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梵語मूलमध्यमककारिका, Mūlamadhyamakakārikā藏文:dbgu ma rtsa ba'i shes rab),又譯為《中觀論》、《中論頌》、《中觀根本論》、《正觀論》,龍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為中觀派的根本論書之一。《中論》為大乘佛教重要理論著作,三論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也以此書為根本典籍(即依「三論」立宗)。

《中觀根本論》
作者龍樹著,鳩摩羅什
語言梵文
主題佛教中觀派三論宗
發行資訊
出版地點印度
被引用
  1. 龍樹自釋「無畏論ག་ལས་འཇིགས་མེད」
  2. 青目釋.「中論」
  3. 無著著.「順中論
  4. 安慧釋.「大乘中觀釋論
  5. 佛護釋.「根本中論註བུད་དྷ་པཱ་ལི་ཏ
  6. 清辨釋.「般若燈論
  7. 月稱釋.「淨明句ཚིག་གསལ

概論 編輯

根據現存梵文本,中論名為Mūla-madhyamaka-kārikā,由三個單字組成。梵語Mūla是根本的意思。梵語madhyamaka,是形容詞madhya(中、中間)加上最高級詞尾ma,所形成的單字。意思是最中,或至中。梵語kārikā是一種文體,為一種長行頌偈,用於議論之用,即論頌。可以被直譯為《根本中論頌》。藏傳佛教傳統上認為,所有討論中觀的書籍,都可以稱為中觀論,如十二門論入中論等,龍樹所著此書,為一切中觀論的根本,所以稱為《根本中觀頌》。

漢傳佛教譯本,時代較早,根本二字還沒被加入,鳩摩羅什直譯為《中論》。至嘉祥吉藏時,改稱為《中觀論》[1],又稱正觀論[2]

相傳此論為《無畏論》中的一部份[3],但現存藏傳《無畏論》,因為其中引用包括提婆等人著作,被考證非龍樹所做,因此這個說法無法被證實。

印順法師根據藏傳佛教傳統,將龍樹的著作,分為兩大類:一為抉擇甚深義者,即「深觀」,包括《中論》、《七十空性論》、《六十如理論》、《迴諍論》等,以論理方式深入諸法實相;二為分別菩薩廣大行者,即「廣行」,包括《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等。中論屬於抉擇深義的著作,印順法師稱其為中觀的方法學。[4]

目的 編輯

龍樹菩薩在《中論》第一卷的八句偈中開宗明義說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5];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6]接著說此無生(故無滅)的如來藏即是諸法之生因[7]。隨後青目詳細說明了造此中論的目的。

《中論》卷1: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有言從和合生,有言從時生,有言從世性生,有言從變化生,有言從自然生,有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故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因緣法及十二因緣法[8],又為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疑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9]

內容 編輯

《中論》有五百頌,是為護持佛陀正法救護眾生,破除外道的「若畢竟空[10][11]一則無罪福報應」、無因論、自然論等惡見,而闡述的「一切法不生不滅[12]、不一不異[13]、畢竟空無所有」之大乘法[14]。《中論》開篇的八句偈中開宗明義說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15]直接揭示以不生不滅、不斷不常的空性為本的大乘佛教中道的觀行,後為學佛者稱之為八不中道。龍樹菩薩的《中論》即是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及其所衍生之諸法而有的兩邊,而論述各邊之過失。例如,《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若一切皆空(空無),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空法壞因果,亦壞於罪福,亦復悉毀壞一切世俗法。汝今實不能知空 空因緣,及知於空(空性)義,…。」以此破斥如無如來藏而言的一切緣起性空、一切皆空之斷滅空、斷見論。如一切皆空,即無四聖諦等諸法。以有四聖諦諸法,故知非空。又以此品中之「若一切不空,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破斥常見外道,若一切不空(實有常住)亦有過失如; 無有生滅,沒有無常、也就沒有四聖諦、解脫果、三寶、因果、罪福等。以諸法生滅、無常,故有四聖諦、解脫果…可修可證,故知非不空。此非空、非不空必以本際為本,方有不墮兩邊之中觀可言。又以〈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以有空義[16]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義)者。」及〈觀因緣品第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闡述應以大乘無生法的如來藏為本而說因緣相,即是一切法皆以無生(無生故無滅)法為因而生[17],破斥無因論、自然論等等之外道諸戲論。

〈觀因緣品第一〉破斥萬法由四緣「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所生之邪見、謬論,此謬論也被世尊稱之為凡夫妄想,佛言:「大慧!漸次生相續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緣:諸法種子)、攀(緣緣)、次第(次第緣)、增上緣等,生、所生故」[18]中。

版本 編輯

中論的梵文本尚傳流於世,又有漢譯本與藏譯本。現代又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版本等。

漢譯本 編輯

  • 姚秦鳩摩羅什譯本。
  • 《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註》,葉少勇譯,中西書局出版社。

梵文本 編輯

  • 《中論》梵文單行全本,現藏哲蚌寺。此外有梵文單行殘本傳世。[19][20]
  • 《中論》月稱註本,即《淨明句論》,有梵文本與藏文本留傳於世。
  • 《中論》佛護釋本,有梵文殘本傳世。

藏譯本 編輯

《中論》月稱註本,即《淨明句論英語Prasannapada》,有梵文本與藏文本留傳於世。

註疏 編輯

釋本有下列七種:

  1. 署名為龍樹,釋《無畏論》(Akutobhaya)。存藏譯本。
  2. 青目釋.《中論》,共四卷二十七品。存漢譯本,並轉譯為德﹑英﹑日譯本。
  3. 無著著.《順中論》二卷。
  4. 安慧釋.《大乘中觀釋論》十八卷
  5. 佛護釋.《中觀根本論釋》
  6. 清辨釋.《般若燈論》十五卷
  7. 月稱釋.《淨明句論英語Prasannapada》(prasannapadā)

西藏亦有中觀學派唯識學派之二系統,因此《中論》為佛弟子及佛學研究者所珍重,自不待言矣。

註釋與引用 編輯

  1. ^ 《三論玄義》:「因中發觀,由觀宣論,要備三法義乃圓足也。」
  2. ^ 《三論玄義》:「正觀論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
  3. ^ 《大藏經》第五十冊 No. 2047a《龍樹菩薩傳》(鳩摩羅什譯):「大師名龍樹菩薩者…作…中論五百偈。…。又造無畏論十萬偈。 中論出其中。」
  4. ^ 釋厚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 (pdf). [2020-10-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5). 
  5. ^ 此唯大乘如來藏獨有,如來藏的心體永無變異,然其所含藏的種子卻是可以變異的,故如來藏心含蓋了不常亦不斷
  6. ^ (CBETA, T30, no. 1564, p. 1, b14-17)
  7. ^ 《中論》觀因緣品第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8. ^ 十二因緣法是緣起法,若無不生不滅的本因阿賴耶識即成斷滅空。故十二因緣法必以十因緣法為基礎,方不落入無因論中。《雜含經》卷十二中十因緣法中的「齊識而返,不能過彼。」的識即是阿賴耶識、如來藏。
  9. ^ (CBETA, T30, no. 1564, p. 1, b18)
  10.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復有摩訶衍,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11. ^ 外道不知、不證無生的本際(如來藏),故一切皆空、畢竟空。
  12. ^ 《中論》〈觀本際品第十一〉:「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故如有生死(生滅)即非本際(如來藏)。
  13. ^ 《中論》〈觀如來品第二十二〉:「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
  14. ^ 青目龍樹《中論》卷1: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有言從和合生,有言從時生,有言從世性生,有言從變化生,有言從自然生,有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故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又為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疑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CBETA, T30, no. 1564, p. 1, b18)
  15. ^ (CBETA, T30, no. 1564, p. 1, b14-17)
  16. ^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八:「…,空義者即是無著義,無著義者即實性義,實性義者即真如義,真如義者即畢竟不生義,不生義者即不減義,…」
  17. ^ 《中論》:「不生亦不滅…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18.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19. ^ 葉少勇. 新发现的梵文贝叶写本《中论颂》与《佛护释》 (PDF).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北京大學梵文貝葉經與佛教文獻研究所). 2010年1月, 第47卷 (第1期): 100-101頁 [2019-07-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04). 
  20. ^ 葉少勇. 《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注》. 百家出版社. 2011-06-01. ISBN 9787547502396 (中文(中國大陸)).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