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镇是清朝设于福建省的军事组织,主官为金门镇总兵官署设于金门后浦。创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裁撤,改置金门协[1]:34。金门镇防区东到澎湖,北到海坛,南到南澳[1]:21

沿革 编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率军击败明郑军队,控制福建沿海岛屿后,清廷于金门设总兵镇[1]:20。金门镇辖下设左、中、右三营,兼辖铜山、枫岭、云霄、诏安、海澄五营[1]:34。而后铜山、枫岭二营改归福甯镇管辖,云霄、诏安、海澄三营改归漳州镇管辖[1]:34。康熙廿七年(1688年),裁去中营,不久又兼辖闽安、铜山二营[1]:34

嘉庆年间,闽安营改归海坛镇管辖,铜山营改归南澳镇管辖,金门镇底下辖有左营与右营[1]:34。二营兵额各为1152名,战船各30多艘[1]:34

同治四年(1865),会奏裁金门镇总兵,改为水师副将[1]:223。金门镇左营游击也裁撤,右营则移驻湄州,归提标[注 1]统辖[1]:223。同治七年(1868年),正式将金门镇改为金门协[1]:223

巡洋会哨 编辑

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底,金门镇总兵会率军巡洋[1]:21。三月、九月会率船北上到兴化府的涵头港海域,与海坛镇总兵会哨[1]:21。六月,会率船南下到漳州府的大澳海域,与南澳镇总兵会哨[1]:21

注释 编辑

  1. ^ “提标”是提督亲领的直属部队[1]:19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张孟刚、市川勘. 《要區專閫──清代金門鎮總兵官考略》. 张孟刚. 2015-08. ISBN 978-957-43-2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