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裔新加坡人

日裔新加坡人社群规模庞大,当中以公司员工和他们的家人居多[3]新加坡第一位日裔居民是在1862年抵达当地的山本音吉[4],而在明治维新开始后不久,当地也出现了规模颇大的日本人移民潮[5]

日裔新加坡人
总人口
36,963人(2015年10月)[1]
语言
日本语;部分人会学习英语华语,并以此为第二语言[2]
宗教信仰
佛教天理教
相关族群
日本人

移民史 编辑

殖民时期 编辑

 
新加坡第一位日裔居民山本音吉的坟墓

第一位定居新加坡的日本人相信是来自爱知县美滨町山本音吉。他在1832年以船员的身份随一艘日本米船航行的时候遇上风暴,并因而在太平洋漂流;回国失败后,他便开始为英国政府担任翻译员。他在获得英国公民身份之后于1862年到新加坡定居,并于五年后在当地去世和下葬[6]

早期在新加坡居住的日裔居民大部分都是后来会被统称为“唐行小姐”的妓女。第一批日本妓女相信在1870年或1871年就已经抵达新加坡;1889年当地日本妓女的人数是134人。[7]。日本当局曾经在1895年至1918年期间对日本妇女移民东南亚,到当地妓院工作的现象坐视不理[8]。日本驻新加坡领事表示,截至1895年,在新加坡居住的日本人约有450至600人,当中绝大多数人不是妓女、皮条客,就是情妇;从事“正当行业”的则少于20人[9]。当时的日本人社群既没有自己的学校,也没有自己的社群组织,日本领事馆对当地日本公民也没什么影响力;当时日本人社群的主导者是妓院的东主。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这也改变了海外日侨的地位,因为他们以后可以在法律上和欧洲人平起平坐[10]。日本人社群也在当年获政府批准在市区以外,实龙岗一片占地12公顷的土地建立自己的墓地,不过其实这片土地早在1888年便已经成为日本人的葬身之所[11]

不过,法律地位的改变并不改变日本人社群主要从事卖淫业的现象[12]。有两位学者指出当时日本正在借助唐行小姐对东南亚进行经济扩张,而唐行小姐则是这个行动的捍卫者[13]。具体而言,东京当局认为这是在该地区为日本建立经济基础的方法之一;卖淫业的收入可以用来积累资本,分散日本在当地的经济利权[8]。对其他日本人来说,妓女还是债主和顾客:她们既会向有意创业的日裔居民借出收入,也会光顾日本人经营的裁缝店、杂货店,以及向日裔医生求医[13]。在日俄战争爆发的时候,新加坡日本妓女的人数可能已经增加到大约700人[8],她们主要会在马来街(今密驼路)工作[14]。不过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令欧洲进口货无法输入东南亚,日本商品便开始进军东南亚市场,成为欧洲进口货的替代品;这还促使当地日本人转而从事零售和贸易,改变了日本人社群的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12]

新加坡在1921年响应英国殖民政府彻底取缔马来半岛合法卖淫业的计划[15],取缔当地持牌的日本妓院[16]。虽然很多日本人仍然无视禁令,继续秘密从事这门行业,不过当时统治新加坡的海峡殖民地政府和日本政府都曾经为了取缔卖淫业而行动[17]。到了1927年,当地仍然有大约126名日本妓女独力营生[18],不过当中大部分人最后不是离开新加坡,就是转行。在她们离开的同时,日本人社群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日本人光顾的商店(例如裁缝店和理发店,这些商店的东主大都是日本人) 相继结业,而商店的东主也陆续离开新加坡,取而代之的则是日资企业的受薪雇员。在日资企业工作的当地日本人人数从1914年的14人增加到1921年的1478人[19];这项巨大的转变还持续了十年——新加坡的日本人社群当中,贩卖商品的商人所占的比例从1919年的38.5%下降到1927年的9.7%,而公司/银行员工所占的比例从1919年的28.0%上升到1927年的62.9%[20]

当地日本人的人数在1929年达到顶峰,却因为其后席卷全球的大萧条而有所下降。不过之后日圆贬值令日本商品在东南亚市场更有竞争力,而日本人社群的人数也因此而回升[21]。虽然其他日资企业都陷入业绩倒退的处境,不过当地日本渔民的人数却有增无减。从1920年的200人增加到1936年的1752人,达到顶峰。1930年代日本渔民在当地日本人社群之中所占的比例介乎四到三分之一[22]

1945年后 编辑

 
二战期间日军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元帅的坟墓(位于新加坡日本人墓地公园)

二战结束后,所有日本人(不论是平民还是军人)都在1947年遣返日本。之后日本人墓地便因为没有人维护而日久失修[23],热带气候、非法占据者和破坏者都是坟墓被破坏的原因[24]。虽然日本人,不过他们回流的速度却很缓慢。虽然新加坡政府曾经在1948年至1949年期间向少数日本人签发入境许可,不过在1953年之前,获准在新加坡定居的日本人就只有外交官和他们的家属。其他日本人虽然可以获发入境许可,不过他们只能够逗留两个月[25]。不过在1950年后半期,新加坡放宽了日本公民进出境的限制,日资企业也再次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26]。战后第一个成立的日本人社群组织新加坡日本人会在1957年成立,这个组织特别专注于日本人墓地的复修工程,并将之视为其目标[11]

1965年至今 编辑

日资企业在1970年代初开始把生产线从日本转移到东南亚,因此当地日本人社群的规模便再次出现显著的增长[27]。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绝大多数移居新加坡的日本人都会和家人一起移民,在这种家庭当中,丈夫是雇员,不是公司员工就是工程师;妻子则是家庭主妇。也有一小部分日本男子会告别家人,只身移居新加坡(这种现象在日语中称为“单身赴任日语単身赴任”)[28]。单身女子在当地的日本人社群会受到双重排挤:在办公室,日本商人对女性地位有拘谨的看法,在社交生活中,这些商人的妻子也会排斥单身女子[29]。单身的日本女子通常都会尝试避免接触已婚的日本女子,即使她们住在同一个社区[30]

教育 编辑

 
早稻田涩谷新加坡校

截至2000年,新加坡设有数家服务日裔新加坡人,以日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当中包括一所招收400名学生的幼稚园、一所招收1900名学生的小学,一所招收700名学生的初中、一所招收500名学生的高中,以及12所学习塾英语juku——协助当地日本人应付大学入学试的补习社[28]。这些学校都邻近日本人聚居地,全部教职员和学生都是日本公民。当地只有一小部分日本人家庭会把孩子送到不以日语授课的国际学校读书[31]

新加坡日本人学校提供小学和中学校课程,而早稻田涩谷新加坡校(原名涩谷幕张新加坡校)则提供高等学校课程。新加坡还设有一所补习授业校英语hoshuko(新加坡日本语补习授业校)[32][33]

宗教 编辑

新加坡的日裔居民在1922年成立了一所天理教教会[34]。有说他们进行的志愿工作(特别是以伤残人士为对象的支援工作)大大改善了新加坡华人对日本人的观感——此前日军在日占时期犯下的战争罪行曾经令华人对日本人感到非常厌恶[35]。然而天理教的信徒仍然是以日本人,而不是一般新加坡人为主[36];天理教与神道教的联系也不利于他们在日本人社群以外所进行的传教工作[37]

在新加坡,天理教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佛教团体创价学会。本来只有日本人才能够成为创价学会的会员[38],不过后来创价学会对本地人(特别是华人)展开的外展工作却更为成功[39]

休闲活动 编辑

和在其他国家居住的日本人一样,新加坡的日裔商人也喜欢打高尔夫球。在1970年代日本人社群再次迎来规模增长的时候,日本人曾经施加政治压力,推动现有高尔夫球场的改善工程和新高尔夫球场的兴建。虽然其他参加高尔夫球会的外籍人士和属于中上阶层的本地人都支持改善新加坡的高尔夫球设施,不过有说大致上以日本人的诉求最为强烈[40]。由于当地高尔夫球会日裔会员数目迅速增长的关系,所以有的高尔夫球会有鉴于此,便实行外籍会员配额制和价格双轨制。外籍会员配额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大量日本侨民和旅客申请高尔夫球会的会籍,而价格双轨制则要求外国人缴付比本地人更多的会费[41]。由于新加坡高尔夫球场收费高昂,所以职级较低的日本人会越过边境,到马来西亚新山收费较便宜的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球[42]

当地日本人喜欢参加的休闲活动还包括打网球、游泳、学习华语学习英语,以及参加烹饪班[43]

脚注 编辑

  1. ^ 外务省(2016).
  2. ^ Ben-Ari 2003,第127页
  3. ^ Ben-Ari 2003,第116–117页
  4. ^ Tan 2008
  5. ^ Shimizu & Hirakawa 1999,第25页
  6. ^ Tan 2008.
  7. ^ Shimizu & Hirakawa 1999,第25页.
  8. ^ 8.0 8.1 8.2 Warren 2003,第35页.
  9. ^ Shimizu & Hirakawa 1999,第26页.
  10. ^ Shiraishi & Shiraishi 1993,第8页.
  11. ^ 11.0 11.1 Tsu 2002,第96页.
  12. ^ 12.0 12.1 Shiraishi & Shiraishi 1993,第9页.
  13. ^ 13.0 13.1 Shimizu & Hirakawa 1999,第21页.
  14. ^ Warren 2003,第41页.
  15. ^ Shimizu 1993,第66页.
  16. ^ Warren 2003,第42, 87页.
  17. ^ Shimizu 1993,第67页.
  18. ^ Shimizu 1993,第68页.
  19. ^ Shimizu 1993,第69页.
  20. ^ Shimizu 1993,第75页.
  21. ^ Shimizu 1993,第63页.
  22. ^ Shimizu & Hirakawa 1999,第94页.
  23. ^ Tsu 2002,第96页
  24. ^ Tsu 2002,第97页.
  25. ^ Shimizu & Hirakawa 1999,第160页.
  26. ^ Shimizu & Hirakawa 1999,第166页.
  27. ^ Ben-Ari 2003,第117页.
  28. ^ 28.0 28.1 Ben-Ari & Yong 2000,第84页.
  29. ^ Ben-Ari & Yong 2000,第82页
  30. ^ Ben-Ari & Yong 2000,第103页
  31. ^ Ben-Ari 2003,第124页.
  32. ^ 土肥(2012).
  33. ^ Chanda 2016.
  34. ^ Hamrin 2000,第196页
  35. ^ Hamrin 2000,第211页.
  36. ^ Hamrin 2000,第213页.
  37. ^ Hamrin 2000,第214页.
  38. ^ Hamrin 2000,第214页
  39. ^ Clammer 2000,第177页
  40. ^ Ben-Ari 1998,第141页.
  41. ^ Ben-Ari 1998,第142页.
  42. ^ Ben-Ari 1998,第146页.
  43. ^ Ben-Ari 2003,第127页.

参考资料 编辑

  • Ben-Ari, Eyal. Golf, Organization, and 'Body Projects': Japanese Business Executives in Singapore. Linhart, Sepp; Frühstück, Sabine (编). The culture of Japan as seen through its leisure. Japan in Transi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139–164. ISBN 978-0-7914-3791-9. 
  • Ben-Ari, Eyal. The Japanese in Singapore: The Dynamics of an Expatriate Community. Goodman, Roger (编). Global Japan: the experience of Japan's new immigrant and overseas communities. Routledge. 2003: 116–146. ISBN 978-0-415-29741-7. 
  • Ben-Ari, Eyal; Yong, Yin Fong Vanessa. Twice Marginalized: Single Japanese Female Expatriates in Singapore. Ben-Ari, Eyal; Clammer, J. R. (编). Japan in Singapore: cultural occurrences and cultural flows. Routledge. 2000: 82–111. ISBN 978-0-7007-1245-8. 
  • Chanda, Faith. Education. Living in Singapore: Reference Guide Fourteenth Edition. Singapore: Faris Digital Solutions. 2016-07 [2016-11-29]. ISBN 978-981-3179-9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 Clammer, John. The Happiness-Making Machine: Soka Gakkai and Japanese Cultural Presence in Singapore. Ben-Ari, Eyal; Clammer, J. R. (编). Japan in Singapore: cultural occurrences and cultural flows. Routledge. 2000: 175–193. ISBN 978-0-7007-1245-8. .
  • Hamrin, Tina. Tenrikyo in Singapore: Rerepresenting the Japanese presence. Ben-Ari, Eyal; Clammer, J. R. (编). Japan in Singapore: cultural occurrences and cultural flows. Routledge. 2000: 194–215. ISBN 978-0-7007-1245-8. .
  • Shimizu, Hajime.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Penetration of Prewar Singapore and Malaysia. Shiraishi, Saya; Shiraishi, Takashi (编). The Japanese in colonial Southeast Asia. Southeast Asian Publications 3. Cornell University. 1993: 63–86. ISBN 978-0-87727-402-5. 
  • Shimizu, Hiroshi; Hirakawa, Hitoshi. Japan and Singapore in the world economy: Japan's economic advance into Singapore, 1870–1965. Studie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Asia 5. Routledge. 1999. ISBN 978-0-415-19236-1. 
  • Shiraishi, Saya; Shiraishi, Takashi. The Japanese in Colonial Southeast Asia: An Overview. Shiraishi, Saya; Shiraishi, Takashi (编). The Japanese in colonial Southeast Asia. Southeast Asian Publications 3. Cornell University. 1993: 1–20. ISBN 978-0-87727-402-5. 
  • Tan, Bonny. Yamamoto Otokichi. Singapore Infopedia. Singapore: National Library Board.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7). 
  • Tsu, Yun-hui Timothy. Nakamaki, Hirochika , 编. The culture of association and associations in contemporary Japanese society (PDF). 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 (Osaka, Japan: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2002, 62: 93–114. OCLC 1288643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2). 
  • Warren, James Francis. Ah ku and karayuki-san: prostitution in Singapore, 1870–1940. Singapore: studies in society &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2003. ISBN 978-9971-69-267-4. 
  • シンガポール共和国 - 基礎データ. 東京都: 外務省. 2016-11-14 [201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日语). 
  • 土肥豊. シンガポールの日本人学校の現状と課題 (PDF). 大阪総合保育大学紀要 (大阪総合保育大学). 2012-03-20, (6): A195–A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8) (日语). 

延伸阅读 编辑

  • Ben-Ari, Eyal. Globalization, 'folk models' of the world ord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Japanese business expatriates in Singapore. Occasional Papers 18. Social Sciences Resource Cent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6. ISBN 978-962-7558-21-7. 
  • Chew, Daniel Kai Mun; Thang, Leng Leng. The Japanese Kindergarten of Singapore: 'internalis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Tsu, Yun-hui (编). Japan and Singapor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Singapore: McGraw Hill. 2006. ISBN 978-0-07-125623-0. 
  • Thang, Leng Leng; MacLachlan, Elizabeth; Goda, Miho. Expatriates on the margins––a study of Japanese women working in Singapore. Geoforum. September 2002, 33 (4): 539–551. doi:10.1016/S0016-7185(02)00042-8. 
  • Thang, Leng Leng; Goda, Miho; MacLachlan, Elizabeth. Challenging the Life Course: Japanese Women Working in Singapore. Thang, Leng Leng; Yu, Wei-hsin (编). Old Challenges, New Strategies? Women, Work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Asia. Leiden: Brill. 2004. ISBN 978-90-04-13732-5. 
  • Thang, Leng Leng; Goda, Miho; MacLachlan, Elizabeth. Negotiating work and self: Experiences of Japanese working women in Singapore. Adachi, Nobuko (编). Japanese Diasporas: Unsung Pasts, Conflicting Presents and Uncertain Futures. London: Routledge. 2009. ISBN 978-0-415-49745-9. 
  • 中澤高志; 由井義通; 神谷浩夫; 武田祐子. 海外就職の経験と日本人として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 : シンガポールで働く現地採用日本人女性を対象に. 地理学評論. 2008-03, 81: 95–120 [2016-11-26]. ISSN 1347-95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6) (日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