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纶(17世纪—17世纪),仰泉浙江绍兴府诸暨县[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余纶父亲余元文自小聪明,通晓经史、术数和五行,儿子成进士后受同等官职,生活依然如常;他喜爱梅花和菊花,说:“他们有德,我以为友。”八十多岁才去世。

崇祯十二年(1639年),余纶举己卯科浙江乡试二十一名,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2],获授兴化推官,不久大顺军队攻陷北京,抓捕官员充任新朝职务,或是施加酷刑;他和同乡、同年进士史继䲡隐匿姓氏,经小道归家,投靠鲁王朱以海朝廷迁官金衢严道参政。其后因为侍奉生病的父亲三年而辞官杜门,其他时间则读书研究,屏居山楼不离开十馀年,晚年喜欢吟咏陶渊明诗歌,借以描述自己境况,著有《萝月菴集》,山阴张岱写下《三不朽图赞》时,将余纶和会稽陶奭龄章正宸并列入隐遁传[1][3]

家族 编辑

儿子余一耀清朝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弟弟余缙,顺治九年进士。

引用 编辑

  1. ^ 1.0 1.1 宣统《诸暨县志·卷三十·人物志 列传四》:余元文,字仰泉,幼颖悟,博综经史,岐黄占测、五行诸书无不通晓,子纶、缙皆成进士,封如其官,布衣徒步如常。时性爱梅菊,曰:“吾以友其德也。”年逾八十卒,缙自有传。纶字伯绶,号岸修,崇祯癸未与同邑史继䲡同年成进士,除兴化府推官未赴任;流贼陷京师,大索庶僚污以伪官,或酷刑加讯,自大学士魏藻德下嗫嚅怗怗,俯从不敢。后纶偕继䲡韬匿姓氏闲关归里,继䲡家贫教授诸生藉束脩以自养,纶杜门侍父病逾三载,不安寝读书根究理要,与弟缙自相师友。鼎革后屏居山楼,足不下梯者十馀载,晚年喜咏陶靖节诗,盖借以自况也,山阴张陶庵岱作《三不朽图赞》,以纶与会稽陶石梁奭龄、章格菴正宸并列隐遁,著有《萝月菴集》,子一耀自有传。…… 据康熙、乾隆府志、《大观堂文集》纂
  2. ^ 宣统《诸暨县志·卷二十四·科第表上》:(崇祯)十二年己卯(举人) 余纶 字伯绶,丙子举人缙胞兄,癸未进士 十六年癸未……余纶 三甲一百七十三名,福建兴化府推官,有传
  3. ^ 钱海岳《南明史·卷八十三·列传第五十九》:俞纶【余纶】,字伯绶,诸暨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兴化推官,累迁金衢严参政。侍父楼居,不下十馀年,卒。

参考文献 编辑

  • 宣统《诸暨县志》·卷三十·人物志 列传四
  • 宣统《诸暨县志》·卷二十四·科第表上
  • 钱海岳南明史》·卷八十三·列传第五十九
官衔
前任:
王三俊
明朝兴化府推官
崇祯年间-弘光年间
继任:
舒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