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烧琉球群岛(日本鹿儿岛县奄美群岛冲绳县)传统的陶器,糅合了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的陶器风格。[1]

19世纪初的琉球烧

历史

编辑

琉球烧最早出现于12世纪至15世纪的御城时代,自12世纪以来,德之岛制造的龟烧开始在琉球群岛被广泛使用。在浦添城出土的刻有“阴水鸡”字样的高丽瓦可能是在1273年或1153年烧制的,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块高丽瓦是在琉球群岛还是朝鲜半岛被烧制的。在浦添的发掘现场发现了14世纪下半叶到15世纪上半叶的疑似高丽瓦窑遗址。16世纪,据说是琉球第一个瓦工的渡嘉敷三良从中国前往琉球。在尚永王时代,任命汪永泽为第一任瓦奉行。在14世纪下半叶之后与中国和东南亚的贸易开始兴起,大量的碗、罐被带到琉球,同时烧制陶器的方法也一起输入。[2][3]

1616年,当时还是世子的尚丰王请来朝鲜陶工张献功日语張献功在涌田制作陶器。这是涌田烧的开始。在读谷村的喜名也有今天被称为“喜名烧”的古窑,1670年左右开始大量生产以粗陶为主从水缸和酒缸到油壶等各种类型的陶器,曾出土了一件刻有康熙九年(1670年)字样的喜名烧橱子瓮。此外还有知花窑、宝口窑等古窑。1670年,尚质王宿蓝田日语平田典通从清朝引进彩陶技术。1682年,尚贞王将涌田窑、知花窑、宝口窑合并为壶屋窑,成为琉球烧的生产中心,其产品用于国内消费和贸易。[4][5][6]

在1945年的冲绳战役中,壶屋地区因为地处郊外而幸免遇难,最初政府拒绝让居民进入被战火摧毁的市区,大量人口迁移至郊区,1945年11月14日,居民被允许返回壶屋地区,一个月后壶屋人口增至8000人,促进了陶瓷业的复兴。但由于产生的烟雾,大多数窑炉不得不搬出壶屋,生产转移到离市区较远的读谷村大宜味村[7][8][9]

特点

编辑
 
鱼纹泡盛酒具

琉球烧可大致分为本土风格的“荒烧”和从东亚大陆引进的“上烧”,荒烧烘烤温度在1000摄氏度且没有釉,直接使用含铁粘土,外观粗糙,以盛放水和酒的罐子为主。上烧用白色粘土上色上釉,产品有碗、盘、罐等日用品,还有泡盛酒的酒具。大多在烧后用钉雕或线雕雕刻图案,描绘的图案种类繁多,有动植物、山水、抽象图案等,其中以鱼纹为最多。琉球烧主要用于餐具、器皿和屋顶瓦片,还特别以制作橱子瓮风狮爷而闻名。[10][11]

参考来源

编辑
  1. ^ 那霸市立壶屋焼物博物馆 (编). 琉球陶器の来た道. 2011 (日语). 
  2. ^ 高麗系瓦の窯跡か. 琉球新报. 1998-01-12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30) (日语). 
  3. ^ 天空企画 (编). 図説・琉球の伝統工芸. 河出书房. 2002: 15. ISBN 9784309760148 (日语). 
  4. ^ 壺屋焼 of 沖縄の工芸品. okinawacrafts.com. [201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 (日语). 
  5. ^ The Contrasts of Potters in Okinawa - Japanese Art Gallery in Paris - MIZEN Fine Art. mizenfineart.com. [201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英语). 
  6. ^ 比嘉敬 (编). 沖縄大百科事典·上·喜名焼. 1983-05-30: 854 (日语). 
  7. ^ 奇跡的に戦禍免れた「壺屋」 焼き物が支えた沖縄の復興:朝日新聞デジタル. 朝日新闻デジタル.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3) (日语). 
  8. ^ 报道制作局, 琉球朝日放送. 65年前のきょうは1945年12月6日(木). QAB NEWS Headline.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日语). 
  9. ^ 【読谷村ウイーク2014】基地跡利用/インフラ整い活性化寄与. 琉球新报デジタル.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日语). 
  10. ^ 琉球焼 of 沖縄の工芸品. okinawacrafts.com. [201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 (日语). 
  11. ^ Tsuboya Yachimun Pottery Street - Naha Okinawa Japan. okinawa-information.com. [201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5) (英语). 

参考文献

编辑
  • Michiaki, Kawakita ... [et al.], Craft treasures of Okinawa,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Erika Kaneko, Kodansha International, Tōkyō, 1978
  • Publ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art of Okinawa, The art of Okinawa: Pottery, Okinawa Times Co, 1989
  • Stockton, Elizabeth, Traditions of Tsuboya, Ryukyu Bunka-sha, Naha, 197-
  • Suzuki, Hisao, Sugimura, Tsune, Living crafts of Okinawa, Weatherhill, New York; Tōkyō, 1973
  • Tsuboya Pottery Museum, Guidebook of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s, Naha Municipal Tsuboya Pottery Museum, 2000
  • Uemura, Masami, A Potter Jiro Kinjo, Okinawa, Japan, 1988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琉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