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王朱议氻(?—1649年3月3日(永历三年正月二十二)[1]),治海明朝宗室、南明军事人物[2]

生平

编辑

朱议氻是朱元璋的十世孙,宁瑞昌王朱拱栟四世孙朱统钰的儿子;朱拱栟因罪在高墙囚禁,瑞昌国撤除。弘光帝即位,将朱议氻释放,住在苏州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他前往福京谒见隆武帝,得袭封瑞昌王。五月,他又前往绍兴谒见监国鲁王朱以海,晋封他为翼王,命令他会合各地义师。朱议氻改名许天乙,伪托青鸟术谋生,和罗光耀济宁州散布书信[2]永历元年(1647年),他和董北隆去西山联络李赤心,但未成功。次年二月(1648年),他出家为僧,与徒弟月隐游历金坛珥村天圣院,遇上义乌僧人宗岱;五月,一行人到达宝应;七月,他们和宣城人董国正在长清县五峯山依附孙化庭,自称姓名许化龙。不久鲁王使者张凤翔来到,识破他是朱议氻,于是化庭礼待他;任命王英为兵部右侍郎,宗岱为监军佥事、商丘人司马延为军师,宁陵人陈抒、顾贵寰为将军,董小镇等三十人就分别到各省号召;很快陈思治、荆富明在亳州被逮捕。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二十二日,五峯山失陷,朱议氻被擒,他昂然自述义师的始末后遇害[1]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钱海岳《南明史·卷二十七·列传第三》:永历元年,与董北隆之西山通李赤心,不果。二年二月,为僧,与徒月隐游金坛珥村天圣院,遇僧宗岱。五月,至宝应。七月,与董国正至长清五峯山,依孙化庭,自称许化龙。已鲁王使张凤翔至,识为议氻,化庭礼之。以王英为兵部右侍郎,宗岱为监军佥事,司马延为军师,陈抒、顾贵寰为将军,董小镇等三十人,分驰各省号召。旋陈思治、荆富明在亳州被执。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山陷,议氻被执,昂然自述义师始末,遇害薨。宗岱从死。宗岱,义乌人,诸生。国正,宣城人,先归免。延,商丘人。抒,宁陵人。
  2. ^ 2.0 2.1 钱海岳《南明史·卷二十七·列传第三》:翼王议氻,字治海,宁瑞昌王拱栟四世孙统钰子,太祖十世孙。拱栟罪系高墙,国除。安宗立,议氻得释,居苏州。隆武二年二月,谒福京,袭封瑞昌王。五月,谒监国鲁王绍兴,晋翼王,命合义师。改姓名许天乙,托为青鸟术谋生,与罗光耀至济宁散札。

参考文献

编辑