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尔德·温伯格

美國電腦科學家

杰拉尔德·马文·温伯格(英语:Gerald Weinberg,1933年10月27日-2018年8月7日)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同时也是电脑软件开发以及心理学人类学领域的作家讲师。他最有名的书是《程式开发心理学》与《系统化思考导论》。

生平编辑

杰拉尔德·温伯格在芝加哥出生长大,曾就读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奥马哈中心高中[1]。于196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的通信科学博士学位]]。[2][3] 温伯格于1956年开始在电脑产业中工作,他最初在IBM的联邦系统部门的华盛顿分部工作。在那里,他参与了水星计划(1959-1963),任职处理系统开发经理,水星计划的目标是将人类送入地球轨道。[来源请求] 1960年,他发表了许多早期的论文。[4]1969年开始,他担任Weinberg & Weinberg的顾问与老板[来源请求]。在这段期间,他举办了大量的工作坊,包括AYE研讨会[5]、从1974年开始举办的问题解决领导力工作坊和关于Fieldstone Method写作方法的工作坊。温伯格还在1970年起成为Dorset House Publishing出版社旗下的作家,1988年起担任微软的顾问,并从1993年起,担任SHAPE(Software as a Human Activity Performed Effectively)论坛的版主。 [3]

温伯格担任过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宾汉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在1950年代成为了通用系统研究学会 的成员[6],也是《IEEE软件工程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的创始成员之一。他同时是西南部与俄勒冈作家网络( Southwest Writers and the Oregon Writers Network)的成员,也是许多软件开发研讨会的主讲人。[2]

1993年,他获得 J.-D. Warnier 奖项中的“资讯科学类卓越奖”,2000年,因对软件工程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Stevens Award英语Stevens Award,2010年成为Software Test Professionals研讨会上首位“年度专家奖”获奖者,并在2013年于EuroSTAR 研讨会上获得了“欧洲测试杰出奖”(European Testing Excellence Award)。[7][8][9]

温伯格于2018年8月7号辞世。[10]

事业版图编辑

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程式开发心理学》与《系统化思考导论》,两本书都被公认为经典,也被出版商以“银年纪念版”再版了这两本书。他所写的《领导者,该想什么?:成为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领导者》是少数几本专门探讨管理软件工程师和工程师团队的书籍之一。

温伯格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其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他还幽默地给它们起了名字,像是双胞胎法则,这个法则是说,有时候无论一个人多么地努力,都不会造成任何显著的改变。他在其所著的书籍《顾问成功的秘密》(1985)中解释了双胞胎法则这个名字的由来。他写道,有一天,他在纽约市搭公车,看到一个带着8个孩子的母亲。她问司机车票价是多少,司机回票价为一人3角5分,5岁以下的孩童免费。结果那位母亲只付了3角5分,司机满脸怀疑地问道:“你是要告诉我你所有孩子都未满5岁?”。母亲解释说他们生的是4对双胞胎。司机再问道:“你们每次都怀双胞胎?”,那位母亲回答道:“不,大部分时候我们连一个都没怀上。”[11]

近来几年,温伯格参加了SHAPE论坛[12],并与AYE研讨会合作。2008年11月,温伯格75岁大寿时,他的学生、同事和朋友出版了《The Gift of Time》一书[13],讲述他们从温伯格身上学到的知识,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顾问与管理工作中。

温伯格同时也出版了许多本小说著作。

重要法则、定律、原理书摘编辑

顾问法则编辑

  1. 顾问第一法则:不管客户怎么跟你说,一定有问题。
  2. 顾问第二法则:无论问题乍看之下如何,问题一定出在人身上。
  3. 顾问第三法则:不要忘了他们付给你的薪水是按小时计费,而不是按解决问题的方法计费。
  4. 顾问第四法则:如果别人没有雇用你,千万不要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信任法则编辑

  1. 信任第一法则:除了你以外,没有人会在乎你之所以会让别人失望的理由有多么的正当。
  2. 信任第二法则:赢得信任要历时数载,失去信任在转瞬之间。
  3. 信任第三法则:人们不会告诉你他们是从那一刻起对你不再信任。
  4. 信任第四法则:赢得信任的招数就是不要耍任何花招。
  5. 信任第五法则:人们从不说谎──在他们自己看来。
  6. 信任第六法则:永远相信你的客户──但要切一下牌。
  7. 信任第七法则:千万不可不诚实,即使那只是应客户的要求。
  8. 信任第八法则:绝不承诺任何事
  9. 信任第九法则:永远要遵守你的承诺。
  10. 信任第十法则:要把它写下来,但倚仗的是彼此信任。

马文大秘密编辑

  1. 马文第一大秘密:所有疾病中有九成都会自行痊愈──如果医生完全不去干扰的话。要温柔地对待那些有能力自行痊愈的系统。
  2. 马文第二大秘密:不断治疗一个能够自行痊愈的系统,终究会使该系统失去自行痊愈的能力。
  3. 马文第三大秘密:每一个处方有两大部分:药物和正确的服用方法。
  4. 马文第四大秘密:不管客户正在做什么,建议他另一种做法。如果他们已经做的未能解决问题,要他们换做别的。
  5. 马文第五大秘密:务必要向他们收取高额的费用,高到他们甘愿照你的话去做。顾问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就是要订出适当的顾问费。
  6. 马文第六大秘密:知道该怎么做(know-how)所得的酬劳远不及知道该何时做(know-when)。

行销学法则编辑

  1. 行销学第一法则:顾问会处于两种状态下:状态闲(太闲)或状态忙(太忙)。
  2. 行销学第二法则:找到客户最好的方法是先有一些客户。
  3. 行销学第三法则:每周至少要花一天的时间在公开露面这件事上。
  4. 行销学第四法则:客户对你的重要性永远超过你对客户的重要性。
  5. 行销学第五法则:千万不可让单一客户超过你生意量的四分之一。
  6. 行销学第六法则:最好的行销利器就是满意的客户。
  7. 行销学第七法则:把你最好的点子捐出来。
  8. 行销学第八法则:由你自己加个蛋,味道会更好。
  9. 行销学第九法则:你至少要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花在无所事事上。
  10. 行销学第十法则:为了品质而行销,不可为了数量。

定价法则编辑

  1. 定价第一法则:定价工作有许多的功能,金钱的交换只是其中之一。
  2. 定价第二法则:他们付给你的钱愈多,他们就愈崇拜你。他们付给你的钱愈少,他们就愈不尊重你。
  3. 定价第三法则:金钱通常只占价格中最小的一部分。
  4. 定价第四法则:定价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
  5. 定价第五法则:如果你非常需要这笔钱,请不要接这份工作。
  6. 定价第六法则:如果他们不喜欢你的工作表现,就不要收他们的钱。
  7. 定价第七法则:金钱不只是价格而已。
  8. 定价第八法则:价格不是一个死的东西;而是一个谈判出来的关系。
  9. 定价第九法则:订出来的价格,无论客户是否接受,你都不会后悔。
  10. 定价第十法则:所有的价格最终都将以感觉为依据,包括你的感觉和他们的感觉。

其它编辑

  • 三的定律:对于你的计划,若是无法找到三个可能出错的地方,那么你的思考过程一定有瑕疵。
  • 三只手指定律:当你用食指指著别人的时候,请注意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三只手指所指的方向。
  • 工程学第一法则:如果东西没有坏,不得动手修理。
  • 干预第一法则:少即是多。
  • 五分钟定律:客户永远知道要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且总是在头五分钟里就把解决之道告诉了你。
  • 水牛的缰辔:你可以把水牛带到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那是他们想去的地方。
  • 水平法则:解决问题的高手会有许多的问题,但少见麻烦特别多的问题。
  • 主干管的座右铭:你不知道的事或许还不会伤害你,会伤害你的经常是你忘了的那些事。
  • 功劳法则:如果你计较功劳是谁的,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 史巴克的问题解决之道定律:你愈接近找出谁是造成问题的元凶,解决问题的机会却随之而降低。
  • 布朗动听的遗训:话语通常很有用,但听音乐的获益永远更多(尤其是你自己内在的音乐)。
  • 白面包的训诫:如果你用相同的烹调法,你将得到同样的面包。
  • 百分之十承诺法则:绝不承诺超过百分之十的改善。
  • 百分之十解决法则:如果你一不小心超过了百分之十的改善,也绝不能让别人发现。
  • 艾索的命令:如果你非要新的事物不可,那么一次只能有一个,不能有两个。
  • 困难法则,倒转式:确实有人能把顾问的角色扮演好,因此一定有克服失败的方法。
  • 困难法则:若是不能接受失败,你将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顾问。
  • 改变第一法则:黄瓜被腌渍的程度要大于卤水被黄瓜影响的程度。
  • 更困难法则:一旦你解决掉你的头号问题,等于你给了排名第二的问题一个出头的机会。
  • 取舍治疗法:你若不能舍,就不能得。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会造成另一个方向的损失。
  • 居家者法则:想尽办法要旅行的,反让你成为居家者。
  • 往脸上贴金定律:如果你找不出特点,就用捏造的。
  • 往脸上贴金逆定律:凡有虚矫遮掩之现象,则必有需大肆整顿之处。
  • 波定的反向基本原理:事物会演变成今日的样貌,乃日积月累的结果。
  • 波顿定律:凡是你无法修复的问题,就把它当作特点。
  • 柳橙汁测验:这件事我们会做──而这是它得花多少钱。
  • 洋芋片原理:如果你知道阅听的对象是谁,设置触发器就很容易。
  • 流浪者法则:想尽办法要留在家里的,反让你成为流浪者。
  • 洞察言行不一的能力:当话语和音乐无法配合,就表示有一个必要的因素遗漏了。
  • 为什么魔咒:体力、空气、水、食物有时尽,理由绵绵无绝期。
  • 研究指引:尽量简单化,不要太细琐;记住你是顾问,而不是地方检察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不是为批评。从目前的局势中找出你所喜欢的,评论看看。
  • 夏绿蒂法则:为了品质而行销,不可为了数量。
  • 时间炸弹:时间会伤害所有的脚跟。要浪费时间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对于警告充耳不闻。
  • 草莓酱法则:果酱涂的面积越大,就会变得越薄。影响力或富有,就看你要选哪一个。
  • 得自农场的教训:种子绝不可用便宜货。调养好的土质是植物栽培的秘诀。时机最为重要。靠自己把根长好的植物,地才抓得紧。浇水过量会导致虚弱,而非强壮。不论你灌注了多少的心力,有些农作物就是活不了。
  • 第一号秘密:顾问工作不像表面上看来那般容易。
  • 第三次的魔障:顾问处理得最好的,往往是你交付给他的第三个问题。
  • 庄家的抉择:只要他们喜欢就让他们试试看,但要先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永远相信你的客户──但要切一下牌。
  • 速食业的谬误:没有差异加上没有差异加上没有差异加上……最后等于明显的差异。
  • 最困难法则:帮助自己,要比帮助别人困难得多。
  • 琳的生活法则:凡做顾问的人,为了能够对自己说“是”,就要能对任何一个客户说“不”。
  • 绝不后悔原则:订出来的价格,无论客户是否接受,你都不会后悔。参见“定价第九法则”。
  • 费雪的基本原则:你现在适应得愈好,你的适应性会变得愈差。
  • 贺斯特型变种:幅度最大且持续最久的改变,其初衷通常是为了想要保存某样东西,但到头来那样东西却改变得最多。
  • 隆达的第一个天启:那看来或许像是个危机,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幻觉的结束。
  • 隆达的第二个天启:当改变无可避免时,我们会拼死去保留我们所最珍爱的东西。
  • 隆达的第三个天启:当你为了防止或弱化改变,而制造出一个幻觉的时候,改变却会变得更不可免──而且更难以承受。
  • 摇撼法则:少即是多。
  • 新事物法则:从来没有哪个新的事物会让人称心如意的。
  • 榔头法则:小孩子得到的圣诞礼物若是一把榔头,突然会发觉每样东西都需要敲打一番。
  • 温伯格的叼回法则:有时牵强只是短视。
  • 温伯格的双胞胎法则:多数的时间,在世界上多数的地方,不管人们有多么的努力,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事发生。
  • 温伯格的双胞胎法则颠倒型:有些时候,在有些地方,有意义的改变会发生──尤其是当人们不很努力地进行改变时。
  • 温伯格测验法:你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交到这个系统的手上吗?
  • 福特的基本回馈配方:人人可从任何河川汲取任何数量的水,用于他所想从事的任何目的。人人必须在取水点的上游归还等量的水。
  • 福斯的真理:如果你无法拒绝它,就设法降低它的危险性。
  • 蒙面侠的幻想:客户不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就幻想他们是被你优异的表现给吓呆了──不过别忘了,这只是你个人的幻想,而非客户的幻想。
  • 蒲莱斯考特的酱瓜原理:黄瓜被腌渍的程度要大于卤水被黄瓜影响的程度。小系统想要借着长期且持续的接触来改变大系统,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自己发生改变。
  • 标签法则:我们多数人买的是标签,不是商品。事物的名称不是事物本身。
  • 潘朵拉的水痘:从来没有哪个新的事物会让人称心如意的,但人们却总是希望这一次会有所不同。
  • 邓肯‧海恩斯的不同点:由你自己加个蛋,味道会更好。
  • 鲁迪的大头菜定律:一旦消除了你排名第一的问题,原本排名第二的问题就会自动升级。
  • 罗默法则:失去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想尽办法要留住它。
  • 泰坦尼克号效应:心存灾难不可能发生的念头,经常会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大灾难。

著作编辑

温伯格出版了40多本书和400多篇文章。[2][14]

  • 1971.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Silver Anniversary Edition (1998). ISBN 0-932633-42-0
  •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Systems Thinking. Silver Anniversary Edition (2001). ISBN 0-932633-49-8
  • 1982. Are Your Lights On?: How to Figure Out what the Problem Really is. With Donald C. Gause. ISBN 0-932633-16-1
  • 1986. Becoming a Technical Leader: An Organic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ISBN 0-932633-02-1
  • 1986. Secrets of Consulting: A Guide to Giving and Getting Advice Successfully. ISBN 0-932633-01-3
  • 1988. General Principles of Systems Design. With Daniela Weinberg. ISBN 0-932633-07-2
  • 1992. Quality Software Management: Anticipating Change. Vol. 1: Systems Thinking. ISBN 0-932633-22-6
  • 2002. More Secrets of Consulting: The Consultant's Tool Kit. ISBN 0-932633-52-8
  • 2005. Weinberg on Writing: The Fieldstone Method. ISBN 0-932633-65-X
  • 2008. Perfect Software: And Other Illusions about Testing. ISBN 0-932633-69-2
  • 2010. Freshman Murders. ISBN 1-4537-0015-3

其他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Weinberg, Gerald M. Weinberg on Writing: The Fieldstone Method, Dorset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p. 55. ISBN 978-0932633651
  2. ^ 2.0 2.1 2.2 Gerald M. Weinbe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dorsethouse.com. Accessed June 5, 2009.
  3. ^ 3.0 3.1 Jerry Weinberg. Author, Teacher, Consultant at linkedin.com. Accessed June 5, 2009.
  4. ^ Proceedings MJ Buist and GM Weinberg (1960). "Real-Time Multiprograming in the Project Mercury". In: Proceedings Symposium on Ballistic Missile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Academic Press. 1960.
  5. ^ AYE confer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June 5, 2009.
  6. ^ Society for General Systems Research (1960). "General Systems" vol 5-6. p.189.
  7. ^ Luminary Award.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3). 
  8. ^ Previous Stevens Recipien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June 5, 2009.
  9. ^ https://conference.eurostarsoftwaretesting.com/about/awards/testing-excellence-awa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uropean Testing Excellence Award
  10. ^ Author, Teacher, and Consultant Jerry Weinberg Passed Away. InfoQ. [August 17,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11. ^ Weinberg, Gerald M. The Secrets of Consulting: A Guide to Giving and Getting Advice Successfully, Dorset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ISBN 0-932633-01-3
  12. ^ The Dorset House Quarterly Interviews: Weinberg Intervie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line May 1, 2009)
  13. ^ Charles, Fiona, ed. The Gift of Time: Essays in Honor of Gerald M. Weinberg on his 75th Birthday. Dorset House, New York, 2008. ISBN 978-0-932633-75-0
  14. ^ 温伯格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包括日语,法语,韩语,德语,中文,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荷兰语,俄语,波兰语和葡萄牙语。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