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擴張
北約擴張指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下稱北約)自1949年成立以來增加成員國的過程,從1949年成立時的12個創始國,目前已擴張至30個成員國,其中多數是冷戰結束後加入的中東歐國家。
歷史編輯
身為冷戰時局下的產物,北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國家對抗的主要軍事組織。與此相對,東方集團國家也在1955年組成華沙公約組織。
冷戰結束後,華沙公約組織隨著東方集團的瓦解而解散,其原有成員國在政治上不再受蘇聯及其後繼者俄羅斯支配。北約沒有隨之解散,但面臨功能轉型的問題,內部也曾辯論是否需要擴張。之後北約轉型為地區性的防衛合作組織,並將東歐部分完成民主化轉型的國家納為成員國。
2022年俄烏戰爭,促使了部分長年保持中立的歐洲[1]和亞洲國家[2]申請加入北約的催化劑。與俄羅斯領土接鄰長年保持中立的瑞典與芬蘭以自身安全與及俄羅斯對烏克蘭攻勢為鑑,於同年5月申請加入北約[1]。與此同時,韓國為應付主要來自朝鮮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網站攻擊為例,加入北約下屬的網絡防禦組織,成為該組織第一個亞洲成員國[2]。
過去的加盟編輯
西東德合併編輯
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統一的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原東德脫離華沙條約組織,以原西德作為兩德統一後的主體。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東德的駐軍於1994年撤離,而原東德地區亦在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的框架下加入成為無核武地區。
維謝格拉德集團編輯
維爾紐斯集團編輯
亞得里亞海憲章編輯
2008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北約盟國一致認為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和馬其頓符合北約成員資格標準。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埃西亞於2009年4月完成了加入程序並成為北約成員國。一旦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名稱問題解決方案,馬其頓將發出邀請。亞得里亞海憲章夥伴於2008年9月決定邀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和黑山加入該憲章。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和黑山在換文後確認並遵守《亞得里亞海憲章》中概述的原則。12月4日,所有亞得里亞海憲章夥伴國簽署了憲章增編,正式歡迎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和黑山。
標準和過程編輯
第10條編輯
會員行動計劃編輯
加強對話編輯
當前狀態編輯
喬治亞編輯
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作出決定,表示喬治亞將來會成為北約成員國。[3]
烏克蘭編輯
此章節和新聞動態(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相關。 (2022年3月22日) |
2008年,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4][5]同年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作出決定,表示烏克蘭將來會成為北約成員國,但具體時間未知。[6]2022年10月31日,烏克蘭總統表示已與捷克總理共同簽署了關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聯合聲明。[7]
波赫編輯
會員辯論編輯
瑞典編輯
冷戰期間,瑞典選擇不加入北約,並宣布奉行和平不結盟、戰爭中立的安全政策。[8]冷戰結束後,瑞典國內曾多次討論是否加入北約,但執政的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仍然支持中立不結盟政策,[9]合作夥伴綠色環境黨和左翼黨也有這種偏好,中右翼溫和黨派則主張加入北約。2015年4月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6%的民眾反對加入北約。[10]但受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影響,反對者比例多年間持續下滑。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威脅瑞典和芬蘭,如果加入北約,將面臨「軍事和政治後果」。2月24日至25日的民意調查顯示,41%的民眾支持加入北約,31%的民眾反對。隨著戰爭進程持續,3月4日民意調查顯示,51%的民眾支持加入北約,這是在民意調查中支持北約的比例首次占多數。[11]3月10日,瑞典首相瑪格達萊娜·安德松宣布尋求把軍費開支從目前占GDP的1.26%增加到北約指導方針的2%,[12]此舉被認為是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回應。
芬蘭和瑞典分別於2022年5月15日、16日正式申請加入北約。[13][14][15]不過5月13日,土耳其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土耳其當局指控兩國支持庫爾德工人黨以及葛蘭運動[16]。6月28日,土耳其改變態度,支持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17]7月5日,芬蘭和瑞典簽署加入北約的議定書。[18]2023年1月15日,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表示瑞典需要向土耳其引渡約130名恐怖分子,土耳其才會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瑞典首相表示,這違反了瑞典法律和國際公約。[19]1月17日,土耳其國防部長表示,瑞典和芬蘭沒有滿足土方所提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條件。[20]1月23日,土耳其總統表示由於1月21日斯德哥爾摩發生了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外焚燒《可蘭經》等反土耳其抗議活動,因而土耳其方面不會支持瑞典加入北約。[21][22]1月24日,土耳其方面決定推遲與瑞典和芬蘭舉行的一項旨在解決各方在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問題上分歧的會議。[23]1月28日,瑞典外交大臣表示,瑞典申請加入北約的進程已暫停[24]。截至當天,只有土耳其和匈牙利國會尚未批准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25]
芬蘭編輯
冷戰期間,芬蘭奉行芬蘭化的外交政策,在國際事務上經常站在蘇聯一側,在國內壓制反蘇聯的情緒。冷戰結束後,芬蘭多屆政府認為沒有必要加入北約,但保留獨立的國防政策,有權選擇是否加入北約。[26]2007年,芬蘭國防部長曾推動芬蘭加入北約,但民眾對此興趣不大而未能成功。2021年,芬蘭有15%的民眾認為俄羅斯是首要威脅。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支持加入北約的民意開始大幅提升,2月份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3%民眾支持加入北約,反對者為28%[27]。而如果瑞典加入北約,則支持者為66%,反對者為20%。3月9日至11日民意調查顯示,支持加入北約的比例上升到62%,反對比例下降到16%,21%為無法確定。[28]後來支持加入的比例又升至76%[29],另外74%的芬蘭人認為俄羅斯是該國的頭號威脅。4月21日,芬蘭議會以113票贊同、12票反對的票數通過了要求芬蘭儘快加入北約的議案。[15]5月12日,芬蘭總理與芬蘭總統發表共同聲明支持芬蘭加入北約。[30]
最終芬蘭和瑞典兩國分別於5月15日、16日申請加入北約。[13][14][15]
愛爾蘭編輯
摩爾多瓦編輯
塞爾維亞編輯
日期 | 國家 | 批次 |
---|---|---|
1952年2月18日 | 希臘 | 第一批 |
土耳其 | ||
1955年5月9日 | 西德 | 第二批 |
1982年5月30日 | 西班牙 | 第三批 |
1990年10月3日 | 德國統一 | |
1999年3月12日 | 捷克 | 第四批 |
匈牙利 | ||
波蘭 | ||
2004年3月29日 | 保加利亞 | 第五批 |
愛沙尼亞 | ||
拉脫維亞 | ||
立陶宛 | ||
羅馬尼亞 | ||
斯洛伐克 | ||
斯洛維尼亞 | ||
2009年4月1日 | 阿爾巴尼亞 | 第六批 |
克羅埃西亞 | ||
2017年6月5日 | 蒙特內哥羅 | 第七批 |
2020年3月27日 | 北馬其頓 | 第八批 |
2023年 | 瑞典 | 第九批 |
芬蘭 |
參考文獻編輯
- ^ 1.0 1.1 存档副本. [2022-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9).
- ^ 2.0 2.1 South Korea becomes first Asian member of NATO cyber research centre. ZDNet. [2022-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英語).
- ^ Russia says Georgia war stopped NATO expansion. Reuters. 2011-11-21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英語).
- ^ Ukraine asks to join NATO membership action plan : Ukraine News by UNIAN. Unian.net. 2008-01-16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英語).
- ^ 加入北約組織進展慢 烏克蘭不滿.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2-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中文(臺灣)).
- ^ Nato denies Georgia and Ukraine. BBC News. 2008-04-03 [201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英語).
- ^ 泽连斯基:乌克兰已与捷克签署关于加入北约的联合声明.
- ^ Agius 2006,第103–105頁.
- ^ What price neutrality?. The Economist. 21 June 2014 [5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 ^ Holmström, Mikael. DN/Ipsos: Svenskarnas motstånd mot Nato minskar. Dagens Nyheter. 10 January 2021 [11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0) (瑞典語).
- ^ Reuters. Majority of Swedes in favour of joining NATO -poll. Reuters. 2022-03-04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英語).
- ^ Nyheter, S. V. T.; Stahle, Nils; Schau, Oscar. Regeringen vill ge två procent av BNP till försvaret. SVT Nyheter. 2022-03-10 [202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8) (瑞典語).
- ^ 13.0 13.1 瑞典政府正式决定申请加入北约. [202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 ^ 14.0 14.1 芬兰宣布"历史性"加入北约申请 瑞典紧随其后 北约表示欢迎. [2022-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5).
- ^ 15.0 15.1 15.2 芬兰、瑞典定于5月16日前入北约 俄罗斯:这将破坏欧洲大陆的稳定. 鳳凰衛視. [202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5).
- ^ 土耳其反对芬兰瑞典加入北约 白宫:致力厘清立场.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 ^ 斯托尔滕贝格:土耳其同意支持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 ^ 北约秘书长:瑞典和芬兰7月5日将签署加入北约的议定书. [2022-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 ^ 土耳其要求瑞典向土引渡多名“恐怖分子”以推进其加入北约进程.
- ^ 土耳其:瑞典、芬兰未满足土方所提“入约”条件.
- ^ 多场反土抗议后 埃尔多安警告不能再指望土耳其支持瑞典加入北约.
- ^ 土耳其总统:不支持瑞典加入北约.
- ^ 土耳其推迟有关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问题的磋商.
- ^ 瑞典外交大臣:申请加入北约进程已暂停.
- ^ 外交报复 土耳其对欧美发布旅游警示.
- ^ Unto Hämäläinen. Optio, jonka arvo vain nousee. Helsingin Sanomat. 5 February 2022 [22 March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2) (芬蘭語).
- ^ Ylen kysely: Enemmistö suomalaisista kannattaa Suomen Nato-jäsenyyttä. Yle. 28 February 2022 [28 Februar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8) (芬蘭語).
- ^ Yle poll: Support for Nato membership hits record high. Yle. 14 March 2022 [14 March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4) (英語).
- ^ 北约军靴落地!一张图披露普京的艰难处境(图) 2022年05月14日 14: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年5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5月14日).
- ^ 歷史性決定 芬蘭政府確定要加入北約. [2022-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