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利則慘案

阿姆利則慘案,又稱札連瓦拉園屠殺,是1919年4月13日在英屬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則札連瓦拉園中因英國人指揮的軍隊向印度人民開槍而引發的屠殺事件。事件造成上千人傷亡。英屬印度政府方面的數字是379人死亡,1100人受傷[1],而印度國民大會黨方面的說法是傷亡者約為1500人,其中約1000人死亡[2][3]

札連瓦拉園內的牆上屠殺留下的子彈痕跡

背景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英國在戰爭初期曾經擔心印度人會叛變,不過印度的主流政治領袖一開始就支持大英帝國。在戰爭期間,英屬印度供應英軍大量的資源和人力。約125萬印度軍人和勞工在歐洲非洲中東服役,同時印度的政府和王公們亦輸送大量糧食、資金和軍火。然而,孟加拉旁遮普仍是印度獨立革命運動的溫床;當時孟加拉的連串革命,加上旁遮普的動盪,幾乎令整個地方行政陷於癱瘓。[4][5]

 
1919年,屠殺發生後數月的札連瓦拉園

1915年2月,英屬印度軍隊中的印度人策劃發動的加達爾兵變英語Ghadar Mutiny,是更大範圍的印德密謀英語Hindu-German Conspiracy中一系列密謀里最著名的計劃,印德密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4年到1917年發動泛印度造反以推翻英屬印度統治的密謀。革命者包括印度、美國德國的印度民族主義者,此外愛爾蘭共和主義者及德國外交部也提供幫助。印德密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便開始醞釀,醞釀者有美國的加達爾黨,德國的柏林委員會,英屬印度的印度革命家,德國外交部通過駐美國三藩市的領事館也參與醞釀。英國派情報人員滲透進入加達爾運動,最終挫敗了計劃中的1915年2月兵變,主要領導人都被逮捕。在駐印度軍隊中的兵變圖謀也被粉碎。

 
2010年的札連瓦拉園

自從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英國在印度的官員們就惶惶不可終日,總害怕當地人造反。這些官員們相互提醒道,表面上無辜的當地人其實最可疑。[6]當時的調查人員及後來的歷史學家都認為,阿姆利則當時發生的各種事件之間並沒有密謀聯繫,但是英國人的恐懼轉化為行為——戴爾將軍相信正有一個顛覆英國統治的陰謀,之後他在英國被讚揚為預先制止了一場恐怖襲擊。1919年《羅拉特法案》通過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是受加達爾兵變英語Ghadar Mutiny的影響。英屬印度軍隊從歐洲美索不達米亞撤回印度,經濟蕭條。[7]

 
阿姆利則慘案中軍隊開槍射擊之處

1915年的加達爾兵變以及拉合爾陰謀案英語Lahore conspiracy trial仍在導致英國人的恐懼。有關為土耳其哈里發而戰的旁遮普人青年的謠言,隨後是有關俄國內戰紅軍的謠言,在英國軍隊圈子裏流傳甚廣。俄國十月革命也對印度人產生了影響。[8]對英國人來說不祥的是,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爆發,甘地在印度號召人民起來抗議《羅拉特法案》獲得了空前熱烈的響應,開始了一連串騷亂和抗議。旁遮普的形勢迅速惡化,鐵路、電報、通信系統中斷。

許多英國軍官相信騷亂可能發生,他們為最壞的情況做了準備。在阿姆利則,超過15000人聚集到札連瓦拉園。據說英國旁遮普省督米高·奧德懷爾英語Michael O'Dwyer相信了這是要為5月造反而密謀的跡象,5月是英國軍隊暑期撤往山區的時間。英屬印度當局的阿姆利則屠殺以及其前後的反應,卻都表明這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為響應旁遮普省政府鎮壓這一所謂「密謀」而實施的協調一致的計劃。[9]據說詹姆斯·烏斯邁納·杜布萊英語James Houssemayne Du Boulay認為旁遮普日益緊張的形勢中對加達爾起義的恐懼與英國人以屠殺作為反應有直接關係。[10]

 
札連瓦拉園內的牆上佈滿屠殺留下的子彈痕跡

1919年4月10日,在阿姆利則副警察長住處爆發抗議示威。示威要求釋放兩名知名的印度獨立運動領袖薩蒂亞·帕爾(Satya Pal)、賽義夫丁·克其魯英語Saifuddin Kitchlew,他們此前被政府逮捕並被關押在一處秘密地點。他們是甘地領導的真理堅固(即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支持者。政府派出軍事警戒隊向人群開槍,殺害若干示威者,引發了一連串暴力事件。同日晚些時候,若干銀行及其他政府建築,包括市政廳、火車站在內,都遭到襲擊和縱火焚燒。暴力持續並升級,最終有至少5名歐洲人死亡,包括政府僱員和平民。當天軍隊向示威人群展開報復性射擊,8到20人被軍隊打死。

1919年4月11日,英國傳教士瑪塞拉·舍伍德(Marcella Sherwood)小姐擔心她的學生們的安全,乃關閉學校,將大約600名在該校學習的印度兒童送回家。[11][12]當在一條狹窄的街道Kucha Kurrichhan內騎車通過時,這位小姐被一個暴民抓住,暴民拉着她的頭髮把她拖到地上,撕扯衣服並踢打。一些當地印度人從這個暴民手中救了她,其中一個是她的學生的父親。隨後他們把她送到戈賓加爾堡的安全之處。[12][13]在4月19日看望舍伍德小姐之後,英屬印度的地方指揮官戴爾將軍簽署命令,強迫每個印度人在通過那條街道時都要用雙手和雙膝爬行。[11][14]戴爾將軍隨後向一位英國視察員解釋說:「一些印度人在他們的神前臉朝大地爬行。我想讓他們知道一位英國女士就如同一個印度教大神一般神聖,因此他們必須也在她面前爬行。」[15]他還授權對靠近英國警察棍棒所及範圍內的當地人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公開鞭打。舍伍德小姐後來曾為戴爾將軍辯護,將他描述為「旁遮普的『拯救者』」。[14]

此後兩天內,阿姆利則歸於平靜,但暴力事件在旁遮普其他地方仍在繼續。鐵路被切斷,電報站被搗毀,政府建築遭縱火,3個歐洲人被殺。到4月13日,政府決定在旁遮普大部分地區實施戒嚴。立法限制大量公民自由,包括集會自由,四人以上的集會被禁止。[16]

屠殺 編輯

 
進入札連瓦拉園的狹窄通道

1919年4月13日(星期日),英國雷吉納德·戴爾將軍聽說有一個大規模暴動正在醞釀,於是他發出禁令,取消所有集會。但該禁令沒有傳開,很多人不知道有禁令。[17]大批錫克人群眾不理會當局禁令,在札連瓦拉園舉行群眾集會,反對英屬印度當局已經實施的《羅拉特法案》。[18]由於當天是錫克教的主要節日光明節(Baisakhi英語Vaisakhi),所以有一些不是參加集會的人也來聚集觀看。[17]

 
札連瓦拉園內的「殉難者井」,阿姆利則慘案中大批群眾掉入該井身亡

當天下午,戴爾率領50個廓爾喀步兵抵達札連瓦拉園,封鎖主要出口,在該園四周的高處架設機關槍,沒有先行警告在場群眾散去就下令士兵以機關槍向人群掃射。[17][18]掃射持續大約10分鐘,直到子彈差不多耗盡才停止。事後戴爾認為總共射出約1650發子彈,這似乎是根據部隊撿拾的空彈殼統計出來的。[17]

札連瓦拉園內,有成百上千的群眾被子彈擊中。受傷群眾被送往醫院後得不到及時救治。札連瓦拉園僅有兩條通向市區的狹窄道路,其中一條路上堆放着機器,另一條路的中央有一口水井。[18]不少人跳進這口水井躲避子彈,結果溺斃,事後在井裏找出超過一百具屍體。[19](另有說法認為有數十人死在該井。[18]

事後 編輯

札連瓦拉園的屠殺震驚了整個印度。[18]僅僅2天後的1919年4月15日,古吉蘭瓦拉就爆發了抗議此次屠殺的示威,政府派出警察和飛機鎮壓示威群眾,打死12人,打傷27人。[20]札連瓦拉園的屠殺不僅激起了印度民眾的強大反抗,就連本來支持英國的一些印度上層人士也轉而反對英國。比如尼赫魯的父親徹底改變了對英國人的態度,將家中含英國印記的物品焚燒殆盡。[21]印度獨立運動之父甘地曾表示,這起屠殺事件動搖了英帝國的根基。[22]此次屠殺激發了包括錫克人在內的印度人民參加印度獨立運動。錫克人此後組織了各種社團,反抗英國統治,後來這些社團發展為阿卡利黨[18]

 
如今「殉難者井」被井亭保護,亭上寫有「殉難者井」的字樣

1919年5月22日,印度詩人泰戈爾獲悉這次屠殺的消息。他試圖在加爾各答召開一次抗議集會,但最終決定放棄英國爵位以作為「象徵抗議的行動」。[23]1919年5月30日他致信切姆斯福德勳爵英語Frederic Thesiger, 1st Viscount Chelmsford宣佈放棄爵位,並嚴厲譴責此次屠殺。[24]

1919年10月14日,在印度事務大臣埃德溫·塞繆爾·蒙塔古英語Edwin Samuel Montagu發佈命令後,英屬印度政府成立了一個「騷亂調查委員會」(Disorders Inquiry Committee),對該事件展開調查。該委員會主席為威廉·亨特勳爵英語William Hunter, Lord Hunter,所以該委員會後來被俗稱為「亨特委員會」(Hunter Commission)。[25]1919年11月19日,戴爾將軍被傳至該委員會接受調查。儘管戴爾在軍隊中的上級曾建議他最好讓法律顧問代表他出席,但戴爾拒絕了這個建議並獨自出席。[26]經過問詢,戴爾被委員會同意離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委員會撰寫了最終報告。同時,鑑於屠殺的規模之大及對英國統治印度造成的損害,再加上對戴爾在委員會問詢中所持強硬立場不滿,英國媒體以及許多國會議員轉而敵視戴爾。[26]1920年3月8日,委員會的最終報告公佈,委員會一致譴責了戴爾的行為。[27]報告原文為:「他隨心所欲地持續射擊,在我們看來,戴爾將軍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28]「戴爾將軍認為他是在鎮壓叛亂,米高·奧德懷爾先生也持相同觀點。(但)並不存在需要鎮壓的任何叛亂。」該委員會沒有作出任何處罰,因為戴爾的行動受到其不同上級的縱容(後來軍事委員會也支持戴爾)。[29]

戴爾起初受到英國保守派的稱讚,但1920年7月卻被英國下議院譴責並強迫退休。[30]1920年7月8日,溫斯頓·丘吉爾督促下議院懲罰戴爾。[31]丘吉爾成功勸說下議院強迫戴爾退休,但丘吉爾其實更想看到戴爾受處罰。[32]戴爾成了絕大部分和英屬印度有聯繫的英國人眼中的英雄[33],例如英國上議院[11],但在下議院則不受歡迎,下議院兩次投票反對戴爾[34]。這起屠殺引起了英國對英屬印度軍隊職責的重新審視,並推出了新的「最低武力」政策,軍隊也接受重新訓練以學習如何適當應對需要控制人群的局面。[35]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次屠殺是終結英國對印度統治的關鍵一步。[36]

1912年到1919年擔任旁遮普省督的米高·奧德懷爾英語Michael O'Dwyer支持戴爾將軍,聲稱這次屠殺是一次「正確的」行動。[37]如今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奧德懷爾策劃了這次屠殺並令戴爾將軍執行。[38][39][40][41]許多印度人指責奧德懷爾。由於奧德懷爾在這次屠殺中所起的作用,1940年奧德懷爾在英國倫敦錫克人烏德哈姆·辛格英語Udham Singh報復性刺殺。

屠殺後不久,金廟錫克教神職人員便授予戴爾將軍「薩羅帕」(Saropa)頭銜(代表對錫克教信仰乃至對整個人類作出傑出貢獻),這引起了錫克人的極度震驚。[42]1920年10月12日,阿姆利則哈爾薩學院(Amritsar Khalsa英語Khalsa College)的師生召開會議,要求馬漢特們立即交出各個謁師所。結果1920年11月15日成立了最高謁師所管理委員會英語Shiromani Gurdwara Parbandhak Committee,統一管理所有謁師所,並推動錫克教機構的改革。[43][44]

紀念 編輯

 
札連瓦拉園紀念碑

1920年,在印度國民大會黨通過決議後,一個基金會成立,以在札連瓦拉園建設一座紀念碑。1923年,該基金會購買了土地。1961年4月13日,由美國設計師本傑明·波爾克(Benjamin Polk)設計的紀念碑在這塊地上樹立,印度總統拉金德拉·普拉薩德為紀念碑揭幕,尼赫魯等印度領導人出席。後來這裏還增設了火焰。

 
札連瓦拉園內的「不朽之火」(Amar jyoti)

在1961年、1983年對印度的國事訪問中,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對這起屠殺沒有發表任何看法。1997年10月13日,她在訪問印度期間,在印度舉行的國宴上致辭,首次談及這次屠殺。1997年10月14日,她首次訪問札連瓦拉園。[22][45]在該園默哀30秒。她還在瞻仰札連瓦拉園紀念碑時赤足獻上花圈。當天她穿了一身藏紅花色衣服,這是錫克教中帶有宗教意義的顏色。儘管她表現出的哀思受到一些印度人歡迎,但其他印度人則批評她沒有道歉。印度總理因德爾·庫馬爾·古傑拉爾不得不出面為英國女王緩頰稱,事件發生時女王還沒出世,她對此事沒有責任。[45]

2013年2月20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札連瓦拉園,這是卡梅倫對印度的三天正式訪問的最後一站。他形容這起事件「非常可恥」,但未就此事向印度民眾公開道歉。卡梅倫是歷史上第一位到訪札連瓦拉園的英國首相。[22][4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ome Political Deposit, September, 1920, No 23, National Archives of India, New Delhi; Report of Commissioners, Vol 1, New Delhi
  2. ^ Amritsar Massacre - ninemsn Encart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1). 
  3. ^ Brian Lapping, End of Empire, p. 38, 1985
  4. ^ Gupta 1997,第12頁
  5. ^ Popplewell 1995,第201頁
  6. ^ Steven Patterson, "The Imperial Idea: Ideas of Honor in British India," Journal of Colonialism and Colonial History (2007) 8:1
  7. ^ Sarkar 1983,第169–172,176頁
  8. ^ Sarkar 1983,第177頁
  9. ^ Cell 2002,第67頁
  10. ^ Brown 1973,第523頁
  11. ^ 11.0 11.1 11.2 Jaswant Singh. Bloodbath on the Baisakhi. The Tribune. 13 April 2002 [16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Tri130402」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2. ^ 12.0 12.1 Ferguson, Niall. Empire: 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3: 326. ISBN 0-7139-9615-3. 
  13. ^ Collett, Nigel. The Butcher of Amritsar: General Reginald Dyer. Hambledon Continuum: New Edition. 2006: 234. 
  14. ^ 14.0 14.1 Banerjee, Sikata. Muscular Nationalism: Gender, Violence, and Empire. 2012: 24. 
  15. ^ Talbott, Strobe. Engaging India : Diplomacy, Democracy, and the Bomb. 2004: 245. 
  16. ^ Townshend, Britains Civil Wars. p137
  17. ^ 17.0 17.1 17.2 17.3 Collett, The Butcher of Amritsar: General Reginald Dyer pp 266,337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高建章,錫克·辛格·阿卡利:錫克民族與錫克教,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18-219頁
  19. ^ David Cameron makes no apology for Amritsar massacre. The Independent. 2013-02-20 [2015-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He was told about a well into which 120 people perished trying to escape . 
  20. ^ Royal Air Force Power Review (PDF). 1. Spring 2008 [24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6月6日).  |issue=被忽略 (幫助)
  21. ^ 阿姆利则惨案,印度之窗,2012-07-16.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22. ^ 22.0 22.1 22.2 卡梅伦访印度阿姆利则 未就1919年大屠杀道歉,中国新闻网,2013-02-21.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3. ^ Rabindranath Tagore; Sisir Kumar Das. A miscellany. Sahitya Akademi. January 1996: 982– [17 February 2012]. ISBN 978-81-260-009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24. ^ Tagore renounced his Knighthood in protest for Jalianwalla Bagh mass killing. The Times of India (Mumbai: Bennett, Coleman & Co. Ltd.). 13 April 2011 [17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25. ^ Collett, Nigel. The Butcher of Amritsar: General Reginald Dyer. Amritsar (India):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 333–334. ISBN 9781852855758. 
  26. ^ 26.0 26.1 Collett, Nigel. The Butcher of Amritsar: General Reginald Dyer.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 336–337. ISBN 1-85285-575-4. 
  27. ^ Collett, Nigel. The Butcher of Amritsar: General Reginald Dyer.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 344. ISBN 1-85285-575-4. 
  28. ^ Cyril Henry Philips, "The evolution of India and Pakistan, 1858 to 1947: select documents" p.21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29. ^ Winston Churchill. Winston Churchill's speech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8 July 1920 [14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9). 
  30. ^ Manchester, William. The Last Lion: Winston S Churchill, Visions of Glory (1874–1932). Little, Brown. 1983: 694. 
  31. ^ 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Archives). Hansard. 8 July 1920: 1719–1733. 
  32. ^ Manchester, William. The Last Lion: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 Visions of Glory (1874–1932). Little, Brown. 1988: 694. 
  33. ^ Derek Sayer, "British Reaction to the Amritsar Massacre 1919–1920," Past & Present, May 1991, Issue 131, pp 130–164
  34. ^ Manchester, William. The Last Lion :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 Visions of Glory (1874–1932). Little, Brown. 1983: 694. 
  35. ^ Srinath Raghaven, "Protecting the Raj: The Army in India and Internal Security, c . 1919–39," Small Wars and Insurgencies, (Fall 2005), 16#3 pp 253–279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 ^ Brain Bond, "Amritsar 1919," History Today, Sept 1963, Vol. 13 Issue 10, pp 666–676
  37. ^ Disorder Inquiry Committee Report, Vol II, p 197
  38. ^ The Massacre that Ended the Raj, London, 1981, p 78, Alfred Draper
  39. ^ Rajit K. Mazumder, The Indian army and the making of Punjab (2003) pp 239–40
  40. ^ John Keay, India: a history (2001) p 475
  41. ^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997) p 417
  42. ^ Ajit Singh Sarhadi, "Punjabi Suba: The Story of the Struggle", Kapur Printing Press, Delhi, 1970, p. 19.
  43. ^ About SGPC, SGPC, accessed 2015-04-20.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8). 
  44. ^ Indian critiques of Gandhi – Google Books. Books.google.com. 2003 [1 February 2011]. ISBN 978-0-7914-5910-2. 
  45. ^ 45.0 45.1 Burns, John F. In India, Queen Bows Her Head Over a Massacre in 1919. New York Times. 15 October 1997 [12 Febr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46. ^ Jallianwala Bagh massacre British PM defends decision for not saying sorry. The Times Of India.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0). 

延伸閱讀 編輯

  • Brown, Emily, (in Book Reviews; South Asi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32, No. 3. (May, 1973), pp. 522-523, Pacif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73 .
  • Brown, Giles, The Hindu Conspiracy, 1914-1917.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 17, No. 3. (Aug., 1948), pp. 299-3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8, ISSN 0030-8684 .
  • Cell, John W, Hailey: A Study in British Imperialism, 1872-196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521521173 .
  • Gupta, Amit K, Defying Death: Nationalist Revolutionism in India, 1897-1938.Social Scientist, Vol. 25, No. 9/10. (Sep. - Oct., 1997), pp. 3-27, Social Scientist, 1997, ISSN: 09700293 .
  • Hoover, Karl., The Hindu Conspiracy in California, 1913-1918. German Studies Review, Vol. 8, No. 2. (May, 1985), pp. 245-261, German Studies Association, 1985 .
  • Hopkirk, Peter, Like Hidden Fire: The Plot to Bring Down the British Empire., Kodansha Globe, 1997, ISBN 1568361270 .
  • Popplewell, Richard J, Intelligence and Imperial Defence: British Intelligence and the Defence of the Indian Empire 1904-1924., Routledge, 1995, ISBN 071464580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arkar, B.K.,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36, No. 1. (Mar., 1921), pp. 136-138, The Ace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1921, ISSN: 00323195 .
  • Sarkar, Sumit, Modern India, 1885-1947, Delhi:Macmillan, 1983, ISBN 9780333904251 .
  • Strachan, Hew, The First World War. Volume I: To Ar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1, ISBN 0199261911 .
  • Tinker, Hugh, India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after.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3, No. 4, 1918-19: From War to Peace. (Oct., 1968), pp. 89-107, Sage Publications, 1968, ISSN: 00220094 .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