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麦雅时期(德语:Biedermeier)是指德意志邦联诸国在1815年(维也纳公约签订)至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历史时期,现则多用指文化史上的中产阶级艺术时期。

《星期天的散步》(德语:Der Sonntagsspaziergang),卡尔·施皮茨韦格绘于1841年,是毕德麦雅时期的代表画作。

在政治背景方面,十八世纪末历经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拿破仑战争后帝国的瓦解,行保守主义复辟政权当道[1]。执政者为避免自由思想再度盛行,鼓励人民纵情声乐[1]。然而,同一时期,另一波相对立的政治运动也酝酿已久。这场“革命性变革”以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海因里希·海涅等人为代表,史称前三月时期

在毕德麦雅时期,中产阶级发展出他们的文化和艺术品味,如家庭音乐会室内设计时装。在文学方面,以“袭旧”和“保守”为特色;文学家普遍遁入田园诗,或投入私人书写。重要诗人有让·保罗歌德约翰·彼得·艾克曼等。

背景 编辑

毕德麦雅与19世纪初期德国历史的二个时期有关。首先,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蓬勃发展,新兴中产阶级不断扩大,其生活方式与需求逐渐取代传统贵族品味,成为社会的新主流[2]舒伯特早期的艺术歌曲便是迎合中产阶级爱好的一例:它不需要艰深的音乐素养,简单地由一架钢琴演奏,呈现此时期艺术逐渐深入普罗大众的生活。

其次,在拿破仑战争落幕后,政治压迫逐渐增强,迫使人民专注于家庭和非政治事务。由于此时期对出版物订有严格的审查制度,毕德麦雅作家主要选取非政治题材,例如历史文学、乡村生活等。受限于政府之下,人们仅能在家中和密友谈论政治。这种氛围直到1848年革命才见转变。

注释 编辑

  1. ^ 1.0 1.1 只要天旋地轉,不必海誓山盟!. 爱乐电台电子报. 2010-07-12 [201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3). 
  2. ^ 周梁楷教授. 《歷史4》. 龙腾文化. : 42. ISBN 978-986-217-025-0. 

参考文献 编辑

  • Jane K. Brown,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Lied, James Parsons (ed.), 2004, Cambridge.
  • Carl E. Schorske, Fin-De-Siècle Vienna: Polit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 Martin Swales & Erika Swales, Adalbert Stifter: A Critical Stud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毕德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