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姓

中文姓氏
姓氏
慕容
百家姓》第436位
57: 公孫仲孫 軒轅令狐
58: 鍾離宇文 長孫慕容
59: 鮮于閭丘 司徒司空

郡望  敦煌郡

慕容姓中國複姓,其源流主要來自鮮卑。隨着時間的推移,慕容姓有些後人,又將慕容姓簡化成慕姓穆姓容姓等。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慕容氏
假名ぼよう の うち
平文式羅馬字Boyou no uji
日語舊字體慕容氏

簡介 編輯

  • 鮮卑族以部為氏,東漢桓帝時,檀石槐把鮮卑分為東、中、西三部,以右北平(今河北平泉縣)以西至上谷(今河北懷來縣)為中部,慕容世為中部大人。
  • 源自少數民族鮮卑族部落姓氏,慕容部是鮮卑族主要部落之一,這一部落的鮮卑人以部落名稱為姓。「慕容」這個部落名起源於三國時期,鮮卑族有一個首領叫莫護跋,他率領族人遷居遼西,曾隨同司馬懿征討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立下戰功,被封為率義王。後來莫護跋在棘城以北(今遼寧省義縣境內)建立了國家。據說當時北方的漢人流行戴步搖冠(一種有垂帶裝飾的帽子),莫護跋見了很喜歡,也命人照着漢人的帽子做了一頂,整天戴在頭上。鮮卑人見了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因為鮮卑語「步搖」諧音「慕容」,所以傳到後來「步搖」就成了「慕容」。而莫護跋的後人就乾脆把「慕容」當成了自己部落的名稱。[1]
  • 魏初,首領莫護跋被封為「率義王」,率部遷居遼西西晉太康十年(289年),慕容廆投降西晉,又遷徙河青山(今遼寧義縣附近)。收容大量漢人,僑置郡縣,吸收漢族先進技術和文化,西晉末年,先後建有前燕後燕南燕等政權。西晉時,慕容廆佔領遼東一帶,自稱鮮卑單于,他的兒子慕容皝後來建立前燕,從此正式以慕容為姓。
  • 慕容諾曷缽(624-688年),字阿那拔, 漢名忠烈 ,昌黎大棘(今遼寧省錦州市)人,鮮卑族。吐谷渾汗國最後一代(第22代)國君,西平郡王慕容融之子。 初封燕王,幼年嗣位。大臣爭權,國中大亂。得到唐太宗大臣陳國公侯君集援救和支持,受封河源郡王,封號「烏地也拔勒豆」可汗。在唐朝的支持下,抵抗吐蕃松贊干布的進攻,迎娶弘化公主(640年),破壞丞相宣王的專權行為。 唐高宗時,再次受到吐蕃攻擊,入朝覲見,拜駙馬都尉。領土被吐蕃吞併後,帶着弘化公主逃入涼州,受封左驍衛大將軍、安樂州都督、青海國王,安置於靈州之地。垂拱四年(688),去世,追贈右衛大將軍,歸葬於涼州大可汗陵。此為武威郡慕容氏始祖。

郡望堂號 編輯

武威郡

武威堂

敦煌郡

敦煌堂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百家姓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慕容姓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1. ^ 《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慕容廆;《晉書·慕容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