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陵之戰,發生於北魏普泰二年(532年)三月,時爾朱兆爾朱天光爾朱度律爾朱仲遠等合軍20萬進攻駐軍(今河南安陽東北)的高歡

永安三年(530年)九月,魏孝莊帝元子攸因不滿太原王爾朱榮逼控朝政,將其誘殺。爾朱榮侄、汾州刺史爾朱兆聯合爾朱氏諸將一起在年底攻入魏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殺魏孝莊帝,另立太原郡太守、長廣王元曄為帝。

中興元年(531年)二月,冀州(治信都,今河北冀州市)大族高乾及其弟高敖曹聯合反對爾朱氏,並向各郡發布通告,討伐爾朱氏。六月,晉州刺史高歡響應高乾兄弟,聯絡各路反對爾朱氏的部眾,在信都起兵。十月,高歡等立勃海郡太守、安定王元朗為帝,公開反對爾朱氏。元朗以高歡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錄尚書事、大行台,高乾為侍中、司空,高敖曹為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爾朱氏聯兵征討高歡。爾朱兆軍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屯軍廣阿(今河北隆堯縣東)號稱10萬人馬。在爾朱氏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高歡使用反間計,致爾朱氏諸將相疑,各路兵馬不向前推進。高歡乘機集中兵力先與爾朱兆軍會戰,在廣阿大破,俘虜士卒五千餘人。高歡乘勝南下,進攻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相州刺史劉誕閉城固守。普泰二年(532年)正月,高歡軍攻克鄴城,擒獲劉誕。三月,元朗率領文武百官進入城。爾朱氏諸將在爾朱世隆的調解下,復歸於好,重新結盟,同征高歡。閏三月,爾朱天光自長安(今西安西北),爾朱兆自晉陽,爾朱度律自洛陽,爾朱仲遠自東郡(今河南滑縣),分別率所部出發,會師鄴城。號稱二十萬大軍,沿洹水(河南北部衛河支流安陽河)兩岸駐紮。

高歡以逸待勞,命吏部尚書封隆之留守鄴城,以不足三萬兵力(馬匹不到二千)出城到紫陌(今河北臨漳西南故縣西北),大都督高敖曹領兵三千跟進。月底,爾朱兆率輕騎兵三千人乘夜偷襲鄴城西門,不克,退走。高歡自料難與爾朱氏軍對敵,命令部隊在韓陵山(今河南安陽東北)布成圓陣,連接牛驢,擋住歸道,使將士以必死之心奮戰。由於當地流民久苦於爾朱氏,六鎮多擁戴高歡。高歡親領中軍,高敖曹領左軍,高歡的堂弟高岳領右軍,迎戰爾朱氏軍。中軍高歡作戰不利。爾朱兆乘機發動攻勢,高歡軍危急,高岳即領騎兵五百人,對爾朱兆軍迎頭痛擊,高歡部將斛律金領兵抄爾朱兆軍背後,高敖曹也領兵一千人攔腰攻打。此役高歡軍廝殺勝出,重創爾朱軍,賀拔勝徐州刺史杜德在陣中投降高歡。爾朱兆率領殘部回到晉陽,後也被擊滅。爾朱仲遠逃逃東郡,後降南梁。四月,爾朱世隆和爾朱彥伯被部將所殺。爾朱天光和爾朱度律也被擒送高歡。高歡乘勝進據魏都洛陽,斬爾朱度律及爾朱天光,另立元修為帝,稱之北魏孝武帝,並受元修任命為大丞相,執掌北魏朝政[1]

韓陵之戰,高歡以少勝多,戰爭結束後,高歡在鄴城和韓陵山上建造定國寺,由御史溫子昇撰寫《韓陵山碑》[2]。韓陵戰役中,爾朱一族幾乎全遭誅滅,只有少數人倖免,如爾朱敞因年幼,隨母被掠入宮中[3];爾朱仲遠逃到南梁

注釋 編輯

  1.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五 梁紀十一
  2. ^ 定國寺新成,神武謂陳元康、溫子昇曰:「昔作芒山寺碑文,時稱妙絕,今定國寺碑當使誰作詞也?」元康因薦珽才學,並解鮮卑語。乃給筆札就禁所具草。(《北齊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一)
  3. ^ 隋書》卷55《爾朱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