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濁流沉積

由Jimmy-bot在話題有關"濁流沉積"的討論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沉積構造 編輯

「一次濁流由強到弱的沉積作用所形成的粒度遞變層由五個層組成,每個層內碎屑顆粒變化都是下粗上細「。 這段敘述的沉積構造,和鮑馬序列(Bouma sequence)不同,可能代表不同濁積流造成的。因爲沒機會祥讀原文獻報告,不能置評。 但請高手指點。

「指濁積流隨著坡度變緩流速減小,攜帶的物質沉澱而形成的沉積」 這段似乎是指濁流沉積是連續性,因流速減小沿路沉積,包括斜坡上。所以是鋪蓋式(drape).但和國際版的共識為濁流沉積是陣發式,如同土石流,沉積在坡底。是充填式(infill)。最明顯的例子是海溝。地震剖面上顯示溝內沉積面是平行於海面,而不是地形。但請高手指點--陳建民留言2021年10月16日 (六) 22:23 (UTC)回覆

在 "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有關"濁流沉積"的討論" 有相關討論 編輯

user:陳建民有一些有關濁流沉積的意見,我已移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21年10月#有關"濁流沉積"的討論。和大家說一下。--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17日 (日) 12:02 (UTC)回覆

有關"濁流沉積"的討論 編輯

(以下是陳建民留在 "Category:需要地質學專家關注的頁面" 的內容, 內容比較類似條目探討, 因此移動至此)--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17日 (日) 07:05 (UTC)回覆


頁面濁流沉積(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最初原文是根據英維基(turbidity current, turbidities)摘錄下來,並佐以文獻,敘述濁流沉積主要重點,包括成因,特徵及種類。對一般好奇查詢者,均可一目瞭然,無需再翻閲文獻。對科學有興趣者可繼續詳查所列文獻。

可能中文編輯無法在英文維基查實,懷疑為「首創研究」棄之不用,而以下列文段取代:

「濁流沉積(英語: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指濁積流隨著坡度變緩流速減小,攜帶的物質沉澱而形成的沉積。根據沉積物的物理特徵,可將濁流沉積分為低密度濁流沉積和高密度濁流沉積。一次濁流由強到弱的沉積作用所形成的粒度遞變層由五個層組成,每個層內碎屑顆粒變化都是下粗上細。根據濁流沉積物內部的成分可將濁流沉積體系進一步劃分為I、II、III三種類型。濁流沉積產生的沉積岩被稱為濁積岩,常常儲有油氣資源」。

這段可能從百度百科摘錄而來。若摘錄無誤,就可能是中國科學家獨特的觀察而得到的結論,應該歸屬為「中國版」的濁流沉積。和國際版的認同不一樣, 比較如下:

指濁積流隨著坡度變緩流速減小,攜帶的物質沉澱而形成的沉積」 這段指濁流沉積是連續性,因流速減小沿路沉積,包括斜坡上。所以是鋪蓋式(drape).但和國際版的共識為濁流沉積是陣發式,如同土石流,沉積在坡底。是充填式(infill)。最明顯的例子是海溝。地震剖面上顯示溝內沉積面是平行於海面,而不是地形。

一次濁流由強到弱的沉積作用所形成的粒度遞變層由五個層組成,每個層內碎屑顆粒變化都是下粗上細"。 這段敘述的沉積構造,和鮑馬序列(Bouma sequence)不同,可能代表不同濁積流造成的。因爲沒機會祥讀原報告,不能置評。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陳建民 討論貢獻)於2021-10-16T20:10:18‎加入。

頁面最初原文錄製如下,希望與學過普通地質學者共同討論。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編輯

濁積流沉積(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首先由 Arnold H. Bouma (1962) 提出他在研究深水沉積物時發現顆粒「往上變細」的現象。從底部的礫岩往上漸變成細粒頁岩,這和其他深水沉積物不同,因為在深海中,牽引流無法將粗粒沉積物攜帶並沉積到深海深處[1] Bouma 也認出沉積旋迴現象,被稱Bouma旋迴,是指沉積物岩性及其結構變化的序列。始於底層的侵蝕面,往上由砂礫岩,然後漸變為粗粒砂岩到中粒砂岩,最後是層狀粉砂岩和頁岩。其沉積結構也由交錯層狀砂岩變成 波紋交錯的砂/粉砂岩,這種沉積結構,層理和岩性變化的垂直序列代表了由強到弱的液態流速及其相應的沉積作用[2] Bouma 描述的沉積結構是屬於低密度濁流沉積物。 隨著水中沙子濃度增加,懸浮在水中的顆粒之間的碰撞,會產生分散壓力,這就阻礙顆粒的沉降。 因此在高密度濁流造成的沉積具一組不同的沉積結構序列。 被稱為 Lowe 序列。[3] 濁積流沉積是通過濁積流的搬運而造成的沉積物。它是通過密度流,而不是牽引或摩擦流,造成的沉積物。區別在於,在正常的河流中,岩石顆粒經由水在顆粒上的摩擦阻力(稱為牽引流)被帶走。水必須具有一定的流速,才能將粒子懸浮在水中帶它前進。顆粒越大或密度越高,所需的流速速就越高才能被懸浮和運輸[3]。 在運輸過程中,沉積物因爲液化導致流體密度發生變化,就會產生基於密度而導致的流動。這通常是通過高度湍流的液體而造成的,這些液體具有懸浮的細粒顆粒,形成漿液。在這種情況下,較大的岩石碎片不需高的水流速來運輸[3]。

低密度濁積流沉積的特徵是粒級層理、波痕、爬升砂紋層層、與遠洋沉積物的交替序列、濁流沉積和原生遠洋沉積物之間有明顯的古生物變化、厚沉、有底刮痕(sole markings)和缺失淺水特徵[4]. 濁積流沉積和其他深水沉積物是海底扇(submarine fans)的主要沉積物。這種扇型沉積可再細分為上部、中部和下部海底扇,每部其地層序列,具有不同的砂體幾何形狀、沉積物分佈和岩性特徵。[2][5]. [6].

1. ^ Bouma, Arnold H. (1962) Sedimentology of some Flysch deposits: A graphic approach to facies interpretation, Elsevier, Amsterdam, 168 p 2. ^ 跳轉至:2.0 2.1 Mutti, E. & Ricci Lucci, F. (1975) Turbidite facies and facies associations. In: Examples of turbidite facies and associations from selected formations of the northern Apennines. IX Int. Congress of Sedimentology, Field Trip A-11, p. 21–36

3. ^ 跳轉至:3.0 3.1 3.2 Lowe, D.R. (1982), Sediment gravity flows: II. Depositional mode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posits of 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 Journal of Sedimentology, 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v. 52, p. 279-297

4. ^ Fairbridge, Rhodes W. (ed.) (1966) The Encyclopedia of Oceanography, Encyclopedia of earth sciences series 1,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New York, p. 945–946

5. ^ Normark, W.R. (1978) "Fan valleys, channels, and depositional lobes on modern submarine fans : Characters for recognition of sandy turbidite environment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62 (6), p. 912–931

6. ^ Walker, R.G. (1978) "Deep-water sandstone facies and ancient submarine fans: model for exploration for stratigraphic trap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62 (6), p. 932–966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陳建民 討論貢獻)於2021-10-16T20:10:18‎加入。

返回 "濁流沉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