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思琛(?—?)是一名突厥人,出身於西域畢國(今烏茲別克境內)。擔任過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詧押衙(內營管理者)、大將軍、特進。安史之亂時,原被遣往防守東都洛陽,後降於安祿山,轉為叛軍將領。

生平 編輯

出身 編輯

畢思琛生於畢國一支突厥阿史那部落。早期於磧西節度使來曜下做事,後轉為安西四鎮節度使帳下。

安史之亂 編輯

降於安祿山 編輯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畢思琛被派遣鎮守東都洛陽,雖然防守發揮效果,使安祿山大軍無法輕易攻下,但因楊國忠的錯誤,同年十二月,安祿山的軍隊攻進了洛陽,東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因為不願降於安祿山被殺,畢思琛則隨河南尹達奚珣投降了安祿山。[1]

南陽之戰 編輯

「至五月,賊將武令珣、畢思琛等來擊之,眾欲出戰,炅不許。賊於營西順風燒煙,營內坐立不得,橫門扇及木爭出,賊矢集如雨,炅與中使薛道等挺身遁走」[2]

在安祿山稱大燕皇帝的那年(756年),南陽魯炅在葉縣北和滍水之南設置柵欄,率領了嶺南、黔中、山南東道子弟五萬大軍防守。武令珣和畢思琛在同年五月時攻擊魯炅,雙方對峙,史稱南陽之戰

勸降來 編輯

「賊使降將畢思琛招瑱,琛即瑱父曜故將,城下拜泣弔瑱,瑱不應。前後殺賊頗眾,咸呼瑱為『來嚼鐵』」[3]

叛軍轉往攻向穎川太守來瑱,但來瑱準備充足,讓叛軍無處可破。因為畢思琛過去曾是來瑱父親來曜的部將,於是叛軍派遣畢思琛招降來瑱,畢思琛在城下哭泣,但來瑱並未因此投降,繼續以弓箭攻擊叛軍軍隊,大家都稱來瑱為來嚼鐵。

其他事蹟 編輯

與高仙芝冰釋 編輯

仙芝既領節度事,謂程千里曰:「公面似男兒,心如婦人,何也?」又謂思琛曰:「此胡敢來!我城東一千石種子莊被汝將去,憶之乎?」對曰:「此是中丞知思琛辛苦見乞。』仙芝曰:「吾此時懼汝作威福,豈是憐汝與之!我欲不言,恐汝懷憂,言了無事矣。」又呼王滔等至,捽下將笞,良久皆釋之,由是軍情不懼。

——《舊唐書》 卷140,列傳50,高仙芝

高仙芝代替夫蒙靈詧成為了四鎮節度使,在這之前畢思琛是擔任夫蒙靈詧的押衙,所以畢思琛等人都曾和夫蒙靈詧一同嘲笑過高仙芝,例如夫蒙靈詧會稱呼高仙芝為高麗奴,並羞辱他。得知高仙芝成為四鎮節度使後,畢思琛前去拜訪高仙芝,高仙芝看到畢思琛後,便質問他是否記得奪走了城東的種子田,並告訴他當時是怕他作威作福,而非可憐他才賜予他的,最後告知畢思琛自己已經不計較當時的恩怨了。兩邊透過這次對話消去彼此猜疑之心,後加左金吾衞大將軍,與一子五品官[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中華出版,據清朝胡克家翻刻元刊胡三省注本,2011),卷217,唐紀33
  2. ^ 舊唐書. : 卷114,列傳64,魯炅. 
  3. ^ 舊唐書. : 卷144,列傳64,來瑱. 
  4. ^ 舊唐書. : 卷140,列傳50,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