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蛋白酶
鳳梨蛋白酶(英語:Bromelain),也稱為鳳梨酶、鳳梨酵素,其狹義是指自鳳梨科植物榨取出的蛋白酶,廣義則是指從榨取物中的其他成分與這些蛋白酶的結合物。
有效溫度 40-60℃ | 最適溫度 50-60℃ | 失活溫度 大約65℃以上 |
有效pH值 4.0-8.0 | 最適pH值 4.5-5.5 |
成分編輯
Stem bromelain | |||||||
---|---|---|---|---|---|---|---|
| |||||||
識別碼 | |||||||
EC編號 | 3.4.22.32 | ||||||
CAS號 | 37189-34-7 | ||||||
資料庫 | |||||||
IntEnz | IntEnz瀏覽 | ||||||
BRENDA | BRENDA入口 | ||||||
ExPASy | NiceZyme瀏覽 | ||||||
KEGG | KEGG入口 | ||||||
MetaCyc | 代謝路徑 | ||||||
PRIAM | 概述 | ||||||
PDB | RCSB PDB PDBj PDBe PDBsum | ||||||
|
Fruit bromelain | |||||||
---|---|---|---|---|---|---|---|
| |||||||
識別碼 | |||||||
EC編號 | 3.4.22.33 | ||||||
CAS號 | 9001-00-7 | ||||||
資料庫 | |||||||
IntEnz | IntEnz瀏覽 | ||||||
BRENDA | BRENDA入口 | ||||||
ExPASy | NiceZyme瀏覽 | ||||||
KEGG | KEGG入口 | ||||||
MetaCyc | 代謝路徑 | ||||||
PRIAM | 概述 | ||||||
PDB | RCSB PDB PDBj PDBe PDBsum | ||||||
|
鳳梨酶主要的兩種蛋白酶為:
歷史編輯
首次成功分離出鳳梨酶的歷史紀錄是委內瑞拉的化學家文森特‧馬卡羅(Vicente Marcano)[1][2]在1891年時從鳳梨的果實中分離出該酶。
來源編輯
用途編輯
肉的嫩化編輯
與木瓜蛋白酶相同,鳳梨酶是肉品嫩化中最常使用的物質之一[5]。
在過去歷史上,通常都是在產肉動物還活著的時候就將肉嫩化酶注射入產肉動物的肌肉中。這樣的做法被視為是不道德的,並且引起很大的爭議,被一些不同的而可以被接受的減少切割的後現代方法所取代。
而今日,大約90%的肉嫩化劑使用都是在消費者的住家之中。鳳梨酶以粉末的形式在市場銷售,銷售方式都是搭配醃製的生肉販賣或是灑在生肉上販賣。
醫藥用途編輯
鳳梨酶可以被應用在許多醫藥方面的領域。它首度使用於醫藥領域是1957年,當時它成功地使用於阻隔一些發炎代謝物的作用上,而這些代謝物原本會加速並且惡化發炎反應。
鳳梨酵素因屬蛋白質,易受腸胃道酸鹼值及消化酵素破壞,需要製備成腸溶錠這種特殊劑型,才能發揮療效。[6]
功效:
- 鳳梨酶是一種抗炎性的藥物,所以也被使用在運動傷害、外傷、關節炎[7],與其他種類的紅腫。它主要的用途是用在運動傷害、腸胃道問題、靜脈炎、鼻竇炎與手術後的復原的療助上面。200mg劑量的鳳梨酶已經證明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有效替代品[8]。
- 研究顯示鳳梨酶在降低血小板的過度集結並降低血液中血栓上面也是有效果的,特別是動脈的血液。
- 鳳梨酶可能對於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疾病有所效果[9]。
- 量產的鳳梨酶混合物可以使用在第三級灼傷的治療上,更高層級的燒傷治療則正在審核中。
副作用:
生產編輯
鳳梨酶製備於收穫果實之後的鳳梨植物的莖部。這些莖部經過去皮、壓碎,然後再擠出其汁液,這些取得的汁液中就有含有鳳梨酶的溶液。
而進一步的處理過程則包括壓出汁液的濃縮,來取得更純的鳳梨酶。這個過程都是在符合嚴格環境條件控制的工廠中進行的,來確保微生物上的高品質以及酶的純度。
鳳梨酶的產品都可以用粉末的方式取得。
其他植物蛋白酶編輯
其他的植物蛋白酶包括來自於木瓜的木瓜蛋白酶、來自於奇異果的奇異果蛋白酶、以及來自於無花果屬的無花果蛋白酶等等。這些蛋白酶可能會在使用時於嘴裡引起刺痛、咬舌頭的感覺。塗抹少許鹽巴在生鳳梨上食用,能避免鳳梨咬舌頭的情況。[11]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 PDVSA article citing Vicente Marcano. [200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30) (西班牙語).
- ^ BU1 1.Phar. 5,77
- ^ 3.0 3.1 3.2 Arshad ZI, Amid A, Yusof F, Jaswir I, Ahmad K, Loke SP. Bromelain: an overview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purification strategies (PDF).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September 2014, 98 (17): 7283–7297 [2021-03-15]. PMID 24965557. doi:10.1007/s00253-014-5889-y.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8).
- ^ Ketnawa, Sunantha; Chaiwut, Phanuphong; Rawdkuen, Saroat. Pineapple wastes: A potential source for bromelain extraction. 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 2012, 90 (3): 385–391. doi:10.1016/j.fbp.2011.12.006.
- ^ Chaurasiya RS, Sakhare PZ, Bhaskar N, Hebbar HU. Efficacy of reverse micellar extracted fruit bromelain in meat tenderizatio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e 2015, 52 (6): 3870–3880. PMC 4444899 . PMID 26028772. doi:10.1007/s13197-014-1454-z.
- ^ 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5049&id=22343
- ^ Brien S, Lewith G, Walker A. Bromelain as a Treatment for Osteoarthritis: a Review of Clinical Studie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eCAM. 2004, 1 (3): 251–257. PMID 15841258. doi:10.1093/ecam/neh0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2).
- ^ Heinrich, Michael, A. D. Kinghorn, and J. D. Phillipson. Fundamentals of Pharmacognosy and Phytotherapy.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4: 265. ISBN 0443071322. ISBN 0443071322
- ^ Kleef R, Delohery T, Bovbjerg D. Selective modulation of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on lymphocytes by bromelain protease (PDF). Pathobiology. 1996, 64 (6): 339–46. PMID 9159029. doi:10.1159/000164070.
- ^ Gutfreund A, Taussig S, Morris A. Effect of Oral Bromelain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Hawaii Medical Journal. 1978, 37 (5): 143–6. PMID 659096.
- ^ 鳳梨的小知識. [2016-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3).
外部連結編輯
- (英文)醫學主題詞表(MeSH):Bromelains
- (英文)鳳梨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
- (英文)技術資料,Enzym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