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Wahaha2005/线路沙盒3

千岁线
北广岛市野津幌川日语野津幌川铁桥(2004年4月)
日语原名千歳線
假名ちとせせん
罗马字Chitose sen
概览
运营地点北海道
服务类型普通铁路(在来线干线
起点站沼之端站(本线)
南千岁站(支线)
终点站白石站(本线)
新千岁机场站(支线)
线路代号H(沼之端-白石)
AP(新千岁机场站)
线路记号参见車站編號
技术数据
线路长度56.6公里(沼之端-白石)
2.6公里(南千岁-新千岁机场)
最高速度120公里/小时(沼之端-白石)
95公里/小时(南千岁-新千岁机场)
正线数目复线(沼之端-白石)
单线(南千岁-新千岁机场)
站数目一般站:1个
旅客站:15个
货物站:1个
线路所:1个
轨距1,067毫米
电气化方式交流电20,000 V、50 Hz
高架电缆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式
信号系统ATS-DN
车辆基地札幌运行所日语札幌運転所苗穗运行所日语苗穂運転所
使用车型参见运行形态一节
运营信息
开通运营1926年8月21日(沼之端-东札幌-苗穗)
1973年9月9日(北广岛-新札幌-白石)
1992年7月1日(南千岁-新千岁机场
废除年份1973年9月10日(北广岛-东札幌-苗穗)
拥有者 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
运营者 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
(全线 第一种铁道事业者
日本货物铁道(JR货物)
(沼之端-白石 第二种铁道事业者

千岁线(日语:千歳線ちとせせん Chitose sen */?)是日本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的铁路线干线)。线路分为两部分,包括自北海道苫小牧市沼之端站札幌市白石区白石站的本线及在千歳市南千岁站分出,至千岁市新千岁机场站的支线(机场线)。

概要

编辑

本线路两端分别连接室兰本线(沼之端站)及函馆本线(白石站),亦是JR北海道于道内线路中唯一全线已经铁路电气化的铁路线路。

千岁线同时兼具连接札幌市道南道东地区的主要干线,接驳新千岁机场的机场线路,札幌近郊的上下班运输线路,以及札幌都市圈的物流线路等。尤其是南千岁以北的路段是北海道内少数有紧密班次的线路。此外,本线部分路段同时有日本货物铁道(JR货物)的货物列车行驶。

包含支线的整条线路都能够使用智能储值车票Kitaca”。部分普通列车不会停靠札幌啤酒庭园站植苗站,而美美站则由于使用量减少已于2017年(平成29年)3月4日废站。

线路资料

编辑

历史

编辑

1926年(大正15年)8月21日,北海道铁道札幌线铺设完成[6]。当时兴建的目的为连接当时的国铁室兰本线函馆本线,协助运输在岩见泽附近煤矿地区开采的煤炭,由室兰本线经过本线路至其他地区。开业时沼之端站至苗穗站之间每天来回有5班列车,并主要使用客货混编列车。当时由沼之端站至苗穗站,以及千岁站至苗穗站的时间分别需要2小时20分及1小时30分[7]

由于日胆地区(日高、胆振)的居民持续的需求,室兰本线的苫小牧站至沼之端站、以及函馆本线的苗穗站至札幌站分别于1934年(昭和9年)10月1日及1940年(昭和15年)10月26日开始有旅客列车行驶,当时由苫小牧站至札幌站的班次为每天来回4班列车,需要时间为约1小时30分[7]。此外,1935年(昭和10年)12月1日本线开始使用内燃动车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强化战争时的运输体制,当时的第十二航空舰队司令部于1943年(昭和18年)8月1日购入邻近千岁海军航空基地的札幌线,成为国铁千岁线[7][8]。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后,苫小牧站至札幌站的班次只恢复至每天来回1班列车,而苫小牧站至苗穗站、及苫小牧站至千岁站或惠庭站则有数班列车,直至1950年(昭和25年)10月1日才恢复至战时的每天来回4班列车。而由1953年(昭和28年)12月开始所有旅客及混合列车皆由札幌站为起点及终点站[9]

战前,连接札幌与函馆的线路主要为经过小樽及俱知安的函馆本线。而千岁线的道床则相对薄弱[8],北广岛站至苗穗站之间的路段亦有狭窄的急弯[10]。不过,函馆本线长万部站至小樽站之间也要经过很多斜坡及山路,因而称为“山路”;与之对比的是较平坦的室兰本线长万部站至沼之端站及千岁线,称为“海线”。因此战争期间及战后会对线路进行改良以加强运输能力。

1950年代开始设定优等列车,1960年代之后,虽然海线线路长度比山线长超过30 km[* 3],但是由于线路的周边环境比较适合高速运输,令本线确立为函馆至札幌的主要干道。1961年(昭和36年)10月1日的时间表修订后,特急列车“大空”开始行驶。而最初的行驶线路并没有停靠千岁线内任何一个車站[9],只停靠苫小牧及札幌。

由1965年(昭和40年)9月22日开始千岁线进行复线化,直到1969年(昭和44年)9月25日为止,惠庭站至北广岛站、美美站至千岁站、植苗站至美美站、沼之端站至植苗站已先后完成复线化。1973年(昭和48年)9月9日,配合新札幌副都心的开发计划,北广岛站至苗穗站这段因为线形造成运输瓶颈的路段进行改建并同时复线化,从而全线完成复线化。1980年(昭和55年)10月1日,全线完成电气化交流电20,000 V、50 Hz)并开设千岁机场站(现在的南千岁站)[10],此时本线作为札幌都市圈的重要运输线路及前往千岁机场(旧机场)的机场铁路,在运输能力方面进一步加强。

1981年(昭和56年)10月1日石胜线开始运营[10][11]。石胜线连接千岁机场站及千岁线,作为札幌连接新得、带广及钏路地区的线路。过去根室本线的优等列车需要从札幌沿函馆本线北上,到达泷川后再沿根室本线南下到达新得,而石胜线开业后可以沿千岁线及石胜线前往新得,成为前往道东地区的较方便的选择。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函馆本线长万部站至小樽站的山线定期优等列车(特急、急行)全部废除后,千岁线成为连接札幌及函馆的唯一主要线路,包括特急“北斗”在内的寝台特急、夜行急行及高速货物列车频繁地使用此线路,而线路亦进行结构强化及适应高速化的工程。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进行国铁分割民营化,本线路由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继承。1992年(平成4年)7月1日,千岁线支线(机场线)与新千岁机场[* 4]客运大楼同日开始投入使用[12]

2017年(平成29年)5月15日,JR北海道于官方网站公布,由于新札幌站千岁站的抗震标准为1970年(昭和45年)之前适用的标准,而近期新札幌站出现混凝土剥落的情况,因此2017年度至2021年代将会对高架天桥进行进一步的抗震工程[13]

北海道铁道札幌线

编辑
 
千岁线(旧线)遗址(北海道道1148号札幌恵庭自転车道线日语北海道道1148號札幌惠庭自轉車道線)与现存的新线(2007年6月)
  • 1926年(大正15年)8月21日 - 北海道铁道札幌线沼之端站至苗穗站路段(62.6 km[6])开始运营。该路段的植苗站美美站千岁站惠庭站岛松站北广岛站上野幌站(初代)、大谷地站月寒站东札幌站亦同时设立[7]
  • 1931年(昭和6年)7月25日 - 苗穗站至东札幌站路段电气化直流电1,500 V),定山溪铁道日语定山渓鉄道線内燃动车组开始驶入苗穗站。
  • 1934年(昭和9年)10月1日 - 室兰本线苫小牧站至沼之端站路段开始有旅客列车驶入[7]
  • 1935年(昭和10年)12月1日 - 苗穗站至苫小牧站开始使用柴油机车(501型,即国铁40350型)[7]
  • 1940年(昭和15年)10月26日 - 函馆本线的苗穗站至札幌站路段开始有旅客列车驶入[7]

国有铁道

编辑
  • 1943年(昭和18年)8月1日 - 铁道省购入北海道铁道并国有化。沼之端站至苗穗站路段改称为千岁线[14]
  • 1945年(昭和20年)
    • 4月1日 - 上野幌站(初代)开始处理货物及行李等业务。
    • 11月4日 - 室兰站至苗穗站路段开始有同盟国专用列车行驶[9]
    • 12月25日 - 植苗站开始处理货物及行李等业务。
  • 1946年(昭和21年)11月10日 - 上野站至札幌站之间的同盟国专用列车改为行驶千岁线[9]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随着日本国有铁道法实施,由日本国有铁道(国铁)接管。
  • 1955年(昭和30年)6月1日 - 全线使用内燃动车组
  • 1957年(昭和32年)
    • 8月12日 - 定山溪铁道的自行研制内燃动车组开始驶入札幌站。
    • 10月1日 - 定山溪铁道的旅客列车停止驶入苗穗站。同时苗穗站至东札幌站之间的电气化设备(直流电1,500 V)移除。
  • 1958年(昭和33年)
    • 3月1日 - 千岁站至惠庭站之间设置长都临时乘降场
    • 7月1日 - 长都临时乘降场升格为长都站
  • 1959年(昭和34年)
    • 6月6日 - 行驶札幌站至样似站(经千岁线、日高本线)的准急列车“襟裳”开始行驶。
    • 9月22日 - 行驶札幌站至室兰站、虻田站(现在的洞爷站)的准急列车“千岁”开始行驶。
  • 1960年(昭和35年)
    • 7月1日 - 行驶函馆站至札幌站(经室兰本线、千岁线)的柴油驱动急行列车“铃兰”开始行驶。
    • 8月1日 - 植苗站停止货物处理。
  • 1961年(昭和36年)
    • 1月14日 - 北广岛站至上野幌站(初代)之间设置西之里线路所(初代)。
    • 9月20日 - 大谷地站停止货物处理。
    • 10月1日 - 随着更改时间表,行驶函馆站旭川站的特急列车“大空”开始行驶。从此之后,主要列车皆行驶千岁线。
  • 1964年 - 行驶函馆站至钏路站网走站(经室兰本线、千岁线)的特急列车“凤凰”开始行驶。
  • 1965年(昭和40年)
    • 9月22日 - 千岁站至惠庭站路段完成复线化
    • 10月1日 - 行驶函馆站至旭川站(经室兰本线、千岁线)的特急列车“北斗”开始行驶。
  • 1966年(昭和41年)9月7日 - 惠庭站至北广岛站路段完成复线化。
  • 1968年(昭和43年)
    • 8月23日 - 植苗站至美美站路段完成复线化。
    • 10月1日 - 函馆本线(货物支线)的白石站至新札幌站(初代)路段开始运营,同时设立新札幌站(初代)。
    • 11月25日 - 美美站至千岁站路段完成复线化。
  • 1969年(昭和44年)
    • 9月25日 - 沼之端站至植苗站路段完成复线化。
    • 11月1日 - 随着定山溪铁道线废除,该铁道的列车亦停止驶入札幌站。
  • 1973年(昭和48年)
    • 7月16日 - 新札幌站(初代)改称为札幌货物总站
    • 9月9日 - 北广岛站至苗穗站(经白石站,19.6 km、复线)的新线正式开始运营[10]。上野幌站进行迁移(成为第2代)并变成乘降所[7]。上野幌站(2代)至白石站之间设立新札幌站(2代)[15]。而白石站至苗穗站路段(3.6 km)亦同时属于函馆本线并同时复线化。沼之端站至植苗站之间更改营业里程(-0.1 km)。札幌货物总站成为货物支线的终点站及本线路的中途站,并成为连接函馆本线及千岁线的连接車站。
    • 9月10日 - 旧线(包括北广岛站至月寒站路段(16.1 km)及东札幌站至苗穗站路段(3.1 km))正式废除,该路段的西之里线路所(初代)及大谷地站亦同时废除[7]。月寒站至东札幌站路段(2.7 km)则改为连接白石站并编入函馆本线(货物支线)。
    • 10月1日 - 苗穗站的货物处理限定在专用线出发的车携货运。
  • 1974年(昭和49年)10月1日 - 美美站停止行李处理。
  • 1976年(昭和51年)10月1日 - 月寒站至东札幌站路段废除,月寒站同时废站[7][10]
  • 1980年(昭和55年)
    • 5月1日 - 千岁站停止货物处理,并由惠庭站接管相关业务[10]
    • 5月15日 - 沼之端站停止货物处理。岛松站的货物处理限定在专用线出发的车携货运。植苗站停止行李处理。
    • 7月10日 - 千岁市约有4.39 km的道路进行高架化,而千岁站亦转为高架車站。同时有6个铁路道口被废除[10][16]
    • 10月1日 - 全线(沼之端站至苗穗站)完成电气化交流电20,000 V、50 Hz[10]。美美站至千岁站之间设立千岁机场站。行驶室兰站、札幌站及旭川站的L特急列车“欧丁香”开始行驶。
  • 1981年(昭和56年)3月5日 - 沼之端站至白石站及室兰本线的沼之端站至室兰站路段引入调度集中系统(CTC)[17]
  • 1982年(昭和57年)3月1日 - 惠庭站至岛松站之间设立惠野站[18][19]
  • 1984年(昭和59年)
    • 2月1日 - 惠庭站停止货物处理。而沼之端站、岛松站、北广岛站停止行李处理。
    • 4月1日 - 沼之端站变成简易委托站;植苗站、美美站则变成乘降所。
  • 1985年(昭和60年)3月14日 - 千岁站、惠庭站、白石站停止行李处理。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 - 新札幌站(2代)至白石站之间设立平和临时乘降场。随着函馆本线(货物支线)白石站至东札幌站路段废除,东札幌站亦同时废站[7][10]。苗穗站亦停止行李处理。

民营化后

编辑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随着国铁分割民营化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第一种铁道事业)继承全条线路。同时日本货物铁道(JR货物)亦成为沼之端站至白石站的第二种铁道事业。线路改变为由白石站至沼之端站(56.6 km)。平和临时乘降场升格为平和站
  • 1988年(昭和63年)11月3日 - 函馆本线的琴似站至苗穗站完成交通立体化。同时札幌站至苗穗站路段四线(双复线)化(函馆本线、千岁线)。
  • 1990年(平成2年)7月1日 - 长都站至惠庭站之间设立 札幌啤酒庭园站[20]
  • 1992年(平成4年)7月1日 - 南千岁站至新千岁机场站的支线(2.6 km)开始运营。同时设立新千岁机场站。而千岁机场站则改称为南千岁站[12]
  • 1994年(平成6年)
    • 3月1日 - 特急列车“超级北斗”开始行驶,而沼之端站至白石站的最高行驶速度向上修订为130 km/h。
    • 7月1日 - 北广岛站至上野幌站之间设立西之里线路所(2代)。
  • 1997年(平成9年)3月 - 岛松站停止货物列车的停靠。
  • 1998年(平成10年)
    • 4月1日 - 上野幌站变成业务委托站。
    • 7月1日 - 平和站变成业务委托站。
  • 2000年(平成12年) - 沼之端站停止車站业务的简易委托(变成乘降所)。
  • 2002年(平成14年)
    • 3月16日 - 行驶札幌站至旭川站的特急列车“超级白箭号”及快速列车“机场号”开始直接驶入新千岁机场站。
    • 4月1日 - 惠野站变成业务委托站。
  • 2007年(平成19年)10月1日 - 全线实施車站編號[21]
  • 2008年(平成20年)
  • 2009年(平成21年)3月14日 - 全线能够互相通用智能车票“Kitaca”及“Suica[25][26]
  • 2013年(平成25年)
    • 3月23日 - 全线能够互相通用的智能车票由“Kitaca”及“Suica”之外,扩大至“TOICA”、“ICOCA”、“SUGOCA”、“PASMO”、“manaca”、“PiTaPa”、“nimoca”及“hayakaken[27]
    • 11月1日 - 由于特急列车“北斗”、“超级北斗”、“铃兰”的最高行驶速度下降至120 km/h,而“超级大空”的最高行驶速度则下降至110 km/h。因此,沼之端站至南千岁站的最高行驶速度则下降至120 km/h[2][3]
  • 2014年(平成26年)8月30日 - 由于特急列车“超级十胜”、快速列车“机场”的最高行驶速度下降至120 km/h。因此,南千岁站至白石站的最高行驶速度则下降至120 km/h[2][5]
  • 2017年(平成29年)3月4日 - 美美站废站[28]

車站一览

编辑

为方便记载,所有列车皆会停靠的室兰本线苫小牧站~沼之端站,及函馆本线白石站~札幌站亦包括在内。此外,所有車站皆设置了車站编号,详细可参考車站編號

线路名称 車站号码 車站名称 車站间里程
沼之端

营业里程
普通列车 快速机场 连接线路、备考 所在地
室兰本线 H18 苫小牧站 - 8.8   北海道旅客铁道室兰本线东室兰方向)、日高本线 胆振管辖 苫小牧市
  (货)苫小牧货物站 3.4 5.4    
H17 沼之端站
苫小牧

8.8
0.0   北海道旅客铁道:室兰本线(岩见泽方向)
千岁线
H16 植苗站 6.4 6.4    
AP15 新千岁机场站
南千岁

2.6
- (到札幌46.6 km、从沼之端21.0 km) 石狩管辖 千岁市
H14 南千岁站
植苗

4.5
18.4 北海道旅客铁道:石胜线
H13 千岁站 3.0 21.4  
H12 长都站 3.5 24.9  
H11 札幌啤酒庭园站 2.2 27.1   惠庭市
H10 惠庭站 2.3 29.4  
H09 惠野站 2.5 31.9  
H08 岛松站 2.2 34.1  
H07 北广岛站 6.5 40.6   北广岛市
  西之里线路所 - 42.1  
H06   上野幌站 8.0 48.6   札幌市 厚别区
H05   新札幌站 2.9 51.5 札幌市营地下铁  东西线新札幌站
  (货)札幌货物总站 2.1 53.6   白石区
H04   平和站 0.8 54.4  
H03   白石站 2.2 56.6 北海道旅客铁道:函馆本线(岩见泽方向)
函馆本线
H02   苗穗站 3.6 60.2   中央区
01   札幌站 2.2 62.4 北海道旅客铁道:函馆本线(小樽方向)〈部分贯通运营〉、札沼线(学园都市线)[* 5]
札幌市营地下铁:  南北线  东丰线札幌站
北区

废除車站

编辑
  • 美美站 - 2017年3月4日废除。植苗站~南千岁站之间(从苫小牧13.9 km)。

废除路段

编辑

所在地名称为废除当时的地名。

  • 苗穗站~东札幌站之间(3.1 km) - 1973年9月10日废除。
  • 东札幌站~月寒站之间(2.7 km) - 1973年9月10日编入函馆本线(货物线)后、1976年10月1日废除。
  • 月寒站~北广岛站之间(16.1 km) - 1973年9月10日废除。
車站名称 营业里程 所在地
苗穗站 0.0 札幌市 中央区
东札幌站 3.1 白石区
月寒站 5.8
大谷地站 8.9
上野幌站(初代) 12.4 白石区
(现在的厚别区)
西之里线路所(初代) 17.6 札幌郡 广岛町
(现在的北广岛市)
北广岛站 21.9

过去连接线路

编辑
  • 沼之端站:富内线(旧线) - 1943年11月1日休业(实质上的废除)
  • (旧)东札幌站:定山溪铁道 - 1969年11月1日废除

其他

编辑

2016年(平成28年),JR北海计划将行走千岁线的快速列车“机场”由现时每小时4班列车(15分钟时间间隔)增加至每小时5班列车(12分钟时间间隔),并同时检讨札幌货物总站与本线相关联络线交通立体化事宜。这是因为札幌货物总站的货物列车频繁地驶入本线,而往千岁方向的货物列车必须短暂地使用一小段札幌方向的路轨,以现时的铁路配线情况对于增加班次有一定困难。此外,亦曾考虑增加列车的车厢数目,但这需要对車站站台进行大规模改建,因此不在考虑之列[29]

而日本职业棒球队伍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亦正在检讨及考虑兴建新的主场馆,以取代现时的主场馆札幌巨蛋。而北广岛市亦提出“球场构想”,在北广岛站约1.5公里里程的地方兴建“北广岛总合运动公园”以吸引火腿斗士于该市兴建新球场,而为了方便前往新球场的游客,该市要求JR北海道考虑于千岁线设置新車站,而JR北海道亦将此方案列入考虑之列[30][31]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属于室兰本线
  2. ^ 2.0 2.1 属于函馆本线
  3. ^ 2013年(平成25年)时,札幌站至函馆站的营业里程,沿海线为318.7 km,沿山线为286.3 km,相差32.4 km。
  4. ^ 机场本身已于1988年(昭和63年)7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
  5. ^ 札沼线的正式起点站为函馆本线桑园站,但是运行系统上全部列车于札幌站出发或到达

外部链接

编辑
  1. ^ 10月の特急列車運転計画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13-08-28 [2017-0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1) (日语). 
  2. ^ 2.0 2.1 2.2 安全性向上に向けた輸送サービス抑制へのご理解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13-09-04 [2017-0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1) (日语). 
  3. ^ 3.0 3.1 11月以降のダイヤ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13-09-20 [2017-0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1) (日语). 
  4. ^ 平成26年3月ダイヤ改正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13-12-20 [2017-0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24) (日语). 
  5. ^ 5.0 5.1 平成26年8月ダイヤ改正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14-07-04 [2017-0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4) (日语). 
  6. ^ 6.0 6.1 小さな私鉄の大きな変身-千歳線八十年の歩みを振り返る-「1.北海道鉱業鉄道から北海道鉄道へ」「2.新聞の記事に見る全通、認可、開業の日」. 引自网站.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8) (日语).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小さな私鉄の大きな変身-千歳線八十年の歩みを振り返る-「3.札幌線の停車場」「4.戦前・戦中の動力車等」. 引自网站.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7) (日语). 
  8. ^ 8.0 8.1 小さな私鉄の大きな変身-千歳線八十年の歩みを振り返る-「5.戦時買収」「6.千歳市内における引き込み線」. 引自网站.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8) (日语). 
  9. ^ 9.0 9.1 9.2 9.3 小さな私鉄の大きな変身-千歳線八十年の歩みを振り返る-「7.RTO(railroad transportation office)の時代」「8.国鉄白紙改正」. 引自网站.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8) (日语).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小さな私鉄の大きな変身-千歳線八十年の歩みを振り返る-「9.複線化と線路移設」「10.鉄空一貫(まとめとして)」. 引自网站.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8) (日语). 
  11. ^ 石勝線きょう開業. フォト北海道. 1981-10-01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12. ^ 12.0 12.1 "新玄関"きょう開業-新千歳空港ターミナルビル、JRが初めて乗り入れ. フォト北海道. 1992-07-01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13. ^ 高架橋の耐震補強工事の実施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17-05-11 [2017-09-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5-13) (日语). 
  14. ^ 鉄道省告示第204号. 国立国会图书馆数码馆藏. 1943-07-26 [2017-09-08] (日语). 
  15. ^ 副都心部の玄関口、国鉄千歳線「新札幌駅」。昭和48年9月9日オープン. フォト北海道. 1982-07-25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16. ^ 国鉄高架化が完成 千歳市街分断の悩み解消 10日に開通式. フォト北海道. 1980-07-08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17. ^ 室蘭.千歳線CTCが始動. フォト北海道. 1981-03-06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18. ^ 乗降客、日に2000人. フォト北海道. 1982-01-03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19. ^ 恵み野駅 千歳線. フォト北海道. 1983-03-01 [2017-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20. ^ 「サッポロビール庭園駅」、企業名の駅デビュー-JR千歳線.恵庭. フォト北海道. 1990-06-30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日语). 
  21. ^ 駅番号表示(駅ナンバリング)を実施します (PDF). JR北海道. 2007-09-12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30) (日语). 
  22. ^ Kitacaサービス開始日決定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08-09-10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9-10) (日语). 
  23. ^ 「Kitaca」オープニングセレモニー (PDF). JR北海道. 2008-10-21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0-30) (日语). 
  24. ^ 札幌市営地下鉄との代替輸送の実施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08-10-29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1-10) (日语). 
  25. ^ IC乗車券.電子マネーの相互利用サービス開始日決定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08-12-22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30) (日语). 
  26. ^ 「Kitaca電子マネー」「Kitaca.Suica相互利用」スタート記念セレモニー (PDF). JR北海道. 2009-03-09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0) (日语). 
  27. ^ 交通系ICカードの全国相互利用サービスがいよいよ始まります! (PDF). JR北海道. 2012-12-18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2-24) (日语). 
  28. ^ 平成29年3月ダイヤ改正について (PDF). JR北海道. 2016-12-16 [2017-09-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05) (日语). 
  29. ^ 快速エアポート増発、財源が課題 立体交差など百数十億円. 北海道新闻. 2016-10-25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5) (日语). 
  30. ^ 北広島市、日ハムに新球場構想提案 誘致への熱意アピール. 北海道新闻. 2016-12-21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日语). 
  31. ^ 北広島市が日ハム誘致案 新球場構想. 北海道新闻. 2016-12-21 [2017-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