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镛 (景泰举人)

刘镛(1435年—15世纪),鸣远陕西延安府清涧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刘镛外型英敏魁梧,读书过目不忘,十九岁中景泰四年(1453年)的举人[1]成化五年(1469年)授太常寺典簿,十四年(1478年)陞太仆寺[2],多次上奏改革宿弊,后外任长沙知府,为人忠直,豪强不敢放肆,判决案件有声誉,其他府县也请求他协助判决,旱灾时发放粮食救活数十万人,因父母相继逝世而回乡,离任前郡牧千户有人伺其忧去而纠众群殴,他在治罪后才离开[3]

之后刘镛改任登州知府,为官依然澹泊,升山东参政领府事,不久以亚中大夫致仕。他非常清廉,当时有招远人投百金在公庭,他打算找回该人归还,却已失去踪影,起行到青州后再遣派人归还到招远[4],以子刘介显贵进阶中大夫,入祀长沙登州两府名宦[1]

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道光《清涧县志·卷七·人物志》:刘镛 廖氏祠祀志载祀乡贤 字鸣远,英敏魁梧,读书过目成诵,年十九中景泰癸酉乡举,成化己丑授太常寺典簿,丁未【戊戌】陞太仆寺丞,屡奏革宿弊,越十年出守长沙,忠报公室而以刚制私人,诸豪不敢肆,折疑狱有声,他郡咸就请谳,岁大饥赈而获生者以数十万计;相继丁艰,补登州,晋山东大参仍领郡事,未几乞休以亚中大夫致仕,比发轫有招远人以百金投于庭,启橐召其人已不可踪迹矣,携至青州还之,其清介如此,以子介贵进中大夫,祀潭登两郡名宦。
  2.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成化十四年七月)癸酉陞太常寺典簿刘镛为太仆寺寺丞。
  3. ^ 乾隆《长沙府志·卷二十·名宦》:刘镛,清涧人,成化中长沙知府,慑服豪强,为横恶所嫉,郡牧千户任性者伺其忧去,纠众诟殴复止,数日正其罪而后去。
  4. ^ 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卷二十五·文秩一》:知府 明……宏治……刘镛 陜西清㵎举人,十五年任,居官三十馀年澹泊恒如一日,及迁去至招远,有投白金于庭者,召其人已逝矣,携至青州,仍遣还招远

参考文献

编辑
  • 道光《清涧县志》·卷七·人物志
  • 乾隆《长沙府志》·卷二十·名宦
  • 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卷二十五·文秩一
  •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
官衔
前任:
陈仲舒
明朝长沙府知府
成化年间
继任:
郑重
前任:
喻宗府
明朝登州府知府
1502年—1504年
继任:
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