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佛教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巴利律藏》,又稱《上座部律》(巴利語:Theravāda Vinayapiṭaka)、《銅鍱律》,是上座部系赤銅鍱部的律藏,為南傳上座部佛教僧人所受戒律的依據。

簡介 編輯

《上座部律》分為五分,初分是比丘戒本經分別;第二分為剩餘的比丘經分別,以及全部的比丘尼經分別;第三分為大品,包含十個犍度,這包括佛陀覺悟後,向五比丘說法及度耶舍及三迦葉兄弟的故事,節日及衣服處理的規定等;第四分是小品,包含十二個犍度,分為房舍等雜法,包括房舍犍度、雜犍度及五百結集七百結集。第五分附隨是律藏的附屬部分,其內容是對經分別和犍度的分析和攝要,大約是在傳入錫蘭後的部派佛教時期成立。

南傳上座部律的比丘戒是二百二十七條,比丘尼戒是三百一十一條[1]

傳承 編輯

相傳佛滅後,優波離尊者誦出戒律,據銅鍱部所傳,從佛滅到阿育王,有五師傳承:優波離Upāli,馱寫拘Dāsaka,蘇那拘Sonaka,悉伽婆Siggava,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ta tissa。在佛滅二百年,阿育王派目犍連子帝須的弟子摩哂陀尊者帶同三藏,率領比丘前往斯里蘭卡,與當時統治斯里蘭卡的天愛帝須王相見。摩哂陀的第一次說法即得到國王的皈依,在首都阿耨羅陀建造大寺供養僧團,佛教迅速發展起來。 [2]

公元前43年,南印度的Damila人(Damila是Tamiḻar的印度俗語形態,因此Damila即是坦米爾人)入侵斯里蘭卡,因戰爭而發生飢荒多年,很多僧人被迫逃難,佛寺也被放棄。一些有遠見的比丘們,由佛授Buddhadatta及帝須Tissa領導,選擇在中部較平靜的摩多利(Matale),將一向以口誦相傳的巴利三藏及註釋,書寫於貝葉上,以作永遠保存和傳承。這是巴利聖典在斯里蘭卡一次非常重要的結集。 [3]

譯本 編輯

漢譯 編輯

英譯 編輯

影響 編輯

《巴利律藏》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僧團秉持的律藏,也是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及由此三地傳承的上座部僧團所受戒律的依據。中國的上座部僧團傳承自緬甸,故亦依巴利律藏。

律藏目錄 編輯

  • 初分 驅擯/波羅夷 Pārājika-pāḷi
  • 毘蘭若 Verañja-kaṇḍa
  • 驅擯法/波羅夷 Pārājika-kaṇḍa
  • 僧殘法/僧伽胝施沙/僧伽婆尸沙 Saṅghādisesa-kaṇḍa
  • 不定法 Aniyata-kaṇḍa
  • 盡捨法/尼薩耆 Nissaggiya-kaṇḍa
  • 第二分 令墮/波質胝/波逸提 Pācittiya-pāḷi
  • 令墮法/波質胝/波逸提 Pācittiya-kaṇḍa
  • 向彼悔法/波胝提舍尼/提舍尼 Pāṭidesanīya-kaṇḍa
  • 眾學法 Sekhiya-kaṇḍa
  • 滅諍法 Adhikaraṇa-samathā
  • 尼戒驅擯法/波羅夷 Pārājika-kaṇḍa (bhikkhunīvibhaṅga)
  • 尼戒僧殘法/僧伽胝施沙/僧伽婆尸沙 Saṅghādisesa-kaṇḍa (bhikkhunīvibhaṅga)
  • 尼戒盡捨法/尼薩耆 Nissaggiya-kaṇḍa (bhikkhunīvibhaṅga)
  • 尼戒令墮法/波質胝/波逸提 Pācittiya-kaṇḍa (bhikkhunīvibhaṅga)
  • 尼戒向彼悔法/波胝提舍尼/提舍尼 Pāṭidesanīya-kaṇḍa (bhikkhunīvibhaṅga)
  • 尼戒眾學法 Sekhiya-kaṇḍa (bhikkhunīvibhaṅga)
  • 尼戒滅諍法 Adhikaraṇa-samathā (bhikkhunīvibhaṅga)
  • 第三分 大品 Mahāvagga-pāḷi
  • 犍度 Mahā-khandhaka: 有關出家及受戒的規定
  • 布薩犍度 Uposatha-kkhandhaka : 有關每半個月誦戒及懺悔規定
  • 雨安居犍度 Vassūpanāyika-kkhandhaka: 有關每年雨季安居修行的規定
  • 自恣犍度 Pavāraṇā-kkhandhaka: 有關每年雨安居結束時,僧眾自揭犯戒及懺悔的規定
  • 皮革犍度 Camma-kkhandhaka : 有關穿鞋和使用皮革的規定
  • 藥犍度 Bhesajja-kkhandhaka : 有關藥物及食物的規定
  • 迦絺那衣犍度 Kathina-kkhandhaka : 有關雨安居結束後,僧眾接受迦絺那衣的規定
  • 衣犍度 Cīvara-kkhandhaka : 有關比丘所穿袈裟的規定
  • 瞻波犍度 Campeyya-kkhandhaka : 有關僧團活動合法或非法的規定
  • 憍賞彌犍度 Kosambaka-kkhandhaka: 有關比丘分裂和合的規定
  • 第四分 小品 Cūḷavagga-pāḷi
  • 羯磨犍度 Kamma-kkhandhaka: 有關責駡與處分犯戒比丘的規定
  • 別住犍度 Pārivāsika-kkhandhaka: 有關比丘接受別住處分的規定
  • 集犍度 Samuccaya-kkhandhaka: 有關處分犯僧殘比丘的規定
  • 滅諍犍度 Samatha-kkhandhaka : 有關平息比丘紛爭的規定
  • 雜事犍度 Khuddakavatthu-kkhandhaka: 有關比丘日常生活用品的規定
  • 臥坐具犍度 Senāsana-kkhandhaka : 有關房舍和臥坐具的規定
  • 破僧犍度 Saṅghabhedaka-kkhandhaka : 有關提婆達多叛逆的判定
  • 儀法犍度 Vatta-kkhandhaka : 有關各類比丘的威儀規定
  • 遮說戒犍度 Pātimokkhaṭṭha​​pana-kkhandhaka : 有關犯戒比丘不參加布薩的規定
  • 比丘尼犍度 Bhikkhuni-kkhandhaka: 有關比丘尼的規定
  • 五百結集犍度 Pañcasatika-kkhandhaka: 有關佛教第一次結集的事
  • 七百結集犍度 Sattasatika-kkhandhaka: 有關佛教第二次結集的事
  • 第五分 附隨 Parivāra-pāḷi
  • 十六大章 Soḷasa-mahā-vāra
  • 大分別 Mahāvibhaṅga,又名比丘分別 Bhikkhuvibhaṅga
  • 比丘尼分別 Bhikkhunīvibhaṅga
  • 等起攝頌 Samuṭṭhāna-sīsa-saṅkhepa:僧律制立起因的攝要
  • 中略 Antara-peyyāla、滅諍分釋 Samatha-bheda
  • 問犍度章 Khandhaka-pucchā-vāra: 問關於犍度二十二章之罪數
  • 增一法 Ekuttarika-naya: 依增一法,說明律藏中所說的諸事項
  • 布薩初〔中後〕問答 Uposathādi-pucchā-vissajjanā、〔制戒〕義利論 Atthavasa-pakaraṇa
  • 偈集 Gāthā-saṅgaṇika: 制戒處七城,於各城所說戒的數及其他事項
  • 諍事分釋 Adhikaraṇa-bheda: 四種諍事,由各方解說
  • 別偈集 Apara-gāthā-saṅgaṇika,又名呵責初問答 Codanādi-pucchā-vissajjanā: 主要說明呵責及檢問
  • 呵責法 Codanā-kaṇḍa: 說明呵責及檢問
  • 諍論小篇 Cūḷa-saṅgāma,又名檢問者之行儀 Anuvijjakassa-paṭipatti: 關於僧伽諍論,裁決者的注意事項
  • 諍論大篇 Mahā-saṅgāma: 敘述裁決者的儀法
  • 迦絺那衣分釋 Kathina-bheda: 說明迦絺那衣之受持、捨棄等法
  • 優波離〔問〕五法 Upāli-pañcaka: 佛陀答優婆離關於戒律的問題,有十四品
  • 犯罪等起 Atthāpatti-samuṭṭhāna: 關於僧戒之各條,說明犯罪之等起法
  • 第二偈集 Dutiya-gāthā-saṅgaṇika: 問戒律事項的數目
  • 發汗偈 Seda-mocana-gāthā: 蒐集困難到令人發汗的問難偈而不提出解答
  • 五品 Pañca-vagga: 包含羯磨品、義利品、制戒品、所制品、九聚會品[5]

引用 編輯

  1. ^ Shayne Clarke. “Vinayas,” in Brill’s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202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6). 
  2. ^ 鍚蘭島史與大史
  3. ^ 鄧殿臣:《南傳佛教史簡編》
  4. ^ 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譯經紀錄. [202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5. ^ Pāli-vinaya, 緬甸第六結集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