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权威(英语:The Magisterium或 The Church)是英国作家菲力普·普曼奇幻小说黑暗元素三部曲》中的虚构宗教极权组织。这个跨国组织是一种法庭大学议会的综合体,控制著故事主角莱拉所在平行世界的政治与社会[1][2][3],极其黑暗与邪恶[4]

教诲权威
系列黑暗元素三部曲
首次出现黄金罗盘
位置瑞士日内瓦
重要人物休·麦菲尔神父
考尔特夫人
属下机构教会风纪法庭
圣灵工作协会
教宗大学
奉献委员会……等等

历史 编辑

根据小说里的虚构历史,自从约翰·喀尔文就任教宗后,便将教廷迁往瑞士日内瓦,设立了“教会风纪法庭”,让教会的影响力达到颠峰。喀尔文过世后,教宗制度被取消,而一个法庭、大学和议会的综合体“教诲权威”就此建立[5]。教诲权威之下设立了大量不同的分支机构,它们之间彼此互相竞争,“教宗大学”曾经是其中最有势力的单位,但后来教会风纪法庭逐渐成为教诲权威属下所有单位中最可怕的[5]:41。此外,教诲权威亦拥有强大的军力,在《奥秘匕首》中提及:“全世界训练最严苛、装备最齐全的军队”——莫斯科维帝国护卫军也都誓言效忠教诲权威[6]

教诲权威将一切对其教义有威胁的新理论宣判为异端[1]。莱拉的世界中每所哲学研究机构都必须有一位教诲权威代表作为职员,用以检查、压制可能出现的异端[6]:141。多年前,科学家鲁萨可夫发现一种十分神秘、名为“英语Dust (His Dark Materials)”的新粒子,他因此受到了教会风纪法庭的审判及驱魔;但最终教诲权威却发现鲁萨可夫所言属实,于是他们便私底下认定“尘”就是原罪的具体证据[5]:388-389

拉维安女巫部落的女王卢塔·丝卡荻曾说:教会“试图压迫、控制自然的脉动,如果无法控制,就干脆铲除他们”,“每个教会都一样:他们控制、毁灭、消除各种美好的感觉”[6]。像莱拉生母考尔特夫人所负责的教会机构“奉献委员会”绑架小孩到北方,进行残酷的试验,强行“切割”小孩和他们的守护精灵英语Dæmon (His Dark Materials)之间的联系。而南方的教会也在作切除小孩性器官的事[6]

当莱拉携真理探测仪离开约旦学院、展开了未知的冒险时,恰好这时教诲权威对莱拉世界的控制正不断扩大,制定了不少残酷的法律[7]。考尔特夫人等人从一名被俘虏女巫口中逼问出跟莱拉有关的预言[6]。由于艾塞列公爵组建了“天堂共和国”要与无上权威(上帝)及教会抗衡,教诲权威集结了大军打算要与之决战,另一方面教会风纪法庭也千方百计想找到莱拉并谋杀她。最终在一场大战中,无上权威及其摄政王梅塔隆的统治被艾塞列公爵的军队推翻。自此后教诲权威内部大为动乱,奉献委员会瓦解,失去主席麦菲尔神父的教会风纪法庭群龙无首,使那些原有的狂热分子被赶下台,自由派上台[7]

奉献委员会 编辑

奉献委员会(General Oblation Board)是教诲权威属下的一个独立的单位,由考尔特夫人建立及负责,专门研究“尘”。考尔特夫人成功说服教诲权威,因而得到了资助。奉献委员会在北方的波伐格建立了研究基地,其外围由一队配备来福枪鞑靼人镇守。奉献委员会秘密绑架了英国的众多穷苦儿童,将他们送到波伐格,在那里利用儿童作试验,残忍将他们和各自的守护精灵给强行“切割”开来,完全不顾切割过程中儿童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教会认为如此一来可以避免让这些儿童受到“尘”的影响。事实上那些被切割掉守护精灵后的儿童(例如托尼·玛克瑞斯)往往因痛苦不堪而死[5]

此外,考尔特夫人部下的护卫部队都进行过“切割”守护精灵的过程,之后他们都变得无所恐惧,会一直奋战致死,但自此失去了想像力和自由意志[6]:223

在《黄金罗盘》中,奉献委员会在波伐格的基地被前来营救儿童的吉普赛人给摧毁[5]。在《琥珀望远镜英语The Amber Spyglass》的结局中,由于无上权威及其摄政王的统治被推翻,使奉献委员会彻底瓦解[5]

已知成员 编辑

  • 休·麦菲尔神父,教会风纪法庭主席,誓言要消灭“尘”[7]
  • 玛莉莎·考尔特夫人,奉献委员会负责人,莱拉的生母,多年来一直效忠教会,手段心狠手辣,但最终为了保护莱拉而选择背叛教会。
  • 波莱尔公爵,奉献委员会成员之一,在威尔的世界化名查尔斯爵士,擅于骗人,私下里渴望取得奥秘匕首,最终被考尔特夫人套出匕首有关秘密后遭其毒杀[6]
  • 史达洛主教,跟考尔特夫人等人参与了对一名被俘虏女巫的审问,终被潜入现场的恩纳拉湖区女巫女王席拉芬娜·帕可拉一箭射杀[6]
  • 帕佛修士,负责解读教会所拥有的真理探测仪。
  • 梅克维神父,教会风纪法庭十二名成员中年纪最大的[7]
  • 路易斯·戈梅兹神父,教会风纪法庭十二名成员中年纪最轻,被赋予刺杀莱拉的秘密任务,但终被天使巴瑟莫所杀[7]
  • 路易斯神父,教会风纪法庭秘书处招集人[7]
  • 阿涅丝修女、莫妮卡修女,在教会风纪法庭担任速记工作,发誓永不开口[7]
  • 西蒙耶·鲍里斯维奇神父,威尔·派里英语Will Parry (His Dark Materials)在莱拉世界某个村庄内遇见的神父[7]

寓意 编辑

作者菲力普·普曼坦言《黑暗元素》中对宗教及教会的描述是来自于他个人的感受,他说:“所有教派都应该为这极端暴行负责,不论是迫害异教徒、焚烧女巫、指控无辜的女人和恶魔交涉并施以绞刑”、“不论何时回顾历史,你都会从教会过去所作所为中发现其黑暗、残酷、邪恶的一面,我认为许多故事都忽略这一点,而揭发这些恶行正是我想做的事”[8]

虽然教诲权威与现实中的梵谛冈教廷极其类似,但普曼表示教诲权威并非是指某个特定教会,而是泛指渴求且行使威权的当局[8]。此外他也表示世界各地不少宗教力量被用于政治目的的事例都是教诲权威的灵感来源之一[9]

学者及作家尼可拉斯·塔克英语Nicholas Tucker表示:“我想‘教权’的观念可说是普曼故事发展的精华”[8]

改编 编辑

电影 编辑

在2007年电影《黄金罗盘》的一个片段中,可见到三名教诲权威高层之间的会谈,其中一人由克里斯多福·李饰演。

《黄金罗盘》的导演克里斯·魏兹表示原著小说中的教诲权威“是天主教会的一个版本”,但在该电影中的教诲权威却是象征著所有的教条组织。此举淡化了原著中对宗教及教会的隐喻[10]

电视剧 编辑

电视剧《黑暗元素》(2019年首播)的执行制片人珍·特兰特英语Jane Tranter表示教诲权威并不是指特定的教会或宗教[1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In His Dark Materials, what is the Magisterium? (with picture). wiseGEEK. [201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2. ^ 小說家菲利普.普曼的《黃金羅盤》世界. 开眼电影网. [201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3. ^ 梁文道. 《黄金罗盘》:因宗教问题将遭禁?. 凤凰网. 2008-01-23 [201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4. ^ Thorpe, Vanessa. Religion row hits Pullman epic. the Guardian. 2007-10-14 [201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英语). 
  5. ^ 5.0 5.1 5.2 5.3 5.4 5.5 菲力普·普曼. 黃金羅盤. 台北: 远足文化. 2007年11月. ISBN 978-986-7399-94-6.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菲力普·普曼. 奧秘匕首. 台北: 远足文化. 2007年11月. ISBN 978-986-7399-92-2.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菲力普·普曼. 琥珀望遠鏡. 台北: 远足文化. 2007年11月. ISBN 978-986-7399-93-9. 
  8. ^ 8.0 8.1 8.2 《飞越黄金罗盘:菲力普·普曼的魔法》纪录片
  9. ^ O'Kelly, Lisa. Philip Pullman: ‘My daemon is a raven, a bird that steals things’. The Guardian. 2017-10-22 [2018-12-21].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英国英语). 
  10. ^ Hannam, Lewis. Philip Pullman film stripped of religious themes. 2007-10-14 [201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英国英语). 
  11. ^ The Cast and Creators Describe the ‘Anti-Superhero’ World of His Dark Materials. HBO.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英语). 

延伸阅读 编辑

  • 《飞越黄金罗盘:菲力普·普曼的魔法》(纪录片)
  • 布莱恩·希伯理,《黄金罗盘-电影典藏本》,缪思出版,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