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業(?—759年),字嗣業京兆郡高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人,唐代將軍,怛羅斯戰役中,高仙芝的副將。李嗣業身高超過2米,臂力過人,善用陌刀,每逢出戰,必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歷史上有「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的說法 [1]

生平 編輯

天寶六載(747年),李嗣業隨高仙芝征小勃律,嗣業奇襲吐蕃[2],讓數萬大軍僅剩十八、九人,最後還擄獲勃律王與吐蕃公主,因功升為右威衛將軍。從此拂林大食等七十二個西域國家歸順於唐朝,都是嗣業的功勞。後來他參與討平石國之戰,被敵人稱為「神通大將」。

在討平石國之戰時,戰情一度告急,嗣業向高仙芝表示,如果全軍覆沒,他們兩個都會被敵人擄走;但如果守住白石嶺,還能有一條退路。仙芝認為應該要力戰到底,但嗣業繼續勸他,終於讓仙芝先退,自己守白石嶺。但是一路上道路狹隘,行軍不易,嗣業竟自己持大棒子擊殺追來的敵人,被打死的人馬有十幾百,於是敵人被他嚇跑,仙芝也才得以回國。但實際上李嗣業是為奪路而逃打殺友軍,當時別將段秀實責備他說:「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後來仙芝上朝表彰嗣業的功勞,嗣業被封為左金吾大將軍(一說右金吾大將軍),並讓他任疏勒鎮使。

當時城邊有一角,怎麼蓋都蓋不成,嗣業祈禱後,竟然看見一條白龍,於是就在那裏立廟祭拜。東漢耿恭故井早已乾涸,嗣業也對之祈禱,泉水竟然湧出。起初要征討勃律時,在路上有一大石擋住去路,嗣業不停用腳去踢,竟然就一踢踢到深谷底去,見者都說這是上天被他至誠所感動了。

753年,加封他驃騎大將軍的頭銜。玄宗賜他飲酒,結果嗣業喝醉了,在御前跳起舞來,讓玄宗很高興,便賜他綵緞百匹、金皿五十件、錢十萬,說:「這是給你解酒用的。」

安祿山造反,肅宗要追擊他,便詔見嗣業。嗣業與其他將領割臂發誓,不傷害經過的任何一個郡縣。見到肅宗後,肅宗命他與郭子儀僕固懷恩一同討伐敵軍。757年,嗣業與廣平王長安,在香積寺之戰中,敵軍李歸仁率騎兵隊相戰,使王軍大亂,嗣業便袒露上身,持長刀(陌刀)迎戰,斬殺數十人,之後率兩千「陌刀軍」迎戰 [3],竟然斬得六萬顆首級,敵軍因此逃跑,長安遂收復 [4]。因為這個功勞,他被封為虢國公,封戶兩百,兼懷州刺史、北庭行營節度使。

他與郭子儀圍相州,眾人都沒有建下功勞,只有嗣業奮力與敵軍相戰,是軍中之首。但是最後他竟被流矢射中,只好在帳中休養。過了幾天,原本瘡傷已經快好了,突然聽見帳外擊戰鼓的聲音,知道外面已與敵兵交戰,因而大叫起來,傷口竟然裂開,血流數升後死去。死後諡號忠勇,贈武威郡王

其子李佐國,襲封他的爵位,後來任丹王府長史,死後因為其父的功績,追贈宋州刺史。

  1. ^ 根據《太白陰經》記載,「虞候某強弩、陌刀相繼而至,鋒刃所加,流血漂杵;弩矢所及,轍亂旗靡。賊人棄甲曳兵而走,我軍逐北者,五十里。」形容只要一揮陌刀,就能連同騎兵與戰馬一起砍斷。
  2. ^ 資治通鑑·卷二一五·唐紀三十六》吐蕃以女妻小勃律王,及其旁二十餘國,皆附吐蕃,貢獻不入,前後節度使討之,皆不能克。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將萬騎討之。自安西行百餘日,乃至特勒滿川,分軍為三道,期以七月十三日會吐蕃連雲堡下。有兵近萬人,不意唐兵猝至,大驚,依山拒戰,礮櫑如雨。仙芝以郎將高陵李嗣業為陌刀將,令之曰:「不及日中,決須破虜!」嗣業執一旗,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自辰至巳,大破之,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餘皆逃潰。中使邊令誠以入虜境已深,懼不敢進;仙芝乃使令誠以羸弱三千守其城,復進。
  3. ^ 舊唐書》載:「嗣業乃脫衣徒搏,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
  4. ^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六》庚子,諸軍俱發;壬寅,至長安城西,陳於香積寺北澧水之東。李嗣業為前軍,郭子儀為中軍,王思禮為後軍。賊眾十萬陳於其北,李歸仁出挑戰,官軍逐之,逼於其陳。賊軍齊進,官軍卻,為賊所乘,軍中驚亂,賊爭趣輜重。李嗣業曰:「今日不以身餌賊,軍無孑遺矣。」乃肉袒,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奮擊,當其刀者,人馬俱碎,殺數十人,陣乃稍定。於是嗣業帥前軍各執長刀,如牆而進,身先士卒,所向摧靡。都知兵馬使王難得救其裨將,賊射之中眉,皮垂鄣目。難得自拔箭,掣去其皮,血流被面,前戰不已。賊伏精騎於陣東,欲襲官軍之後,偵者知之,朔方左廂兵馬使僕固懷恩引回紇就擊之,翦滅殆盡,賊由是氣索。李嗣業又與回紇出賊陣後,與大軍交擊,自午及酉,斬首六萬級,填溝塹死者甚眾,賊遂大潰。餘眾走入城,迨夜,囂聲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