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史自1960年代开始,台湾经济快速成长,经济发展的经验也在韩国美国欧洲都跟台湾亲善友好的国家流行[1]。台湾经济发展的过程包括了快速的工业化台湾民主化台湾本土化、国民所得倍增、科技迅速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

首都台北市的西门町
台湾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在1950年代,从中国大陆撤退至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对台湾实施资本节制的土地经济政策。在政府的适度干预与计划下,1960年代确认的家庭代工经济政策,缔造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方向与理念,农业出产与贸易结合的生产型态被重工业取代。从1960年代起,台湾各种建设不断推进,加工出口区、十大建设、十二大建设奠定经济快速发展的础石。1970年代后,政府主管投资和逐渐减少的国外投资引导的动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成为台湾经济的主轴,加上台湾民主化台湾本土化运动蓬勃发展,这些经济成就,让台湾成为发达国家,台北成为国际大都市。

史前时期 编辑

因无文字记载,台湾史前时代的经济活动推估是捞贝、渔猎及农耕为主的生产活动。而根据考古证据可以发现,至少距离现在2000多年前,台湾和东南亚已经有双方向交流、很热络的海上贸易网络,玉器是最具体的一个例子:考古研究发现史前时代台湾玉器也在东南亚地区包含菲律宾婆罗洲北部、越南南部、泰国南部等被发现,甚至是以台湾玉为原料的进行玉器制造。台湾发现铁器时代的物品,如玛瑙珠、玻璃珠、制造青铜器的模具,整套的工艺技术或是产品很可能是东南亚输送过来的。[2]

荷治时期(1624-1662) 编辑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

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于台湾的经济活动原先只仅止于澎湖,但当时中国明朝政府认为澎湖为其领土,使得荷兰人于1624年转而到当时未有实质政府统治的福尔摩沙(今台湾)大员(今台南市)设立据点。荷兰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与东南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与中国大陆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

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日本人,鉴于日本人的经济竞争,荷兰遂对日本商人课征10%的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滨田弥兵卫事件,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1632年才又恢复,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锁国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

明郑时期(1662-1683) 编辑

明郑时期的经济以经贸与农业为主。于农业经济方面,为了解决郑军兵粮问题,不论郑成功或郑经基本上都贯彻“寓兵于农”的策略,也是诸将士平日分散各耕地,按镇分地、按地开垦。这种具有营盘田文武官田的土地私有制,于定则征赋的经济模式下,大量提供经济产能。到了明郑中后期,陈永华的准中央政府体制,让台湾着实变成一个个别经济体。为了军需民食,台湾农产重心在这个时期由糖转米。公元1665年,陈永华的农业水利更促使汉人移民至今高雄的方向发展。除此,陈永华也引入同安制盐法,发展盐业经济,除此尚有鹿皮、鹿角、鹿脯等土产的外销,因此多鹿的台湾,来自原住民团体的捕鹿业,也是早期台湾的重要经济产业活动。

除了农业外,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将明郑时期的台湾视为一个独立国家来进行贸易往来,某程度也维持了台湾的经贸热络。例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曾称呼明郑政权为“台湾王国”或“福尔摩莎王国”并与之签订通商条约。

清治时期(1683-1895) 编辑

台湾清治时期前期,因为对台湾采取消极防范政策,经济活动多来自移民的开垦,这里面又以水利经济最为出色。水利事业通常是农业的根基,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自1719年,施世榜利用浊水溪河水,完成水利工程后,“圳”成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关键。18世纪初,台湾耕地水田化的结果,把台湾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生产力,由低度的开发,带向快迅的发展。公元1725年,台湾粮米已可运销大陆,成为台湾经济史上的重要标竿。

另一方面,清治时期的港口贸易与郊商活动也持续热络。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三个大都市,成为台湾各小港的转运中心。也利用的组织,从事特定地区之贸易、大宗商品之输出或进口买卖。公元1858年,英、法两国逼迫中国,加开台湾的安平打狗基隆淡水河岸等四港口为通商口岸。自此,台湾贸易经济范围渐扩及世界各地。也因此,较高经济价值的茶与樟脑,成为繁荣台湾经济的不可或缺因素。1868至1895年间,茶占台湾出口总值约54%,糖占约36%,樟脑占4%。茶、樟脑多由北部淡水关出口,糖多由南部安平跟打狗出口。

日治时期(1895-1945) 编辑

 
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福尔摩沙茶屋(Formosa Tea House)

台湾日治时期的经济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模式,即以台湾自然资源与人力,来培植宗主统治国的整体发展。此种模式于儿玉源太郎的总督任内打下基础,并于1943年太平洋战争中达到最高点。若以年代区分,1900年-1920年间,台湾的经济主轴于台湾糖业,1920年-1930年为以蓬莱米为主的粮食外销。综括这两阶段,总督府的策略约略是以“工业日本、农业台湾”为政策基调。至于1930年之后,则因战争需要,总督府对于台湾的经济重心则转为工业化。[3]。虽说各阶段的主要不同,但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自然着重在提高农产品或后期工业用品的生产量,以达到供输日本国内的需求。而这种“为已开发的经济地区提供原料和廉价的劳工”的经济现象,则为标准的边陲经济模式。[4]而此种兼顾发展台湾岛内民生经济与日本宗主国供需的日式资本主义,在所有日本殖民地当中,就以台湾最为成功。[5]

但是另一方面,以搜括殖民地资源概念引导下,台湾总督府也颁布了许多与各项产业发展相关的法令,涵盖了矿业、糖业及樟脑业。这些规定的颁布造成了一些人民的权益损失,且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台湾人民对相关产业的投入,使得一部分民众感到不满。1912年发生的林杞埔事件[6] ,就是由于日本当局强制征收南投竹山一带的公有林地,并转交给日本企业“三菱造纸所”而引发的。

仰赖日本国库 编辑

日本治台初期,台湾的财政仰赖日本国库的补助,因此,对日本政府来说,台湾是日本国家财政上的一大负担。虽然总督府宣称平定全岛并于1896年3月废军政改行民政,由于总督府新经济管理措施剥夺台人的既得利益和工作机会、日治初期的施政而导致民怨(包含将无主地之山林田野矿山查定为国有,以及发布法律第63号“台湾总督在其管辖区域内得发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以及不少台人能存复归中国及防卫自立的念头等原因,割让迄1902年台湾各地不断仍有武力抗日的事件发生,八年间或多或少都需要日本本土派兵派军械协助秩序[7]。在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的支持下,当时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拟定了一份《财政二十年计划》,希望能在二十年之内,透过逐年减少补助金的方式,使台湾的财政独立[8]

专卖制度与在台建设 编辑

然而,由于1904年日俄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国库吃紧,台湾必须提前实现财政上的独立。为了完成财政独立计划,总督府除了整理地籍、发行公债、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之外,也兴建了相当的产业硬件设施。此外,大力推行公卖措施及地方税制的运用,也是完成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公卖制度的内容包括鸦片樟脑烟草食盐酒精及度量衡。透过公卖制度,除了使总督府的收入增加外,一边控制台湾居民的重要生产以及反日动机,也间接避免了这些产业的滥伐滥垦。总督府并施行了禁止进口的措施,使这些产业能够达到岛内自给的目的。台湾樟脑输出量也在日治时期达世界首位,而有“樟脑王国日语樟脳と台湾”之称,直到全球制脑产业被化学生产取代为止。此外,地方税制度的推行,使得总督府能够自由裁量各部会资源的分配,不必受制于帝国议会。此外,地方税制也成为总督府专权的一项工具[9]

日治中后期,原“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策略逐渐模糊。 1903年(日本治台的第九年)以地方税开支,设立台北电气作业所,利用南势溪和淡水河的落差建立第一座水利发电厂(深坑的龟山水力发电所);1918年总督府计划于日月潭开发大规模的发电资源,1919年合并的公民营发电所组成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并开始动工,“大姐小姐都赶来,山下的埔里成为不夜城”的施工盛况。1937年第二期完工后,成为亚洲最大的发电厂[10]
其他重要的建设还有:1919年将嘉南大圳最重要的主体工程乌山头贮水池兴建为水库[11]阿里山森林铁路的建设。 分期拓建高雄港港区实施地形地质水深潮汐潮流气象及海底泥沙移动等调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高雄港埠机能尽失,成立高雄港务局致力修复。[12]

糖业 编辑

 
日治时期的桥仔头糖厂及糖业铁路。

日本资本主义在台湾发展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糖业。台湾总督府为谋求台湾产量的增加,首先进行一连串糖业改革措施,包括引进含糖量高的蔗种、改善制糖方法,奖励从事糖业者。总督府并扶植资本家投资制糖业,建立“原料采集区域制度”,规定农民只能把甘蔗卖给自己农地附近的糖厂,而且价格由糖厂决定。于这样的制度下,吸引了许多日本大财团的兴趣,纷纷来台设立制糖公司,使台湾传统的制糖业者无容身之地。另还有几家台湾人创办较大规模的糖公司,如林本源制糖等,但大体来说,糖业完全为日本资本家垄断。此外,由于甘蔗的收购价格由糖厂决定,导致甘蔗的收购价长期低落,蔗农生活困苦,因此当时流传一句俗谚:“第一憨,替人选举做运动。第二憨,种甘蔗乎会社磅”。此谚意即最憨笨的人选举时替人拉票,而第二憨笨的人则种蔗交给制糖会社秤重。

蓬莱米与米糖相克 编辑

稻米与甘蔗是日治时期台湾两大作物。1918年至1919年日本米价昂贵,激励台湾农民的种稻意愿,当时有“停止台糖生产”之论,并因此严重打击制糖会社的甘蔗原料供应,米糖问题开始尖锐化。1919年颁布《台湾米移出制限令》,以保护糖业。留欧的矶永吉于1922年在竹子湖试作成功,发表蓬莱米之后,相继有中村种及台中65号的稻米品种问世,透过农业团体的推广普及全台,因此蔗作面积大受影响。蓬莱米的口感极佳,一年有两次的收获期,单位面积的生产量也比在来米产量高,适应高温又可拿来酿酒。蓬莱米的推广由北向南,自然与由南向北发展的甘蔗栽种冲突。当时以台南及台中的米糖相克问题最为严重[13]

战后时期(1945至今) 编辑

蒋中正时期(1945-1975) 编辑

战后初期(1945-1953) 编辑

 
首都台北市天际线

二战中,由于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遭到美国陆军航空军轰炸,半数以上的工厂遭到摧毁,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战后,工业资源极为缺乏,日本人遭到遣返,管理阶层被替代。由于遭到国共内战牵连,政府军事支出居高不下,几乎无力从事投资性支出。货币滥发,同时为支援内战,大量民生物资运往中国大陆,造成物价飞涨。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抵台时,将近200万人随之迁移台湾,爆增的人口为台湾社会带来巨大压力。中华民国财政困顿,缺乏足够资本进行重建。因此,虽然台湾社会在政治上相对稳定,但经济上却面临困局。

为了重建台湾经济,政府在1949年起进行金融币制改革,5月切断和大陆货币的汇率联系,6月发行新台币,陆续推动土地改革,例如: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等政策,使资本逐渐集中。19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决心防堵共产势力扩张,因此对台湾展开大规模援助。自1950年至1965年,共经济援助台湾14.8亿美元,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莫大助力。1950年12月20日,台湾省政府与美国经济合作总署台湾分署签订“肥料供应合约”[14]

进口替代时期(1953-1959) 编辑

这时期,台湾军事费用高,人口急速成长,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80%以上,呈现农业国家面貌。政府一方面发展农业,一方面透过优良的肥料换谷政策、扩大农工差价方式,将农业所得引导到工业。1953年,政府实施第一期经济建设计划,发展劳力密集轻工业,以替代进口商品。采取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其进口、以及外汇管制等方式,扶植民营企业,特别以纺织业为重。1959年起对生产过盛的纺织业采取促进出口政策,并改革外汇管制增加产品竞争力。台湾到1959左右,百姓生活已有是此次此事改善,工业以每年10%以上的成长率快速发展,台湾创下了以农业带动工业发展的先例。

出口导向时期(1959-1972) 编辑

由于美国等先进国家欲将劳力密集产业外移,尹仲容严家淦技术官僚为吸引外人投资,决定采取自由开放、鼓励出口等政策,由出口带动生产。1959年底,政府制定了“19点财经改革措施”,采取较自由的经贸政策、降低关税、放宽进口、单一汇率等改革。1960年公布“奖励投资条例”,以减免租税方式吸引外资抵台。1966年成立加工出口区高雄,而后在楠梓台中相继设立,外人投资大幅增加。

台湾因此成为美、日两国的加工基地,两国抵台投资额占总投资额60%以上,也形成台湾对日本的巨大入超与对美国的大额出超。1963年至1996年平均经济成长率超过9%。1963年台湾对外贸易首次出超,开始有了外汇累积。台湾逐渐由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电器、纺织、塑胶等轻工业快速成长。

严家淦、蒋经国时期(1975-1988) 编辑

十大建设时期 编辑

 
桃园国际机场第二航厦地面停车场

1973年与1975年连续爆发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陷入不景气。台湾因生产成本剧增、出口大幅下降、退出联合国等因素使投资意愿下降。

1974年,时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下令推动十大建设,发展重工业化工业,建立自主经济体系,进行大规模公共投资,包括交通、电力等基础工程,及钢铁、石化、造船工业东西横贯公路。同时期台湾晋身亚洲四小龙之列,被称之台湾奇迹,成为日后发展中国家范例。

1979年台湾又受石油危机影响,故转而发展耗能少、较没有明显污染且高附加价值的产业。1979年制定“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将机械、电子、电机、运输工具列为“策略性工业”。1980年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以优惠鼓励投资高科技产业。

成为亚洲四小龙 编辑

1984年的“十四项建设”与1990年“国家建设六年计划”,以公共投资促进产业发展。1990年公布“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发展通讯资讯等十大新兴行业。1983年放宽进出口与投资限制,1987年新外汇条例实施,人民得以自由持有及运用外汇,1989年开放民间设立新银行,逐步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自由化与国际化。台湾所得不断提高,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多,股市突破万点,新台币到1992年时币值创历史新高。1970年代末期已开始受到周边国家瞩目,1980年代末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李登辉时期(1988-2000) 编辑

1992年,台湾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正式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1993年,台湾进入世界前20大经济体。 1995年,总统李登辉积极推动总统直选,一度引发两岸关系紧张。其后李登辉总统推行戒急用忍的政策,其后发表特殊两国论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台湾经济逐步放缓,台湾经济遭受严重冲击,财政盈余转为财政赤字。然而,1998年台湾经济成长率仍交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加坡、香港和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面前,经济纷纷转为负增长,但是台湾仍保有超过4%的增长率。而2000年又发生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部分台商其后开始转往东南亚国家投资发展。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央银行因为当时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受到小程度的冲击。

陈水扁时期(2000-2008) 编辑

 
台北I0I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过后,潜在已久的金融制度问题与内线交易陆陆续续爆发。2001年及之后的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影响下,经济遭受重挫,银行坏帐增加,财政盈余转为财政赤字,2001年台湾经济出现了自194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失业率升到历史新高。中央银行被迫以非常低的利率水平以挽救营建、金融业,并设置“金融重建基金”(RTC)使得台湾经济从2003年下半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温,逐渐恢复成长中。当然,两岸关系紧张的政治局势也有极大的影响。

2005年、2006年的双卡风暴,[15]发卡银行不当收取高利息,致使双卡债务人背负庞大债务,除了债务人受债务所苦外,金融机构始尝卡债恶果。事件最后于2006年实施了双卡事件“债务协商机制”,容许使用双卡之消费者,在有还款困难情况下,可与发卡银行进行相关协商,以较优惠之还款条件降低其还款负担,尝试借由此协商机制缓和双卡事件所可能带来的扩散效应。2006年底,中信金与台新金先后于10月及11月宣布增提全年呆账准备超过约新台币300多亿元,面临亏损危机。[16]

马英九时期(2008-2016) 编辑

马英九上任以来的经济政策重点是“自由开放”与“公共建设”。自由经济与他的两岸政策环环相连,难以轻易割离,他主张透过减缓与中国大陆间的对立,签订两岸经济相关的协议、设立自由经济示范区,促进外国投资台湾,带动产业发展;并由政府主导“爱台十二项建设”,扩大公共投资,刺激经济发展。但是上任后随即遭遇金融海啸欧债危机,他在竞选期间所提出的“六三三”政见(经济成长率平均百分之六、失业率百分之三以下、国民所得达三万美元)在八年任内并没有完成。而两岸经济政策创造的红利集中于特定阶层,反对者批评其为“买办经济”,分配不均的问题为人诟病[17][18][19]

历年经济成长率[20] 编辑

年度 成长率
2008 0.70%
2009 负1.57%
2010 10.63%
2011 3.80%
2012 2.06%
2013 2.20%
2014 3.92%
2015 1.06%
2016 2.32%

蔡英文时期(2016-) 编辑

民进党于2016年5月20日第二次上台执政。此次当政的蔡英文政府,面临着马英九政府后期2015年连续三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上台后2016年至2020年连续14季成长[21]。蔡政府推动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以及5+2创新产业计划。

在蔡政府执政初期全球经济景气的回温美国道琼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台湾经济逐渐显出上升迹象。加上中美贸易战使不少投资中国大陆资金转移至台湾,促进台湾产业发展。2017年5月23日开始,台股站上万点高位达一年多,直到2018年10月11日才因美国股市大跌等因素影响跌破万点,万点行情持续近17个月,破历史最长时间记录。失业率也降至3.76%,为17年来最低。

但是对于中国大陆的贸易依存度,却从马英九时期以来先减后增,为其支持者所诟病。[22]

历年经济成长率[20] 编辑

年度 成长率
2015 1.47%
2016 2.17%
2017 3.31%
2018 2.75%
2019 2.64%
2020 2.98%
2021 6.57%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台灣外匯存底創新高 穩居全球第4大.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2. ^ 臺灣玉與南島與族擴散的關係? 南島研究工作坊新發現 - 文化部. [2014-09-29]. [永久失效链接]
  3. ^ 涂照彦,《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
  4. ^ 美国社会学家华勒斯坦,世界体系论
  5. ^ 铃本武藏,台湾史。
  6. ^ 台湾简明百科。
  7. ^ 黄昭堂著,黄英哲译。《台湾总督府》。自由时代出版。页93-95。;张胜彦等。《台湾开发史》。空中大学,1996年,页272-273。;翁佳音。《台湾汉人武装抗日史研究》。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页90-98。
  8. ^ 另外,1899年总督府成立的台湾银行在1927年春天爆发“台湾银行事件”起因于台湾银行给予铃木商店的巨额不良贷款导致信用松动,糖业等资本投资将失去靠山,也会影响到皇族与政府的五分之一股份,后来靠国内银行不断提供援助才度过危机。
    现今的台湾银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搭配台湾总督的委任立法权(即六三法),台湾总督相当集权的享有在日本内阁中央指挥监督下的行政立法两权、以及司法权(布包我作为司法核心的审判权)、和1919年为止的军事权。
    《来回穿梭于法律与历史之间,新史学》,第21卷第三期,2010年9月,页187、196-200。
  10. ^ 终战之初,台湾一般的发电设备约32万千瓦(其中水利发电26.7万千瓦),而由日月潭光第一期的水利发电量就占了十万千瓦可见其重要性。
    李筱峰。《台湾史100件大事(上)战前篇》。玉山社,1999年。页数168-169 。
  11. ^ 由于潭岸曲折如一珊瑚状,当时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下村宏遂将之命名为珊瑚潭。
    许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2004年,远流出版公司。页660,1018。
  12. ^ 许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2004年,远流出版公司。页696。
  13. ^ 李力庸撰写。徐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远流出版公司,2004年。页数309-310 。
  14. ^ 张之杰等《20世纪台湾全纪录》,台北,锦绣出版社,1991年。
  15. ^ 雙卡風暴 credit and credit card debit crisis.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13-11-12 [201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中文(台湾)). 
  16. ^ 回顧2005年-2006年之台灣卡債風暴. 2006-11-13 (中文(台湾)). 
  17. ^ 山下和成. 馬英九經濟政策受質疑. 日经. 2013-03-20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18. ^ 【蝗蟲專欄】審度馬英九、謝長廷的經濟政策.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9. ^ 彭涟漪. 馬英九經濟學:「馬三箭」,行不行?. 远见. 2013-06-26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20. ^ 20.0 20.1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21. ^ 數據指標與個人感受:如何評價蔡英文政府的經濟成績單?.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22. ^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20-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来源 编辑

  • 东嘉生 著、周宪文 译,《台湾经济史概说》,2000年,台北:帕米尔书局
  • 刘益昌,1996,台湾的考古遗址,见 张炎宪、李筱峰、戴宝村 编,台湾史论文精选(上),页29-42. 台北:玉山社.
  •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卢建荣,1999,《入侵台湾:烽火家国四百年》。台北:麦田出版.
  • 史明,1980,《台湾人四百年史(上、下册)》(平装普及版). San Jose,Calif.:蓬岛文化公司.
  • 王育德,1979,《台湾:苦闷的历史》,中文修订版,黄国彦 译. 东京:台湾青年社.
  • 周明峰,1994,《台湾简史》. 台北:前卫.
  • 陈汉光、赖永祥 编,《北台古舆图集》,台北市: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57年.
  • 黄昭堂 著,《台湾总督府》,台北市,鸿儒堂出版社,2003年.
  • 林衡道 编,1988,《台湾史》. 台北:众文图书公司.
  • 刘宁颜 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 绪方武岁 著,《台湾大年表》,台湾文化出版社,1943年.
  • 又吉盛清,《台湾今昔之旅:台北篇》,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年.
  • 庄永明 著,《台北老街》,台北市,时报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