腔裝飾得更精緻和更具表現力,帶上了一層「更富有溫柔和親密感」(more tender and intimate)的抒情色彩。[74]與莎蓮有過密切合作的法國唱作人Luc Plamondon曾稱莎蓮吸納了法國、魁北克、美國三地的歌謠演唱風格。[74]她的同名專輯上寫着「記住這個名字,因為這個聲音將使你永久無法忘懷」(Remember the name because you'll never forget the voice)

個人影響力 編輯

音樂製作人及前任美國偶像裁判之一蘭道爾·戴流士·蘭迪·傑克遜說:"莎蓮·迪安惠特尼·休斯頓瑪麗·嘉兒是在黃金時代裏擁有最棒聲音的歌手,很多女歌手都很推祟。[75]" 文化評論家卡爾·威爾遜指出,莎蓮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是依然流存,這些東西都可以在美國偶像裏一一體現。在過去十年的大規模音樂現象下,莎蓮依然非常札實地成為年輕人采樣成為歌手的對象。[76]

現代很多歌手都深受莎蓮影響或視她為偶像,如蕾哈娜[77]布蘭妮·斯皮雅斯芮塔·歐拉[78]基絲甸娜·阿圭莉拉[79]喬許·葛洛班[80]愛黛兒[81]Lady Gaga[82]黛兒塔[83]里歐娜·路易斯[84]艾尼安娜·格蘭德[85]法蘭克海洋[86]夏芮絲[87]泰勒絲[88]珍妮花·赫遜喬安娜·李文絲奇潔西 J裘汀·史芭克絲凡妮莎·哈金斯費絲·希爾凱蒂·派瑞凱莉·克萊森蘿拉·菲比安等人。在蘿拉的其中一張專輯Toutes les femmes en moi中,她展現了她極愛幕莎蓮的一面,專輯裏其中一段文字寫下:"我會一直一直注意着你的音樂,欣賞着你對音樂的熱情,嘗試跟你一樣把歌曲唱得有它的色彩和和諧。"

除了不少人把莎蓮當成偶像外,很多歌手亦對莎蓮的聲音表示欣賞及對莎蓮的唱功表示讚嘆,如卡洛爾·金[89]碧昂絲·諾利斯[90]艾頓·莊[91]妮可·舒辛格[92]萊諾·李奇[93]酷玩樂團[94]卡洛斯·山塔那[95]賈斯汀[96]雪兒[97]仙妮亞·唐恩[98]讓-雅克·高德曼[99]尼歐 (歌手)[100]芭芭拉·史翠珊盧奇亞諾·帕華洛帝Bee Gees喬治·馬丁等人。

在法語文化層面上,莎蓮一直致力於將法語音樂帶到世界各地進行演唱,令世界各地不同的人都能接觸法語音樂,其中莎蓮於1995年的一張專輯《他們》(D'eux)是目前全球最高銷量的法語專輯,在一些非法語國家如英國、日本、波蘭、希臘等市場取下非預期性的成功,其中英國更拿下金唱片認證的創先河的紀錄。於2008年5月22日,莎蓮在巴黎接受法國總統薩科齊親自頒發法國最高榮耀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01][102],勳章認證莎蓮在宣傳法語文化上有着極高的推動力及影響力。除了後期把法語文化推動到世界各地外,莎蓮已經早於1996年接受了法國政府文化部頒下來的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中的騎士勳章以表揚莎蓮在文學界或藝術界是具有傑出貢獻的人物[103]

在加拿大音樂行業層面上,於1999年,莎蓮成為了繼布萊恩·亞當斯安瑪莉後第三位歌手進駐加拿大廣播名人堂(Canadian Broadcast Hall of Fame)以認證莎蓮對加拿大音樂行業的高度貢獻[104]。2013年7月26日,莎蓮亦在加拿大接受了加拿大總督頒發的加拿大勳章[105],此國家級獎項以認證莎蓮在加拿大國家層面上有着極高的影響力。同年也在加拿大拿下加拿大星光大道(Canada's Walk of Fame)中屬於自己的星星。

美國VH1將莎蓮位列於《史上最偉大流行文化偶像前200名》(200 Greatest Pop Culture Icons of All Time)排行榜中的第64名,歌手排名中的第12名[106]。於2003年,VH1也把莎蓮評為《影片時代最佳50大女性》(50 Greatest Women of the Video Era)中的第10名[107]。美國搖滾名人堂也將莎蓮其中之一的專輯《戀上你》(Falling Into You)列於其《史上最權威的200張專輯》(The Definitive 200 Albums)排名榜中的第97名[108]。2004年,莎蓮也在美國荷里活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以歌手身份拿下屬於自己的星星。

音樂作品 編輯

演唱會票房成績 編輯

莎蓮事業生涯裏總共舉辦了14次正式且有數字統計的巡迴演唱會及駐唱演唱會,總票房達到14億+美元,全球只有兩位女歌手能達到如此的高度,另一位是麥當娜。以下將回顧一下各個巡演的票房成績。

註:

  • 「Céline... une seule fois」的票房將紀錄於「Sans Attendre Tour」內,基於此演唱會並不是官方地包括在此巡演內,所以特別地分開列出來以便認知。
  • 私人演唱會、慈善演唱會及聯辦演唱會亦不包括在本次統計之內。

駐唱演唱會 編輯

演唱會名稱 舉辦年份 總場數 總觀看人數 總票房(美金)
A New Day .. 2003年至2007年 723場 約2,930,000名 $390,800,000
Celine Show 2011年至2019年 472場 1,174,175名 $296,206,248

英語巡迴演唱會 編輯

演唱會名稱 舉辦年份 總場數 總觀看人數 總票房(美金)
Unison 1990年至1991年 75場 約150,000名 $2,000,000
Celine Dion 1992年至1993年 74場 約500,000名 $12,000,000
The Colour of My Love 1993年至1995年 98場 約1,300,000名 $33,000,000
Falling Into You 1996年至1997年 148場 約2,200,000名 $80,000,000
Let's Talk About Love 1998年至1999年 97場 約2,300,000名 $133,000,000
Taking Chances 2008年至2009年 132場 約2,300,000名 $279,200,000
Live 2017英語Celine Dion Live 2017 2017年 25場 457,923名 $63,335,375
Live 2018英語Celine Dion Live 2018 2018年 22場 259,443 $57,383,611
Courage 2019年至2020年 122場(暫時) 進行中 進行中

法語巡迴演唱會 編輯

演唱會名稱 舉辦年份 總場數 總觀看人數 總票房(美金)
Les Chemins De Ma Maison 1983年至1984年 40場 約40,000名 $200,000
C'est Pour Toi 1985年 36場 約45,000名 $400,000
Incognito 1988年 75場 約150,000名 $1,500,000
D'eux 1995年 47場 約500,000名 $13,000,000
Sans Attendre + Céline... une seule fois 2013年 9場+1場(10場) 101,963名+41,298名(143,261名) $19,937,637+$5,670,255($25,607,892)
Summer Tour 2016 2016年 26場 347,332名 $47,861,258

直至2016年為止,莎蓮總共舉辦了最少2200場或以上的演唱會,總共吸納了超過14,000,000名觀眾參與,總票房亦超過13億美金或以上。另一方面,莎蓮是全球舉辦過最多正式演唱會場數的歌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Lynch, Joe. Madonna Bests Paul McCartney As World's Richest Recording Artist. Billboard. 2 December 2014 [3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4). 
  2. ^ Dion, Céline.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6 Sept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6). 
  3. ^ Divafication: The Deification of Modern Female Pop Stars (PDF). [2015-04-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4. ^ 存档副本. [2015-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 
  5. ^ Celine: Queen of Las Vegas.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6. ^ High Fidelity: Top Selling Canadian Artists
  7. ^ "Hollywood Star Walk: Celine Dion".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6). 
  8. ^ CELINE DION 2008: The Best Selling Female Artist Of All Time.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8). 
  9. ^ Les Meilleures Ventes de CD/Albums depuis 1968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10-16.
  10. ^ 39th Grammy Awards - 1997.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8). 
  11. ^ 41th Grammy Awards - 1999.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12. ^ Celine Dion and A New Day... Cast to Make Final Curtain Call Tonigh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21.
  13. ^ Billboard Cover: Britney Spears on Why Her Vegas Residency 'Clicked,' Being Inspired by Celine Dion and a New Album Not Being a 'Full Priority'. [2015-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0). 
  14. ^ Celine Dion promises to bring the sparkle back to Las Vegas. [2015-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4). 
  15. ^ Celine Dion’s 2019 contract extension at Caesars Palace surprised the suits.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3). 
  16. ^ Celine Dion Biography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6-29. "Canoe Jam!英語Canadian Online Explorer." Retrieved 2007-09-13
  17. ^ O'Connor, John Kennedy. Th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 The Official History. UK: Carlton Books. 2007-04-02.  ISBN 978-1-84442-994-3.
  18. ^ 18.0 18.1 Alexander, Charles P. "The Arts & Media/Music: At Age Five She Belted Out French pop tunes standing atop tables." Time International. 1994-02-28. pg 44.
  19. ^ Entertainment Weekly. Review--Céline Dion Unison. [2005-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5). 
  20. ^ Alexander, Charles P. The Power of Celine Dion. 時代雜誌. 1994-03-07 [2008-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2).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Celine Dion." Newsmakers 1995, Issue 4. Gale Research, 1995.
  22. ^ Céline Dion. Céline Dion Biography. [2006-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5). 
  23. ^ Celine Dion - Michael Jackson Medley (Live In Las Vegas 2011 - Documentary: 3 Boys And A New Show).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9). 
  24. ^ CELINE DION: The Best Selling Female Artist Of All Time.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6). 
  25. ^ Celine Dion receives the Legion of Honour from Sarkozy. Zee News. 2008-05-23 [2021-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英語). 
  26. ^ Celine Dion All By Myself live in Las Vegas February 23, 2016 professional footage. [2016-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27. ^ Celine Dion To Receive Icon Award at 2016 BBMAs. [2016-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28. ^ Céline Dion - The Show Must Go On (Live on Billboard Music Awards 2016). [2016-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2). 
  29. ^ Celine Dion Billboard Icon Award Acceptance Speech at the Billboard Music Awards 2016. [2016-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5). 
  30. ^ The 10 Best Performances of the 2017 Billboard Music Awards.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2). 
  31. ^ Watch Celine Dion Belt Out 'My Heart Will Go On' for 20th Anniversary at BBMAs 2017.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3). 
  32. ^ 存档副本. [2018-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33. ^ Celine Dion’s ‘Courage’ Has Her Believing in Life After Love. [2019-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6). 
  34. ^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Celine Dion takes swipe at Iraq war; donates $1 m to Katrina victims. [14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2月3日). There's people still there waiting to be rescued. To me that is not acceptable...How can it be so easy to send planes in another country to kill everybody in a second and destroy lives. We need to serve our country. 
  35. ^ Glatzer, Jenna. Celine Dion: For Keeps.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2005. ISBN 0-7407-5559-5. When I do interviews with Larry King or the big TV shows like that, they put you on the spot, which is very difficult. I do have an opinion, but I'm a singer. I'm not a politician. 
  36. ^ 另類 FASHION ICON︰CÉLINE DION 愛型格西裝成跨界別 DIVA. [2018-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9). 
  37. ^ 席琳狄翁自曝患罕見疾病影響行走唱歌 取消明年歐洲演出 | 娛樂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3) (中文(臺灣)). 
  38. ^ Celine Dion The Colour of My Love. Plugged In. [27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2). 
  39. ^ "Celine Dion, Let's Talk About Lov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8-29.." Plugged in.. Retrieved 13 September 2007.
  40. ^ Miracle: A Celebration of New Life. Allmusic. Retrieved 14 October 2009.
  41. ^ Celine Dion. plugged in.com. Focus on the Family. 2009 [7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2). 
  42. ^ Celine Dion-- One Heart. plugged in.com. Focus on the Family. 2009 [7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2). 
  43. ^ A new Day Has Come. plugged in.com. Focus on the Family. 2009 [7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2). 
  44. ^ 44.0 44.1 Céline Dion.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Historica-Dominion英語Historica-Dominion. [25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27日). 
  45. ^ findarticles.com. The unsinkable Céline Dion — French-Canadian singer — Interview. [5 Dec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46. ^ The New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 2004. 原文為「[Dion's] sentimentality is bombastic and defiant rather than demure and retiring....[she] stands at the end of the chain of drastic devolution that goes Aretha-Whitney-Mariah. Far from being an aberration, Dion actually stands as a symbol of a certain kind of pop sensibility—bigger is better, too much is never enough, and the riper the emotion the more true.」
  47. ^ 47.0 47.1 The real Céline: Céline Dion's new French album shows her personal side. CBC. 2007 [7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3月31日). 
  48. ^ Céline Dion signe le single de Marc Dupré : Ecoutez 'Entre deux mondes'. Evous.fr. [27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49. ^ See, e.g., Joel Selvin英語Joel Selvin, "Celine Dion in full force at HP Pavil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3 February 2009, E2. In this rather hostile review, Selvin wrote: "You want cheese? She is a Velveeta英語Velveeta volcano."
  50. ^ VH1. Céline Dion: Let's Talk About Success: The Singer Explains Her Career High-Points. [19 Dec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3月30日). 
  51. ^ Andersson, Eric. "Who Inspired the Idols?" Us. 12 March 2007. p. 104
  52. ^ 存档副本. [201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53. ^ "If Ella Fitzgerald is the queen of jazz, Billie Holiday first lady of the blues, and Aretha Franklin the queen of soul, then who is the queen of pop? In the 1990s, it would seem to be a three-way tie between Whitney Houston, Mariah Carey, and Celine Dion. Certainly all three have their devotees and detractors, but their presence has been inescapable." in Lister, Linda. Divafication: The Deification of Modern Female Pop Stars.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25 (3/4). 2001: 1. ISSN 0300-7766. 
  54. ^ Cove Magazine. The 100 Outstanding Pop Vocalists. [29 August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7月16日). 
  55. ^ MTV's 22 Greatest Voices in Music. mtv's 22. [15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1). 
  56. ^ 22 Greatest Voices in Music. Amiannoying.com. [27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6). 
  57. ^ Depalma, Anthony. POP/JAZZ V Quebec's Little Girl, Conquering the Globe. The New York Times (Quebec Province (Canada)). 23 February 1997 [30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58. ^ Celine Dion is 'Taking Chances' with her latest show stopper. Usatoday30.usatoday.com. [27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0). 
  59. ^ Quebec's Little Girl, Conquering the Glob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26 December 2009.
  60. ^ People to Watch. Nl.newsbank.com. [27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61. ^ Celine Dion V Live Vocal Range (B2 V Eb6) 3.2 Octaves. youtube.com. [3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9). 
  62. ^ Celine Dion's Live Vocal Range: B2-C#6 (3.4 Octaves). youtube.com. [3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63. ^ 63.0 63.1 63.2 Alain de Repentigny : Celine Dion chante de l'opera pour Kent Nagano | Musique. Cyberpresse.ca. [30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3). 
  64. ^ Peckham, Anne (2005). Vocal workouts for the contemporary singer. Boston: Berklee Press. pp. 117. ISBN 978-0-87639-047-4.
  65. ^ 65.0 65.1 Holden, Stephen. Review/Pop – The International Sound of Celine Dion –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2 March 1994 [30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66. ^ Hazera, Hélène. Dion dans les grandes largeurs : Samedi et dimanche, l'idole canadienne a rempli le Stade de France. Libération. 21 June 1999 [16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2). 
  67. ^ Celine Dion Takes Chances in Latest Album. News.google.com. [27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7). 
  68. ^ Santella, Jim. The Diva Debate Queen Celine. The Buffalo News. 19 September 1999 [5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like an iron fist in a velvet glove, the power of Celine Dion's voice is cloaked in a silky vibrato that betrays the intensity of her vocal commitment. 
  69. ^ Miers, Jeff. A Long, Strange Trip with Celine. The Buffalo News. 4 September 2008 [5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4). Her singing voice is absolutely extra-human. She hits notes in full voice, with a controlled vibrato and an incredible conception of pitch, like she's shucking an ear of corn... 
  70. ^ 原文為「a good-sized arsenal of technical skills. She can deliver tricky melismas, produce expressive vocal catches and sustain long notes without the tiniest wavering of pitch. And as her duets [...] have shown, she is a reliable harmony voice.」
  71. ^ 原文為「a musician who has a good ear, a refinement, and a degree of perfection that is enviable.」
  72. ^ 原文為「[Her] voice glides effortlessly from deep whispers to dead-on high notes, a sweet siren that combines force with grace.」
  73. ^ 引文中的「siren」本指希臘神話中的塞壬,是一種歌聲有很強誘惑力的海妖。
  74. ^ 74.0 74.1 Denise Bombardier, L'enigmatique Celine Dion, Albin Michel XO editions, 2009, page 179.
  75. ^ 'American Idol' Randy Jackson: Whitney Houston was voice of generation.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76. ^ Why Celine Dion Will Always Be Popular — At Least While You’re Alive.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7). 
  77. ^ "ARTISTdirect's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Rihanna!.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78. ^ R.I.P. singer Rita Ora has revealed she is a massive fan of Celine Dion | The Sun |Showbiz|Bizarre.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1). 
  79. ^ Christina Aguilera talks about Celine Dion.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8). 
  80. ^ Josh Groban Defends Celine Di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4-09.
  81. ^ Mad about the girl.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82. ^ 存档副本.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2). 
  83. ^ Delta Goodrem teams up with her idol Celine Dion.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7). 
  84. ^ Lewis To Meet Pop Idol Celine Dion.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85. ^ Ariana Grande talking about celine dion.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9). 
  86. ^ FRANK OCEAN GETS UP CLOSE IN I-D MAGAZINE.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8). 
  87. ^ 存档副本.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88. ^ 存档副本.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2). 
  89. ^ Celine Dion - The Reason (The Sessions).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90. ^ Beyoncé got parenting tip from Celine Dion: 'I use a mommy voice'.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91. ^ Celine Dion & Elton John - H.E.A.R.T. Concert (Entertainment Tonight 21-02-2006).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8). 
  92. ^ "Twitter / NicoleScherzy: Such an honour to meet".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2). 
  93. ^ 存档副本.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2). 
  94. ^ Martin eyes Coldplay duet with Dion.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95. ^ Legendary Santana lets his guitar fly sol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3-14.
  96. ^ Indiscrétions : Justin Bieber en duo avec Céline Dion pour Believe?.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97. ^ Cher talks about Celine Dion's voice.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98. ^ Shania Twain in the footsteps of Celine Dion in Las Vega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4-19.
  99. ^ Céline Dion et Jean-Jacques Goldman "S'il suffisait d'aimer" - Archive INA.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100. ^ Ne-Yo Teams With Celine Dion for Duet: 'It Definitely Made Me Question My Vocal Ability'.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1). 
  101. ^ Dion receives French Legion of Honou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0-13.
  102. ^ Celine Dion decoree de la Legion d'honneur par Nicolas Sarkozy.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103. ^ The Journey So Fa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1-09.
  104. ^ Member of CAB Hall of Fam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4-02.
  105. ^ Order Of Canada Investiture For Celine and Ren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7-29.
  106. ^ 存档副本. [2019-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107.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629061423/http://www.vh1.com/shows/the_greatest/episode.jhtml?episodeID=66355
  108.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09200014/http://definitive200.com/200_list.php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