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都會公園

臺灣高雄市的公園

高雄都會公園位於臺灣高雄市楠梓區,總面積共95公頃,橫跨至橋頭區境內,是臺灣首座都會公園,也為台灣面積次大的都市公園,次於面積280公頃位於台東市台東森林公園

高雄都會公園
園內有名的金雞日晷
基本資料
類型都會森林公園
位置 臺灣高雄市楠梓區德民路24號(捷運都會公園站4號出口)
面積95公頃
開放1996年
營運者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狀態戶外:每日06:00~21:00
室內服務據點:08:30~12:00 13:30~17:00(周一休館)
網站http://khmp.cpami.gov.tw/
地圖
地图

高雄都會公園的興建分為二期,目的是因應居民遊憩休閒設施需求而設立,因此由內政部營建署在《台灣地區都會區域休閒設施發展方案》及《高雄都會公園開發計畫》規劃下成立,2019年11月28日改隸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管轄,但高雄都會公園並非「國家公園法」所定「國家自然公園」之範疇。園區係包含原高雄市西青埔垃圾衛生掩埋場基地封場後綠化而成,具有改善環境品質功能,同時兼顧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及防災、緩衝等多元化的角色,是一座多用途的大型都會生態公園。

高雄都會公園為2009年世界運動會23個比賽場館之一,進行飛行運動比賽。

一期園區內步道
二期園區內步道

歷史

编辑

高雄都會公園設立在原西青埔垃圾掩埋場所在地,該掩埋場是在1977年左右開始使用,[1]1999年6月29日正式封場。[2]而都會公園則是在1989年時開始籌設,1996年完成第一期工程。[3]目前第二期工程亦完工,位在一期的西側,面積比一期更大[4]。建設經費56億4千萬元。

園內特色[5]

编辑

公園為垃圾掩埋後土地再利用而綠美化,植栽除植物種類具多樣性、龐雜度高,結合都市森林理念及生態綠化方式植栽,植栽綠化導入「成長型復育公園」理念,選取適合南部氣候的原生種植物之鄉土樹種,以現地育苗成長後依喬木與灌木組合栽植,並搭配庭園景觀植物、動物蜜源與食草植物,栽植種類超過260種,數量超過12萬株樹苗。

過去為西青埔掩埋場,真正問題就來自於垃圾在地底下所產生的沼氣。高雄都會公園首度使用沼氣收集設施,以阻絕沼氣自表層逸散,並由沼氣發電來產生最高電力約為5000千瓦,相當可供7000戶家庭用電之產能。

高雄都會公園開發時導入「成長型公園」、「多功能使用」及「分區使用管理」理念,依據園區基地特性,規劃成一、二期園區,一期園區為動態活動區,以金雞報時日晷雕塑為中心標幟,配以動態活動區如球場與綠色大草原、室內展示場所。二期園區為森林植物區,係由垃圾及覆土交疊所堆置成的大面積山坡,經由種植多樣性植栽及步道設施環境。另依據各場地設施特色,進行分區管理進行保育與利用,使園區發揮多樣功能特。

交通

编辑

公車

编辑
編號 經營業者 區間 備註
7 港都客運 加昌站-高師大(燕巢校區)
7 區間 港都客運 加昌站-樹德科技大學
29 港都客運 左營南站-楠梓高中
29 區間 港都客運 左營南站-楠梓區公所
301 南台灣客運 左營南站-高雄火車站(捷運高雄車站)
紅58A 南台灣客運 高雄科大(第一西校區)-捷運都會公園站
紅58B 南台灣客運 燕巢區公所-捷運都會公園站
紅58C 南台灣客運 楠梓高中-捷運都會公園站
97 高雄客運 樹德科大-捷運都會公園站

捷運

编辑

公共自行車

编辑
  • 高雄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 高雄都會公園(德民路側):德民路115號(對側人行道)
    • 高雄市區監理所:德民路71號(前人行道)
    • 橋頭地方法院(新中五街):經武路911號(前人行道)
    • 橋新一橋新八路口:橋新一路/橋新八路(東北側)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西青埔垃圾場的前世今生. 綠色座標環保之聲季刊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2003, 17. 
  2. ^ 現況.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1-01-23]. [永久失效連結]
  3. ^ 後勁溪采風錄. 後勁文物館. 2007. ISBN 9789868394209. 
  4. ^ 都會公園地圖. [201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3). 
  5. ^ 綠在城市裡蔓延─高雄都會公園. [201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外部連結

编辑

22°43′58″N 120°18′57″E / 22.73278°N 120.31583°E / 22.73278; 120.3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