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女那伽龍女梵語nāga-kanya),原是娑竭羅龍王的三女兒,叫善女龍王;也是觀世音菩薩脅侍,與善才童子並列於菩薩兩側。

龍女菩薩像

龍女成佛 編輯

在《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龍女八歲時已經利根聰穎、善根成熟,早已悟道,得不退轉菩提心;因緣際會之下,一次文殊菩薩於龍宮中的講法會上,說修《法華經》可速得成佛,智積菩薩、舍利弗尊者等聞言後甚感懷疑,龍女久遠來已修《法華經》已經得道,為了堅固會眾的信心,在取下身上的寶物供養佛陀後,忽然變成男子,到南方無垢世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會眾悉皆歡喜。因一個世界同時只能有一位佛陀,故龍女需要到他方世界成佛;因佛教稱只有且只有男性才能成佛,龍女歸屬的那伽神龍雖然神通廣大,但依然屬於畜生道,故「龍女成佛」的公案開示了《法華經》的威力巨大,也開示了「法無定法」,眾生皆能成佛。

觀音脅侍 編輯

龍女雖成佛,但仍以龍女身乘願再來,輔佐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多示現為童女身貌,與善才童子一同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左右脅侍。閩台地區的佛堂觀音圖(一類佛龕)中,站在觀音大士旁之美麗仙女即是龍女,另側為善才童子。善才童子與龍女又合稱為「金童玉女」,後來「玉女」又用來借指容貌美麗、形象清純的年輕女性。

日本傳說 編輯

  • 在日本傳說中,陰陽道女神頗梨采女(日語:はりさいじょ),相傳為娑竭羅龍王之女,原型可能是龍女。
  • 龍女即空海勸請的清瀧權現

中國傳說 編輯

在中國傳說里,龍女也指龍王的女兒,唐朝《柳毅傳》,以及《太平御覽》卷八〇三引《梁四公記》[1],和五代·前蜀·杜光庭《靈異記》有記載[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震澤中東海龍王女掌龍王珠藏。龍嗜燒燕。(梁武)帝以燒燕獻龍女,龍女食之大喜,以大珠三、小珠七、雜珠一石以報帝。
  2. ^ 柳子華,唐朝為成都令,龍女來與為匹偶。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