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火山(Stratovolcano),又称为成层火山层状火山[1]是一个锥形火山,是由多层的硬化的熔岩火山喷发碎屑浮岩火山灰堆积形成的。与盾状火山不同,复式火山的特点是陡峭的轮廓、周期性爆炸式火山喷发英语Explosive eruption溢流式喷发,已经崩溃的火山口被称为破火山口。成层火山流出的熔岩黏稠度较高,通常在蔓延不远就冷却硬化。形成的熔岩的岩浆多为是长英质,具有高至中等水平二氧化硅(如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还有少量低粘稠的镁铁质火成岩。能蔓延到远处的长英质熔岩流通常并不常见,仅有少数能蔓延到远处达15 km(9.3 mi)。[2]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维苏威火山是个复式火山

复式火山有时被称为复合火山,因为它们具有复合层状结构,是由喷发物质连续喷出而形成的。 与不太常见的类型是盾状火山相比,它们是最常见的火山类型之一[3]。两个著名的复式火山是在1883年灾难性喷发喀拉喀托火山和在79年灾难性喷发英语Eruption of Mount Vesuvius in 79维苏威火山,著名的庞贝城赫库兰尼姆古城在公元79年被其破坏,这两个爆发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近代以来,美国[[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火山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曾发生灾难性喷发,但死亡人数较少。

太阳系其他天体上复式火山的存在尚未得到最终证明[4]。 一个可能的例外是火星上存在一些孤立的山块,例如仄费里亚丘(Zephyria Tholus)[5]

因其优美对称的外型,多成为观光胜地。许多著名的火山都属此类,例如:日本富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观音山菲律宾马荣火山意大利维苏威火山斯特龙博利岛火山等。

形成 编辑

 
俯冲带和相关复式火山的横断面

复式火山常见于俯冲带,沿着板块构造边界形成炼和簇,其中海洋地壳位于大陆地壳之下(大陆弧火山作用,例如喀斯喀特山脉安第斯山脉坎帕尼亚火山弧英语Campanian volcanic arc)或另一个海洋板块之下(岛弧火山作用,例如日本菲律宾阿留申群岛)。当水合矿物和上洋壳多孔玄武岩中的水被释放到下沉的海洋板块上方软流圈地幔岩石中时,形成复式火山的岩浆就会上升[6]。 当板块下降到更深的深度时,水从水合矿物中释放出来的水被称为“脱水”,每种矿物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都会发生水的释放[7]。 从岩石中释放出来的水降低了上覆地幔岩石的熔点,然后地幔岩石发生部分熔化,上升(由于其密度相对于周围地幔岩石较轻),并暂时聚集在岩石圈底部。然后岩浆穿过地壳上升,融入富含二氧化硅的地壳岩石,形成最终的中性岩。 当岩浆接近顶部表面时,它会聚集在成层火山下方地壳内的岩浆房[6]

参阅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本条目引用的[1]。材料来自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的文档:Principal Types of Volcanoes. [2009-01-19]. 
  2. ^ Garibaldi volcanic belt: Garibaldi Lake volcanic field. Catalogue of Canadian volcanoes.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2009-04-01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6). 
  3. ^ Schmincke, Hans-Ulrich. Volcanism. Berlin: Springer. 2003: 71. ISBN 9783540436508. 
  4. ^ Barlow, Nadine. Mars : an introduction to its interior, surface and atmospher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521852265. 
  5. ^ Stewart, Emily M.; Head, James W. Ancient Martian volcanoes in the Aeolis region: New evidence from MOLA dat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 August 2001, 106 (E8): 17505. Bibcode:2001JGR...10617505S. doi:10.1029/2000JE001322 . 
  6. ^ 6.0 6.1 Schmincke 2003,第113–126页.
  7. ^ Schmidt, A.; Rüpke, L. H.; Morgan, J. P.; Hort, M. How Large a Feedback Effect Does Slab Dewatering Have on Itself ?. AGU Fall Meeting Abstracts. 2001, 2001: T41C–0871. Bibcode:2001AGUFM.T41C08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