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རྣལ་འབྱོར་སྤྱོད་པའི་ས། (梵语:योगाचारभूमिशास्त्र,Yogācārabhūmi-śāstra),旧名《十七地论》,简称《瑜伽论》,是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的根本大论,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论典。

释义 编辑

瑜伽意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以其“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亦即相应”,即是在禅定修行中,心境相应。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入门者,为数息观不净观瑜伽师即是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实际上就是中国历来常说的禅师。总括来说,“一切法无不皆是瑜伽师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也就是说一切法都是瑜伽师用来修行、观行的对象。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前身。

作者 编辑

此论相传为无著经由禅定,上升至兜率天亲自受学于弥勒菩萨,从弥勒处得到此论并传述后世[1]

作者问题: 1)据玄奘译谓此论是弥勒菩萨说。 2)据西藏传此论是无著论师造。 3)部分学者如胜吕信静[2]等认为非个人的著述,应是不同阶段集成的作品。

内容 编辑

本论的组织,共有五分,以本地分为中心所在,其余四分是本地分的更详细补充说明。节录星云大师全集中的部分概述[3]

本地分 编辑

一卷至五十卷。略广说明三乘根本十七地的意涵。“tuō南曰。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1.五识身相应地:依五识身建立此地。明眼、耳、鼻、舌、身识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等义。

2.意地:说心意识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等义。

3.有寻有伺地、4.无寻唯伺地、5.无寻无伺地:广解三界五趣定散之相。寻是寻求推度,即粗杂的精神作用;伺是伺察思惟,即精细的精神作用。

6.三摩多地:明四静虑等诸种等至。三摩呬多,意译为等引、胜定。谓胜定地,远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指由定力所引生的身心安和平等。等引地,即四静虑、八解脱、三等持、五现见等至四种。

7.非三摩呬多地:述自性不定、阙轻安、不发趣、极散乱、太略聚、未证得、未圆满、杂染污、不自在、不清净、有起、有退等十二相为非定地。

8.有心地、9.无心地:说此有心、无心二地是由五门建立。五门:地施设建立门、心乱不乱建立门、心生不生建立门、分位建立门、第一义建立门。并明诸地有心无心的区别及其分位等。

10.闻所成地:谓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于五明中,特别细说内明、因明。

11.思所成地:谓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思所成地的三种相为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等义。

12.修所成地: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

13.声闻地:佛陀圣教,以声为上首,从师友闻此教声,展转修证,永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此地共分四瑜伽处,初瑜伽处,立种姓地、趣入地、出离地,明种姓有无等义、性种姓人的发心趣入、世出世的出离行等。第二瑜伽处,细说前出离地及说能修的补特伽罗之差别等义。第三瑜伽处,述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等法。第四瑜伽处,分别世、出世间的修瑜伽。

14.独觉地:略说独觉种姓、道、习、住、行。谓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

15.菩萨地:谓希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菩萨地亦分四瑜伽处,于初瑜伽处,立菩萨种姓、发心、自他利、真实义、威力、成熟、菩提、力种姓、施、戒、忍、精进、静虑、慧、摄事、供养亲近无量、菩提分、菩萨功德等十八品,广说菩萨所学的因果。于第二持随法瑜伽处,立菩萨相、分、增上意乐、住等四品,明菩萨方便起修的相及住位等,于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立生、摄受、地、行、建立等五品,明菩萨的究竟方便神通行及行位等。于第四持次第瑜伽处,立发正等菩提心品,约说菩萨地的起修次第。

16.有余依地:谓有余依涅槃。

17.无余依地:谓无余依涅槃。此二地明前述诸地修果的相。


内容也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

1.境摄九地,五识及意是境体,一切都是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细不同故。三摩呬多地及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是境用,定散隐显别故。

2.行摄六地,闻、思、修三地是通行,三乘皆修三慧行故。声闻、缘觉、菩萨三地是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又前三是方便行,后三是根本行。前三是所学行,后三是所成行。

3.果摄二地,即有余依地、无余依地二通果。

摄抉择分 编辑

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即决择本地分中不尽要义,发挥唯识道理,于境谈八识,于行详菩萨,于果讲无住涅槃。又决择《深密》、《宝积》二经,此二经是唯识的开基。为卷五十一至卷八十。

摄释分 编辑

解释契经的体、释、文、师、说、众、听、赞佛等诸义。为卷八十一、八十二。

摄异门分 编辑

略摄诸经所有诸法名义差别。分为白品、黑品二门,白品门释师,乃至施戒等义。黑品门则释生、老、病、死乃至贪、瞋、痴三毒等名义。为卷八十三、八十四。

摄事分 编辑

略摄三藏众要事义。分为契经事、调伏事、本母事三事。契经事分为行择摄、处择摄、缘起食谛界择摄、菩提分法择摄四门;调伏事分为总择摄、择摄二门;本母事立序辩摄一分;各明其义旨。为最后的十六卷。

评价 编辑

《瑜伽师地论》是为了平等利益有情,令三界有情“有种性或无种性”[4],即不论想成佛者或是不想成佛而只想修人天善福者,依照此论修行都可各获己益,令具有“菩萨心性修行者”能遍于诸乘之文义行果,生起善巧方便的智慧、断除一切障碍、修学一切善法、证佛菩提,穷未来际,自利利他永无止尽[5],故本论是佛教修行者,欲修行迈向成佛之道所必须依循的根本大论,亦是唐朝玄奘大师西行取经求法之最大要因。

《瑜伽师地论》可以说是最殊胜、全面性、有次第的介绍佛学与佛法。它并非佛学概论,而是一部很详细、很深入性开示佛法的论典,这部根本论著含盖三乘理事圆融的修行次第,以此修行才能圆满佛道52位阶的修证。其范围涵盖“害怕生死转回、急于解脱出离三界”的声闻小乘佛法、缘觉的中乘佛法,以及“不畏生死、行菩萨道上求下化”的菩萨所修的大乘佛法;因为众生对于修学佛法的发心、根器不同,而有三乘菩提的差异,如此对于深习佛法,尤其是对于修行这件事,特别是在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两方面,更符合佛所说的唯一佛乘而方便析出三乘菩提的原理;符合佛所说的正知正见,能够通达修行的终极道路。

汉译版本 编辑

全译本 编辑

汉传译本中最完善的是玄奘法师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至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间,在东都弘福寺所翻译者,共一百卷。相传一百卷,由戒贤论师于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6],为玄奘大师一共讲授了三遍。玄奘大师跟他学习了三遍,讲了三次。第一次讲了十五个月,第二次讲了九个月,第三次无相关记载时间。

部分译本 编辑

在玄奘汉译之前,另有部分译本。

玄奘所译的《菩萨戒本》,又称“瑜伽菩萨戒本”,出自《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卷末至第四十一卷,其异译本:

  1. 《菩萨戒本》,一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地持菩萨戒本”。
  2. 《菩萨善戒经》,一卷,内题“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刘宋罽宾沙门求那跋摩译。
  3.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题作求那跋摩译,彦琮录载为失译。

《瑜伽师地论》引用了《解深密经》除序品外的全部,《解深密经》有菩提留支和玄奘的全译本,以及求那跋陀罗真谛的节译本。

后代注释 编辑

  • 最胜子等诸菩萨造 玄奘大师译《瑜伽师地论释》
  • 玄奘门人窥基著《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
  • 玄奘门人新罗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四十八卷。
  • 近代欧阳竟无撰《瑜伽师地论叙》。
  • 近代韩清净撰《瑜伽论科句》和《瑜伽师地论披寻记》。
  • 近代太虚大师撰《瑜伽真实义品讲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
  • 近代罗时宪撰《瑜伽师地论纂释》四卷
  • 近代美国法云寺妙境法师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
  • 近代台湾汉修学苑常柏法师释《瑜伽师地论|韩清净科记批寻记 一百卷全》

现代考证 编辑

现代佛教研究者多认为《瑜伽师地论》来自论师的集体创作,各品成立的年代不一。其中“本地分”先完成,“摄抉择分”以下四分是后来逐渐增入[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大唐西域记》卷五:“无著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昼为大众讲宣妙理。”
  2. ^ 胜吕信静“瑜伽论の成立に关する私见”(《大崎学报》一二九、一~五〇页)。
  3. ^ 星云大师. 瑜伽師地論. 星云大师全集.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4). 
  4. ^ 《成唯识论集解》卷3
  5. ^ 《瑜伽师地论释》卷1
  6.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三
  7. ^ 释如石. 現觀莊嚴論一滴. 法鼓. 2002: 13–14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

  • 近代韩清净居士注释《瑜伽师地论》的《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简称《披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