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斯·哈爾斯

荷兰画家(1580?-1666)

弗蘭斯·哈爾斯荷蘭語Frans Hals,約1580年-1666年8月26日),荷蘭黃金時代肖像畫家,以大膽流暢的筆觸和打破傳統的鮮明畫風聞名於世。

弗蘭斯·哈爾斯
弗蘭斯·哈爾斯自畫像的複製品
出生Frans Hals
約1580年
哈布斯堡尼德蘭法蘭德斯伯國安特衛普(位於今比利時
逝世1666年8月26日(85-86歲)
荷蘭共和國哈倫
國籍法蘭德斯 法蘭德斯伯國
荷蘭 荷蘭共和國
知名於油畫
知名作品吉卜賽女郎英語The Gypsy Girl (Hals)
微笑的騎士英語Laughing Cavalier
馬勒·巴伯英語Malle Babbe
彈曼陀鈴的小丑
運動荷蘭黃金時代繪畫
巴洛克

生平 編輯

 
哈勒姆法蘭公園(Florapark)中的弗蘭斯·哈爾斯銅像,建於1900年

早年 編輯

哈爾斯約於1580年在安特衛普出生。像許多家庭一樣,哈爾斯家在安特衛普圍困期間(1584年-1585年)從西屬荷蘭逃離至北部的哈勒姆,之後哈爾斯在這裏度過了一生。

在1600年至1603年期間他曾拜師於卡雷爾·范曼德爾,一位弗拉芒移民畫家及傳記家,但其風格主義影響在哈爾斯的作品中並不明顯。27歲時,哈爾斯加入了當地的畫家工會——哈勒姆聖路加工會英語Haarlem Guild of St. Luke,並開始以為市議會修復藝術品謀生。其師範·曼德爾在《畫書》(中古荷蘭語:Het Schilder-Boeck,出版於1604年)一書中記載了許多由哈爾斯修復過的畫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有懸於哈勒姆的聖揚教堂英語Janskerk (Haarlem)海特亨·托特·聖揚斯揚·范斯科雷爾英語Jan van Scorel揚·莫斯塔特英語Jan Mostaert等人的作品。修復工作費用由市議會支出。所有與宗教有關的藝術品都在宗教改革後被政府沒收了,由市長決定哪些藝術品可以懸掛在市政廳里,之後正式的修復工作才正式開始。其他被認為「過於天主教」的作品被全數售給了Cornelis Claesz van Wieringen,一位工會成員,因此這些作品可以離開哈勒姆。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哈爾斯才開始畫肖像畫,因為人們已不再追求宗教性的畫作了。

已知哈爾斯最早的個人的作品是於1611年完成的肖像畫《雅各布斯·扎菲烏斯》;他的第一幅造成轟動的畫是於1616年完成的群體肖像畫《聖佐治市民警衛隊官員之宴》;而至今最為人們熟悉的畫作應是1649年所作的《笛卡爾》。

哈爾斯一生中曾有兩任妻子,共育有十子。他與第一任妻子安貝克·阿貝爾(Anneke Abeel)於1610年結婚並育有兩子,不幸的是安妮克於1615年病危逝世。兩年後哈爾斯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利絲貝特·雷尼爾斯(Lysbeth Reyniers),一個漁夫的女兒。他們只能在哈勒姆城外的斯帕倫丹英語Spaarndam舉行婚禮,因為當時里斯波斯已懷孕八個月,因宗教原因不能在城中結婚。之后里斯波斯共育有八子。

中年 編輯

根據哈勒姆的歷史檔案中記載,哈爾斯也曾當過公民警衛英語SchutterijSchutterij,指當時荷蘭民間為保護城市而自願成立的民兵組織)。這一點曾引起人們猜測認為在1639年完成的作品《聖佐治市民警衛隊官員》中有一人正是畫家本人,但從來都沒有被證實過。另一個證據是,此畫中同時出現了官員和其他人,而被繪入畫中是官員才有的權利,是一般的成員所沒有的。這可能是由於哈爾斯曾為此警衛隊作三次畫後作為感激而得到的特權,所以能在畫中出現。

哈爾斯共作有約300幅畫,迄今已知的畫作全部是肖像畫。因為在黃金時代期間荷蘭盛行肖像畫,所以哈爾斯別具一格的作品在當時十分受歡迎,他的風格也飛快地在荷蘭盛行開來,影響了不少畫家。

晚年 編輯

儘管哈爾斯一生中收到不少訂單,晚年的他卻窮困潦倒。1652年時為了還債給一位麵包師,哈爾斯出售了不少物品,包括三件床墊和枕墊,一個大衣櫥,一張桌子和五幅繪畫(作者包括哈爾斯本人、他的兒子們、師父范·曼德爾及馬爾滕·范海姆斯凱爾克 (Maarten van Heemskerck))。幾乎一文不名的他在1664年後只能靠政府每年給他的200弗羅林養老金勉強維生。

哈爾斯在1666年於哈勒姆去世,葬於城中的聖巴弗教堂。其妻里斯波斯不久後於一座醫院中鬱鬱而終。

作品 編輯

作品風格 編輯

哈爾斯擅畫肖像畫,並以人物生動的姿態而出名。畫中人多數是哈勒姆當地富有的居民,如彼得·范登布魯克英語Pieter van den Broecke伊薩克·馬薩英語Isaac Massa。他還繪有不少群體肖像,主題多是公民警衛英語Schutterij。他的畫作生動地表現了社會不同層次中的人民與生活:軍官的宴席或會議、槍手、工會成員、海軍上將、將軍、鎮長、商人、律師、文員、流浪演員和歌手、名門世家、世俗老嫗等等,展現出黃金時代期間荷蘭人生活樂觀、富裕的面貌。哈爾斯善於捕捉人物瞬間的表情,並能以巧妙而奔放的筆觸將其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畫布上,生動的畫面一反傳統肖像畫中人物死板的姿態。在群體肖像中,哈爾斯力求描繪每個人獨特的面貌使他們清晰可辨,而人物生動的表情與姿勢則體現了不同的性格,也使畫面看起來更加真實。

藝術生涯 編輯

哈爾斯的風格一生都在變化:早年繪畫中各種鮮明的主色逐漸被一種顏色替代——黑色。這可能只是因為畫中人物多為着深色衣裝的新教徒的緣故,而不是畫家個人的喜好。這個用色的變化可以從以下幾幅不同時間的肖像中看出來(所有人都擺出了哈爾斯經典的靠在椅背上的姿勢):

晚些年時哈爾斯的筆觸變得更加寬鬆而奔放,微小細節已不如整體印象重要了。他的早期作品中充滿了歡樂的氣氛,而後期的作品則更着重於表現人物的社會地位。

繪畫技巧 編輯

 
《吉卜賽女郎》,1628年-1630年,58cm × 52cm,藏於羅浮宮

在當時如果油畫中筆觸明顯被認為是一種瑕疵,但哈爾斯卻是使用這種技巧的大師。這種生動活潑的表現手法時常使畫面看起來粗枝大葉,致使人們以為哈爾斯的作品皆是草率地幾筆描成(德語:aus einem Guss[1],不過研究表明這種印象並不是事實。大部分哈爾斯的作品確實沒有事先的草稿或底色('alla prima'),但仍存有顏料層次,符合當時的慣例。

早在17世紀初,人們就已經為他在畫作中所表現出的生命力而震驚。如與哈爾斯同時期的傳記家西奧多魯斯·斯赫雷費利厄斯(Theodorus Schrevelius)曾寫道哈爾斯的作品反映了「如此強烈的力量與生機」,好像畫家本人「在用筆刷挑戰自然」。幾個世紀之後,文森特·梵高在給弟弟特奧的信中寫道:「欣賞一幅弗蘭斯·哈爾斯的作品是件多麼美好的事,它與其他人的畫作是如此的不同——有那麼多的畫作——在那些畫上所有事物都以同樣的方式被謹慎地抹平了。」[2]哈爾斯沒有像多數同時代畫家一樣刻意給予畫面光潔的外表,而是忽略掉許多細節,利用抹痕、線段、色塊等來表現人物的生命力。不過這種技巧直到19世紀時才有了追隨者,對印象派畫家的影響尤甚。

影響 編輯

 
《微笑的騎士》(Laughing Cavalier),1624年,83cm × 67cm,藏於倫敦華勒斯典藏館

哈爾斯影響了同是畫家的弟弟迪爾克·哈爾斯英語Dirck Hals(Dirck Hals,1591年-1656年)[3]。同時,哈爾斯有五個兒子成為了畫家,包括長子哈爾門·哈爾斯英語Harmen Hals(1611年-1669年)、次子小弗蘭斯·哈爾斯英語Frans Hals Junior(1618年-1669年)、三子揚·哈爾斯英語Jan Hals(1620年-1654年)、雷尼爾·哈爾斯英語Reynier Hals(1627年-1672年)及么子尼古拉斯·哈爾斯英語Nicolaes Hals(1628年-1686年)。

其他受哈爾斯影響的畫家及其主居城鎮為:

遺產 編輯

哈爾斯的名氣在他去世後衰弱。之後的兩個世紀裏,哈爾斯的畫作、那些現今博物館引以為傲的藏品,曾在拍賣會上以幾、甚至幾先令的價格轉手,如1786年一幅《約翰內斯·阿克羅尼烏斯英語Johannes Acronius》(Johannes Acronius)在恩斯赫德竟只曾以5先令的價格售出。

在10荷蘭盾的鈔票上有哈爾斯的畫像。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chjeldahl, Peter. Haarlem Shuffle: The Fast World of Frans Hals. The New Yorker (Condé Nast). 2011-08-08: 74-75 [201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2. ^ 荷蘭語原文:'Wat is het een genot zoo'n Frans Hals te zien – wat is 't heel iets anders dan de schilderijen – er zijn er zóó veel – waar zorgvuldig alles op de zelfde wijs is gladgestreken.' 英語翻譯:'What a joy it is to see a Frans Hals like that – how very different it is from the paintings – there are so many of them — where everything has been carefully smoothed out in the same way.' 文森特·梵高的信件——1885年10月13日至西奥·梵高. [2012年6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2日). 
  3. ^ 大英百科全書》1911年版摘抄:「Quite in another form, and with much of the freedom of the elder Hals, Dirck Hals, his brother, painted festivals and ballrooms. But Dirk had too much of the freedom and too little of the skill in drawing which characterized his brother.」
  4. ^ Ann Campbell,PAINTINGS:How to Look at Great Art, Franklin Watts , Inc , SBN 531-01867-9 , 79
  • Seymour Slive: Frans Hals, 3 dln (oeuvre catalogue), New York / London 1970–1974, and Frans Hals (exhibition catalogue Washington/London/Haarlem, 1989.
  • Claus Grimm published his Frans Hals. Das Gesamtwerk in 1989 (Stuttgart/Zürich; also translated into Dutch).
  • N. Middelkoop and A. van Grevenstein, Frans Hals. Leven, werk, restauratie (Life, work and restorations) (Haarlem Amsterdam 1988). This work gives an account of restorations of the riflemen's pieces, but it also gives a picture of Hals' life and work.
  • Antoon Erftemeijer; 2004 : Frans Hals in het Frans Hals Museum, Amsterdam/Gent (in Dutch, English and French), in which various chapters are devoted to Hals' life, his predecessors, portrait painting in the Golden Age, Hals' painting technique and other subjects. Many pictures with close-ups in this book show Hals' works in great detail.
  • Christopher Atkins (2004) Frans Hals's Virtuoso Brushwork, Nederlands Kunsthistorisch Jaarboek 2003, Zwolle, p. 281-309).

本條目部分來源於The Frans Hals Museum, Haarlem, July 2005 by Antoon Erftemeijer, Frans Hals Museum curator.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