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格會

新教运动中的一个派别

貴格會(英語:Quaker直譯:顫抖者[2]),又稱公誼會教友派[3](英語: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派別。

貴格會
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
Quaker Star
宗派新教
神學不一
教體公理制教體
區分Friends World Committee for Consultation英語Friends World Committee for Consultation
組織Friends United Meeting英語Friends United Meeting, Evangelical Friends International英語Evangelical Friends International, Central Yearly Meeting of Friends英語Central Yearly Meeting of Friends, Conservative Friends英語Conservative Friends, Friends General Conference英語Friends General Conference, Beanite Quakerism英語Beanite Quakerism
創始人喬治·福克斯
起源17世紀中葉
 英國
分裂自英國國教會
分離震教徒[1]
萬華貴格會

歷史 編輯

貴格會成立於17世紀的英國,創始人為喬治·福克斯,因為他號誡「聽到上帝的話而發抖」而得名「貴格」(Quaker),中文意譯為「震顫者」。但也有說法稱在初期宗教聚會中常有教徒全身顫抖,因而得名。該教會堅決反對奴隸制,在美國南北戰爭前後的廢奴運動中起過重要作用。貴格會在歷史上提出過一些很進步的思想,其中一部分現在得到廣泛接受。

貴格會的信徒曾經受到英國國教迫害,與清教徒一起移民到美洲,但隨後又受到清教徒的迫害,大批的貴格會教徒逃離麻薩諸塞州而定居在羅得島州賓夕法尼亞州等地。由於賓夕法尼亞州有大量貴格會教徒聚居,習慣上以「Quaker City」作為費城(Philadelphia)的別名,因而費城人也被稱為「Quaker」,位於費城屬於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的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 or UPenn),其運動校隊也被命名為賓夕法尼亞大學貴格隊英語Penn Quakers

貴格會之後傳播到美國肯尼亞玻利維亞

貴格會的人數現在大約有60萬。

貴格會在中國 編輯

貴格會曾經傳入中國美國差會在江蘇省南京、六合工作,今日南京市六合區基督教堂系源於貴格會傳統。1953年遷往台灣繼續工作;英國差會(稱為公誼會)曾經在四川重慶成都三台等地工作。

主張 編輯

該派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暴力,不尊稱任何人也不要求別人尊稱自己(即不使用「先生」、「女士」、「夫人」頭銜,對任何人皆以名字相稱呼),不起誓。主張任何人之間要像兄弟一樣,主張和平主義宗教自由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ichael Bjerknes Aune; Valerie M. DeMarinis. Religious and Social Ritual: Inter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 SUNY Press; 1996. ISBN 978-0-7914-2825-2. p. 105.
  2. ^ 辞海网络版 - 贵格会. www.cihai.com.cn. [2024-03-08]. 
  3. ^ 辞海网络版 - 公谊会. www.cihai.com.cn.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