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時代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12月1日) |
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時代的一個劃分,名稱源自於幕府設在京都的室町。
1336年(室町幕府建立)-1573年(末代將軍被流放) | |
![]() 足利二引兩 | |
之前 | 建武新政 |
---|---|
包括 | 南北朝時代、戰國時代 |
之後 | 安土桃山時代 |
君主 | 天皇(名義上) 國王(實際上) |
領袖 | 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吉野朝廷天皇(至1392年)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室町時代 |
假名 | むろまちじだい |
平文式羅馬字 | Muromachi jidai |
概要編輯
足利尊氏對應後醍醐天皇的南朝建立了北朝,於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兩個朝廷對立的南北朝時代一直持續到公元1392年,最後被北朝統一。以應仁之亂為契機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雖然戰亂持續但內外通商繁盛,農業、工業技術也有所提高。
歷史編輯
南北朝時代編輯
1335年,足利尊氏利用前往東國平亂時機,在鐮倉反叛,1336年1月攻入京都,3月退出京都進軍九州。以後醍醐天皇為代表的朝廷派遣新田義貞前往平叛,兩軍於兵庫湊川決戰,新田義貞大敗,足利尊氏再次攻入京都,後醍醐天皇出逃,尊氏擁立光明天皇,並將後醍醐天皇監禁。
尊氏控制京都後,自任「征夷大將軍」,室町幕府正式建立。同年12月,後醍醐天皇逃至吉野,宣佈重開朝政。京都光明天皇朝廷為北朝,吉野後醍醐天皇朝廷為南朝,日本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
室町幕府統治編輯
1336年11月7日,室町幕府公佈《建武式目》,標誌著足利幕府統治的建立。1350年2月,足利尊氏之弟足利直義背叛北朝投靠南朝,並於1351年1月率軍大敗幕府軍,2月尊氏與直義和好,但不久又因南北統一主張的不同再次反目。1353年2月,尊氏殺直義。1358年4月,尊氏病故,12月,足利義詮繼任第二代將軍。1367年11月,足利義滿就任第三代將軍,1392年,北朝統一南朝。南北朝時代結束。
一揆編輯
長期動亂中,廣大的下層農民受害最深,反抗官府和統治者的抗爭不斷發生,被稱為「一揆』(意為「揭竿而起」)。1428年9月18日,近江國醍醐鄉的農民以德政為口號發動起義,史稱「德政一揆」,起義得到廣泛響應。1441年8月,德政一揆規模擴大,幕府不得不頒佈「德政令」,宣佈取消農民一切債務。9月14日,進一步發佈「一國平均德政令」,不論身份貴賤、地位高低,一切債務全部廢除。
滅亡編輯
1467年,幕府三管領中的細川勝元與四職中的山名持豐(山名宗全)等守護大名的爭鬥。其範圍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戰火遍及其他日本國土,史稱「應仁之亂」。由於此一動亂,使日本進入將近一個世紀長的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