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

清朝畫家、學者

鄭燮[1](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克柔板橋板橋道人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今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大垛鎮)人,祖籍蘇州閶門清朝官員、進士出身,學者、書畫家,擅長畫竹。

鄭燮
鄭燮

清代學者像傳》第一集《鄭燮像》,葉衍蘭


籍貫 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
出生 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
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逝世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 (1766年1月22日)(72歲)
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出身
  • 乾隆元年丙辰科第二甲進士
著作

生平 編輯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子時,鄭燮出生在江蘇省淮揚道揚州府興化縣。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塾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儀真縣讀書。康熙年間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到南京鄉試舉人

乾隆元年(1736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省兗沂曹濟道曹州府范縣知縣。乾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登萊青膠道萊州府濰縣知縣。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知縣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饑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欠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鄭燮對於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

雍正三年,結交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允禧(號紫瓊道人,封慎郡王,善書畫),甚相得。乾隆十二年,饑荒未已,隨大學士高斌在山東放賑;同年,翰林德保主試山東,鄭燮同試院,相與唱和。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柬封書畫史」。

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於興化溘然長逝,享年七十有三。歸土興化縣城東之管阮莊。是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

著作 編輯

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大學士高斌序)、《寄弟墨書》。

書畫成就 編輯

鄭燮為官清廉,後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寥寥幾捲圖書,便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在書法上,鄭燮以篆、隸、草、行、楷等各種書體的字形,並以蘭草畫法入書,形成有行無列、疏密錯落的書法風格,創造了「六分半書」的書體,後人亦稱之為「板橋」體。

在繪畫上,他擅長畫花鳥,特別是在畫竹上的成就最為突出,主要師法徐渭石濤八大山人。他提出畫竹的三個階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是指觀察對象,「胸中之竹」是分析與內化並進行創作構思,「手中之竹」是指表現對象,即是畫出對象的階段。

繪畫理論 編輯

  • 鄭燮注重對自然和周圍事物的觀察,師承自然;他曾寫道:

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冬冬作小鼓聲。於時一片竹影響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2]

  • 鄭燮主張「意在筆先」;他曾在一幅畫上題寫: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2]

軼事 編輯

鄭板橋喜歡孿童。在《板橋自敍》中寫道「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喜餘桃口齒、椒風弄兒之戲。然自知老且醜,此輩利吾金幣來耳。有一言干與外政,即叱去之,未嘗為所迷惑」[3]

因嗜吃狗肉,曾經有大學士紀曉嵐宴請鄭《狗肉全席》大餐代乾隆皇帝求畫趣事,畫收藏於故宮

相關影視作品 編輯

關連項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燮」,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南京官話sie5,蘇協
  2. ^ 2.0 2.1 《板橋題畫·竹》
  3. ^ 《鄭板橋集》第176頁 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