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嘉义郡水利组合之水闸门及水道

原嘉义郡水利组合之水闸门及水道,是一座位于台湾嘉义市西区姜母寮的水利设施。已于2005年10月26日登录为嘉义市历史建筑。

原嘉义郡水利组合之水闸门及水道
大溪厝别线堰土水门
水闸门外观
位置 台湾嘉义市西区竹围子段366-18地号(福全里姜安街12巷8号斜对面)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昭和11年(1936年)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产业
详细登录资料
开放全天开放中

沿革 编辑

1921年(大正10年),台湾总督府为发展台湾农村经济,颁布《台湾水利组合令》,计画的目的是强制组合原有的公共埤圳及官设埤圳,使成为受政府监督的人民自治公营事业。随后各地区的水利组织多方发展各项水利事业,并大量在各地兴建灌溉排水工程、农地重划等配套工作。嘉义郡水利组合则于1923年(大正12年)成立。[1]

1936年(昭和11年)5月,嘉义郡水利组合之水闸门及水道于西堡竹围仔庄的聚落“姜母寮(现福全里)”兴建,用处是以水门挡住嘉义大排的水后,将水位提高,将水源导引至大溪厝别线的功能使用,日治末期,鉴于太平洋战争因素使加强统制生产灌溉与排水设备,使得嘉义郡水利组合在1944年(昭和19年)与原嘉南大圳组合事务所合并。

战后,水闸门及水道依然持续使用中,直到1978年(民国68年),因配合中央排水改道工程而废弃,目前水闸门及水道所在的地区为国有地,管理机关为国有财产。[2][3]

建筑设计 编辑

水闸门及水道的水门上,正面分别刻有“嘉义郡水利组合”和“大溪厝别线堰土水门”,西北面题字“昭和十一年五月”,其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柱,上面设有六道水门以及起扬基座,过去设置有控制水门升降之功能。[4]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陈正美. 嘉義郡水利組合組織與演變. 嘉义县: 嘉义县文献第三十三期. 2007-05 (中文(台湾)). 
  2. ^ 张朝福. 「釋放」日治水閘門 嘉義擬活化水利遺跡. 台湾好新闻报. 2016-09-21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3. ^ 廖素慧. 日治水閘門關鐵幕 里長盼活化. 中国时报. 2016-09-21 [2016-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8). 
  4. ^ 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修復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計畫. 嘉义市: 嘉义市政府文化局. 201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