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架

大陆延伸至海洋中的平缓部分

大陆架,又称陆架陆棚大陆棚,是大陆延伸至海洋中的平缓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1][2][3]。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冰川消退时期,如现代),大陆架则被上涨的海水淹没,成为浅平的海底。

大陆与海洋相接处的各片区域:
  冲积区      岩石      地壳
A - 海岸    B - 大陆架    C - 大陆坡    D - 陆基    E - 海洋
  全球范围内的大陆架

地形 编辑

大陆架的地势多平坦,其海床被沉积层所覆盖,它的边缘开始向深海倾斜,称为大陆坡,接着斜度介于陆架与陆坡之间的大陆基,最后,陆基伸入深海平原。大陆架、大陆坡及大陆基都属于大陆边缘一部分。

大陆架的水深一般都在200米以内,但宽度大小不一。一般上,与大陆平原相连的大陆架比较宽,可达数百至上千公里(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东南部对开的纽芬兰大浅滩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反,与陆地山脉紧邻的大陆架则比较狭,可能只有数十公里,甚至缺失(尤其在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海岸)。

大陆架上也可以发现一些丘陵、盆地,还有明显的“水下河谷”,这些河谷地形看起来就像是陆地河流的地形,有蜿蜒的河道,有冲积平原、三角洲等等,许多水下河谷还与陆地上的河流相对应,可看做是陆上河流的“延续”。这是因为这些水下河谷都是在远古大陆架露出海面时,由河流所冲刷而成,只是后来没入海中。

依据地形学海洋生物学的意义,大陆架可再细分为内陆架中陆架外陆架

在陆架外缘,其地形结构急遽改变,也就是陆坡的开始。除了少数例子外,陆架外缘几乎都座落于海下140米处,这似乎也是冰川期的海岸线标记,当时的海平面比现代要低得多。

陆坡比陆架陡峭,其平均坡度为3度,介于1度到10度之间。大陆坡也常是水下河谷的终结。

陆基在陆坡之下、深海平原之上,它的斜度介于陆架与陆坡之间,介于0.5度到1度之间,从陆坡开始向处延伸500公里,由浊流从陆架与陆坡夹带的厚厚沉积物所组成。沉积物从陆坡泄下,并在陆坡底下堆积,形成陆基。

法律意义 编辑

大陆架,指沿海国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其宽度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海区水产资源丰富,海底多蕴藏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矿产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属沿海国家所有。

根据联合国大陆架公约”(1958年4月29日订于日内瓦,于1964年6月10日生效)的规定,大陆架的具体定义与适用项目如下:

定义 编辑

第一条:本条款称“大陆架”者谓:

  1. 邻接海岸但在领海以外之海底区域之海床及底土,其上海水深度不逾二百米,或虽逾此限度而其上海水深度仍使该区域天然资源有开发之可能性者。
  2. 邻接岛屿海岸之类似海底区域之海床及底土。

权利 编辑

  • 第二条:
  1. 沿海国为探测大陆架及开发其天然资源之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上权利。
  2. 本条第一项所称权利为专属权利,沿海国如不探测大陆架或开发其天然资源,非经其明示同意,任何人不得从事此项工作或对大陆架有所主张。
  3. 沿海国对大陆架之权利不以实际或观念上之占领或明文公告为条件。
  4. 本条款所称天然资源包括在海床及底土之矿物及其他无生资源以及定着类之有生机体,亦即于可予采捕时期,在海床上下固定不动,或非与海床或底土在形体上经常接触即不能移动之有机体。
  • 第三条:沿海国对于大陆架之权利不影响其上海水为公海之法律地位,亦不影响海水上空之法律地位。
  • 第四条:沿海国除为探测大陆架及开发其天然资源有权采取合理措施外,对于在大陆架上敷设或维持海底电缆或管线不得加以阻碍。

争议解决 编辑

第六条:

  1. 同一大陆架邻接两个以上海岸相向国家之领土时,其分属各该国部分之界线由有关各国以协议定之。倘无协议,除因情形特殊应另定界线外,以每一点均与测算每一国领海宽度之基线上最近各点距离相等之中央线为界线。
  2. 同一大陆架邻接两个毗邻国家之领土时,其界线由有关两国以协议定之。倘无协议,除因情形特殊应另定界线外,其界线应适用与测算每一国领海宽度之基线上最近各点距离相等之原则定之。
  3. 划定大陆架之界限时,凡依本条第一项及第二项所载原则划成之界线,应根据特定期日所有之海图及地理特征订明之,并应指明陆上固定,永久而可资辨认之处。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水产名词审定委员会 (编). 水产名词.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ISBN 978-7-03-010218-8. LCCN 2004382530. OCLC 52868847. OL 31611671M. NLC 0023178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简体中文)
  2. ^ 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编). 地理学名词 (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03-017626-4. LCCN 2009393585. OCLC 175535796. OL 23974570M. NLC 003459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简体中文)
  3. ^ 海洋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 (编). 海洋科技名词 (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03-018736-9. OCLC 180197605. OL 38565362M. NLC 0034599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