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事件

臺灣社會運動
美麗島大審的受審者(位於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第一法庭)

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當時蔣經國政府稱此為「高雄暴力事件叛亂案」)是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時發生於中華民國高雄市的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一些理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的二十餘歲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往裡面釋放催淚瓦斯,以及照射強力探照燈朝群眾逼近,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1]事件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審判,其中總指揮施明德原先被以叛亂罪判處死刑。最後在當時美國卡特政府「人權外交」政策、美國國會議員以及各界的壓力下,除施明德被判處無期徒刑外,其餘皆以有期徒刑論處。

此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台灣民眾於美麗島事件後開始關心台灣政治。之後又陸續發生林宅血案(1980)、陳文成命案(1981)、劉江南命案(1984)撼動國際社會,使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中國國民黨只好漸漸不再堅持一黨專政,之後解除持續38年的臺灣省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逐漸走向民主化。民主進步黨早期的絕大部分領導人都直接或間接參與過美麗島事件。

歷史背景 編輯

美麗島之前的黨外運動 編輯

 
在國民黨政府嚴密的思想監控下所查禁停刊的各類雜誌

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歷史統治時期,台灣社會沒有組黨的自由,所謂的「黨外」,指的就是一群非屬國民黨、進行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爭取民主、自由運動的政治組織或個人。在早期,黨外人士主要是通過創辦雜誌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如五零年代雷震的《自由中國》、以及六零年代的《文星》、《大學》等)。到1970年代以後,開始透過選舉的機制,進行進一步的串聯和組織工作。

「黨外」的第一次組織化嘗試是在1978年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時期,當時非國民黨候選人康寧祥張春男黃天福、姚嘉文、以及呂秀蓮等人,在選舉期間以黃信介林義雄和施明德為中心,成立「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作為共同的選舉後援組織。

在助選團的協助下,黨外人士發動了龐大的文宣攻勢,印製自己的傳單、海報進行散發,很快就獲得了極大的回應。但是在1978年12月16日,美國政府突然告知中華民國政府即將終止雙方的外交關係。這個事件在政壇引發強烈的反應。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在獲知消息後,行使《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所賦予的緊急權力,宣佈即日起停止一切選舉活動。斷交事件影響深遠,一直到2007年,事母至孝的呂秀蓮在第二任副總統任內,都曾公開抱怨,如果不是斷交就不會有美麗島事件,也不會連自己的母親往生都不能奔喪。

黨外人士反對暫時停止選舉的決定,許信良余登發等人在12月25日發表《黨外人士國是聲明》,要求恢復選舉,並主張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1979年1月21日,黨外運動的重要領袖余登發在國族認同上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並主張台灣海峽兩岸(台海兩岸)在雙方都民主化以後和平統一,遭當時的國民黨以叛亂罪逮捕,當時任桃園縣縣長的許信良於是在次日領導20多名黨外人士發動要求釋放余登發的橋頭遊行,這是國民黨從國共內戰戰敗撤退來台灣以後在台灣執政以來民間所發起的第一次集會遊行事件。

余登發被逮捕後,在施明德等人的努力下,黨外人士組成了一個60人的「人權保護委員會」,在3月9日開庭時,由姚嘉文擔任余登發的辯護律師,委員會也與國際特赦組織合作為釋放余登發而努力。此時施明德等人就已經開始籌劃一份黨外雜誌。4月20日,監察院通過了對許信良的彈劾案,委員會再度組織聲援。隨著事態的惡化,許信良被迫在1979年的秋天前往美國

導火線:美麗島雜誌社及各地分社遭到警總指使黑道破壞 編輯

 
美麗島雜誌前三期
 
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今: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53號)

1979年5月中,黃信介申請創辦一個新的雜誌,雜誌名稱之由來,為周清玉提議取李雙澤編曲,楊祖珺演唱的歌曲-《美麗島》為名。6月2日,《美麗島》雜誌社以「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主張實行國會全面改選與地方首長改選」為目的在台北市正式掛牌成立[2]。在7月9日的會議上,該社正式確定許信良為社長,呂秀蓮、黃天福擔任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當時《美麗島》旗下網羅了各派的黨外人士,包括了當時傾向統一的社會主義團體「夏潮」、以及以康寧祥為代表的穩健派,但是主要還是以施明德等激進派為骨幹。

9月8日,《美麗島》雜誌社在台北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時,以《疾風》雜誌社人員為首的群眾(領頭者為新黨前主席郁慕明,而裡面有中興中學的學生)在館外聚眾抗議、煽動過路群眾,並吐唾辱罵、暴力毆打欲入場的黨外要角[3],此即所謂中泰賓館事件

施明德在11月14日到台中縣梧棲參加一場聯合祈禱會,在該會中他聽從幾位台灣長老教會牧師的建議,決定在人權紀念日當天舉辦大規模紀念活動。在紀念活動舉辦之前,施明德與陳菊進一步籌組「人權紀念委員會」,打算在當天正式成立。

美麗島》的知名度不斷提高,1979年11月距創刊才2個月,發行量已經超過8萬冊。11月20日,「美麗島政團」在台中市太平國小舉辦「美麗島之夜」,會中開始籌劃在世界人權日當天在高雄舉行遊行。

11月及12月初,《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的服務處兩次遭南部警備司令部指使黑道砸毀,多處各地服務社亦遭破壞[4]。11月29日,黃信介位於台北市的住宅立委服務處遭到搗毀,同日《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也遭人持刀械破壞,雖然報警處理,治安當局一直未能查獲。12月7日,《美麗島》雜誌社屏東服務處遭到「軍用斧頭」襲擊,並砍傷一人[4]。連續數日,台北、高雄、屏東的《美麗島》雜誌社服務處皆遭到攻擊,為美麗島事件的爆發埋下引信[4]

事件經過 編輯

《美麗島》雜誌社申請舉辦遊行 編輯

1979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正副主任楊青矗陳菊以「人權紀念委員會」名義,以此申請集會。11月30日正式向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今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新興分局)提出申請,要求在12月10日下午6點到晚上11點,在大統百貨公司對面的扶輪公園(今高雄中央公園附近)舉行遊行演講活動,主旨為「慶祝世界人權日三十一週年」,但一直都未獲批准。在多次嘗試失敗後,黨外人士決定依原定計畫在高雄舉行遊行。

軍警演習與鼓山事件 編輯

12月9日,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前一天,執政的國民黨政府緊急透過電視宣布將於高雄舉行冬令宵禁演習,以避免「妨礙交通與社會秩序」為由,將在次日禁止任何示威遊行活動,實為針對《美麗島》可能舉辦的遊行活動進行監控,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隨即調集大批優勢警力包圍《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阻擋其宣傳車宣傳遊行。當日,兩名《美麗島》的義工姚國建和邱勝雄突破包圍,駕駛兩輛由「發財車」改裝的宣傳車行駛至高雄市街頭進行宣傳,在發傳單告示次日活動時於鼓山分局附近被警察攔下,搶走擴音器、錄音帶等宣傳工具,並逮捕兩人施以毆打及刑求。《美麗島》雜誌社工作人員在得知消息後立即前往警察局要求放人,聚集群眾於警局外,警察緊急封鎖陸橋,避免更多民眾進入,一直到次日凌晨,兩人才被釋放。這次的「鼓山事件」引起公憤,《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緊急動員各地黨外人士前來聲援,並更堅定其舉辦活動的決心。也使得一些原本並未計畫參加12月10日遊行的黨外人士,如黃信介呂秀蓮陳忠信黃順興等人,也立即前往高雄,準備參加遊行。

鎮暴部隊佔據高雄 編輯

12月10日當天中午,檢察、警察、調查單位以南部警備司令部為指揮中心,國防部憲兵司令部高雄憲兵隊、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第五總隊以冬令宵禁為由全面動員,鎮暴部隊紛紛佔據高雄市各主要幹道路口,開始進行交通管制,並封鎖舉辦集會的預定地扶輪公園。當日雖非假日,高雄市政府卻要求各級學校提早放學,各銀行提早結束營業。

衝突的爆發 編輯

傍晚時分,來自美麗島雜誌社各地服務處的成員和支持者搭乘遊覽車相繼抵達高雄。正副總指揮施明德姚嘉文則在辦公室規劃遊行路線。下午4點多,黃信介自台北搭火車南下,火車抵達高雄車站時,黃信介與南部警備司令常持琇陸軍中將交談,希望能提供演講場地,以避免衝突事件的發生。

晚上6點,遊行隊伍出發,現場開始分配布條、火把、棍棒、自製燃燒瓶,常持琇與黃信介隨即抵達現場,而常持琇卻被不明人士攻擊,連帽子都打掉,常持琇拒絕出借場地,並下令出動鎮暴部隊。由於原定集會地點「扶輪公園」(現為中央公園)已經被封鎖,遊行隊伍只能臨時改變集會地點,施明德、姚嘉文等人率領數百名民眾,從《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出發,前往今新興分局前中山一路中正四路路口的大圓環(現為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同時民眾多人手持「火把」,象徵普世人權的光環。在抵達大圓環後,民眾熄滅火把、席地而坐,由黃信介於宣傳車上首先發表談話,但很快整個大圓環就被鎮暴部隊、憲兵、警察包圍。演講完畢,黃信介同總指揮施明德與姚嘉文出面與警方談判,要求警方允許他們在原定地點集會到晚上11點,並要求撤回鎮暴部隊、出讓一個進出口,條件為讓警察可以到現場維護秩序;但經副司令張墨林請示的結果,談判要求全部被駁回。[來源請求]

晚上8點半,鎮暴車上冒出幾縷白煙,鎮暴警察開始在遊行現場施放催淚瓦斯,現場民眾開始騷動,並由大圓環移向中正四路,在南台路口的封鎖線前方與憲兵、警察爆發嚴重衝突,雙方均受傷慘重。當民眾衝破第一道封鎖線時,施明德要求群眾撤回服務處,但現場已經完全失控,群眾繼續衝撞高雄市第一分局,當時人數粗估約10萬人。後來民眾退回服務處,張俊宏見現場氣氛稍息,站上宣傳車要求迅速解散,但眾人仍留在現場傾聽呂秀蓮演講。黃越欽立即與常持琇交涉,要求先行撤離鎮暴部隊以勸退民眾解散,但常持琇堅持先行驅離民眾,談判陷入僵局。

晚間10時左右,裝甲車及警隊聚集於中山一路,釋放催淚瓦斯,鎮暴部隊同時手持盾牌配合鎮暴車逼近遊行隊伍,在場民眾還以石塊及棍棒攻擊,雙方更發生更大規模的衝突,同時有「不明人士」攻擊民宅,直至半夜民眾才逐漸解散。事後官方宣稱軍警約有183人受傷,而民眾無人受傷,受到質疑後又改稱有50多人受傷。事件之後,國民黨政府指揮新聞媒體一面倒地指責參與活動的民眾(全台灣只有《台灣時報》一家做平衡報導,並冒險刊出2張現場的衝突照片,於隔天銷售一空),電視台不斷播放憲警住院,以及發動社會各界關懷及聲援憲警的情況。國民黨政府一味將憲警塑造成受害者,並鋪天蓋地批評黨外人士為匪黨、暴力份子、野心陰謀份子,意圖操作台灣民眾對黨外人士的憤怒與反感[5][6][7][8]

大逮捕 編輯

事件發生後的12月11日,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召開會議,決議大舉逮捕黨外人士。12月12日,警備總司令汪敬煦陸軍二級上將下令拘捕高雄事件的相關嫌犯及人士,12月13日清晨六點,軍警與情治人員展開全島同步大逮捕,政府陸續追捕黨外人士,然而施明德逃過這次逮捕,成為當日晚間新聞的頭條,政府發布通緝令全面追捕,並開出懸賞獎金新台幣50萬。12月22日,施明德的懸賞獎金提高為100萬,媒體及學校機關配合政府,醜化施明德,說其為大狐狸、暴力份子。1980年1月7日,施明德透過高俊明牧師、林文珍長老等友人的幫助下四處躲藏,並請牙醫師張溫鷹為其整容。1月8日,施明德於台北市落網。隔天,警備總部公佈「美麗島事件」涉案人數共計152人。

警總嚴刑逼供 編輯

肉體虐待 編輯

下列為美麗島事件的被告在台北地方法院公開調查庭上說出被刑求的經過,綜合當年報章記載,如下:

  • 紀萬生:疲勞審訊、拳打腳踢、香菸燒臉、鼻孔灌辣椒水、嘴塞桌球、被猛擊腹部導致腎臟脊椎受傷、以東西砸之,導致左耳被打聾。[11]
  • 周平德:大力掌嘴、毆打胸部與頭部逾19小時、罰跪、剝奪睡眠五天沒有睡覺。
  • 邱茂男:十幾天疲勞審訊、剝奪睡眠,五天沒睡,以後常三、四天沒睡。
  • 范政祐:剝奪睡眠、毆打、罰跪、拔鬍子。
  • 王拓:剝奪睡眠,七天只睡一小時、時常被打耳光。
  • 吳振明:被打到口吐鮮血、下體受傷,以原子筆試圖自殺而未遂。
  • 吳文賢:戴腳鐐、吃鹽水飯一星期。
  • 許天賢:戴腳鐐、吃鹽水飯。
  • 戴振耀:戴腳鐐、吃鹽水飯、被施打自來水針。
  • 蔡有全:被毆打至呼吸困難、下腹受傷、拉頭撞牆、半蹲。
  • 余阿興:吃鹽水飯、半夜只穿內褲受凍偵訊。
  • 許淇潭:雙手擧起罰站、毆打、腳踢。
  • 蔡精文用皮鞭抽打、被威脅要被吊起打聾、吃鹽水飯二十天。
  • 邱垂貞:椅子上連續坐十天、剝奪睡眠四天、遭拳打腳踢至胃出血。
  • 蘇振祥:毆打、以香菸燻眼、強迫做俯臥撐
  • 陳福來:遭六、七人毒打、被電棍毒打。
  • 劉華明:吃鹽水飯、踢打成傷。[9][12]

語言威脅 編輯

下列是警總人員曾對被告人講過的威脅話語:

  • 「在這裏邊,要鬥智、鬥力,你都不行!」
  • 「如果你不說,拿出證據來,每一樣都讓幾個人把你痛打幾頓,打死了,就說你是畏罪自殺!」
  • 「不說,就把你的牙齒都拔掉!」
  • 「如果不合作,就把你打成共產黨!」
  • 「人總是人;識時務者爲俊傑,你的身體受不了那些的!」[12]

心理戰術 編輯

  • 警總常常會先對被告人下死刑,接著又稱只要願意合作,坦白犯罪動機和證據,就不會讓被告死掉。被告人爲了保住生機,通常都會妥協,是爲「置之死地而後生」戰術。
  • 對被告人挑撥離間:警總先從一個被告人「甲」搜集證據、線索,接著對另一個被告人「乙」聲稱「甲」已將「乙」出賣。當「乙」因被出賣而感到絕望時,便會大膽講出更多證據予警總人員。如此往復,全部的被告人都會在「出賣」與「被出賣」之間將證據全部供出,離間計謀即告得逞。
  • 以其他被告人作威脅:例如,紀萬生指警總欺騙其稱其妻子被捕,女兒失蹤;只要願意「合作」,就會釋放其妻,尋回其女。此外,又如邱垂貞指警總曾告訴他呂秀蓮已被判處死刑,多說些呂的壞話不會對她有任何影響。翌日早上,邱聽見槍聲,使邱更加確信呂已被處死。[12]

起訴與判刑 編輯

 
審判「美麗島事件」的警總軍法處第一法庭。

1980年2月20日,警總軍法處以叛亂罪起訴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姚嘉文林義雄陳菊呂秀蓮林弘宣等八人,其他30多人則在一般法庭遭到起訴,另有91人被釋放。在張德銘陳繼盛等人的協助下,被告聘請辯護律師,最後組成一個15人的律師團,分別為江鵬堅鄭慶隆張政雄鄭勝助呂傳勝尤清鄭冠禮高瑞錚郭吉仁張火源謝長廷陳水扁張俊雄蘇貞昌李勝雄,每名被告有兩名律師協助辯護。

1980年2月28日,發生震驚社會的林宅血案林義雄母親及雙胞胎女兒被以專業手法殺害,黨外依此宣稱慘案是由國民黨政府特務策劃。

1980年3月18日起9天,軍事法庭開始審訊,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壓力下,除國際知名媒體報導外,政府罕見允許國內報紙刊載審訊過程與被告陳辭。4月18日,軍事法庭作出最後判決結果,8人全部有罪,施明德被判無期徒刑,黃信介14年有期徒刑,其餘6人12年有期徒刑,而幫助施明德逃亡者各判2年(如張溫鷹)到7年(如高俊明)。[13]

審判結果 編輯

叛亂罪 編輯

被告 辯護律師 判決結果 備註
施明德 鄭勝助 無期徒刑 1987年婉拒蔣經國總統特赦;1988年婉拒李登輝總統減刑;1990年政府宣布判決無效獲釋
黃信介 鄭慶隆陳水扁 有期徒刑14年 1987年獲假釋
林義雄 江鵬堅張政雄 有期徒刑12年 1984年獲假釋
呂秀蓮 呂傳勝鄭冠禮 有期徒刑12年 1985年獲假釋
張俊宏 郭吉仁尤清 有期徒刑12年 1987年獲假釋
陳菊 高瑞錚張火源 有期徒刑12年 1986年獲假釋
姚嘉文 謝長廷蘇貞昌 有期徒刑12年 1987年獲假釋
林弘宣 張俊雄李勝雄 有期徒刑12年 1986年獲假釋

其他罪刑 編輯

共37人,計有王拓江金櫻余阿興、吳文、吳文賢李明憲周平德蔡精文林文珍林樹枝邱垂貞邱奕彬邱茂男施瑞雲紀萬生范政祐范巽綠高俊明張富忠張溫鷹許天賢許睛富陳忠信陳博文黃昭輝楊青矗趙振貳蔡有全蔡垂和戴振耀魏廷朝蘇秋鎮等等。

影響 編輯

美麗島事件是台灣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的一次歷史事件,此事使得台灣社會在政治文化上都產生劇烈影響。

首先在政治上的改變最為明顯,政治上美麗島案的被害人(例:施明德林義雄黃信介許信良呂秀蓮陳菊張俊宏姚嘉文...),包括他們的辯論律師(例:謝長廷陳水扁張俊雄蘇貞昌尤清...)後來都成為民主進步黨的核心成員(有些後來因路線爭議而退黨),並在此後至今一直影響台灣政治。在尚未開放黨禁的1980年代,美麗島案讓黨外人士更加團結和奮力去爭取民主自由,在之後的選舉逐漸獲得更多台灣人民的支持。

其次在社會上,中壢事件(1977)、美麗島事件(1979-1980)及隨後一連串的事件,使得台灣人民自1947年二二八事件以來,整個白色恐怖世代沈默了三十年的壓抑,國民黨長年壟斷政治權力下,開始有表達的勇氣,活絡追求民主自由的社會生命力,從沉悶單一逐漸多元化、自由化。整個八十年代蓬勃發展的各種社會運動即是最佳的表面徵象。[來源請求]

1986年9月28日,甚至在還未解嚴、還未解除黨禁的情況下,黨外人士就不顧被鎮壓的危險成立了民主進步黨

國民黨政府遭受強大的國際輿論壓力,以及黨外勢力強力組織衝擊戒嚴體制。1987年7月15日解嚴連帶使黨禁失效,半年後1988年1月1日又解除報禁,部分開放了台灣的言論出版自由(但《出版法》仍存在)。蔣經國於1988年1月13日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因應1990年發生的野百合運動之訴求,1991年5月1日經由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該條款凍結憲法本文,包含人權條款與政府權力分立制衡的規定),12月進行國民大會全面改選並定期選舉,加上1992年立法委員全面改選並定期選舉,使得中華民國的國會終於代表其所統治土地的民意。1994年開始民選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臺灣首次直選總統,數十年來台灣人民前仆後繼努力的目標民主人權自由等價值終於有了基礎,推動台灣社會從威權獨裁的時代,邁向民主化時代。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結果並成就和平民主的政黨輪替,國民黨統治台灣以來第一次失去政權。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季平表示,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受到美麗島事件等挑戰,可能因此造成國民黨在1980年後縮減對南台灣經濟發展的支持[14][15][16][17]

特赦 編輯

1990年5月20日,李登輝就職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同日簽署美麗島事件的特赦令,美麗島政治犯重獲自由。[18]

事件當事人的後續發展 編輯

受刑人 編輯

美麗島事件大審判的八位受刑人中,除林弘宣之外,其他的七個人出獄後都曾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或者代理主席。其中施明德林義雄已經退出民進黨,林弘宣從未加入民進黨。呂秀蓮曾任副總統,姚嘉文曾任考試院長陳菊現任監察院長,施明德、黃信介、張俊宏曾任立法委員,林弘宣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三位受刑人已經去世,黃信介於1999年逝世,林弘宣於2015年逝世,施明德於2024年逝世。除陳菊之外,其他的受刑人都已經淡出政壇。

辯護律師 編輯

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中,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江鵬堅尤清張政雄郭吉仁鄭勝助參與政治。陳水扁於2000年當選總統,成為首任非國民黨籍的中華民國總統。謝長廷、蘇貞昌和張俊雄都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出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再度出任行政院長。江鵬堅是民進黨首任主席,在1990年代擔任立法委員和監察委員,2000年逝世。尤清曾任監察委員、台北縣長、立法委員和駐德代表。張政雄曾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出任中選會主委。郭吉仁曾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勝助曾任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

當時的政、黨要員 編輯

當時在統治集團任職並參與美麗島事件的追訴或究責者,也有至今活躍的高階公務員及政治人物。

  • 宋楚瑜於美麗島事件時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事件發生後在公開演說中譴責美麗島人士是暴力份子、惹事生非、搞分化與破壞、意圖誣蔑當時的中華民國是「靠軍事與特務統治來維護政權」;當時的報紙大篇幅報導其演講,達到塑造輿論的效果[19]。宋楚瑜後來曾當選第一屆(也是唯一一屆)民選臺灣省省長。其後在2000年、2012年、2016年、2020年四次參選總統但都落敗,2004年參選副總統落敗。
  • 林輝煌於美麗島大審時擔任軍事檢察官,後來離開軍職,長年擔任司法官訓練所(後改名為司法官學院所長,多次獲中華民國法務部推薦為大法官候選名單。2015年再次被法務部推薦時,因其在美麗島事件中的角色而引發極大爭議,最終沒有被馬英九總統提名[20]。然而,身為美麗島受害者的施明德為其緩頰,稱林輝煌當時只是初入仕途的小角色,沒有能力羅織罪名,只是奉命演出依法審判的外表而已。施明德說:「當年,真正想殲滅美麗島政團、鎮壓台灣人反抗勢力的首要集團是以王昇上將為頭的軍特派,包括警總司令汪敬煦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局長阮成章,最後拍板定案下手逮人的就是蔣經國本人!林輝煌算哪根蔥!」[21]

中國大陸媒體的說法 編輯

  • 該事件引起中國共產黨對台灣反國民黨人士的興趣。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柴澤民表示「反對國民黨當局的暴力行為」,要求釋放被抓群眾[22]。1980年1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報導《妄圖扼殺愛國民主運動以維持其獨裁統治 台灣當局利用高雄事件進行大逮捕大迫害》;2月19日,《人民日報》報導《在京台灣同胞舉行春節聯歡會》,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蔡嘯講話:「我們堅決支持台灣島內主張愛國統一的民主運動,並將和他們攜手並肩,為爭取台灣早日回歸祖國而奮鬥到底。我們向被國民黨當局無辜迫害的非國民黨人士和群眾及其家屬致予親切的慰問」。
  • 3月24日,《人民日報》報導《台灣當局軍法審訊高雄事件被捕人士 黃信介、呂秀蓮等在法庭上指控當局對他們進行折磨和逼供》;4月14日報導《台灣當局藉口高雄事件鎮壓台胞 被捕人士列舉事實真相》:「高雄事件的發展,已引起大陸的人民和台灣同胞的嚴重關切。眾所周知,我們是堅決反對『台灣獨立』的;但對台灣當局以各種藉口鎮壓台灣人民,也是堅決反對的」,「停止對高雄事件中被捕人士的審訊和迫害,早日予以釋放」;4月20日,《人民日報》報導《台灣當局蓄意製造高雄事件迫害非國民黨人士 無理判處黃信介等八人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譴責國民黨「迫害台灣非國民黨人士、鎮壓台灣愛國民主運動」的行徑,稱美麗島事件「是台灣當局預謀的一個圈套」。
  • 4月22日,《人民日報》報導《台盟和在京台胞集會 反對台灣當局製造高雄事件迫害台胞》,引用蔡嘯的話:「我們要求台灣當局:必須立即釋放因高雄事件而被捕的所有人士,保證他們的安全,取消那個反動的、束縛著台灣人民的、不得人心的《戒嚴法》,保障台灣人民的民主權利,更不能阻撓台灣同胞走愛國統一道路」[23]

其他相關事項 編輯

  • 林宅血案發生在1980年美麗島大審時,至今仍未破案,成為懸案。2021年10月20日,台獨人士陳婉真質疑,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民進黨第一個進入情治系統的人是新潮流系大老邱義仁,時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的邱義仁不可能看不到國民黨執政時期殘害異己的檔案,為何邱義仁任憑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等重大案件成為懸案[24]
  • 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舊址(今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53號),於2004年被高雄市政府指定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 高雄捷運O5/R10車站位於美麗島事件發生地大港埔圓環,特命名為美麗島站以為紀念;部分居民希望以舊地名命名為大港埔站,而高雄市政府認為「美麗島事件是值得紀念的民主活動」來回應民眾,因此仍命名為美麗島站。
  • 李雙澤編曲的歌《美麗島》,楊祖珺收錄在其1979年發行的專輯《楊祖珺》之中,發行之初雖未受到當局特別關切,但仍不能公開在電視廣播上演唱;1979年黨外人士以此曲做為雜誌之名後,本無政治意圖的《美麗島》,更與黨外運動劃上等號,從此被打入深淵,列為禁歌。然而即便是黨外人士,也並非全部人都支持《美麗島》此曲。1979年9月8日《美麗島雜誌》創刊酒會,爆發鬧場衝突:保安警察重重包圍酒會現場,有人喊著要楊祖珺唱〈美麗島〉帶領大家衝出去,於是楊祖珺帶領大家唱〈美麗島〉,台獨人士「田媽媽」田孟淑卻在楊祖珺背後用臺語罵「別唱那豬仔歌啦」(在早年的臺灣省籍情結中,本省人被稱為蕃薯或台巴子外省人則被稱為老芋仔或外省豬),楊祖珺十分不滿;2012年1月,楊祖珺提到此事,並說「民進黨是我們一手催生的;可是對現在的路線和福佬沙文主義,我痛恨死了」,暗批田孟淑是福佬沙文主義者[25]
  • 1984年10月18日,宋美齡函電蔣經國:「余對汝處理美麗島事件,令治安人員確實做到『寧被造事者毆打,袛能招擋而不還手』,此種紀律之貫徹,除英國本土之警察不易做到,故對此事無多介意」[26]:463
  • 1999年12月,臺灣之聲廣播電臺出版前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中山調查站調查員白瑄的著書《全民公敵調查局》,該書第六章訪問美麗島事件時擔任蔣經國侍衛的士林官邸無線電隨從「鐵金剛」口述歷史。鐵金剛說,他真的一直沒有想到,民進黨的整個組黨過程,是蔣經國一手主導的。鐵金剛說,在黨外運動或現在民進黨的高層人物中,應該有好幾個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安排的人在裡面。鐵金剛披露,「像以前朱高正和蔣經國的關係就很微妙」,朱高正曾經多次秘密進入七海官邸直接與蔣經國面談;美麗島事件爆發後,他是奉蔣經國命令前往高雄市下達蔣經國手諭的幾組警衛之一,「當時我們那一組就是負責去教訓朱高正,制止他繼續把美麗島事件擴大」[27][28]
  • 2008年1月8日,立委選舉推薦連線記者會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陳柏謙砲轟,民進黨老一輩的人消費美麗島事件消費了快三十年,民進黨學運世代消費野百合學運也消費了快二十年,國民黨與民進黨將理想性耗損殆盡之後再也得不到青年學生的明顯支持[29]
  • 2009年10月7日,前國民大會代表張春男發表《台灣主權宣告書》,表示:「現在的台灣並沒有一個真正站在台灣人立場的有力政治團體,台灣人所支持的民進黨可能實際上是由外來政權的特務單位所操控。……諸多證據證實民進黨可能被特務單位滲透控制,證之民進黨本身從不追查真相、也從未澄清其清白;更有甚者,民進黨執政八年,居然從不立法禁止特務滲透,也不清除潛伏的特務。若非整個民進黨是被操控,則難以解釋何以如此。……看來,民進黨是在高雄事件,國民黨把台灣人支持的黨外(人士)抓光之後,由滲透進去填補黨外真空的特務控制人員所操控的。」[30]
  • 2010年3月14日,施明德表示,他曾說,他確信美麗島事件律師團至少二人是調查局幹員、且當過民進黨主席;但他強調,「是『至少』喔!其實是兩個人以上,分別是警備總部及國安局的線民」。他說,他手中都握有證據,歡迎謝長廷等人提告。他說,當年這些人,後來在民進黨內位高權重,每年參與選舉,陸續把創黨元老一一幹掉、甚至趕出民進黨;民進黨執政,轉型正義始終做不好,就是怕打開檔案一看,「怎麼都是自己人」。(2010-03-15中國時報《施明德:抓耙子事件 創黨元老皆知》)
  • 2014年1月10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盧俊義諷刺民進黨:「從黨外到現在的民進黨,最令人無法容忍的是:還有人老是活在美麗島事件裡,喜愛人家述說他犧牲是多麼大,甚至常常在有意無意間暗示著台灣人欠他們許多『愛台恩情債』。坦白說,台灣人不但沒有欠他們任何債,反而是他們欠了台灣人更多『疼惜的支持債』。這些『美麗島時代』的菁英若是還有一點反省能力,就會清楚從1980年到2000年,台灣人怎樣用20年時間支撐民進黨茁壯起來的。今天,不但看不到他們有任何感恩的心,卻還在想盡辦法繼續在消耗台灣人的真愛之情。」[31]
  • 2014年9月12日,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於民進黨中央黨部抗議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放任號稱「人權市長」的高雄市市長陳菊解僱為消防員權益爭取制度改革的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消防員徐國堯,民進黨讓美麗島事件戒嚴再現,儼然成為「民主退步黨」[32]
  • 2021年10月28日,針對民進黨組黨歷史,施明德之妻陳嘉君說,2000年至今,所有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不管官位多大,都不給真相;她質問,為什麼民進黨那麼怕真相,「害怕民進黨是臥底特務建立的黨嗎?」[33]
  • 2022年2月19日,陳婉真說,蔣經國建立的情治系統和包工程等,對台灣造成的傷害都遠大於他的貢獻;國民黨過去把蔣經國美化、神化,但現在連民進黨都推崇蔣經國,「這是價值觀的錯亂」。同日,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說,兩蔣時代是台灣一黨專政的威權時代,在白色恐怖時期許多人被判死刑導致家破人亡,現在蔣經國卻被民進黨定位為台灣民主化的推手,「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諷刺」[34]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Nianhuang Zhong. 第四章 人權日發生的人權悲劇. 失落的民進黨. 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 174. 
  2. ^ 法廣. 台灣民主大事記.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2年1月23日 [2020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11日). 
  3. ^ 蔡裕仁. 〈黃信介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 (PDF). 臺中市: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2003: 53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11). 
  4. ^ 4.0 4.1 4.2 林朝億. 新史料揭露:南警備司令透過黑道搗毀美麗島雜誌社與黃信介家. 台北市: 新頭殼新聞網. 2022年2月3日 [202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透過雅虎新聞. 
  5. ^ 美麗島事件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9-26.,鄭懿瀛,國家文化資料庫
  6. ^ 美麗島事件的回顧與省思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1999
  7. ^ 歷史事件篇-美麗島事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鄭懿瀛,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化部
  8. ^ 「美麗島大逮捕」前後國內輿論情勢之發展--以主流平面媒體為主的分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199-204頁,陳佳宏,《台灣史研究》 第11卷第1期,2007-03
  9. ^ 9.0 9.1 生不如死的日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重審美麗島》,呂秀蓮,前衛出版社,1997-01-01
  10. ^ 勇敢美麗島人 脆弱同志情誼[永久失效連結],陳翠蓮,新台灣新聞周刊,2003-10-22
  11. ^ 邱國禎/台灣慘痛檔案. www.southnews.com.tw. [2023-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8). 
  12. ^ 12.0 12.1 12.2 台灣白色恐怖檔案. www.southnews.com.tw. [2023-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7). 
  13. ^ 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 69年障判字第21號. [201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1). 
  14. ^ Lin, Ji-Ping. Taiwan temporary workers and labor margi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1991-2010. Arbor: Ciencia, pensamiento y cultura. 2016, 192 (777): 364–381 [2018-05-09]. ISSN 0210-19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0) (西班牙語). 
  15. ^ Lin, Ji-Ping. Taiwan Temporary Workers and Labor Margi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1991-2010. Arbor (Departmento de Publicaciones del CSIC). 2016-02-28, 192 (777): a291. ISSN 1988-303X. doi:10.3989/arbor.2016.777n1007. 
  16. ^ 中央研究院、林季平. 逢年過節,返鄉人潮為何一路向南?. 研之有物,. 2018-03-21 [2018-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31) (中文). 官方沒有親口證實,美麗島事件等政治挑戰,也可能削弱了當時執政黨對南臺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度。問及會否擔心不同立場的壓力,林季平堅定地回應:「學術研究就是據實以報,真理會越辯越明,只是負面攻擊的話沒意義。」「……獨裁者與煽動者,才是萬惡之源。而借鏡戰爭史,知識份子要勇敢成為阻擋戰爭的防線。」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林季平要以有憑有據的學術研究,涉入勞工之戰,儘管背後會中了許多槍。 
  17. ^ Lin, Ji-Ping. Tradition and Progress: Taiwan's Evolving Migration Reality. migrationpolicy.org. 2012-01-24 [2018-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3). 
  18. ^ 美麗島事件檔案資訊網. 中華民國檔案管理局. [2015-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3). 
  19. ^ 【高雄暴亂事件外人歪曲渲染 新聞局長嚴正駁斥惡意謠言-呼籲痛定思痛記取教訓 認清環境信任政府 勿因陰謀份子濫用民主而對民主起了懷疑】. 聯合報. 1979-12-29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issue=被忽略 (幫助)
    【高雄暴力事件發生前後,宋楚瑜昨提出專題報告】. 中央日報. 1979-12-29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0. ^ 新大法官提名名單 美麗島檢查官林輝煌出局. NOWnews今日新聞. 2015-04-22 [2015-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5). 
    苗博雅. 提名林輝煌出任大法官的「轉型不義」. 蘋果日報. 2015-03-10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0). 
  21. ^ 施明德:把林輝煌釘上十字架吧. 蘋果日報. 2015-03-14 [2015-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0). 
  22. ^ 蘇峰 編著,《1978大記憶:北京的思考與改變》,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版
  23. ^ 汪毅夫:中共尊重台灣人民當家做主願望. [2016-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6). 
  24. ^ 陳婉真. 怎麼又是新潮流!還有多少黃國書?. 優傳媒. 2021-10-20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6). 
  25. ^ 何豪毅. 與前夫大和解 楊祖珺挺林正杰 台東催票. 《時報周刊》第1768期. 2012-01-13 [2015-09-05]. 
  26. ^ 周美華、蕭李居 (編). 《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下). 台北: 國史館. 2009. 
  27. ^ 《全民公敵調查局》第六章 民進黨組黨的經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8. ^ 葉文豪. 蔣家警衛:民進黨組黨 蔣經國一手主導. 《玉山周報》第67期. 2010-09-27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3) (中文(臺灣)). 
  29. ^ 卞中佩. 政治無所不在 青年該用選票教訓藍綠. 苦勞網. 2008-01-08 [2016-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30. ^ 張春男. 台灣主權宣告書. 張春男官方網站. 2009-10-07 [2023-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1). 
  31. ^ 盧俊義. 越來越沒志氣的民進黨. 台灣蘋果日報. 2014-01-10 [2017-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7). 
  32. ^ 陳家豐. 人權市長斬爭權消防隊員 勞團籲陳菊應為人權發聲.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14-09-14 [2021-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33. ^ 曾薏蘋、楊孟立. 陳嘉君:民進黨害怕是臥底特務建立的黨嗎. 中國時報. 2021-10-29 [202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1). 
  34. ^ 范博媛. 蔣經國成台灣民主化的推手? 政治受難團體: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諷刺. 上報. 2022-02-19 [202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相關的史料與研究 編輯

(按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沈超群,2007年4月,〈白色恐怖與新聞自由─政經氛圍與黨外雜誌傳承的系譜(1950-1980)〉,《史轍》第3期,頁141-180。
  • 范忠信,1993,高雄事件,見李義虎主編,台灣十大政治案件,頁144-64。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張富忠、邱萬興,2005,《綠色年代:臺灣民主運動25年》。臺北:綠色旅行文教基金會
  • 古淑芳,1999,台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Kaplan, John. 1981. The Court-martial of the Kaohsiung Defendants.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賴士羽編,1987,審判國民黨:美麗島事件真象。台北:台灣文藝出版社。
  •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 呂秀蓮,1997,重審美麗島。台北:前衛出版社
  • Thomas, Herb. 1980. Repression in Taiwan: A Look at the Kaohsiung Rally and Trials. New York: The Asian Center.
  • 新台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a,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台北:時報文化
  • 新台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b,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台北:時報文化。
  • 新台灣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c,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台北:時報文化。
  • 秦風,2005,《歲月臺灣》,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