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体育会(简称怡和英文Jardine Sports Association),于1929年成立,为怡和洋行属下机构,志在鼓励员工参与体育活动,总部设于太古坊德宏大厦24楼。旗下足球队曾经是香港甲组足球联赛劲旅,夺得过1次甲组联赛 冠军及1次高级银牌冠军,曾先后3次退出,现时只保留香港足球总会赞助会员身份。

怡和
全名怡和体育会
成立1929年
城市香港
联赛已退出

球队历史 编辑

1969/70年“四冠王”怡和主力阵容

怡和体育会,最初中文名称为渣甸,后来才改称怡和。于1929–30年度球季,加入香港乙组足球联赛,在十五支球队中,成绩排第七名。1930–31年度,香港足球总会增设香港丙组足球联赛,怡和被编到丙组比赛,惟进行了13场比赛后,被足球总会取消资格。

1931年,发生“五华会退出足总”事件,怡和与南华中华东方及崇正,一同退出足球总会,另行成立“全港华人足球赛”。1932年夏天,华人球会与足球总会达成和解,怡和却因迟交会费,被足球总会取消会员资格。

直至战后,怡和才再次加入足球总会,并且于1956–57年度球季,获得香港乙组足球联赛冠军,首次升上香港甲组足球联赛,惟只角逐了一季,便宣布退出。

其后再次加入联赛,1967–68年度球季,再次夺得香港乙组足球联赛冠军,得以重返香港甲组足球联赛角逐。

怡和升班后,重金罗致张子岱陈鸿平黄文伟龚华杰叶尚华等球星加盟,组成号称“十五万大军”的全职业巨型班参赛,升班首届22战13胜6和3负,仅次于南华星岛获得甲组联赛季军,以及夺得高级银牌冠军。

翌季1969–70年度,更夺得香港甲组足球联赛冠军[1],以及职业杯金禧杯士丹利木盾三项杯赛冠军,成为史无前例的“四冠王”。

1970年夏天,怡和以破当时香港球员最高月薪纪录重金邀请仇志强加盟镇守大门,配合原有班底,仍是联赛的顶尖球队。在金禧杯先后淘汰元朗消防,晋级决赛对星岛,首回合双方0–0赛和[2];次回合上半场星岛曾聪言射破仇志强“大小龙门”首开纪录,及后卢洪海博得十二码,但黄文伟主射“宴客”未能扳平,下半场被袁权益门前“执死鸡”再下一城,以0–2受挫屈居亚军[3]高级银牌复赛淘汰星岛,惟于准决赛1–2负于南华无缘决赛[4]。联赛26战16胜5和5负,仅以两分之差被流浪压倒未能卫冕。

惟在甲组只角逐了三季,便于1971年5月29日去信香港足球总会表示不再派队参赛,内附50港元支付会费,维持赞助会员席位,第二次宣布退出联赛[5]

1973–74年度球季,怡和获得香港乙组足球联赛冠军,第三次升上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不过,这时的怡和只是由集团任职的职员组成,虽然拥有罗灶石陈少雄谢国强曾镜洪胡顺华毕伟康及马来西亚球员陈融章、,但整体实力跟昔日的“巨型班”无法比拟,1974–75年度球季,在甲组联赛13支球队只名列第12,只角逐了一季便降回乙组作赛。

1978–79年度球季,怡和在乙组联赛12支球队名列包尾,降落丙组作赛。1980年代,当时在丙组角逐的怡和,宣布第三次退出联赛,近年只参加企业联赛及五人联赛。

球会荣誉 编辑

荣誉 次数 年度
本 土 联 赛
甲组联赛 冠军 1 1969–70年
乙组联赛 冠军 3 1956–57年、1967–68年、1973–74年
丙组联赛 冠军 3 1962–63年、1966–67年、1972–73年
本 土 杯 赛
高级银牌 冠军 1 1968–69年
总督杯 冠军 1 1969–70年
金禧杯 冠军 1 1969–70年
初级银牌 冠军 4 1967–68年、1970–71年、1972–73年、1973–74年

著名球员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歷屆聯賽冠軍盟主名錄. [200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2. ^ 大公报》,1971年1月7日,第2张第5版,“怡和星岛两无所获”
  3. ^ 大公报》,1971年1月14日,第2张第5版,“星岛击败怡和 获金禧杯锦标”
  4. ^ 大公报》,1971年4月5日,第2张第5版,“怡和泄气力与愿违 南华奋战入决赛”
  5. ^ 大公报》,1971年5月30日,第2张第5版,“怡和退出联赛”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