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菲亞·連儂

仙菲亞·莉莉安·連儂(英語:Cynthia Lillian Lennon,娘家姓鮑威爾,1939年9月10日—2015年4月1日),是音樂人約翰·連儂的第一任妻子,朱利安·連儂的母親。她成長於英格蘭西北部維勒爾半島英語Wirral Peninsula霍伊萊克一個中產家庭。12歲那年,她獲准進入少年藝術學院,後來就讀於利物浦藝術學院英語Liverpool College of Art。她和在同一所大學讀書的連儂在書法班上一見鍾情。

仙菲亞·連儂
Cynthia Lennon
出生仙菲亞·鮑威爾
(1939-09-10)1939年9月10日
 英國蘭開夏郡黑潭
逝世2015年4月1日(2015歲—04—01)(75歲)
 西班牙巴利亞利群島卡爾維亞
國籍 英國
配偶約翰·連儂
(1962–1968年)
羅伯托·巴薩尼尼
(1970–1973年)
約翰·特維斯
(1976–1983年)
諾爾·查爾斯
(2002–2013年)
兒女朱利安·連儂
父母查爾斯·鮑威爾
莉莉安·羅比

當約翰跟披頭四樂隊漢堡演出時,她從法定監護人姨媽咪咪·史密斯那裏租了一間臥室。鮑威爾懷孕後,1962年8月23日在利物浦快活山英語Mount Pleasant登記處英語Register office (United Kingdom)結婚。1964年,兩人住在薩里郡威布里奇肯伍德英語Kenwood, St. George's Hill,她在那裏買了一套房子,參與丈夫以倫敦為主的社交生活。1968年,約翰為了小野洋子離開了她,夫婦以約翰和洋子通姦為由於1968年11月8日合法離婚。

1970年,仙菲亞嫁給了意大利旅館老闆羅伯托·巴薩尼尼,1973年與他離婚。1976年,她與蘭開夏郡的工程師約翰·特維斯結婚,但1983年和他離了婚。之後,她簽署改名契,把名字改回「連儂」,還遇到了和她相戀17年的伴侶吉姆·克里斯蒂。她後來又於2002年嫁給夜總會老闆諾爾·查爾斯,直至他2013年去世。1978年,她出版回憶錄《扭曲的連儂》又在2005年出版了更加親密的傳記《約翰》。多年來,她多次拍賣約翰·連儂留給她的遺物。2006年,她和兒子朱利安·連儂出席太陽馬戲團作品《英語Love (Cirque du Soleil)》的拉斯維加斯首演禮。2015年,她於西班牙馬略卡島去世。

早年 編輯

1939年9月10日,仙菲亞·鮑威爾在英格蘭蘭開夏郡黑潭市出生[1],是查爾斯·鮑威爾(Charles Powell)和他的妻子莉莉安(Lillian,娘家姓羅比(Roby))的第三個孩子,前兩個孩子叫查爾斯(Charles)和安東尼奧(Anthony[2]。查爾斯·鮑威爾在英國通用電氣公司工作[3]。鮑威爾一家原先住在利物浦二戰爆發後,莉莉安與其他孕婦一同被送到更加安全的黑潭,住在黑潭海濱一家住宿加早餐酒店的小房間裏[3]。分娩後,利物浦成為德軍頻繁空襲的目標英語Liverpool Blitz,鮑威爾一家於是搬到了霍伊萊克一間兩居室半獨立式住宅[3]。這個維勒爾半島英語Wirral Peninsula的中產聚居地,在利物浦人看來甚是「時髦」[4]

11歲時,仙菲亞贏得了《利物浦回聲報》舉辦的一場比賽的藝術獎[5]。一年後,仙菲亞就讀於利物浦少年藝術學院(Junior Art School[6],後來的利物浦報紙《默西之聲英語Mersey Beat》編輯的比爾·哈里英語Bill Harry也就讀於該校[7]

求學生涯 編輯

17歲時,鮑威爾的父親與肺癌作了長期鬥爭後不幸去世[8] 。彌留之際,他告訴女兒要找工作養活母親,不能上藝校了。母親希望她能繼續讀書,把一個房間租給了四個電工學徒[3]。1957年9月,鮑威爾獲得利物浦藝術學院學位[9]。除了主修繪圖,仙菲亞還參加了刻字班,連儂也一樣[10]。連儂從來不帶繪圖工具,屢屢借用鮑威爾的鉛筆和鋼筆,鮑威爾發現其他老師拒絕輔導他,他只能來這[11]。仙菲亞受人尊敬,比她的未婚夫遊走的社交圈要多。連儂和藝校死黨傑夫·穆罕默德(Geoff Mohammed)曾拿仙菲亞開玩笑,仙菲亞一走進房間便打住話:「安靜點!不要說黃色笑話了,仙菲亞要來了[4]。」

鮑威爾曾聽到過連儂讚美學校里一位模樣像法國演員碧姬·芭鐸的金髮女孩。到了下周六,鮑威爾特地把頭髮挑染成金黃色,出現在學校[10]。連儂立馬就注意到她,嚷着:「看到你了,伊霍萊克小姐!」(連儂給她取的暱稱[9],有時也稱「鮑威爾小姐」和「普里姆小姐」)[12]。連儂穿得像泰迪男孩英語Teddy Boy,有時會抱着結他進到課室,有時還會唱着《Ain't She Sweet英語Ain't She Sweet》徑直走向鮑威爾[13]

和連儂交往 編輯

 
葉·克拉克公屋。

學院慶祝學期結束的派對過後,連儂問鮑威爾願不願意跟他「遠走高飛」[14]。但鮑威爾不假思索地答道,她已經和霍伊萊克(Hoylake)的一位小伙子訂婚了[15]。連儂憤憤回道:「難道我沒有向你求婚嗎?」[16]他後來湊近她,問她願不願意去葉·克拉克英語Ye Cracke酒吧。他整個晚上都不理她,這讓她困惑,但他最終還是用笑話邀請他入組織。隨後兩人開始約會,連儂現在叫她「小仙」(Cyn[17]。1958年秋,兩人不再約會[15],他也另一位藝術生塞爾瑪·皮克勒斯(Thelma Pickles)斷交[18][19]。他心生嫉妒時,會打她[20]。一次他看完仙菲亞與史超域·薩克利夫跳舞[21],抽了她一個耳光(導致她的頭磕在牆上)[22]。事件發生後,她與連儂分手三個月,但他誠懇致歉後,兩人關係恢復[23]。還有一次,連儂打了學院的清潔女工,因此她想應該遠離他[24]

她在藝術學校的作品開始受到影響,教師告訴她,跟連儂交往對她沒有好處[24]。連儂繼續隨便地輕率對待她,後來還說:「我是盲目憤怒了兩年了,要么喝酒,要麼打架。我對其他女朋友也是這樣,這對我來說很要緊。[24]」連儂的童年玩伴托尼·拉姆維爾(Tony Bramwell)後來表示:「仙菲亞由內而外都很迷人。儘管她知道連儂他一路上都趨於尋找愛情,但她是完全醉心於自身的成功……以及非常大的影響力。他沒有安全感,仙菲亞就為他打氣,扶持他的軟弱一面[25]。」

1960年,披頭四第一次在漢堡住英語The Beatles in Hamburg,連儂給老家的鮑威爾寫頻繁且激昂的信[26]。回家後,連儂的法定監護人阿姨咪咪·史密斯對連儂豪擲千金給鮑威爾買山羊皮大衣感到憤怒,朝他扔了一面小鏡子[27]。史密斯後來叫她「黑幫大姐大英語gun moll」,經常跟她起摩擦[27]。1961年,披頭四第二次來到漢堡,鮑威爾和保羅·麥卡尼當時的女友多特·羅納(Dot Rhone)在兩個星期後的復活節假期期間看望連儂和仙菲亞[28][29]。由於行程緊密,兩人被迫熬夜,服用整個樂隊用來保持亢奮的甲苯嗎啉英語Phenmetrazine[30]。連儂和鮑威爾住在薩克利夫女友阿斯特麗德·基爾赫母親家[28]。漢堡之行後,鮑威爾母親莉莉安說,鮑威爾的老師表姐和她丈夫帶着他們新出生的嬰兒移居加拿大[31],鮑威爾也跟他們走[32]。鮑威爾一直等到連儂從漢堡回來後,問曼拉弗大街251號英語251 Menlove Avenue之前的房客史密斯能不能租她一間房子。史密斯租出前門上面的貯藏室(成了連儂的睡房),但堅稱她也要做家務活[32]。為了付房租,她花光了獎學金後,在利物浦一家沃爾沃斯商店打工[33]。當年,愛丁堡阿姨馬特爾(Mater)給了21歲的連儂100英鎊,連儂便和麥卡特尼去巴黎玩。鮑威爾因忙着期末考,沒跟他們走[34]

1962年4月,連儂再次前往漢堡,而她在利物浦加莫伊爾路93號的排屋找到一間小套房英語bedsit[35]。不久後,1962年8月[36],她沒能通過美術老師文憑考試[37],卻發現自己懷上連儂的孩子[33]。後來她解釋稱,她和連儂從未有過避孕措施,從未沒說過這一點,當時也沒想到過[38]。她把這事告訴連儂,連儂說:「只能做一件事了,小辛,我們得結婚[38]。」

結婚 編輯

1962年8月23日,連儂夫婦於利物浦快活山英語Mount Pleasant婚姻登記處(Mount Pleasant Register Office)結婚[39][40]。樂隊同事麥卡特尼和佐治·夏里遜到場,而樂隊經理人布萊恩·愛普斯坦擔任伴郎,雙方父母均不在場[39][41][42]。婚禮氣氛很歡快,一開始大樓後院有裝修工用風鑽,噪音蓋過證婚人和連儂夫婦的聲音,所以證婚人讓新郎向前一步時,反而是夏里遜走上前[43]。在愛普斯坦的邀請下,婚禮晚宴在克萊頓廣場的里斯餐廳舉行,當時連儂的父母阿爾弗雷德·連儂和朱莉亞·連儂也在那兒慶祝他們1938年的婚姻,但是現場沒有拍照或鮮花[43]。當時連儂21歲,鮑威爾22歲[31]。這對新婚夫婦沒度蜜月,因為連儂當晚要去切爾西的河濱公園宴會廳表演[43],但是他們還是在愛普斯坦的伴隨下[44],推遲了蜜月,不請自來地[45]於9月16日[46]去了巴黎的喬治五世酒店[47]

鮑威爾懷孕期間,愛普斯坦讓夫婦倆住進他在福克納街36號(36 Falkner Street)的公寓,之後兩人又於她臨盆時租了私立醫院的一間病房[48]。儘管對利物浦之外的地方一無所知,金龜但如今受到全城女孩的追捧[42]。愛普斯坦給夫婦倆定下一個必須遵守的條件:對婚姻和寶寶守口如瓶,避免讓這些歌迷不安[49][42]。當結婚的消息泄露出去後,樂隊否認了[42]。仙菲亞非常高興地保持低調,不希望因為丈夫成為公眾注意的對象[42]

1963年4月8日早上7點45分,連儂夫婦的兒子約翰·查爾斯·朱利安·連儂[50]於塞夫頓醫院出生[51]。連儂當時在巡演,直到三天後才見到兒子[50]。終於趕到醫院的他大呼:「他太了不起了,小辛……他會成為像他父親那樣的搖滾巨星嗎?[52]」之後他解釋稱,他要跟愛普斯坦去巴塞隆拿度假四天[53]。連儂後來稱朱利安是「周六晚上的特別禮物,因他醫院聚集了許多人」,要麼說他兒子「從威士忌酒瓶出來」[54]

披頭四熱時期 編輯

朱利安出生時,披頭四在英家喻戶曉,這種現象稱之為披頭四狂熱[55]。那時,人們還不知道已經有一位成員結了婚還生了孩子。1963年《新音樂快遞》的「披頭四時間軸」詳述了每位成員的25條履歷,但沒有給出連儂已婚的任何線索,甚至報稱「姑娘」是他的愛好之一[56]。媒體曾在1963年末披頭四熱席捲英國和全歐洲時聽到過連儂妻子和兒子的傳言,於11月和12月突訪了他母親在霍伊萊克的房子(母親和兒子都住在這兒)[57]。朋友和鄰居紛紛為他們封口,但仙菲亞經常被記者們跟蹤[58]。11月,她帶着兒子在霍伊萊克教區教堂洗禮,但擔心媒體蜂擁而至,便沒有告訴正在巡演的連儂,直至兩天後。聽到消息的連儂非常生氣,因為他不想兒子受洗[59],即便愛普斯坦是朱利安的教父。洗禮過了不久,各大報紙遍佈連儂秘密妻子和兒子的報道[60]。愛普斯坦讓其他成員做最好的打算,希望報紙不會說仙菲亞是在嫁給他之前懷孕的[61]。在連儂姑姑家住了幾個月後,夫婦倆搬到倫敦,在克倫威爾路英語Cromwell Road13號皇帝之門(13 Emperor's Gate)找到一間三居室平房[62]。位於頂層的三居室單位為夾層,整棟房子沒有電梯。仙菲亞必須先把朱利安帶上樓,才走下樓拿購物袋[63]。樂迷們很快就發現他們住在那兒,她走到走廊透氣時也注意到樂迷,每次離家或回家都要推開他們才能過去[64]

她帶着連儂去美國看披頭四北美首場巡演,連儂允許媒體跟拍他們[65],這讓希望兩人的婚姻保持神秘的愛普斯坦惱羞成怒[66]。在巡演上,當連儂和其他成員很快被領進一輛車時,她被落在紐約,在邁阿密她只好讓歌迷請求說服一位女保安。連儂對她說:「下次他娘的別這麼慢了,他們可能會殺了你[67]。」這是仙菲亞唯一一次跟他們去巡演。抵達皇帝之門時的情況更為糟糕[20],樂迷在口香糖粘在單元房門鎖上,在她或連儂回到家或離開家撕碎所有衣服[68]。美國的女孩給她寫信,宣稱她們會不顧一切地愛約翰,喜歡其他成員的女性也收到數量相當的信。到1967年,成員們的妻子仍需應付女樂迷偶爾的人身傷害,其中仙菲亞曾被一名大喊「離開約翰!」的歌迷踢腿[69]

由於連儂要麼巡演,要麼錄歌,原定於1966年家庭假日要麼是與喬治·馬丁和他的女朋友去聖莫里茨滑雪,要麼與佐治·夏里遜及其妻子貝蒂·伯伊德去愛爾蘭住城堡[70]。由於這些計劃會受到被歌迷發現的影響,仙菲亞和帕蒂必須喬裝成女僕離開愛爾蘭[71] 。由於長時間的錄音和巡演,連儂過後通常會睡上幾天[72]。當連儂開始在西班牙阿爾梅里亞拍攝電影《我如何贏得戰爭英語How I Won the War》時,他答應讓妻子和兒子陪着她。兩人分到一間小公寓,之後斯塔爾及其妻子的加入,讓公寓很快變成別墅[73]

肯伍德時期 編輯

國內生活 編輯

樂隊會計向愛普斯坦提議讓成員搬到離他較近的伊舍英語Esher,因此連儂於1964年7月買下一間叫肯伍德英語Kenwood, St. George's Hill的房子。這幢仿都鐸風格的房子佔地三英畝,位於威布里奇,是奇里夫·李察的故居[74]。連儂花了比原價20000英鎊高兩倍的價錢改裝了肯伍德[75],將22間房減少到17間[76]。新廚房非常現代化且複雜,必須要由專人解釋操作方式[77]。大規模翻新期間,夫婦倆只好在閣樓臥室住了九個月[78]。仙菲亞享有較大的娛樂空間,而連儂通常在房子後面的小日光室里,俯瞰跟姨媽在利物浦的溫室很像的游泳池[79]。他們養了一隻貓,給它取了姨媽的名字「咪咪」[80]。仙菲亞親自照顧朱利安,沒有請奶媽,但保姆經常雇。她還會自己做飯,不過雇了不能住在家裏的管家、園丁和司機[81]

她通過駕駛考試後,連儂連續給她買了一輛白色迷你、一輛金色保時捷、一輛紅色法拉利和一輛綠色大眾金龜,通常為了給她驚喜,沒有事先徵詢她的意見[82]。仙菲亞享受兩位鄰居是貝蒂·伯伊德莫琳·斯塔基英語Maureen Starkey Tigrett的親切感,她們經常一起去度假或購物[83]。她經常被拍到出現在樂隊電影首映禮和特殊場合中,有時和連儂和朱利安在家時也被拍到,從而證明她是樂隊成員之妻和一位母親。連儂夫婦經常在黎明時分趕去倫敦市中心的一家夜總會,之後她送朱利安上學[84]。肯伍德成為探訪其他成員的、形形色色的美國音樂人和連儂前天晚上在倫敦夜總會碰到的完全陌生人的地方[83]

1965年,她打開肯伍德前門時發現一名「衣着形似流浪漢」的男子,但有着丈夫的特徵[85]。男子解釋稱,他叫阿爾弗雷德·連儂英語Alfred Lennon,是連儂說過的失散多年的父親[86]。連儂回到家時非常惱火,第一次告訴她他父親幾個星期前曾去過愛普斯坦公司NEMS的辦公室[86]。NEMS辦公室會面三年後,當時56歲的阿爾弗雷德帶着他的未婚妻、19歲的學生寶琳·瓊斯(Pauline Jones)再度來到肯伍德[87]。他問連儂能不能給寶琳一份工作,於是她被聘為朱利安的保姆,兼負責整理歌迷的郵件。連儂父親和他的未婚妻後來在閣樓臥室住了幾個月。在肯伍德接受《倫敦標準晚報》記者莫琳·科林夫的採訪,連儂表示:「我呆在我這間出名且擁擠的糖果屋裏,卻那兒也不能去。我要做的事情,只有我不知情,不過我知道這些事跟我無關[88]。」

吸毒 編輯

仙菲亞知道丈夫吸食苯甲嗎啉英語Phenmetrazine等毒品,還時常抽大麻,但兩人都不認為這些毒品非常有害,尤其是大麻[78]。1965年3月27日[89],在牙醫約翰·萊利(John Riley)的晚宴上,連儂夫婦、夏里遜和伯伊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了迷幻劑[90][91]。儘管被告知不要離開房子,但夏里遜還是載他們流連於各大夜總會,萊利則坐出租車緊隨其後[89][92]。在即興表演(Ad Lib)夜總會裏,他們認為通往俱樂部的電梯着火,開始瘋狂尖叫[93],最終爬出電梯,發行米·積加瑪麗安娜·菲斯福爾英語Marianne Faithfull和斯塔爾正在等電梯。後來夏里遜時速不超過10英里地開着伯伊德的Mini Copper,送他們回家,此時他也感受到毒品的藥力。他們在肯伍德過夜,首次體驗迷幻劑的完全效力[94]

那時連儂開始定期吸食迷幻劑,並日常使用的大麻[95]。被他多次慫恿後,仙菲亞願意再次嘗試迷幻劑,反作用跟上次一樣。她當時雖說不會再吸毒了,但她一心軟,幾個星期後去東薩塞克斯郡沃布爾頓英語Warbleton愛普斯坦的村舍派對路上最後一次吸毒[96]。雖然她討厭吸毒的心理影響,而這一點她從丈夫身上的改變中看出:「就像和一位剛發現宗教的人共處……緊張、偏執和壞脾氣被理解和愛取代[97]。」1970年,連儂交代自1965年來,他已經吸迷幻藥1000次,表示:「我習慣無時不刻在吸毒[98]。」之後數十年,仙菲亞總認為約翰吸毒是夫婦婚姻終結的開端[99][96]

1967年7月22日,夏里遜、伯伊德、斯塔爾和助理尼爾·阿斯皮納爾飛往雅典,與連儂一家、麥卡特尼及其女朋友珍妮·亞瑟英語Jane Asher、伯伊德16歲的妹妹寶拉(Paula)、隨團雜務人員馬爾·埃文斯英語Mal Evans和公關人員阿利斯泰爾·泰勒英語Alistair Taylor住了一晚[100]。他們尋找一個能買下來一起居住的島,還租了租了一架內燃機船遊艇「Arvi」[101]。麥卡特尼後來表示,儘管沿着希臘群島航行,每個人只不過是「圍坐在一起吸毒罷了」[102]。在倫敦和威爾斯的班戈,連儂和其他成員首次會見瑪哈禮希‧瑪赫西‧優濟後,公開宣佈戒毒,儘管不能完全戒掉[103]

到1967年,童年給連儂帶來的侵犯人性質消失,他把相當多的時間耗在坐在日光間或花園裏做好幾個小時的白日夢上[104]。對於包括仙菲亞在內大多數人,他有點少言寡語,至於其他披頭四成員則心照不宣[104]。仙菲亞一度抱怨:「我只想要個屬於我們的假期,約翰、朱利安和我。」連儂答她:「好,我懂,我們都回去康沃爾懸崖邊的小農舍,好不?」之後,他補充道:「還是別了,我還有些該死的曲子要寫。我必須工作,才能謀生[105]。」她理解他的喜怒無常,但沮喪的是,她從來沒有運用她的藝術學院背景在事業上飛黃騰達[105]

第三者 編輯

披頭四計劃飛往印度拜訪馬哈希,超脫靜坐兩或三個月。出發前,仙菲亞找到小野洋子寫給連儂的信,暗示連儂和她交往已有一段時間[106]。連儂否認他接觸過野子,辯稱她只不過是為「狂熱的藝人」,希望獲得贊助,儘管洋子繼續不斷打電話並拜訪肯伍德[107]。1968年2月15日[108],連儂飛往印度,其他披頭四成員及他們的伴侶伯伊德、愛舍和莫琳·斯塔基四天後出發[109]。男女區別體現在男音樂人晚上坐在外頭寫歌,他們的伴侶則聚在房間內經常談身為披頭四人妻或伴侶的生活[110]。連儂一家一起躺在道場的四柱床上冥想很久,期間連儂彈結他,仙菲亞畫畫和寫詩[110]

蘋果唱片公司英語Apple Corps老闆、原名為艾利克斯·馬拉達斯(Alex Mardas)的希臘人魔力艾力克斯英語Magic Alex後來抵達,住在離道場最近的村莊,整天酗酒,不獲准進場。兩個星期後,連儂要求到單獨房間誰覺,說他只有在獨自一人時才能冥想,然而他幾乎每天都跟野子通信[111],還每天早上走到下面的地方郵局查看有沒有收到洋子的電報。隔了很久,仙菲亞察覺到這些秘密的舉動,說:「我覺得,我們和馬哈希的魔幻小插曲促成了我們的婚姻,但事實上這是終結的前兆[112]。」保羅·薩爾茲曼英語Paul Saltzman後來出版的圖集《披頭四在瑞詩凱詩》(The Beatles in Rishikesh[113],出現了連儂在沉思而仙菲亞很鬱悶的表情[114]。儘管疏遠了連儂,後來她回想起那些時日,她表示:「我喜歡遠離歌迷、黑壓壓的人群、截稿日期和閃着閃光燈的鏡頭」[112]

離婚 編輯

飛回英國[110],連儂喝蘇格蘭威士忌喝得非常醉,坦誠交待他的婚外情[115]。他接下來詳述了和追星族、好友(例如瓊·貝茲、演員伊琳諾·布朗英語Eleanor Bron、記者克琳芙(Cleave))和全球「幾千名」女性的曖昧關係[116]。儘管不想聽連儂坦白,但她知道女人們「如同飛蛾撲火」一樣迷上他。兩個星期過去了,1968年5月,連儂建議仙菲亞帶上馬拉達斯、當奴雲和兩個好朋友去希臘度假,此時他正忙着錄製《白色專輯[117]。1968年5月22日下午4點,她從希臘回到肯伍德,比原計劃早了些許[118]。她發現連儂和洋子穿着一樣的白色長袍,盤腿坐在地板上,望着彼此的眼睛[119],後來還在連儂睡房門外找到洋子的拖鞋[120]。她震驚了,問珍妮·伯伊德英語Jenny Boyd和馬拉達斯她有沒有在他們的公寓過夜[121]。伯伊德回到公寓倒在床上便睡,但她和馬拉達斯則在喝酒,期間馬拉達斯勸她和他私奔。在浴室吐完後,她癱倒在空睡房的床上,馬拉達斯見狀走過來,想吻她卻被一把推開[122]

第二天她回到家中,連儂表現得非常正常,堅定地保持他對她和兒子的愛[123]。他說:「我愛你小辛,我現今比以前更愛你了[121]。」不久後連儂和麥卡特尼回到紐約[124],偏偏不叫上仙菲亞,她母親安排她去一趟意大利佩薩羅[121]。和意大利旅店老闆羅貝托·巴薩尼尼(Roberto Bassanini)過了一晚後,馬拉達斯等在酒店,爆出了連儂計劃以通姦的理由提出離婚訴訟,想單獨監護朱利安,「把她送回霍伊萊克」[125]。她在2005年表示:「事實上不過是『魔力艾利克斯』大半夜來到意大利,事先完全不知道我住哪,這讓我非常嫌疑。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至於連儂和洋子)「指控我做了一些骯髒的勾當,好讓他們自己顯得不那麼惡劣」[126]。連儂開始走離婚程序時,她又辯解稱:「跟我離婚?他憑的什麼?[127]」洋子懷孕的新聞曝光後,仙菲亞於1968年8月22日也走了自己的離婚程序[128]。財務清算遇上阻滯,家產多於75000英鎊。連儂不會分出[129],打電話告訴她要想拿這筆錢,不如買足球彩票英語football pools中獎,她不值再多的錢[130]。清算之後漲到了10萬鎊,此外每年還要支付2400鎊朱利安的撫養費[131]。另外10萬鎊投入信託基金,朱利安21歲便可繼承。直到那時,他的母親會收到支付利息。1968年11月8日,兩人獲得離婚暫准判令英語离婚暂准判令[132]。由於信託基金有一條遺囑修改附錄,寫着連儂後來的孩子也能拿錢,所以1975年西恩·連儂出生時,朱利安的繼承財產減至5萬鎊[133]

她在斯塔爾於倫敦市中心馬里波恩區蒙塔古廣場34號英語34 Montagu Square, Marylebone買的公寓住了幾個月[134],但連儂和洋子更願意住在肯伍德,而不是荒涼的韋布里奇,於是她搬回肯伍德[135]。連儂和仙菲亞在肯伍德的最後一次見面很短,那時洋子在連儂身邊,連儂指責仙菲亞在印度搞婚外情,說她是「不值得可憐的小花」[136]。那年,麥卡特尼拜訪她和朱利安[137],去肯伍德的路上他在腦海中譜了一首曲,這曲子便是後來的《Hey Jude[137]。談到他們離婚[138],麥卡特尼後來曾說:「我們一直是百萬年的老友記,我認為突然變成不受歡迎人物並走出我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很艱難[139]。」仙菲亞回憶:「保羅自己一個人過來那天我非常意外。我對他對我們福利表示着急非常感動……走完那趟,他在車裏寫了《Hey Jude》。我永遠無法忘記保羅過來看望我們的有愛之舉和關切[140]。」她一度問連儂有沒有寫過關心他們在一起的歌,得到的回答是:「當你太過年輕沒能對某人表達熱情時,這樣做太多愁善感了。北方的純爺們可不會這樣做[5]。」相反,連儂說他曾在1965年給他的婚外情寫了《挪威的森林(這隻鳥已飛走)》,但寫得像「鬼畫符」,所以仙菲亞不知道[141]

離婚後 編輯

和連儂分居後,仙菲亞開始約巴薩尼尼,兩人最終於1970年7月31日喜結連理[142],但1973年離婚[143]。之後她在威爾斯魯思因開了一家叫奧利弗的小餐館(Oliver's Bistro)的餐廳,還在樓下開住宿加早餐酒店。兒子就讀於里辛學校,後來進入當地的預備軍官訓練營英語Combined Cadet Force[144]。1973/74年連儂和洋子分手後,他當時的伴侶龐鳳儀積極讓連儂和兒子有更多的時間相處,期間和連儂的前妻形成友誼關係,並且在連儂和洋子和解後繼續這個關係[145]。期間仙菲亞最後一次去看約翰[99]。之前,朱利安每年只被允許獨自見父親兩次,但期間連儂經常跟龐鳳儀抱怨前期也想出現:「她(仙菲亞)認為還能回心轉意,就因為我和洋子分手了。」和洋子和解後,他再次抱怨仙菲亞不允許兒子見他[146]

1976年5月1日,仙菲亞嫁給了蘭開夏工程師約翰·特維斯(John Twist)。兩人在一起時,她於1978年出版了回憶錄《連儂的轉變》(A Twist of Lennon),講述她之前的生活以及和連儂的故事,還收錄她的畫作和詩歌[147]。有報紙刊出摘錄後,連儂想阻止書出版[148]

1980年12月9日,她住在斯塔爾前妻家時,接到斯塔爾的電話[149],此時離連儂遭槍擊已過兩小時[150]。「對林戈的話、他那撕裂了橫跨大西洋航線的哭腔的記憶十分深刻:『仙菲亞,我很對不起,約翰死了。』我只有一個清晰的念頭。我的兒子,我們的兒子還躺在家裏的床上,我必須回到魯思因,好告訴他父親的死訊[151]。」

仙菲亞的回憶錄獲得再版收益,連儂死後幾個星期第三次印了20萬冊[152]。1981年,她和特維斯分居[153],兩人於1983年離婚。她賣掉了餐館[154],簽單邊契據把名字改回連儂,後來她稱這是財政上的必須:「你認為我用鮑威爾姓會獲得(1983年為維也拉英語Viyella)設計寢具和紡織品的三年合同嗎?肯定不會。當這成為謀生的必須時,就一定要咬緊牙關,接受批評[5]。」

1981年,她開始和利物浦私人司機吉姆·克里斯蒂(Jim Chrisite)交往,吉姆也成為她長達17年的伴侶和業務經理人[155][156],兩人住在坎布里亞郡彭里斯。那時候她說:「吉姆從未覺得他活在約翰·連儂的陰影下。他比我小四歲,不痴迷披頭四樂隊[157]。」後來他們移居萌島,再到後來搬到諾曼第住了幾年,最終於1998年分居[99][156]

她把連儂的遺物保留幾年,但連儂死後她把這些拿去拍賣掉[158],其中連儂私底下給她畫的聖誕賀卡於1981年8月在佳士得拍出8800鎊[159]。由於未婚夫一直搖擺不定,她曾於1999年一度表示「離開約翰後,我愛的那些男人們都沒能過上好日子」[156]。她於1991年拍賣了連儂的許多遺物,包括肯伍德的古董[155]。那時候她就說:「我享受了這些東東30年了,但是時候做出改變了[155]。另一套物品於1995年拍賣,包括連儂花6萬美元給她買的一些吸毒器具[160]。」後來她說:「我認為一生中我們搜集了太多的行囊,當你要清空時,就把它交給舊貨銷售。我的行李很搶手,在佳士得賣。當你要還清賬單時,你不會覺得驕傲,你也不能帶上它[5]。」

在商界摸爬滾打數年,她多次碰壁,其中她拿1980年約翰·連儂歌曲英語Woman (John Lennon song)《Woman》的名字推出香水[161][162],此外還於1989年4月在科文特花園聖馬丁道英語St. Martin's Lane開了一家名叫連儂氏(Lennon's)的餐館,菜名不乏Rubber鰨(1965年一次錄製完成專輯[155][156]、Sgt. Pepper's牛排和Penny Lane肉醬等連儂元素。後來難為維生而倒閉[163]。她指出她生命中男人們為她所做的努力激勵了她[156]

披頭四在漢堡的日子成了1994年電影《披頭歲月》的主題[164],片中詹妮弗·艾莉扮演了仙菲亞·鮑威爾。照影片刻畫,連儂和仙菲亞的關係最終是被他們想在人生中要的不同東西毀滅的,但連儂不想傷害她[165]。仙菲亞後來抱怨影片將她塑造成「一個黏人、悲觀的戴着方頭巾的小女友[166]。」2000年電視電影《在約翰·連儂的人生中英語In His Life: The John Lennon Story》中,吉蘭·克尼英語Gillian Kearney扮演了她。約翰對待她的消極一面遭忽略[167]。隨後在2005年以洋子為中心的美國音樂劇《連儂英語Lennon (musical)》中,她的角色由朱莉亞·莫爾尼英語Julia Murney扮演,然而演出口碑不佳,一場改版演唱期間只獲得些許知名度[168][169]。2010年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台電影《裸體連儂》中,她的角色更加中心,由克勞德·布拉克利英語Claudie Blakley出演她[170]。然而,在2009年英國電影《約翰連儂:不羈前傳》中她的角色被忽略,該片講述連儂1955年到1960年的經歷,但聚焦於他和他姨媽和母親的關係[171]

1995年,仙菲亞首次錄歌,翻唱了1968年麥卡特尼為瑪麗·霍普金英語Mary Hopkin製作的冠軍單曲《那些日子英語Those Were the Days[5],然而歌曲沒能上榜。1999年還在諾曼第時,波多貝羅路的KDK畫廊展出了她的繪畫和油畫[156]。到20世紀90年代,她出現在一些披頭四集會中,但似乎對這種做法持矛盾看法[5][155]。那時她堅持繼續生活,忘掉披頭四,但另一邊廂似乎不可避免地擁抱着過去經歷繼續帶來的利益[5][99][155][156]。《每日電訊報》1999年的一份檔案說過:「本質上,她是一位郊區婦女,幾乎不顧一切地追趕現代最傑出的男人之一。自從她和約翰·連儂結束婚姻,30多年來,她還像過去一樣迷惑[156]。」

晚年 編輯

2002年,她嫁給了巴巴多斯夜店老闆諾爾·查爾斯(Noel Charles[172]。2005年9月,她出版新傳記《約翰》(John),再講她和連儂的生活和及其過後多年的故事,包括他死後的事件。作家米歇爾·法柏在《衛報》寫道:「《約翰》是仙菲亞證明她有多麼價值的嘗試。理論上說,這位連儂1958年到1968年的尊貴伴侶的揭發沒有價值。躍然於紙的,是潛在的凋謝跡象[129]。」2006年,她和兒子出席《太陽劇團》作品《英語Love (Cirque du Soleil)》的拉斯維加斯首映禮,當晚甚少在公眾前露面的洋子也在場[173]。2009年,她和兒子在利物浦的披頭四故事館英語The Beatles Story啟動收藏品展覽[174],同時她和帕蒂·伯伊德在亞美尼亞埃里溫卡菲斯揚美術館揭幕禮上第一次共同露面[175]。2010年9月30日,朱利安在紐約莫里森酒店畫廊(Morrison Hotel Gallery)啟動他的「Timeless」攝影展,當天仙菲亞、朱利安、洋子、西恩和龐鳳儀五人首次共聚一堂[176]

 
仙菲亞·連儂和朱利安·連儂於2010年10月9日為紀念約翰·連儂誕辰70周年的約翰·連儂和平紀念碑揭幕。

2010年10月9日,仙菲亞和朱利安在查維斯公園英語Chavasse Park為紀念連儂誕辰70周年的約翰·連儂和平紀念碑揭幕[177]。仙菲亞和諾爾在西班牙馬略卡島生活[174],直到他在2013年3月11日過世[172]

2015年4月1日,在和癌症作短暫抗爭後,仙菲亞於馬略卡島的家中溘然長逝,享年75歲,兒子朱利安在旁陪伴[178][179]。麥卡特尼和斯塔爾向公眾發表了訃聞,其中麥卡特尼表示:「自從之前我們一起在利物浦生活,在我看來她是位迷人的女士。她是朱利安的好母親,我們都會想念她。」朱利安說:「和平與愛獻給朱利安·連儂,願上帝保佑仙菲亞[179]。」洋子也發表聲明,強調了她所共有的地位:「給一位強壯和聰慧男孩當母親從來都不是美差。在那一點上,仙菲亞和我相互理解。希望我們的兒子和他們的將來順風順水[180]。」曾於20世紀60年代與她和連儂度過相當長時間的披頭四傳記作者亨特·戴維斯英語Hunter Davies在鑽研他的書作時,記得她「是位迷人的女性……她完全並不像約翰,安靜、沉默寡言且冷靜[179]。」

腳註 編輯

  1. ^ Lennon 2005,第13頁.
  2. ^ Lennon 2005,第14頁.
  3. ^ 3.0 3.1 3.2 3.3 Lennon 2005,第16–17頁.
  4. ^ 4.0 4.1 Davies 1968,第57頁.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You ask the questions. The Independent. 1999-07-07 [2011-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7). 
  6. ^ Lennon 2005,第15頁.
  7. ^ Harry 2000,第266頁.
  8. ^ Edmondson 2010,第28頁.
  9. ^ 9.0 9.1 Edmondson 2010,第27頁.
  10. ^ 10.0 10.1 Spitz 2005,第154–155頁.
  11. ^ Lennon 2005,第22頁.
  12. ^ Anderson 2010,第31頁.
  13. ^ Lennon 2005,第24–25頁.
  14. ^ Lennon 2005,第27頁.
  15. ^ 15.0 15.1 Mulligan 2010,第23頁.
  16. ^ Spitz 2005,第156頁.
  17. ^ Spitz 2005,第155頁.
  18. ^ Cross 2004,第9頁.
  19. ^ Clayson 2000,第31頁.
  20. ^ 20.0 20.1 Living with Lennon. BBC. 2008-05-21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3). 
  21. ^ Lennon's friends recall ex-Beatle. BBC News. 2005-11-25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5). 
  22. ^ Edmondson 2010,第xvii頁.
  23. ^ Miles 1997,第48–49頁.
  24. ^ 24.0 24.1 24.2 Davies 1968,第58–59頁.
  25. ^ Kane 2007,第55頁.
  26. ^ Davies 1968,第100頁.
  27. ^ 27.0 27.1 Spitz 2005,第80頁.
  28. ^ 28.0 28.1 Cross 2004,第33頁.
  29. ^ Brown & Gaines 2002,第46頁.
  30. ^ Miles 1997,第59頁.
  31. ^ 31.0 31.1 Mulligan 2010,第57頁.
  32. ^ 32.0 32.1 Spitz 2005,第132頁.
  33. ^ 33.0 33.1 Spitz 2005,第313頁.
  34. ^ Lennon 2005,第99頁.
  35. ^ Salewicz 1987,第130頁.
  36. ^ Edmondson 2010,第47頁.
  37. ^ Coleman 1984,第173頁.
  38. ^ 38.0 38.1 Lennon 2005,第122–124頁.
  39. ^ 39.0 39.1 Spitz 2005,第348頁.
  40. ^ Edmondson 2010,第xviii頁.
  41. ^ Brown 2002,第83頁.
  42. ^ 42.0 42.1 42.2 42.3 42.4 Davies 1968,第173–174頁.
  43. ^ 43.0 43.1 43.2 Spitz 2005,第349頁.
  44. ^ Loker 2009,第114頁.
  45. ^ Barrow 2006,第94頁.
  46. ^ Cross 2004,第67頁.
  47. ^ Dewitt 1985,第246頁.
  48. ^ Brown 2002,第93頁.
  49. ^ Mulligan 2010,第58頁.
  50. ^ 50.0 50.1 Edmondson 2010,第51頁.
  51. ^ Cynthia Powell Lennon. Lennon by Lennon Ltd. 2004 [2011-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8). 
  52. ^ Wiener 1991,第51頁.
  53. ^ Barrow 2006,第38頁.
  54. ^ Ryan 1982,第153頁.
  55. ^ Carr & Tyler 1975,第16–20頁.
  56. ^ Carr & Tyler 1975,第25頁.
  57. ^ Davies 1968,第226頁.
  58. ^ Spitz 2005,第412頁.
  59. ^ Loker 2009,第123頁.
  60. ^ Lennon 2005,第271頁.
  61. ^ Womack & Davis 2006,第109頁.
  62. ^ Miles 1997,第103頁.
  63. ^ Lennon 2005,第172–173頁.
  64. ^ Spitz 2005,第436頁.
  65. ^ Spitz 2005,第460–462頁.
  66. ^ Barrow 2006,第80頁.
  67. ^ Lennon 2005,第180頁.
  68. ^ Spitz 2005,第514頁.
  69. ^ Davies 1968,第358頁.
  70. ^ Loker 2009.
  71. ^ Davies 1968,第214,228–229頁.
  72. ^ Anderson 2010,第62頁.
  73. ^ Lennon 2005,第254–255頁.
  74. ^ Miles 1998,第166–167頁.
  75. ^ Tremlett 1975,第53頁.
  76. ^ Miles 1997,第168頁.
  77. ^ Miles 1997,第169頁.
  78. ^ 78.0 78.1 Spitz 2005,第548頁.
  79. ^ Miles 1997,第143頁.
  80. ^ Thomson & Gutman 2004,第73頁.
  81. ^ Davies 1968,第323–326頁.
  82. ^ Lennon 2005,第166–167頁.
  83. ^ 83.0 83.1 Lennon 2005,第204–206頁.
  84. ^ Lennon 2005,第209–211頁.
  85. ^ Edmondson 2010,第80頁.
  86. ^ 86.0 86.1 Lennon 2005,第239–240頁.
  87. ^ Spitz 2005,第739頁.
  88. ^ Cleave, Maureen. The John Lennon I knew. The Daily Telegraph. 2005-10-05 [201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6). 
  89. ^ 89.0 89.1 Cross 2004,第107頁.
  90. ^ Boyd, Pattie. Patti Boyd: The dentist who spiked my coffee with LSD. Daily Mail. 2007-08-05 [200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91. ^ Herbert, Ian. Revealed: Dentist who introduced Beatles to LSD. The Independent. 2006-09-09 [200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6). 
  92. ^ Mann 2009,第21頁.
  93. ^ Cross 2004,第148頁.
  94. ^ Spitz 2005,第566頁.
  95. ^ Spitz 2005,第665–666頁.
  96. ^ 96.0 96.1 Lennon 2005,第244–248頁.
  97. ^ Tillery 2010,第53頁.
  98. ^ Wenner 1971,第76頁.
  99. ^ 99.0 99.1 99.2 99.3 Smith, Julia Llewellyn. I'm trying to make Julian feel that John did love him, even if he can't tell him any more. Daily Express. 2000-07-25. 
  100. ^ Spitz 2005,第704頁.
  101. ^ Miles & Badman 2001,第272頁.
  102. ^ Miles 1997,第379–380頁.
  103. ^ Edmondson 2010,第96頁.
  104. ^ 104.0 104.1 Davies 1968,第328–329,334–335,384頁.
  105. ^ 105.0 105.1 Davies 1968,第337–338頁.
  106. ^ Spitz 2005,第740頁.
  107. ^ Spitz 2005,第740–741頁.
  108. ^ Loker 2009,第280頁.
  109. ^ Anderson 2010,第74頁.
  110. ^ 110.0 110.1 110.2 Mulligan 2010,第105頁.
  111. ^ Spitz 2005,第755頁.
  112. ^ 112.0 112.1 Lennon, Cynthia. The Beatles, the Maharishi and me. The Times. 2008-02-10: 1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113. ^ Roy, Amit. Long and Winding Road to Rishikesh. The Telegraph (Kolkata). 2005-03-27 [2011-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1). 
  114. ^ Kane 2007,第61頁.
  115. ^ Edmondson 2010,第101頁.
  116. ^ Spitz 2005,第758頁.
  117. ^ Lennon 2005,第281–282頁.
  118. ^ Mulligan 2010,第108頁.
  119. ^ Ryan 1982,第155頁.
  120. ^ Spitz 2005,第772頁.
  121. ^ 121.0 121.1 121.2 Edmondson 2010,第102頁.
  122. ^ Lennon 2005,第288–289頁.
  123. ^ Spitz 2005,第773頁.
  124. ^ Mulligan 2010,第106頁.
  125. ^ Coleman 1999,第464頁.
  126. ^ Hunt, Chris. The Loves Of John Lennon. Lennon: The Life – The Legend – The Legacy: 25th Anniversary Issue (Uncut Legends). December 2005. 
  127. ^ Brown & Gaines 2002,第273頁.
  128. ^ Mulligan 2010,第xxii頁.
  129. ^ 129.0 129.1 Faber, Michel. Imagine all the butties. The Guardian. 2005-10-08 [2011-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130. ^ Coleman 1999,第467頁.
  131. ^ Edmondson 2010,第113頁.
  132. ^ Spitz 2005,第800頁.
  133. ^ Cross 2004,第195頁.
  134. ^ Cross 2004,第184頁.
  135. ^ Edmondson 2010,第107頁.
  136. ^ Lennon 2005,第300頁.
  137. ^ 137.0 137.1 Spitz 2005,第782頁.
  138. ^ Edmondson 2010,第xxxii頁.
  139. ^ Miles 1997,第465頁.
  140. ^ Cross 2005,第366頁.
  141. ^ Wenner 1971,第226頁.
  142. ^ Lennon 2005,第293頁.
  143. ^ Sweeting, Adam. Cynthia Lennon obituary. The Guardians. 2015-04-02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144. ^ Cynthia Lennon. BBC. [2011-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145. ^ Lennon 2005,第336–340頁.
  146. ^ Harry 2000,第334頁.
  147. ^ Life with The Beatles. BBC News. 1999-08-27 [2007-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6). 
  148. ^ Ingham 2003,第349頁.
  149. ^ Badman 2001,第275頁.
  150. ^ Edmondson 2010,第173頁.
  151. ^ Cynthia Lennon. BBC. [2007-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152. ^ 'Instant' books focus on Lennon. Ottawa Citizen. Reuters. 1980-12-30: 38 [201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6). 
  153. ^ Names in the News: Cynthia Lennon Twist. The Daily Times (Portsmouth, Ohio). Associated Press. 1981-09-14: 10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154. ^ Lennon 2005,第374頁.
  155. ^ 155.0 155.1 155.2 155.3 155.4 155.5 Goodbye to All That: Cynthia Lennon Sells What John Left Behind. People. 1991-09-02 [201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156. ^ 156.0 156.1 156.2 156.3 156.4 156.5 156.6 156.7 Moir, Jan. I want John out of my life. The Daily Telegraph. 1999-05-28. 
  157. ^ The Linda McDermott interview: Cynthia Lennon. merseyworld.com. [200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0). 
  158. ^ Lennon 2005,第285頁.
  159. ^ Badman 2001,第287頁.
  160. ^ Names in the News: John Lennon. Kingman Daily Miner. Associated Press. 1995-09-08: 1B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6). 
  161. ^ On Tuesday, April 05, 1988, a U.S. federal trademark registration was filed for CYNTHIA LENNON. Trademarkia, Inc. [2011-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9). 
  162. ^ Perfume Intelligence – The Encyclopaedia of Perfume. Perfume Intelligence. [2011-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4). 
  163. ^ Badman 2001,第225頁.
  164. ^ Backbeat (1994). Rotten Tomatoes.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165. ^ Seibert, Perry. Backbeat: Critics' Reviews. Rovi Corporation. [201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3). 
  166. ^ Anthony, Andrew. Imagine? Not here. The Observer. 2005-10-16 [201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8). 
  167. ^ Oxman, Steven. Review: 'In His Life: The John Lennon Story'. Variety. 2000-11-30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8).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168. ^ Kozinn, Allan. The Many Faces of John Lennon: Black, White, Male, Female.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7-31 [2011-04-17]. 
  169. ^ Hernandez, Ernio. Behind the Musical: Nine Johns Come Together for Broadway's Lennon. Playbill. August 2005 [201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2).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170. ^ Lennon Naked: Characters. PBS Masterpiece. PBS. [201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0). 
  171. ^ Blackie, Andrew. An Interesting Proposition with 'Nowhere' Much to Go. PopMatters. 2010-01-21 [201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0). 
  172. ^ 172.0 172.1 Kay, Richard. William and Kate's secret home plans: Couple given permission for range of improvements to mansion on Sandringham estate (collection of unrelated news briefs). Daily Mail. 2013-03-12 [2013-03-11]. 
  173. ^ Thompson, Jody. All you need is Love: Beatles show hits Vegas. BBC News. 2006-07-01 [2007-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7). 
  174. ^ 174.0 174.1 Brooks, Richard. Julian Lennon gives family peace a chance. The Sunday Times. 2009-06-13 [2011-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7). 
  175. ^ Titizian, Martia. Cynthia, Pattie, and the Beatles. The Armenian Reporter. 2009-11-14 [201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176. ^ Julian Lennon: 'Timeless' exhibition at Morrison Hotel Gallery. Yoko Ono. 2010-09-30 [2011-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177. ^ Monument to John Lennon unveiled in Liverpool on his '70th birthday'. The Daily Telegraph. 2010-10-09 [2011-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9). 
  178. ^ In Loving Memory – Cynthia Lennon – 1939–2015. julianlennon.com. [2015-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7). 
  179. ^ 179.0 179.1 179.2 John Lennon's first wife Cynthia dies from cancer. BBC News. 2015-04-01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180. ^ Yoko Ono Remembers Cynthia Lennon: 'She Embodied Love and Peace'. Rolling Stone. 2015-04-03 [2015-04-05].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