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呢堆藏語མ་ཎིའི་རྡོ་ཕུང威利轉寫ma ni'i rdo phung),也稱為瑪尼堆,在藏語中稱「朵幫」,意思是壘起來的石頭[1]藏民自古信仰「萬物有靈」,認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飛禽鳥獸等一切萬物皆具靈魂,石頭同樣是具有生命力的,並將真言、經文刻於石頭上,進行功德活動[2]。瑪尼堆便是以刻有經文咒語、吉祥符號、神靈造像等內容的石頭(又稱嘛呢石或瑪尼石)為主體,組合風馬旗轉經筒佛塔等其他景觀元素,並且結合宗教禮儀、傳統技術、風俗習慣、歷史神話傳說等內容堆徹而成的人壘石堆[2]

瑪尼堆大量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3],在西藏十分常見,是藏文化的一部分[2],當地居民以壘石堆的方式祈福[1]。有的瑪尼堆的石頭會被雕刻紋樣或粉刷色彩;有的則會被定期維護,增添新石並修繕維護;有的體積較大的瑪尼堆會被修建底座或圍欄,以保證其穩定性[3]。亦有將一對巨大的氂牛角供奉於瑪尼堆,角上刻有經咒,上面還系有各色哈達

中國各地的瑪尼堆 編輯

中國西南地區 編輯

康巴文化圈(康定以西、昌都以東、理塘以北)內的瑪尼堆的顏色表現最為突出,通過構築色相冷暖色的對比,帶給觀者以層次感與衝擊感[3]東巴文化圈(德欽以西、中甸以北、巴塘以南)的瑪尼堆上則刻有東巴文,載有人們過往生活的經歷,體現著人們對東巴文化的再造與傳承[3]。鹽井文化圈(芒康縣)內的瑪尼堆繼承了當地鹽田的形態要素,形狀多呈方形,以石頭的原色紅褐色為主色調,部分石頭偶爾以白色修飾,觀似鹽井鹽田中析出的鹽粒[3]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新寨村中的結古寺里的嘉那嘛呢堆就是藏族文化的一大奇觀、也是世界最大的瑪尼堆[4]。該瑪尼堆時經300多年,至2006年亦以每年30萬塊的速度擴大,成為東西長283米、南北寬74米、高3.4米的石經奇觀城[4][5]

中國北部地區 編輯

蒙古藏族地區的山口路邊,常可看到石塊堆砌而成的圓錐形石堆,有的可高達二三尺以上,有時石堆也有經咒、佛像,信徒們路過時,都要隨手往上添加石塊,或石塊上也有刻畫著佛像、經咒,最常見的是六字大明咒。 在中國蒙古地區,這類石塊蒙語稱為鄂博敖包,本來是旗界、牧場、畜點、營地的分界標誌。由於藏密傳入的影響,所以蒙古地區這種大石堆也很多。在沒有石塊的廣大草原上,牧民們往往用枯樹堆成一個大鄂博。

文保工作 編輯

2019年11月1日,青海政府率先設立法律法規頒布《玉樹藏族自治州石刻文化保護管理條例》, 保護嘛呢石刻等石刻實物[2]

文創相關 編輯

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的藏族瑪尼堆研究團隊自2016年起對藏東地區的瑪尼堆景觀文化進行了田野考察,並以數位技術對瑪尼堆文化進行數位化保護與傳承,並於2016年-2019年期間創作了《永恆的瑪尼石》、《格薩爾王的傳唱》、《朵多》和《永恆的印記》等四部以瑪尼堆景觀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數字動畫短片,利用數字動畫還原真實的瑪尼堆景觀文化。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肖名遠. 外籍男子接连踢倒祈福“玛尼堆”,日喀则警方:正在处理中. 上觀. 2023-07-23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透過極目新聞. 
  2. ^ 2.0 2.1 2.2 2.3 曾梵悅; 楊景; 劉啟. 基于藏族玛尼堆文化景观研究的数字动画转化研究. 2020-12-05 [2023-07-24]. doi:10.26914/c.cnkihy.2020.075427 –透過2020第五屆中國動畫學年會. 
  3. ^ 3.0 3.1 3.2 3.3 3.4 王灝予; 孫晗; 彭志軍. 茶马古道上玛尼堆文化景观研究——以文化三角区域为例. 景觀設計. 2022-12-20 [2023-07-24]. doi:10.12145/2022060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4. ^ 4.0 4.1 楊壽德. 世界最大的嘛呢石经堆——嘉那嘛呢堆绽放异彩. 藏人文化網. 2006-05-20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透過中國藏族網. 
  5. ^ 世界最大的玛尼石堆守护玉树. 玉樹州新聞網. 2016-05-11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