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存档4


Question about "veil"

Could anyone kindly tell me why "存在隐藏的内容,可能损害或改善读者的阅览体验。" ? =)

I have had been busy, I will read your response in further depth when I have time. Thank you!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0日 (五) 10:15 (UTC)

Please see Wikipedia:隐藏元素 for more detail about "veil" template.--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0日 (五) 10:33 (UTC)
@wolfch@A2093064
您好,我发现 Wikipedia:隐藏元素内容基本上是基于恶意推定写成的,这并不符合维基百科善意推定的原则。
再者,若"存在隐藏的内容,可能改善读者的阅览体验"。 那又何须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呢? =) 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4日 (二) 03:49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您没说我还没注意过,我认为那是笔误吧。或是您认为为何隐藏的内容可以改善读者的阅览体验。--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4日 (二) 08:22 (UTC)
@A2093064 您好,因为读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看更多喔!=)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0:38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那么您如何决定哪些内容是读者可能不会想看的,那么这些内容是否是不重要的、繁琐的,百科全书内容应该让读者能直接阅览,如果内容与其他条目较为有关,请放到其他条目,若是其章节足以独立为条目,请考虑拆分条目。--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2:13 (UTC)
@A2093064Well, I think, 对于 一般读者而言,未隐藏的内容足矣。然而对于患者、患者周遭的人、严谨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隐藏的内容可能符合他们想了解的知识深度。--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3:55 (UTC)
不过里面有些重复的内容,还需要整理,其实隐藏可能会使读者阅读不方便,尤其是在手机板。-- Willy1018(留言) 2017年2月15日 (三) 03:58 (UTC)
@Willy1018哈啰!我之前有reply过类似的问题喔!如下: ^_^
我利用Google Chrome for Android 浏览 Wikipedia mobile version 发现行动版尚未纳入所有html 5的功能,但只要切换至电脑版应可。接下来计划编写本条目的overview,让利用小萤幕(小于4.5吋)mobile device的使用者能在阅读本条目的overview时便得到涵盖各节的概略知识,并于随后使用网页版阅读时得到完整的information they need. :D
  • 条目中各子节中较细节的部分皆已经隐藏于div 模板之中,读者可自行决定是否展开。
  • 本条目已经过大幅整理、去芜存菁啰!
  • Article's Overview/summary 改写完成后,mobile device的使用者能在阅读本条目的overview时便得到涵盖各节的概略知识,并于随后使用网页版阅读时得到完整的资讯。=)
  • Moreover, 我觉得手机板的问题是维基百科程式开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喔。希望维基百科的编者们在编辑上不会受制于手机板的功能限制。^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4:04 (UTC)

Incidentally, I am committed to keeping merging those repetitive content!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4:23 (UTC)

@willy1018 能请阁下告诉我您觉得何处有重复性的内容呢?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喔!谢谢。: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4:28 (UTC)

@Jksen How to balance "be rich in content" and "not too long"? =)

您好,请问您认为如何在兼顾各方读者的感受下,又不致使得文章过长呢? =) 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4日 (二) 04:08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不太理解你的问题,兼顾各方读者的感受?这跟 "be rich in content" and "not too long"是不同回事了。如何简洁扼要文章实在很难一言而尽,在这里除了必须符合维基百科格式另外事实上还需要仰赖作文跟抓重点的技巧,需要长期的经验,实在很难说。或许可以参考你列出来的一些优质条目是怎么编排的。Jksen留言2017年2月18日 (六) 03:38 (UTC)
@Jksen那些医学条目大都是直接翻译英文版维基百科的。英文版的维基百科的评级是否需要编者做到“对所有读者(including 一般读者、严谨的学生及研究人员)非常实用。对主题进行了完整解释,非主题专家通常对内容感到满足。”呢?我觉得at this point, 还是请读者依照自己的胃口选择食量的多寡耶~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8日 (六) 03:58 (UTC)

Some ideas unveiled before putting into practice. =)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2:39 (UTC)

  • I wanna use "efn" to decrease some use of parenthesis,但有多少读者知道这个功能(efn)的用途呢?To me, I have been a Wikipedia readers for a decade, I just realized efn's application lately. =)
  • I want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this article to 乙级条目。 I think this article has met the criterion of 乙级条目。

Thank for having me here!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2:36 (UTC)

若各位无其他意见,本条目预计在一周内升级为乙级条目喔!谢谢各位一路走来对于此条目的关爱!!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4:13 (UTC)

大家可以继续提出对本条目有建设性的建言以作为追求成为甲级条目过程中的目标喔!谢谢各位!本条目预计在一周内提升为乙级别条目。=)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3:23 (UTC)

要不要再问一下大家对此条目目前评级的看法?(我对条目的意见以下已写过了,之前也提了一些,条目评级的看法有写在底下,目前仍没有改变,就不再重列了)--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7日 (五) 13:53 (UTC)
另外,若表示意见的人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此条目已可成为乙级条目,那就提升吧。--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7日 (五) 14:23 (UTC)
@wolfch我觉得本条目的quality早已超越丙级条目了耶。其他意见留待升级为乙级别条目后再讨论,我觉得是ok的,也是对各位编者的鼓励。另外,目前只是计划升级为B class,应该还不至于需要透过选举的方式耶。投票人限定为“表示意见的人”,有点奇怪,因为这等于是排除了silent majority.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8日 (六) 04:21 (UTC)
@wolfch可以请您再次整理您的建议吗?我有点乱掉了,对不起。请您见谅,谢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8日 (六) 04:21 (UTC)

此条目计划升级为乙级条目

It's gonna be awesome认为此条目已符合乙级条目标准,希望将此条目重新评级,想问大家是否有其他意见?谢谢--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5日 (三) 06:11 (UTC)

我认为光格式就不符合标准了。--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7:08 (UTC)
@A2093064 您好,我觉得应该符合乙级别条目条目的格式期许耶。且隐藏部分内容的理由已经说明及tag您啰。=)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9:06 (UTC)
我觉得本条目的品质已超过丙级条目的评级标准哩。--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9:12 (UTC)
我同意有超过丙级,但尚未达乙级。作为一个读者,我觉得部分段落的格式还是有点杂乱,整篇文章“(ADHD)”出现了181次,这很影响阅读体验。另外隐藏内容的问题我觉得还须讨论,先举出前面这个理由。--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9:17 (UTC)
@A2093064 请问阁下是否知道如何修改 (ADHD) 而不用编辑181次的方法呢?若有,我很乐意学习并立马改进;若无,则留待未来逐步修改啰。--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9:38 (UTC)
  • 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患者来说,跟别人好好聊天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来说,跟别人好好聊天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您觉得前者比较好吗?--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9:41 (UTC)
@A2093064 我之前已经采纳Wolfch的good idea啰(you can scroll up to see the discussion record. =)
请问阁下是否知道如何修改 (ADHD) 而不用编辑181次的方法呢?若有,我很乐意学习并立马改进;若无,则留待未来逐步修改啰。以此当成把此条目留在丙级的理由我觉得有点牵强。=)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9:38 (UTC)
Concerning the veiled content,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未隐藏的内容足矣。然而对于患者、患者周遭的人、严谨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隐藏的内容可能符合他们想了解的知识深度。--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09:48 (UTC)
Furthermore, since Wikipedia is a virtual, internet based encyclopedia, I really think w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modern technology like <div> to give readers new user experience that ordinary paper encyclopedia cannot achieved.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0:11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我提过的意见比较多,因此想确认您采纳了我的哪一项意见?另外,目前我认为此条目以格式及结构而言,还未达乙级的程度。--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5日 (三) 10:14 (UTC)
@wolfch I was referring to the idea shown as follows. :D

由此开始 ->

ADHD的简称其实在条目前面出现即可,不需在每次提到此疾病时,都加上(ADHD),自然就不需要用引号来“让读者能把他们视为一体”了--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7日 (二) 10:45 (UTC)
Alright! I appreciate your idea of how to combine two points in an article!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7日 (二) 11:18 (UTC)

#Ending. =)

若您有参考采纳以上的意见,条目中应该很少出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和(ADHD)一起出现的内容,刚刚在编辑页面搜寻了"“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结果出现了234次。--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5日 (三) 10:55 (UTC)
@wolfch请问阁下是否知道如何修改 (ADHD) 而不用编辑181234次的方法呢?若有,我很乐意学习并立马改进;若无,则留待未来逐步修改啰。=)--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1:42 (UTC)

@wolfch另请教您,为什么您认为本条目尚未满足乙级别的结构标准呢?=)

结构清晰:内容依相关性归类,含序言和同类条目应有的章节。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0:22 (UTC)

有关结构部分,建议加入“社会文化”相关段落,仍然觉得"当前之整体环境与问答"是不需要在百科全书中出现的内容,另外有些参考资料不太能支持内文(例如TITLE为九十一年大学指考-Facing the mirror的参考资料),另外针对格式部分,不太建议内文中有底线强调特定内容。--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5日 (三) 10:29 (UTC)
@wolfch您好,请问为什么“社会文化”是医学条目应有的章节呢?=) 另外本条目确实含序言和同类(医学)条目应有的章节。而您指的"当前之整体环境与问答"及一些参考资料,虽存有再讨论的空间,但even so 个人觉得也未影响本条目满足乙级条目标准的事实。=)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0:40 (UTC)
最近通过的优良条目流行性感冒也有社会文化相关的内容。--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5日 (三) 10:55 (UTC)
@wolfch好喔!未来一旦提交升级为甲级条目时,社会文化的段落也会兴建完成的。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1:42 (UTC)
若问我的意见(虽然好像根本没人问我),我仍认为此条目是丙级,对于评级部分不再表示意见,就看其他人意见如何了,谢谢--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5日 (三) 12:22 (UTC)
@wolfch您的意见一直是重要的参考。我会继续建设本条目的。=)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2:33 (UTC)
@wolfch 提出升级条目的原因主要是能够得到一种回馈的感觉、以及为了升级成为甲级条目而建设“社会文化”段落的动力。Hope you can understand.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5:57 (UTC)
@wolfch Before upgrading to the 甲级条目, all the 234 places will be corrected. It's my solemn promise.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7:20 (UTC)

How to emphasize a Chinese character without making it bold, italic, or underlined? =)

As title shown above. =) Thanks for your time you spent on this question. =) I appreciate your time!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3:19 (UTC)

需要强调的理由?--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4:41 (UTC)
你可以用中文发问吗?另外,你的问题与本条目有何关系?-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2月15日 (三) 14:55 (UTC)
@A2093064就如果英文能用斜体来强调一个字词,那么中文维基百科呢?只能用双引号吗?谢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5:51 (UTC)
@A2093064 例如: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考题的 which is not   corresponding to 的not会以斜体字来表示强调。--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6:01 (UTC)
@克勞棣It's surely related. 本文中有些内容的 非 有用底线强调。=)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5日 (三) 16:26 (UTC)

各地常用译名

@It's gonna be awesome各地常用译名有需要放上日本、韩国、越南的吗?此模板是各地中文名,那三个只能称得上是汉字吧,读者若想知道,可以连到对应语言的维基百科看,而且越南语的断开不知怎么回事?--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3:37 (UTC)

@A2093064因为原本内文就有(非我新增的),为了地域考量及避免删除而引起其他编者的不满,又为了增加Jksen的建议,增加“可读性”(减少Readable prose避免冗长),所以做此安排。=)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3:43 (UTC)
@A2093064断开是一个模板装不下,所以设了两个模板。=)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3:45 (UTC)
那么说“译名”,日本、韩国、越南都应该是它们国家使用的字吧,中文的部分只是汉字而已。--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3:52 (UTC)
@A2093064您好,我不确定耶,日文的话好像汉字和平假、片假名都通。因为我之前没找到可以标示他国用词的模板,基于尊重原作的立场,我就直接把该段落从内文里面的“名称”章节移到现在的模板中了。=)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3:58 (UTC)
我先让模板可以放三个,另外这个模板通常不写原来的文字,只写汉字,这样整齐多了。--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4:11 (UTC)
@A2093064您好厉害!=)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4:12 (UTC)

有关参考资料

我觉得有部分参考资料和本文的关系不强,无法达到参考资料的作用。

在引言的最后一段:“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甚至其家属可能对自身或患者的问题存有“否认心理”……鼓励患者甚至其家属勇于面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将使-注意力不足过动症长期预后变得更为乐观”,引用了以下参考资料(文中为参考资料[16][17][18][19])

  • [16] 青少年ADHD的治疗-一系统性回顾
  • [17] 坦诚示弱,你才会赢得更多-李开复的故事
  • [18] 孙子兵法的智慧
  • [19] 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作文题

[16]的内容和内文应该比较有关系,但其中的[17][18][19]似乎没有直接提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或家属的情形,不太适合作为参考资料。--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6日 (四) 04:42 (UTC)

@wolfch Thank you for your feedback. Please give me a little time to seriously think about it.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4:47 (UTC)
@wolfchArticle updated.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7:13 (UTC)
THANKS--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6日 (四) 07:46 (UTC)

文内主题名词的选用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或ADHD哪个好?

  • ADHD在未成年族群中的盛行率约为6.8%。ADHD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在未成年族群中的盛行率约为6.8%。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看到@It's gonna be awesome都改成ADHD,虽然也有英文若是比中文常见而使用英文的例子,但我觉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英文缩写ADHD应该不常见。--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8:02 (UTC)

@A2093064之前就是因为他们都好,所以我用引号把他们绑在一起。=) 刚才主要是考虑到使用ADHD可能使文长进一步缩短,远离冗长的问题。 总之好难抉择R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8:05 (UTC)
我觉得应该使用最常见的,我的经验是常听到过动症。参考艾滋病,文中也多用艾滋病胜于AIDS及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较常听到,比起ADHD)
  • 过动症在未成年族群中的盛行率约为6.8%。过动症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8:24 (UTC)
@A2093064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样称呼可能不够缜密(参见内文的[1])。另外,不确定其他地方是否也使用过动症这个简称。=)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8:55 (UTC)
我有看到那个,但是心动儿一词可能只是少部分人这样称呼,以大众甚至是专业领域来说并不广为使用。--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09:08 (UTC)
@A2093064还是先改成ADHD,之后有共识再用NoteTA模板来统一修改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10:59 (UTC)
恩,还可以再讨论,不过这不是NoteTA的范围。--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11:01 (UTC)
@A2093064您好,那么请问哪个模板可以用来统一更改内文中某个词汇的名称呢?又或者这是属于哪个NoteTA以外的范畴呢?因为我是维基百科的新进后辈,想了解更多有关维基百科的知识,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14:19 (UTC)
应当直接把文字取代掉,在编辑框点选进阶,最右边就有寻找与取代,也可复制到自己的惯用编辑器处理完再贴回来。不过不建议全部取代,应该确认每个地方的用词。--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14:25 (UTC)
@A2093064 Thank you for your informative reply!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14:34 (UTC)

@Willy1018谢谢您协助改善条目的引用。

因为本条目仍挂有 Citation Style 的模板,因此想请教您是否对本条目的引用还有任何建议呢?谢谢您!=)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6日 (四) 14:36 (UTC)

建议参考Wikipedia:列明来源#文献参考的格式。-- Willy1018(留言) 2017年2月16日 (四) 14:44 (UTC)
@Willy1018您好,请问您认为还有哪些citations 需要 re-format 呢?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13 (UTC)

部分内容非百科的文体

例如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迷思、常见问题与答复,尽量不要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举例“吃药会造成幻觉及心脏问题。” 这一段,可以改成“有些人认为吃药会造成幻觉及心脏问题,但是其实几率只有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不过我这个举例不太好,很可能会被挂{{Who}}。--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03:40 (UTC)

@A2093064 这真是文学的奥妙。还是改成以父母的口吻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1:47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这是百科全书,务必以中立、第三者的角度书写。--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1:49 (UTC)
@A2093064您好,然而“第三者的角度书写”可能又会被挂上{{Who}}的模板,听起来颇矛盾。父母的口吻,个人认为算是第三者。例如:My daughter responds to the medication. My daughter 是第三人称。=)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1:56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没必要不要引用别人的话,应该自己的话重写。--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15 (UTC)
@A2093064只是在模拟而已啦XD。个人觉得这里的引号不太算是做“引用”的用途。--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25 (UTC)

谢谢@@A2093064协助optimize 条目中的字词转换。 :D

@A2093064 首先,感谢您的付出。

另提醒您,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的说明,引号也适用于“特别指称或强调的词语”喔。: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1:43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这是百科全书,不是写作文。另建议您附资料时可以用连结格式,不用全部贴上来,非常占版面。--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1:48 (UTC)
@A2093064我个人认为只要使用到中文字的标点符号,就应该遵循相关使用规范喔。=) 例如:维基百科的著作权规则也是与著作权法同步的。=) 。 我觉得全部贴出来并不占版面,除非您是用手机萤幕。只贴连结,恐怕没人敢直接点阅。--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1:53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您这段引用文字占了我1.5页的版面。--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14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页面最下方也跑出了许多参考注脚。--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16 (UTC)
@A2093064别那么在意篇幅嘛~ 这正是数位平台相对于传统媒介最大的优势。--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22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不介意的话我能帮您整理一下吗,包含您之前的留言。--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24 (UTC)
@A2093064What do you mean?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28 (UTC)
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讨论区还要那么care篇幅?=)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28 (UTC)
我以为讨论区是让有志者畅所欲言之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29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也要注意保持讨论页整洁,方便事后或他人来查阅。--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43 (UTC)
@A2093064同意。因此我觉得大家应该毫无保留地畅所欲言,尽量让自己的意见完整有根据。以便让后人探索时,能直接接触到完整的思辨,不会觉得没头没尾的。=)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47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连结至其他网页不失保留历史的效用,而且在维基百科上所有编辑版本都有保留,应该善用永久连结跟差异连结来告知他人所提及的编辑内容,像是这么做,special:diff/43261644,您介意我这么做吗,版面整齐多了。--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52 (UTC)
@A2093064我是都可以。只要不被认为本条目存在隐藏的内容,可能损害或改善读者的阅览体验。请协助改善条目,以符合维基百科的标准。(2017年2月9日)
我觉得讨论区是一个自由国度,允许每位编者尽情的展现各自的习惯与风格。=)--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3:00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若是不能保持美观的话,会降低别人讨论意愿的。就是这个讨论页大到我载入有问题我才存档的。--A2093064#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3:09 (UTC)
@A2093064同意。不过每个人的taste还是会有差异。大家不妨也抱持着欣赏与尊重差异的正面心态吧!=)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3:14 (UTC)
而且来讨论区可能也没想到需要用各种在写主条目的coding技巧来表达意见(就我而言啦)XD。--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3:19 (UTC)

@A2093064您好,由于本条目的排版已经过大幅修改故考虑移除veil template.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25日 (六) 05:43 (UTC)

@A2093064您好,不知道是否为我的电脑问题,我发现您删除部分程式码后,条目许多内容的位置错置了。=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25日 (六) 06:33 (UTC)

另外若不适度使用 Veil 模板,可能会让部分读者认为冗长。我认为使用veil模板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学生、研究人员、专门的研究人员的需求。=)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25日 (六) 06:33 (UTC)
Layout已经恢复。谢谢!=)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25日 (六) 06:35 (UTC)
我个人希望是编辑条目时不须用到veil template, 但若之后又有人反映冗长的问题,则将再次考虑采用veil.=)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25日 (六) 06:37 (UTC)
上述说法有点问题, 目前条目的“冗长”模版还存在, 因此有可能仍存在条目冗长的问题--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25日 (六) 06:42 (UTC)

The reason to restore <ref name="Krause et al, 2000"> to the body of the article.

这个citation在我最近开始编辑前就有了。甚至我几年前的时候就看到这个citation了 <ref name="Krause et al, 2000"> 为尊重原作,以及与该段落的相辅相成,所以打算restore it.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2:20 (UTC)

Krause et al, 2000是指Krause等人在2000年的一篇论文,一般会在后面列出论文名称,期刊及作者(包括Krause在内)等资料,若没有后面的完整论文资料,只保留Krause et al, 2000意义不大。--Wolfch (留言) 圆周率协作中 2017年2月17日 (五) 13:06 (UTC)
@wolfch好喔!那我去把它拿掉。Thank you for your detailed answer.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2月17日 (五) 13:07 (UTC)
  1. ^ 《重订标点符号手册》修订版
返回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存檔4”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